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八百二十六章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断生之境。”

杨清源在这里找到了他想要找的东西。

众所周知,天下的武学境界分为五境,炼气/锻体、通脉、元化、洞玄、法天象地境。

而在道门的典籍之中,记载了一个只存在传说的境界,天人境。

前五境,是江湖上一直存在的,不管是洞玄还是法天象地,虽然罕见,但始终没有断层。

可天人之境,不一样。这是一个只存在于道门典籍之中的境界。

天地滋养万物,万物亦反哺天地。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到目前为止,杨清源可以确认的天人境,只有老张一人。

天人宗北冥子,从开始就一直闭死关,想要冲击天人之境,闭了八百多章了,还是没有出关。

另一个有可能是天人境的是王重阳。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并不是真的就是天人之境。

从王重阳身上的气机来看,他距离天人境的老张,仍然有本质的差距。

杨清源观王重阳,犹如看大江东去,其势滚滚不尽。

面对老张,却如临天渊,不知深浅。

而佛门也有自己的第六境,“菩提境”。

佛门于寂灭之中涅槃,空性见我,得证菩提之境,使得自己自成一方天地。

而血河宗的第六境,被称为“断生。”

天道贵生,魔道重死。

血河宗的秘法其核心奥义就在“掠夺”二字。

杀生奉己,以人度己。

这一点和道门之理截然相反,也不同于佛门的第六境,菩提境。

佛门虽然讲的也是死,但这个“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死亡,而是静守本心,捐弃物欲,久之自然生慧,真性清净。

而血河宗讲的是“杀戮”,是“掠夺”,与佛门菩提之道风马牛不相及。

血河老祖尝试多次,也没法感悟天地,突破传说中的天人之境。

他本是一世人杰,为了对付道门高手便开始追寻血河宗的更高境界。

结合佛道两门的第六境,在血与杀戮之中,血河老祖找到了契机,虽然没有完全突破,但还是让他得窥一角。

天人境的高明之处,在于与天地同息,操控天地之力,化为己用。绝非人力抗衡。

千年功力,浩如渊海的帝释天,在天人境的张三丰面前,犹如待宰的羔羊,没有丝毫的反抗之力。

这就是人力与天地的区别,再强的人力在天地之前,也如蝼蚁一般。

而菩提境则是切断自身与天地之间的因果联系,寂灭而守本心,天地于我何加焉?!

血河邪法,阴邪浑浊,自然做不到如佛门这般,于寂灭中见真我,了断和天地之间的因果。

但血河宗主发现,人在尸山血海的战场之中会感受到天然的压抑。

这种压抑不仅仅是人精神上的感觉,更是真实存在的。

在这些血气、死气之中,为了净化这些阴浊之气,天地元气的活性会缓缓削弱,然后与阴浊之气相互消融,最终化为最原本的混沌之态。

若是这死气足够多,足够浓,那便可以完全屏蔽掉天地法则对于血河子弟的排除,效仿佛门将自己彻底从天地之间抹除。

借无尽死气,断己之生,故而血河老祖将这一境界命名为“断生”。

杨清源看完这一部手札才知道,这断生之境,不是要断天地众生的生机,而是要将自己从天地间生存的状态剥离。

不在天地之中,自然也就不受天地法则的影响。

这个设想没有问题,只是他尚未完成就被张三丰毙杀。

“血河老祖,实在是一时俊杰啊!”

看完手札之后,杨清源也不由赞叹道。

抛开其罪行与立场,此人凭借着低劣的根骨,一点点逆袭,差点成为天下第一人,简直是妥妥的废材逆袭的主角模板。

只是,他是踩着无数人的尸骸血肉一步步踏上巅峰的。

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修炼道路上的些许风霜。

然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痛苦、死亡和绝望。

杨清源想要继续向后翻看之时,张玄清突然开口问道,“是不是觉得,血河老祖的天赋惊人?”

