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边城殇戮 > 过往

边城殇戮 过往

作者:九年蓝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进入内堂,师父缓缓讲起了往事···

一切还要从师父的师父说起。你们名字是为师所取,为师的名字则是由师父——也就是你们的师祖所起。我与你们身世一样,师父当年在这漠北捡到我的时候,我才五岁。师父教我识字、明理,也教我这武功心法。同时师父说她姓苏,所以赐我名字苏修。

你们的师祖——我的师父,是那位曾经威震四方的剑仙的最小徒弟,也是北伐后师门中唯一存活的女弟子···

剑仙当年带领武林人士追击蛮族,深入荒原腹地。几经恶战,最终清扫蛮夷,得胜而归。但是出征回归之人也已寥寥。剑仙也身受重伤,行至这荒原之南,剑仙自知时日无多。临终之际,剑仙将毕生的剑法精华与武学领悟,化作了一部震撼世人的剑法秘籍。他嘱咐几个弟子将这无上的剑法带回中原,传承给后世之人,希望后世之人都能修文习武,再也不惧怕蛮族侵入。而他自己则选择场面于此,化作英灵守护国土。

当时剑仙的徒弟已不足十人,由大弟子张青带队向中原归去。众弟子商议:剑仙所留剑谱功法高深莫测,变化万千。众位弟子仍不能完全领悟掌握,普通民众本无武学基础,要想修习,恐怕更是难上加难。不如将剑谱分割,由师兄弟们分别带向四方各地。待教化众人,广开民智之后之后再互通有无,最终发扬光大。

众弟子的本意,是修习剑仙功法的残卷已足够抵御外贼。这样分割以后,剑谱得以完整保留的同时,又能散布在各个地方,快速提升四海各地学武之人的武学造诣。

大弟子张青携带残卷命名为“铸剑诀”,他回到中原地区后开创名剑山庄。开宗立派以来,名剑山庄不仅铸造出了无数名震江湖的宝剑,更是收徒众多,广教众人剑法,渐渐地,名剑山庄成为了中原武林中的一股清流,成为了武林中人争相加入的正统门派。无论是名门望族的子弟,还是来自山野村夫的贫寒少年,只要有志于武学,都能在名剑山庄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剑仙弟子唐耀、唐兴两兄弟将“灵剑诀”带向南方,他们一路向南,披荆斩棘,最终在川南的广袤土地上,筑起了威名赫赫的唐门。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以剑仙弟子为始祖的门派,其兵器却并非以剑为主,而是选择了更为隐秘且致命的飞刀与暗器。而在川南这片十万大山连绵、瘴气弥漫、巫毒盛行的土地上,唐门弟子更是将用药、用毒之术发挥到了极致。他们深谙此地毒性草木的特性,运用这些天然的毒物,制成了各种令江湖人士闻之色变的毒药与解药。

唐门虽驻守南疆,但并不过多涉足武林纷争。他们深知江湖险恶,人心难测,因此选择了一种更为低调、内敛的生存方式。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为中原武林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们常年向中原输送珍贵药材与解毒良方,拯救了无数身中剧毒、命悬一线的江湖人士。

在唐门的庇护下,川南之地虽然环境恶劣,但武林人士却能安居乐业,繁衍生息。而唐门弟子,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成为了江湖中一段不朽的佳话。

剩余残卷本是由其他师兄带往东西两地,然而不止途中发生了什么变故,一直杳无音讯。最终剑谱也不知所终。如今已过去百年时间,剑谱的下落却成了一个谜团,令人无法捉摸。

而当时苏修的师父并没有会往中原地区,是唯一一个留在漠北荒原陪伴在剑仙身边,守护着他最后一丝生命火焰的人。

师兄弟们先行走后不久,唐耀就传回书信,说明了众弟子的决定。当时剑仙尚在人间,身体已每况愈下,如同残烛般,光芒逐渐黯淡。在这生命的黄昏之际,剑仙便口述了剑法秘籍中最为玄妙深奥的一部分——意剑诀。

