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南城十二妖 > 第五章 晋国死棋

南城十二妖 第五章 晋国死棋

作者:花梦花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6: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许公子这边落座。”

刘喜引着众人落座,甚至除了许知南与何明,连清明三人都给准备了座位。

不过,最后落座的还是只有许知南与何明两人。

何明的情绪已经稍有平复,他坐在许知南身旁,轻声道:“刘喜,望族刘家二房的长子,此人极其擅长商贾之道,万宝阁、珍海楼等都是他的产业,延军未入城时,丰城有六成粮食都在此人手中。”

刘喜道:“商贾小道,不足挂齿。”

何明轻哼一声,“奇技淫巧罢了。”

刘喜端起茶,边倒茶边笑答道:“刘某从小便读不得书,只能去琢磨一些歪道,自是比不上大人。”

许知南接过茶,道:“何大人居庙堂之高是为民,刘贾人入市井街田亦是为民,既皆有为民之心,便分不得高低贵贱。”

何明略带不解。

刘喜眼睛一亮,却并没有任何倨傲神色,而是略显惶恐道:“许公子盛赞了,在下只是一商贾,如何敢于何大人相比?”

许知南道:“刘贾人不必自谦,我曾听闻,刘贾开仓借粮于民。”

刘喜摆手道:“许公子误会了,刘某借粮是有私心。一是,延军入城,刘某当时慌了神,与其将粮白送给延军,倒不如进了百姓腹中。”

“二是啊,许公子有所不知,秋稻即熟,真若是饿了死百姓,到后来,这丰城内外的稻米可无人去收。”

“而且,刘某也不是白给,这一来一回,刘某不说多,三成润还是有的。”

刘喜颇有些骄傲地说着自己的手段。

对于商人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在谋划成功之后笑谈起自己昔日施展的招势。

“论迹不论心。”

许知南道:“刘贾人无论处于什么目的,但那些百姓是实实在在活下来了。”

一旁的何明一反常态的正视他平日里最不喜的商贾,道:“是在下愚钝了。丰城百姓本就是我晋国人,如今…但,无论如何,这都应是我晋国官员的责任。”

何明在某些方面虽有固执,但却并非完全不知变通。

“何明在这替丰城百姓道一声谢。”

他站起身子,冲刘喜深深鞠了一躬。

刘喜抑制不住的大笑,颇为开心。

这个时代,官员给商人鞠躬道谢,可是极其罕见的事情。

刘喜虽然心里有些得意,但却未因此摆出架子,反而言辞更加谦卑。

他急忙扶起何明,“何大人言重了,刘某虽身在延国,但毕竟仍是土生土长的晋国人。”

何明却没有与刘喜过多的客套,在鞠躬之后便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刘喜笑笑,却未多言语,而是拍拍手,吩咐下人上了酒菜。

宴席丰盛,鸡鸭鱼肉一样不少。

刘喜热情的盛了一碗粥,递上前道:“知道许公子与何大人奔波劳累,特意熬了红枣燕窝粥,要知道此燕窝就雁王大人也是赞不绝口。”

何明低眉静坐,未动碗筷,许知南则是接过燕窝粥,喝了一大口。

“味道不错。”

许知南喝完一口后,将碗递到身后,一旁站着的清明伸出脏兮兮的小手接过碗,小口喝了起来。

刘喜并未因为清明衣着破烂而心生轻视,立刻吩咐道:“快去再拿一副碗筷,请这位小姐入座。”

许知南上手撕掉一个鸭腿扔到清明碗里,“刘贾人不用管她,我这家仆从小野惯了,上不得桌。”

刘喜还想要说些什么,这时何明却开口了。

“刘贾人这次见我们是奉了雁王大人的命令?”

何明继续问道:“此次绕村,是雁王大人的意思?还是,刘贾人你的想法?”

刘喜并未直接回答,“何大人觉得丰城百姓今日生活如何?”

何明皱眉。

刘喜继续道:“何大人,许公子,二位可曾想过为何此地晋民不反抗延军,甚至不逃?”

“逃了能去哪里?”

许知南嘴里啃着鸭头,含糊不清的说着,“江湖人可浪迹天涯,汉子即便不会什么功夫,但身上至少有一膀子气力,打个小家劫个小舍不说能顿顿吃饱,但总归饿不死。”

“据我观察,丰城十户人家应有六七户无汉子吧?现在剩下都是一群老弱病残,跑又能跑哪里去?没逃到下一个城镇,说不定就出意外死在山路上了。与其跑,倒不如在这里等死呢。”

天下最苦是百姓。

刘喜轻轻点头,道:“许公子说的没错。”

随后,刘喜又看向何明道:“何大人久在兵部,必然知道晋国今年大量征兵,那何大人可知这兵从何而来?”