杨清源点了点头,“但从此人的行为来看,确实是有魄力。我等的根骨资质,都是中上之选,在修炼之上,不能理解血河老祖的痛苦与难处。们心自问,我若处于他的境界,也不敢保证不会走上他的路。”

根骨资质乃是天生,就如一个贫家卖鱼的子弟,想要成功逆袭,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这样的行为总是能够引起普通百姓的共鸣。

单从血河老祖自己的角度来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不过……”杨清源话锋一转,“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正就是正,邪就是邪。杀人为己,君子不为!”

语气平澹,但态度坚决如铁。

张玄清目光中闪过一缕神采,道门四大杰出青年,大周的武乡侯,果然不会让人失望。

“善!”

张玄清按在手札上的手,缓缓地放开。

杨清源的态度,让张玄清可以放心让杨清源继续看下去。

翻过一页,其上写着一个大大“禁”字。

这最后的部分记载了血河宗的部分邪术。

血河宗之法虽然歹毒狠辣,然亦有可取之处。且要对付血河宗的邪徒,需要知己知彼,否则便会像张虚灵一般,猝不及防之下身受重伤。

对于血河之法,自然需要有所了解的。

但张虚灵为了防止后世弟子禁不住血河邪术的诱惑,误入歧途,于是将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删去,仅留下部分参考。

“老天师高义啊!”

杨清源看完整册之后,不由感慨道。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不仅仅如此,这位老天师还留下了对付血河宗的半部绝学,五雷正天劫。

只可惜没能完善,否则对付起血河宗的邪徒还要容易几分。

“这份手札,乃是上代天师遗物,须得在天师府中收藏,清源师叔可以手抄一份。”

无论是张玄清还是张虚灵,都不是敝帚自珍的人,张虚灵尝试修炼血河邪术,留下这份手札就是为了日后的血河宗死灰复燃做准备。

道门的这些高人都知道,血河宗之法并没有彻底销毁。

只要血河宗之法还在,血河宗就一定会再次重建,甚至可能比当年更可怕。

血河宗的症结在于人心而非功法,人心贪婪,踩着别人的尸骨就能一步一步走上巅峰,这样的功法有多少人能够拒绝?!

杨清源接过手札表示了感谢。

张玄清将此书交到了杨清源的手中,此举也是他思虑所得。

杨清源是现在对付血河宗的年轻一辈主力,而且杨清源的悟性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因为道童还是杨清源的自身天赋。

他都是道门中第二个练成先天功,第三个成就先天之境的人。

这半部五雷正天劫,也需要人完善,张玄清自己尝试过,但他被困于天师府世代传承的五雷天心诀之中,每次想要革新就会落入窠臼。

完善出来的,依旧是五雷天心诀。

而张之唯,也是五雷天心诀的传人,张玄清也不能保证他能跳出原本的束缚和框架。

所以杨清源成了张玄清选择的人选。

无论天赋、立场、年纪都是最合适的人。

“劳烦张天师给我一间书房和一些纸张,我要招录一份手札。”

但张天师却摆了摆手,“不劳小师叔亲自动手,让之唯帮你抄录一下。”

张之唯:“……”

为什么是我?!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看似是对张之唯的委派,其实也是对于张之唯心性的磨砺。

……

--------------------------------------------------------------

九华山,大觉寺。

慈静正在寺庙之中商议今日所遇之事。

“两位师兄,我没能从朝廷之人的手里救下静修,甘愿领罚。”

大觉寺为九华山第二大寺,寺内有洞玄境高手两人。

在九华山中上百佛寺之中,有洞玄境高手五名,其中大觉寺两名,袛园寺三名。

而大觉寺的主持虽然为一寺之主,但不过是通脉之境。

但慈静和另一个洞玄高手慈安,都会给住持方丈足够的尊重。

“能从师弟手上将人带走,来人必然不是简单人物,是否需要请袛园寺的师兄出手,将静修暗中救出。”

