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八百十一章传法师妃暄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八百十一章传法师妃暄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传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轻若无物,却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够获知这一样东西,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皆可归于掌握!

而禅宗探究的,就是这种东西。

道门称道,佛门称佛。

禅宗的鼻祖,自然是鼎鼎大名的“达摩祖师”,他东渡来华传授佛法,在嵩山西麓五乳峰的一孔天然石洞中面壁九年。

他在这个石洞里,面对石壁,端正打坐,两腿曲盘,两手作弥陀印,双目下视,五心朝天入定。开定后,他就站起身来,作一些径行活动,锻炼一下身体,待倦怠恢复后,又是坐禅入定。就这样进行了长达九年的修性坐禅。

九年之后,达摩祖师佛法、武功俱是大成,少林也自此成为禅宗祖庭。

后经历了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禅宗日益光大。

自五祖弘忍以后,因北宗神秀的渐悟说和南宗慧能的顿悟说主张不同而形成。

现在的佛门禅宗基本是南宗的天下,相比于北宗的法,南宗的法更符合人心。这个南北宗不是靠地域来划分的,只是两位大师的出身一南一北,所以被称为“南宗”和“北宗”。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主张“心性本净,本来是佛,识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也就是他强调的是“顿悟”。其中典型的思想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个人做了一辈子坏事,到了临终的那一刻,犹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开始反省自己这一生的过错,觉得很不应该,于是“弥天罪过,一忏便消”,反而也能往生西方极乐,脱离轮回。

北方的神秀大师则认为“佛性人人本具,但为客尘所覆,故须透过时时修习,拂尘除垢,才能成佛”,也就是他强调要“渐修”,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往前走,犹如不断擦掉浮尘,才能渐渐地露出自己的本心,佛性。神秀大师以为,凡事哪有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的道理,当然要一步步来,不断修习,不断去除“贪嗔痴”等各种不良恶习,才能最终悟道解脱。

无论是什么人,内心之中都会喜欢南宗的法,没有人会不喜欢舒适、愉悦、无拘束,戒律永远是束缚人的

北宗禅法一步步地修持守戒,最终不一定能得证菩提;而南宗的顿悟之法,即便没有修行,也有可能成佛。

且相比于北宗之法,南宗之禅给人的感觉似乎逼格更高,更能忽悠住人。

种种原因,让北宗没落,南宗盛行。

当然也不是说南宗的法有问题,南宗的禅法梦寐以求追寻的“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事实上,它是一种极为玄妙的快感,远远胜过世间所有的欢悦和一切精神药品,到此境界者,视万物如无物,无忧无虑,无喜无悲,愉悦之情常驻于心。佛法谓之“开悟”。

“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佛法虽然有八万四千法门,这不过是佛陀为了契合众生的不同根器而生出的不同分别,佛法本就只有一种,真理也只有一个,但是每个人所选择的法门,修行得快慢,所能达到的高度却是有所不同的,星云大师说,佛法本来没有顿渐之别,只是众生的根机有钝有利。

人有南北,法本一宗;人有利钝,法无顿渐。

这些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有的南宗的弟子,以顿悟为由,肆意妄为。

师妃暄见过太多的大德高僧,但是他们的佛法再精深、佛理再精妙,也没有一个人能和护生居的无禄和尚比。

那是三百多条小生命,在他的手下得以出生保全。

若换成佛塔,已经足够无禄大师直上西天极乐之境。

“南宗占据禅宗太久了,可并非每个人都是慧能大师,佛门的道走歪了!拨乱反正,我辈义不容辞!请杨侯助我!”

师妃暄天资聪颖过人,自然知道求助于杨清源的后果。

佛道两家从白马驼经至神州的时候,斗争就开始了,和谐不过是再奢侈不过的东西,除了类似血河宗或者异族入侵的情况,佛道两门很少有合作的时候。

“以师仙子之聪慧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应该就知道后果了吧!”

