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夜江湖 > 金陵夜 第一百五十九章 奉命监察

夜江湖 金陵夜 第一百五十九章 奉命监察

作者:醉柒夕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7: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善长虽久不理朝政,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好歹是宣国公,家里光是朱元璋御赐的丹书铁劵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免死金牌就有两块,所以朝堂之上大多数人是不愿意蹚浑水的,如今朝廷形式纷乱,能自保已是阿弥陀佛,像李善长这样的大佛还是不要得罪为好。

可朝堂之上什么人都有,如今明眼人都看出朱元璋这是要对李善长开刀,所有也自然有朝臣请旨道:「陛下,既然已经得了证据,微臣建议先将宣国公下狱,由三司会审来定其罪责。」

听了这话,傅友德却是不干了,如今除了那些领兵在外的勋贵,不少人都被下了大狱,如今朝廷之上的也仅剩小鸟两三只,若将早已退休在家的李善长弄死了,难免会寒了人心乱了朝纲。

只见傅友德出列,开口便道:「陛下,丁斌的证词不过是一面之言,现丁斌已死,已是死无对证,至于那个宣国公府的家仆更是荒谬,下人在府中因受了委屈而诬告家主,这种事在勋贵之家时有发生,实在不以为据。何况宣国公于国有功,实为肱骨,且如今年事已高,就算要查也只令其禁足家中足以,怎可下狱?」

朱元璋轻轻抬了抬眼皮,看了看傅友德,说道:「大明的肱骨何其多,可人心隔肚皮,这些年间无论是渎职的、贪污的还是谋反的,难道还少吗?朕不明白,当年一齐打江山的兄弟,如今怎么会一个个变成这副模样?傅友德!你来告诉朕,这是为何?」

朱元璋说着,已经将手掌重重地拍在了龙椅的扶手之上,明显是一副气极的模样。其实还能为何?一方面是因为朱元璋过于严苛,另一方面也是生活好了这些个勋贵所求更多而已,当然了,这些年间被杀掉的勋贵也有被冤枉的。

勋贵看似高高在上,可自家人知道自家苦,他们是生是死,不过在朱元璋的一念之间。

傅友德忙不迭的跪倒在地,他是人,他一样惧怕死亡,但他还是为李善长辩解道:「陛下曾说过,大明立国,宣国公可为首功,陛下您把一切殊荣都给他了,宣国公已是位极人臣,哪怕是当时贵为宰相的胡惟庸与宣国公的地位也是相去甚远。若宣国公随胡惟庸造反,那胡惟庸能给他什么?既然已经位极人臣,宣国公又何必冒这个险?微臣相信陛下是英明的,微臣不为别的,只想陛下您给宣国公一个公道。」

傅友德说着,已经将脑袋重重扣在地上,也不知这一下会不会有脑震荡什么的。

不得不说,傅友德说的还是十分在理的,大殿之上一时也变得十分安静,唯一能听见的,也只有朱元璋粗重的呼吸声。

过了片刻,朱元璋这才对着傅友德冷言道:「前些时日,李善长在汤和那里借了三百带甲军士,汤和把这事报告给了朕,说李善长恐怕会谋反,但朕念着恩情,并未理会,如今又挖出了李善长与胡惟庸有勾结,傅友德,你要朕如何?难道你还要质疑朕?」

傅友德头都没抬,只是开口说道:「微臣不敢!」

汤和乃是信国公,与朱元璋是同乡,更是自小一起长大的伙伴,若说众将之中朱元璋最信任谁,那绝对非汤和莫属,如今就连汤和都质疑李善长谋反,那傅友德还能说什么?

朱元璋吐出一口浊气,似乎一下子便平静了下来,他说道:「来人,傅友德累了,赶紧把他带下去吧,这段时间就好好在家休息休息。」

殿外的锦衣卫立刻进来,如今朱元璋没治傅友德的罪,所以进来的锦衣卫也算客气,只是把他请了出去。

刚刚出了大殿,傅友德便叹出一口气,不再面对朱元璋似乎使他放松不少,但他的脸色依旧写满了愁云,陛下这是又要举起屠刀了,仅仅一个平凉侯还远远不够,只是不知这把刀会不会砍到自己头上。

傅友德摇了摇头便出了皇宫,他

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他需要好好把家里安排一下,省得哪天陛下的刀真的会落下来。

大殿之中,朱元璋的视线扫过群臣,见再未有替李善长说话的,这才开口说道:「涉及谋反就要严查,李善长虽位极人臣,但若犯了错,朕也绝不姑息,传朕之令,李善长年老体弱,就不用入狱了,就让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一齐查查吧。丁斌的案子就是张辂负责监察的,这次就还由张辂监察吧。好了,今日便散了吧。」

三司的官员和张辂领了旨意,这朝会也就算是散了。

虽说张辂领了监察的差事,可三司的官员却没有一个肯与张辂主动攀谈,在他们眼中,张辂就是个不祥之人,凡是跟张辂沾上关系的,甭管关系是好是坏,好像下场都不怎么好。

当然了,万事无绝对,这才刚刚出了皇宫,便有督察院的一个年轻官员上前与张辂攀谈:「下官督察院御史袁凯,见过张总旗。」

御史虽然官职不高,但却算作清贵,这些闻风而奏的官员一向与勋贵不怎么对付,眼见这个叫袁凯的御史主动跟自己攀谈,张辂马上拱了拱手道:「好说好说,咱俩官阶差不多,称呼官职实在太生分,我看你应该张我几岁,以后我就跟你叫贤兄,你就跟我叫贤弟就行。」

袁凯乃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为人多少有些刻板,该有的客套他都懂,但像张辂这样刚见面就要求称兄道弟的他还是头一遭见,一时之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张辂却不在乎这些,赶忙拉过袁凯,又道:「贤兄,你来跟我攀谈想必是为了宣国公的案子,事不迟疑,咱们这就去宣国公府走一遭,那里我去过,熟得很。」

袁凯虽说有些不适应,但想着这也是为了案件,便一口答应下来:「既如此,就请贤弟头前带路。」

虽说李善长已经退休不少年了,但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大明的影响力不小,所以平日里拜访李善长的人不少,可今日不过才刚刚下了朝,陛下准备拿李善长开刀的事情便已在大明的上层传得人尽皆知,所以张辂二人来到宣国公府的时候,这里可谓是门可罗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