何明面无表情。

兵从何处来?

民从何处来,兵就从何处来。

刘喜继续道:“养兵打仗,粮草马匹,皆需要钱财,何大人虽不在户部任职,但亦应知这钱财从何处而来吧?”

何明“哼”了一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战时,国家多收税粮也是无奈之举。”

刘喜继续问道:“那何大人可知百姓税收几何?”

“官田每亩五升三合五勺,民田每亩减两升。”

“那何大人可曾听说,折色火耗与淋尖踢斛?”

何明脸色难看。

新帝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出兵或议和,而是斩杀贪官。

要知道,晋军与延军的数次战斗,皆是晋军人数占优。

虽然晋军号称拥有百万大军,但实际只有五十万左右的可战兵马,且需分兵三路。

晋军与延军作战,晋军坐拥占天时地利,却唯独输了人和。

何明虽然不想灭晋国志气,但也不得不承认,晋国官员**已经烂在骨子里了。

多年的淫奢生活已经如毒药一般慢慢地腐蚀了晋国。

“原来如此。”

许知南恍然大悟,“雁王入城后,不仅不烧杀抢掠,劫财抢粮,反而减免粮税,丰城百姓虽说不一定能吃饱饭,但总归饿不死,好过做那不人不鬼,生死难料的流民。”

“所以才有我们今日所见,丰城百姓虽然仍惧延军,但却不会如流民一般逃命。”

“如何我没猜错的话,在一定时间会有灾害,雁王会手中多出一批粮食,开仓放粮,收买民心。至于粮从哪里来,怎么做,我想刘贾人有自己的办法。”

“做晋国民,食不饱穿不暖,性命堪忧,做延国民,减粮税,有饭吃,还不用做流民乞讨。这样一对比,别说是丰城百姓,恐怕西晋的百姓都想跑过来了。”

“都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许知南摆手称赞,道:“在我看来,对民来说,明枪才难防。百姓多苦,所求不过一碗饭。”

何明仍不愿吃这桌上饭菜,而是说道:“许公子,晋国官场虽有**,战场亦有贪生怕死之辈,但新帝登基,已大力反腐,惩治鱼肉百姓之徒,难道晋国就不能给百姓一个食饱穿暖的生活吗?”

许知南沉默两秒,轻轻摇头,“我不知。毒已入骨,需刮骨疗毒,你们新皇能不能狠下心来刮骨,能刮多深,这就要看你们新皇的魄力了。”

而且……

许知南藏了半句,如果新皇愿意“刮骨疗伤”,这时候延军未必不会趁虚而入。

晋国现在已经是一步死棋,想要富强国家,就得惩治朝中权贵世家,而如果此时惩治,那些世家权贵倒头反向延军,这时候,晋国只能覆灭的更快。

一个是让世家继续吸百姓的血,延慢慢收取民心,晋国慢性死亡;一个则是刮骨疗毒,将朝中权贵推向延军,晋国灭亡指日可待。多数人选择了前者。

“吃饱了。”

许知南向身旁伸出自己满是油污的手,清明走上前,从自己身上找到一块还算干净的布,给许知南擦手。

许知南望向刘喜道:“我原以为刘贾人是为了何大人来,看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刘喜拍马屁道:“许公子聪慧。”

“今日吃了你一顿饭,下次有机会去南城,我做东。”

许知南拿起两个苹果给清明,清明装进怀里,许知南继续道:“只不过,雁王还是不必多想,南城向来不参与朝堂之事,更何况是两国大事。我此次来,也只是送人接人,只不过是希望两国能和谈,百姓少些战乱之苦。”

“我南城人坑蒙拐骗,偷抢摸砸还行,两国若是交战,我南城人也只能做那马下亡魂,所以雁王大可放心。”

许知南已经看出,此次刘喜的真正目的是自己,或者说,雁王的目的是自己身后的南城。

至于何明,即便他在晋国有一定的地位,但在雁王眼里,却与寻常百姓没什么两样。

刘喜没有否认,算是默认,于是顺着许知南的话拍起马屁来,“许公子处江湖之远亦有忧民忧国之心,可谓侠之大者。”

许知南摆摆手,并不想让南城牵连两军之事,索性直白道:“南城的规矩是老一辈定下来的,轮不到我这个小辈做主。此次我的任务是送何大人去洛阳和谈,不过既然到了雁王大人这里我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许知南用脚轻轻踢了一下何明,何明微微低眉,只见许知南抬起的杯子下面用酒水写了一个“王”字。

清风吹过,水渍消失。

何明了然,即刻道:“既然我到了雁王这里,许公子便不用再担心在下的安全问题了,不过还请许公子替我捎封书信回去。”

何明身后的林峰微微皱眉,之前的刺杀者是来自雁王,大人现在岂不是羊入虎口?