道门虽然清静无为,但是道教不可能看着一个强大的佛教崛起。

道虽同归,然法殊途。

“杨侯不必一口一个师仙子的,这天底下又有几人敢在哪位柳剑仙面前称仙子啊!?”

师妃暄笑起来很甜,和她昔日的那种装作高冷,不知道自然了多少。

面对杨清源的问题,师妃暄并没有正面回答,但是她的态度便已经给出了答桉。

“既然你已经清楚了,我自然也会给你支持!佛门导人向善,自然是好的,但是现在有太多和尚,借着南宗法脉,胡作非为,连基本的佛门戒律都不在遵守,这着实有些过分了。你重立北宗对于佛门来说,不是坏事。”

说完,杨清源上下打量了一下师妃暄,这丫头年纪不大,天资过人,但对于她来说,武功还是最大的硬伤。

而且现在的师妃暄,在与秦梦瑶的斗争之中失败了,不仅仅道心破碎,连她慈航静斋人间行走的身份也失去了。

现在的师妃暄就是一个普通的带发修行的比丘尼,对于佛门来说,没有太大的价值。

她作为秦梦瑶磨刀石的使命已经完成了,若非她练了慈航静斋的镇派绝技--慈航剑典,那师妃暄和其他带发修行的比丘尼也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在慈航静斋眼中,道心破碎了的师妃暄,武功几乎不可能还有精进的可能,洞玄境更是可望而不可即。

师妃暄在慈航静斋眼中的价值便只剩下美貌和姿容了。

以师妃暄的倾城之色,再加上她曾经慈航静斋人间行走的身份,拿来联姻,或者是当做间谍会有非常好的效果,就像靳冰云和碧秀心一样。

可惜杨清源对于师妃暄没什么兴趣,否则慈航静斋会很乐意将师妃暄送到杨清源的跟前。

或者说,现在师妃暄在这里,一直没有被慈航静斋待会,就是她们故意为之了。

任何的陷阱和套路,都比不上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师妃暄想要从零开始建立禅宗北宗的法脉,这个难度甚至要超过建立一个八大门派级的宗门。

禅宗以南宗“顿悟说”为正宗,慧能为六祖。慧能门下,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系。后南岳怀让分为沩仰、临济两派;青原行思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派,世称五家;在临济下又有黄龙、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

但就在佛门中的影响力和地位而言,禅宗甚至超过了武当在道门的地位。

“你如今道心重塑,但若是按部就班联系慈航剑典,想要入洞玄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便是你入了洞玄,也没法和秦梦瑶相比。”

若是师妃暄真的瑶重建禅宗北脉,那他的敌人可不仅仅是秦梦瑶一人,整个南禅顿悟派的高僧都会视师妃暄为敌。

法脉之争的残酷性,可不比佛道之争差多少。

“你跟我来!”

说完之后,杨清源身影急掠而起,再见之时已经出现在屋顶之上。

师妃暄也是纵身飞掠,跟着杨清源的脚步而去。

当然杨清源肯定是留了手的,以他的轻功,即便目前是残血中毒的状态,也不是师妃暄能够跟上的。

两人施展轻功,一前一后来到了金陵城外的江畔。

“你跪下!”

杨清源突然开口让师妃暄有些意外,但师妃暄却没有过多的犹豫,当即盈盈拜倒。

“我今日传你的武功,你不得随意外传,不得仗之作恶,否则我会亲自取回今日所传之武学。”

杨清源言出,师妃暄便知道他接下来做什么,即使是道心重塑,她内心也是忍不住的激动。

杨清源的一身所学自然是玄奇无比,但其根基大都是道门武学,师妃暄不会学,杨清源也不会传。

而普通的佛门武学对于是师妃暄来说,又没有什么用,那答桉是什么,已经很明显了。

但见杨清源双目微闭,右手捏一心梵印高于头顶,左手虚托于胸前,身周无数阴邪魔煞之气环绕,似有吞噬众生,毁灭人世之势。即便是血河宗的武功似乎也没有这般阴邪诡异!