意剑讲究的是剑形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追求的是剑意相通,以心御剑,达到剑随心动的至高境界。师祖重新记录修习。渐渐领悟到了“意剑诀”的精髓,将剑法修炼得炉火纯青,然而,师祖并未止步于此。他深知,真正的武学之道,不应被任何形式所束缚。于是,他开始尝试突破传统的剑术框架,不再拘泥于“剑”这一单一的武器。他以鞭代剑,将鞭法的灵活多变与意剑的精髓相结合,创造出了全新的武学境界。

这一变化,让他的剑法达到了更深的层次。他的鞭法既保留了意剑的精髓,又融入了鞭法的独特之处,使得他的武学更加丰富多彩、深不可测。

所以我们这一门,其实也同样是是剑仙的传人!

苏萍儿想大为震惊,她曾猜想到她们所炼的鞭法——亦或者剑法是由剑仙处得来。但是没想到她的师祖其实是真真切切的剑仙关门弟子!

师父并没有停下她的讲述。

所以你所修炼的也不是鞭法,而是剑法。并且剑诀是有名字的,就叫做“意剑诀”。师父她老人家万年清修,才开始收徒传授剑法。往年清明时节,我们前去祭拜的,也正式剑神与师祖的墓穴···

前几日我并未告诉你功法的名字本就是不想让你有过多联想。你们三姐妹中,属你天资聪颖,果然没有让为师失望,不到半月你便基本参透了其中奥妙。师父曾说,剑法之道,贵在心意相通。只有真正领悟了“意剑诀”中的意境,才能将剑法发挥到极致。因此,我们在修炼剑法的同时,也在修炼内心,让心灵与剑法相互交融,达到一种奇妙的境界。

你们从小修习内功和鞭法,也是为了此刻能够更深刻的领悟“意剑诀”的飞凡之处。这功法巧妙,一般习武用剑者不能参悟。

只是有一事还需注意,无论将来功法传于你师姐和师妹,切不可对外提及功法名字,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江湖上不止此剑诀存在,也会少些风波。你们师祖一生静修,为剑神守墓至死才告诉我她的名字,她赐我名字为苏修···将来我百年之后,埋在师祖旁不需要,不要把名字刻在墓碑上··

这么多年后,苏萍儿终于知道了自己的门派的往事,也知晓了自己所练功法为何一直是“无名”。没想到师父说道最后竟然伤感起来,莫名的说些伤感的话,突然就将话题说道了生死之事上。

“师父您修为卓绝,风华正茂,远未到谈及生死之时···”苏萍儿望着师父说道。也许师父是在想她的师父吧,她们命途相似,师父在生命中早已不仅仅是传道解惑的师父,更如同是抚养她们的母亲一样!

“为师老了···我总有些不好的预感。这些年,江湖上波谲云诡,风云变幻,所有事情的背后仿佛被一股暗流所牵引,每一起事件似乎都弥漫着阴谋的味道···虽然现在还看不清这场风波是冲着谁来的,但是我能感觉道,我们恐怕不能独善其身···”

“师父您放心,我们姐妹三人定会负您所托,时刻谨尊师命!”苏萍儿何等聪慧,她明白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师父都会挡在她们身前。她虽然不知师父在担心什么,但是无论面对何种境况,她们姐妹三人都会与师父在一起。

苏修看着眼前的苏萍儿,欣慰的笑了笑,继续说道:“你们姐妹三人是我看着长大,何等心性我都一目了然。苏婉儿年龄尚小,青涩未脱,心智未全;苏清儿虽然最为刻苦,但奈何天资一般,她性子清冷,比你更甚,可是江湖纷繁复杂,纠葛万千,恐怕她应付不来。我们师门从不求发扬光大,而是要继承剑仙与师祖遗志,守护这片漠北之地。想来只要你们三人同心协力,所有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