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侠骨飘香 > 剑出中原 第235章 追逐

侠骨飘香 剑出中原 第235章 追逐

作者:石塘周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们想干什么?”白玉天见十来个兵士手持兵刃朝他俩走来,心有不忍地问道。

一个兵士嗤嗤一笑,道:“送你俩去个好地方。”

白玉天问道:“什么好地方?”

一个士兵坏笑一脸,道:“西方往生极乐之地。”

五山道人说道:“我们不去。”

“道长,你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我们又不是没让你俩选,你俩选了,就得去。”

一个士兵走上前来,手中长枪一抖,言语附在枪头之上,跨出一步,猛然刺出,眼看枪尖就要戳进五山道人的身体,欢喜至极。谁知五山道人一个闪身,随手抓住长枪轻轻一拉,士兵一个踉跄往前,被五山道人顺势一脚踹了出去,摔了个仰朝天。

就那士兵倒地、爬起的姿势来看,乌龟不像乌龟,羔羊不像羔羊,牛犊不像牛犊,隐隐见着像一只嬉戏打闹时就地打着滚的幼虎,杀之于心不忍,不杀之又恐有后患。

其他九个宋兵见之,心虽有畏惧,但想着双拳难敌四手,便勇往直前,朝白玉天与五山道人冲杀过去,所得结果与他们预想中的差不多。全被踢翻在地,受的伤应该不是很轻,毕竟他们躺倒后没能及时爬起身来,还唉声嚎叫一地。

白玉天跟五山道人一样,不忍心害他们性命,但又不想像刚开始那样,明明见人重重地摔了出去,却还能若无其事地爬起身来接着战斗。毕竟都是男人,白玉天跟他们好像同一类人,有心杀敌,绝无心慈手软之时。

那将官听到手下们的哀嚎叫疼声,回过头一看,心眼都慌了,赶忙下令放箭。

士兵们(弓弩手)好像军纪特严明,顷刻间排成半个圆圈,张弓射箭。箭矢顿时像雨点般朝白玉天两人飞来,在白玉天与五山道人的左闪右躲之下,一箭未中。

那将官见之,失望之余,渐渐觉得部下的箭术值得勤加练习。心想,二三十人,距离还这么近,围射两个普通百姓都做不到箭无虚发,日后要是驰骋疆场,于瞬息万变之间,想战胜那号称战无不胜的西夏骑兵,就凭这本事,是断断不可能的。

弓弩手们见长官虽对自己失望,却没出口教训,便也放宽心来,一箭接着一箭朝白玉天与五山道人射去。心想,射得中,就叫声好,射不中,就当两人是个活靶子,今日正好拿来练练手。

白玉天不想死,见弓弩手背上的箭筒里多的是箭羽,好似取之不尽、射之不竭,箭雨一阵又一阵,连续不断,给人一种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的差觉,心中有些不安。

五山道人也觉得还没活够,面对扑面而来的箭雨,除了闪躲就是避让,其他一点办法没有。见白玉天不仅左闪右避,轻轻松松躲掉了箭雨,还能不失时机地接住箭羽还了回去,虽没能伤人性命,却也损毁了好几张弓弦,箭雨渐渐稀淡了不少。于是说道:“小子,你不是修炼了‘一线针’吗!射他们啊!”

白玉天道:“道长,不是我不想射他们,只是他们身穿铠甲,难以把握好那个出针的力度。力道不足,好如挠痒痒,力道过重,又怕伤人性命。”

五山道人一边闪避躲让箭矢,一边说道:“你这傻小子,用银针不行,难道不能用其他的东西替代吗。都说内力高深之人,摘叶飞花,伤人立死。你就不能效仿之?”

白玉天躲过一片箭雨,道:“道长,你也内力深厚,怎就不效仿之啊?”

五山道人说道:“我又没修炼过暗器发射,若效仿之,除了伤人就是杀人。”迅速躲过射来的几支箭,接着说道:“这些兵士平时虽善于作恶,但跟西夏兵作战时,听说很少有人不战而降,军人气节还在。况且你去延州,是找安抚副使范仲淹大人帮忙的,未见正主,就伤人手下,怎也说不过去。”

白玉天接住两只箭羽,射了回去,道:“道长,那依你看,怎么办好?”