恍忽间,师妃暄似乎感受到了无边的黑暗,迷茫、无助、畏惧等负面情绪顿时涌上她的心头,即便是立慧剑于脑海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只能在这无上魔威之中苦苦支撑,

就在师妃暄将要支持不住的时候,黑暗之中似有一点灵光出现!

初始微弱,霎时,便照亮一切!

佛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一团璀璨至极的佛光,出现在师妃暄的眼中,无量之光,尽诛邪魔,扫荡尘世,度一切苦厄。

果然,是如来神掌第一式,佛光初现!

师妃暄身为慈航静斋的人间行走,见过的高僧大德不计其数,但是没有一人的佛光比杨清源更纯粹。

萤火之光岂能与大日争辉?!

杨清源一掌推出,两人身前的江面之上激起了一道近十丈高的水柱。

炸鱼,这是测试武学威力的常用套路了。

不过杨清源推出的这一掌却完全不同,如此澎湃的掌力,那些被震飞的鱼虾竟然没有一只死亡,都完好无损地落回了江中,留下一脸懵逼。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水里游得好好的,突然就被人给打飞了。

“这就是如来神掌第一式,佛光初现,九招如来神掌讲的就是释迦的故事,

这一招佛光初现,便是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时的故事。

迦毗罗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地位高崇,在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深受人民敬重爱戴。为寻求解脱人生、老、病、死之苦难,悉达多不惜抛弃尊贵身份,到处流浪修行。经历众多波折,悉达多禅思静虑,终大彻大悟,在菩提树下悟法,通六识出世成佛。

在其得道前,幽冥妖魔空群出动,迷惑干扰,欲噬吞其血肉。

就在群魔要吞噬乔达摩·悉达多,其法体之上,突然出现万华圣光。

扫荡群魔,佛光初现!”

杨清源转身看向尚且跪在地上的师妃暄,开口问道,“你看清楚了吗?!”

师妃暄此刻的内心依旧震撼,不管是如来神掌的佛光之威还是杨清源教她如来神掌的行为。

佛门的武学浩如烟海,单少林一寺,就有七十二绝技传世,更遑论净念禅院、慈航静斋这些佛门圣地。

而佛门武学无论如何盘点,其中至高无上武学,只有一拳一掌。

拳是大光明拳,掌是如来神掌。

大光明神拳乃是佛门最为高深的拳法,佛经上曾说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为大光明拳。自省度人,明心见性!拳出无不服者,亦无法逃退。

而如来神掌源出佛祖释迦牟尼求道、证道、得道所悟的大智大慧。

相传佛祖为了普度众生、解劫除厄,流传世人的一套旷世绝学,震古烁今、威力可敌天灾地祸,诛邪灭妖伏魔!

如来神掌九招分明为,佛光初现,金顶佛灯,佛动山河,佛问加蓝,迎佛西天,佛光普照,天佛降世,佛法无边,万佛朝宗。

这九招如来神掌讲的就是释迦牟尼自凡人成为世尊如来的经过。

杨清源其实也只会佛光初现、佛动山河、天佛降世这三招。

不过杨清源传这套武学给师妃暄,可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师妃暄得武学,更重要的是重新确立师妃暄在佛门中的地位。

现在的师妃暄只是带发修行的比丘尼,可若是学会了如来神掌那就不一样了。

这是佛门无上的护法神功,不仅仅只是武功而已,更是带着释迦牟尼的佛法。

看杨清源当然施展如来神掌的时候,四大高僧和静念禅院五了的反应就知道了,原本还剑拔弩张的气氛,突然变得不知所措,甚至还对杨清源这个佛门大敌有点客气。

若是师妃暄练成其中的三招,那她的身份也就不再仅仅是慈航静斋的弟子了,更是如来神掌当世的唯二传人。

没错,另一个是道门高层。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