静修对于大觉寺的意义还是很重大的,他的资质根骨,几乎就是为了大觉寺的秘法——十转轮掌。

十转轮掌乃是佛门的秘技之一。

转轮王乃是天竺神话中的圣王,因手持轮宝而得名。此王即位,自天感得轮宝,他转轮宝而降伏四方。

转轮王出现时,大地清净平正,无有荆棘、邱墟、坑坎、厕混、秽臭瓦砾等物;七宝具足,气候温和,人民安乐。

若是静修能修成十转轮掌,便有极大的希望成为大觉寺的第三名洞玄境高手。

大觉寺虽然不是武林门派,但一个洞玄境的苗子,足以引起任何势力的重视。

面对师兄慈安的提议,慈静只是摇了摇头。

“师兄,抓走静修的人,是点苍派的流云快剑张博云和少林派的十三绝僧玄澄。”

这两个名字让慈安的气息一乱,随即恢复正常。

点苍、少林俱是天下大派,他们行事又是为了朝廷效力,缉拿钦犯,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拳头没人家硬,而且还没道理。

这怎么去抢人?!

“不仅仅是这两人,我在九华山下还遇到了岭南卫家的人。”

“岭南卫家?”慈安表示自己不知道这是什么歪瓜裂枣。

连一直没有说法的大觉寺方丈也投来了质询的目光,以期慈静解释。

“岭南卫家,不过是一地方豪强,倒也不足为奇。那个卫家公子身边竟然跟着一个洞玄境的老仆,实在是让人感到意外。”

确实是意外,洞玄境可不是大白菜,九华山为佛门四大名山之一,汇聚各方佛门高手,这才仅仅有五名洞玄。

强的也不是某一个寺庙,而是佛门一教。

岭南卫氏乃是河东卫氏迁移,有所底蕴是在情理之中的,但如果说岭南卫氏能拿出一个老仆来贴身保护一个小辈,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相信的。

就算是大周朝廷的皇子都没有这样的待遇,一个世家公子凭什么?!

就算是五姓七望最鼎盛的时候,也不能真正地胜过皇家,不过是双方相互牵制和妥协而已,更何况一个没落的岭南卫家。

“有一个陌生洞玄在场,敌我不明,师弟没有急于动手,这是老成持重之举。”

一直没有开口的大觉寺方丈慈圆开口赞许道。

但慈静的表现却未如慈圆方丈所料,“方丈师兄,当时的情况比这还要复杂。当时的酒楼之中还有一个神秘的年轻书生。”

“此人武功奇高,轻功身法神出鬼没,师弟我甚至没法看见其移动,可能不仅仅是洞玄境那么简单。”

不是洞玄境,那就是法天象地境。

这就让慈安和慈圆很震惊了,法天象地境的武者哪个不是武林传奇,怎么会这么巧就出现在九华山下呢?!

“而且此人有大周朝廷官方的背景,开口便是大周的内阁、太常寺。”

“会不会是此人装腔作势?”这种大吹法螺的人慈安见多了,什么人他都认识,都能说上话,好像出了天子,这世上的人他都了解一般。

“不像,此人的行为举止,俱是官家做派,而且似他这般武功,也无需用大话来诓我。就算他想带走静修,我也没法阻拦他!”

慈圆闻言点点头,“慈静师弟所言有理。”

慈安见方丈师兄这般说,白眉也是皱起,“那他到底是什么来历,那九华山的目的为何?!这般人物总不能是恰好路过九华山?恰好就出手抓捕静修吧!?”

慈安的分析是很合常理的。

静修出家是江洋大盗,但说白了也就是抢了几家的财物,杀了几个人。

这样的盗匪在江湖上没有一百也有八十,看他的悬赏就知道了,也就是万余两银子。

其社会危害性固然不小,但不至于出动一个法天象地境来对付静修。

就像美利坚的三角洲特种部队不可能出手来追捕一个零元购的黑哥,邱小姐不可能用来炸一群盗猎分子一样。

收益和成本完全不对等!

“慈静师弟,还得劳烦你走一趟,去查一下,此人到底是什么来历,来九华山有何目的?”

慈静就要答应之时,突然禅房之门缓缓打开。

“如果是那个书生,那你们就不用查了,他是大周武乡侯,清源剑君,杨清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