五山道人见又有一根弓弦断,答道:“就像刚才这般,摘叶飞花,削断弓弦。他们无弓可用,自然无箭可射,短兵相接,我一人将他们摆平,不用你出手。”

白玉天道:“这可是你说的。”

五山道人的额头好像被箭雨逼出了汗来,气急道:“做好你自己的就行了。”

白玉天纵身一跃,闪到一棵叶子树下,抓住一枝丫一拖,几十片叶子到手,急速朝弓弩手闪身趋近了去。一边躲避箭矢,一边真气贯通手指,将树叶发射出去。

弓弩手们不知天下有此等能耐之人,用鸡蛋可以碰碎石头,没来得及闪避,手中弓弦尽断,失去远程打击能力。

那将官见之,顿时冷汗淋漓,心中愁苦不堪。但身为大宋边疆之勇士,岂可不战而逃,自取其辱于江湖人士面前。大声喊道:“大家一起上,将其剁成肉酱。”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将官既然发出话,岂敢不听。弓弩手扔掉手中弓弩,拔出腰间朴刀,握紧手中长枪,朝白玉天冲来,威风凛凛,视死如归,英豪之气难以用言语表达。

白玉天有些心虚,连忙缩了回来,道:“道长,该你上了。”

五山道人为了说话算数,便也提着拂尘硬着头皮迎战上去,像一抹影子般穿梭于兵士们之间,来来回回,不知疲倦。

儒、释、道,在汉人居住的这片土地上,早已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到北魏开凿石窟弘扬佛法,大唐紧跟其后,佛家崭露头角,风光无限;再到宋真宗沉溺于“东封西祀”之中,广建宫观,崇道、重儒,不抑佛,三家可说是旗鼓相当,难分胜负。

五山道人出身道教,士兵们本就有所忌讳,又见其身形漂浮,形如鬼魅,好如神仙,心中更加不安。一个恍惚,一个技不如人,三两下就被五山道人制服在地,哀痛有声。

凡人怎敢与神仙为敌?兵士们爬起身来,想到了休战。

可那将官不答应,他相信世间没有神仙,所谓的得道成仙都是假的。

大宋朝廷那般不留余力地供奉道教,连皇帝都亲力亲为地修道,天上若真有神仙,就当被赵家的大宋王朝所打动,派几个神仙下凡,吹一口仙气,或是布几个仙阵,将那无恶不作的西夏人打败,解除掉这边疆上的兵祸,哪还用得着让大宋男儿日日提心吊胆,寝食难安,不停地枉送性命。

兵士们正要退却,那将官大喊道:“兄弟们,我们身为大宋将士,守卫着大宋朝廷的安危,今日若败于两个江湖草莽汉子之手,日后拿什么勇气对敌西夏兵马,有何脸面立于这天地之间。给我杀!”

一士兵大喊道:“兄弟们,这是妖人,是夏国派来的奸细,杀了他俩为国除害。”

士兵们立马振奋起来,握紧手中兵刃,朝着五山道人横冲直撞而去,大有一股不成功便成仁之势,吓得五山道人连忙后撤,连连叫苦,只差没哭爹喊娘起来。

白玉天见形势不对,大声说道:“道长,他们中邪了,快逃吧!”跃上马背,朝着北边策马狂奔而去,生怕跑慢了,成为他人的刀下冤魂。

五山道人也觉得事情不对路,为了不滥杀无辜,追上了白玉天的马尾,一路狂奔。

那将官见白玉天两人心虚逃遁,正是自己立威的时候,跨上马背,带着兵士们紧追其后,吆喝之声震响一路,山野皆惊。

路上行人见之,听之,远远就让开道来,生怕那奔腾而来的马儿有眼无珠,撞到自己,无辜丢了性命。

白玉天与五山道人骑的马虽好,可兵士们骑的马也不赖,是战马,脚力旗鼓相当,难分秋色。要想甩脱这队宋兵,真可谓是难如登天,一开始保持多大距离,奔逃一路还保持多大距离。

逃啊!甩又甩不掉,杀又杀不得,心急如焚啊!

追啊!追又追不上,马上就过界,忐忑不安啊!

白玉天按奈不住内心的焦虑,回头看了一眼奔腾而来的马队,朝五山道人说道:“道长,这怎么办啊!天气太热,马儿好像受不了了,再不停下就得出事了。”

五山道人见马嘴里吐着白沫,深知再跑下去必死无疑,于是说道:“要不将马留给他们,只要保住性命就成。”

白玉天道:“可看他们这架势,好像不是为这两匹马儿而来,有着其他的想法。”

五山道人道:“你是说,有人想借他们的手要了我等性命?”

白玉天道:“十有**是。如若不是,这般招摇,他们总会这般穷追不舍。”

正在这时,白玉天不小心见到前边好远处有一队宋兵,心中很是不安。心想,后边一队人马就难以对付,若跟前边那队宋兵再纠缠不清,岂不没了活路!连忙朝五山道人说道:“道长,不逃了,将事情问清楚了算了。若是我等非死不可,就得为保全自家性命,而妄杀无辜了。”

五山道人也模模糊糊看到前边有一对宋兵,觉得白玉天说的在理,勒住马缰,停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