许知南轻轻点头,算是答应了何明的请求。

自己这样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老顽固,你的朋友我是真的只能帮到这了。

许知南也只能寄希望于雁王会重视自己的声名有些许顾及,不然,以雁王的能量随便找个借口便可杀了何明。

何明在雁王的地盘里“意外身亡”,骗过寻常百姓容易,可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

刘喜笑容满面,仿佛不会生气一般,淡然的看着两人。

“南城规矩由来已久,雁王大人自会恪守,只是,雁王大人一直想见许公子一面,但目前雁王大人还在固县,不知许公子可否等上两日,也好让刘某尽一次地主之谊。”

“这……”

许知南头次感到有些为难。

延王英明神武,甚至有可能再现汉唐盛世,虎父无犬子,延王膝下几子也皆是大材。

南城想要维持如今的平静,最好就不要得罪雁王这般的人物,而如果与雁王走的太近,就相当于入了朝堂纷争。

江湖险恶多在刀剑,朝堂毒辣久在人心。

刘喜仿佛看穿了许知南的担心,道:“许公子尽可放心,雁王大人只是想去南城一游,找个引路之人而已。刘某可以保证,必不会让许公子为难。”

“既如此,那恭敬不如从命。”

许知南只好应下。

夜。

星河灿烂,微风徐徐。

只可惜,这夜景无人有空欣赏。

临安县,百花楼。

“许知南如何作答?”

二楼包厢之中,刘喜端坐在酒桌前,另一人长胡大脸,单手拿着羊腿,大口咀嚼起来。

刘喜道:“应了同去南山。”

大汉随手将面前杯子里的酒推到一边,直接拿去酒壶,大口饮酒。

一瓶酒饮完,大汉又随手将酒瓶扔到地上,道:“这酒不如北漠的烧酒,喝起来软绵绵的跟这边的汉子一样,弱。”

刘喜拍拍手,身旁的下人再次端来新酒,“北境地寒,自是需烈酒暖身。”

大汉随手擦了擦胡子上的水,道:“区区一个南城,用得着殿下如此重视吗?江湖上传的神秘兮兮,那个老话怎么说来着?”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对!就是这个,吹的牛皮大,都是假的,就跟那赵国骑军一般,花架子。”

大汉正是雁王手上第一大将,吴深,人称黑脸铁浮屠。

吴深咧着嘴,神色桀骜道:“要我说,直接抓了那小子,再派铁骑围了那南城,最后把刀架在那老太婆的脖子上,到时候不是要什么有什么?”

刘喜略有不悦,提醒道:“吴将军莫要冲动,坏了雁王好事。”

吴深虽莽,但却也知道军令不可违的道理,他“呵呵”笑了一声,道:“我又不傻,殿下说什么我就做什么,不让我杀的人,我就不杀。”

“吴将军大智若愚。”

“你奶奶,你骂老子是不是?”

吴深吹鼻子瞪眼,如同拎小鸡一般单手拎起刘喜。

“吴将军。”

“滚!”

身旁的侍卫刚想上前劝阻,吴深一甩臂便把几人给掀翻在地。

刘喜双脚离地,涨红了脸,“吴将军…在…在下是在夸你。”

刘喜一时间不知吴深是真傻还是假傻,不过倒是验证了一句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咚!!!

一声巨响,随后半个临安都在这一瞬间被火光照亮。

随后,熊熊大火燃起。

“不好,是客栈那里!”

刘喜瞪大眼睛,火光冲天的位置正是许知南客栈所在的位置。

“某先行一步!”

吴深丢下刘喜,转身跳下二楼,带领人马向客栈方向赶去。

“谁?!”

刚赶到城外,吴深便发觉到有一人在暗处跟着自己。

手下的士兵拔出长剑,面向城外西林的方向。

幽暗的月光下,一蒙面黑衣人缓缓走出。

黑衣人声音沙哑,显然经过遮隐,“早就听闻吴将军武艺高强,人称沙场浮屠,在下想讨教一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