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七百九十二章 群策群力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七百九十二章 群策群力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孙十常的问题也让杨清源愣了一下。

杨清源也回忆起了之前,唐慎微、李濒湖和一众金陵名医的诊断结果,不仅仅是孙十常,他们中也有人不少人曾经都得出过类似的诊断。

金陵为大周故都,其中名医也不在少数,众人都这么说,自然有其道理所在。

杨清源一开始还以为这是误诊,但随着如此诊断的人越来越多,杨清源也开始动摇。

最终,所有的医者大夫分成了两派,有一大半认为这症状更像是中毒所致,只有一小部分才认为这是疫病。

当唐慎微和李濒湖诊断也怀疑是中毒的症状时,杨清源其实已经觉得要重新定义这次的疫病了。

现在孙十常也这么说,显然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孙十常到来之前,不少认为是中毒的金陵医者,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已经开始议论杨清源之前的做法。

外行指挥内行,这是大忌啊!

杨清源的这种误判,很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误,使得金陵城中的疫情走向不可控。

现在连杏林第一国手,药王前辈都觉得更像是毒,那多半就是了,杨清源开始质疑自己的决策了!

杨清源此时也有些不确定,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自己的观点。

“孙师兄,我在武当上也算是跟在您身边跟了几年,毒和病还是能区别得来的。”

不仅仅能区分得开,杨清源对于毒和病的了解要更胜杏林国手。

中毒从现代医学的概念来说,是化学物质与生物系统的化学成分进行可逆或不可逆的相互作用,而干扰机体正常代谢及自稳机制;中毒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防治机制。

而疾病说的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到病因损害作用之后,因为自身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于生命活动的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结构、功能和空间、大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疾病是可以靠自己的免疫能力的来抵抗的。

一般地来说,大周医药界定义中的毒,基本是没有传染性的。

即便是像金波旬花这样的奇毒,也更多是毒性不衰减的残留。

但疫病就不一样了!

瘟疫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非凡的传播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让瘟疫听之色变。

杨清源想到这一层,也不确定了起来,因为一般的习武之人,对病的抵抗力要远强于普通的百姓,可现在金陵城中也有大量的习武的患者,这岂非从侧面说明,体质的抵抗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难道真的是毒?!

为了得到确认的结果,杨清源将孙十常、唐慎微、李濒湖三人带到了一家客栈之中。

这里是最先发现疫病的地方,刘立和冯威是最先感染疫病的人。

之前,唐慎微和李濒湖一心研究对症之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发挥茶叶的药力之上,反而没有来过此地。

“三位,你们可以替这里的捕快诊治一番,便知道我为何如此确定了……”

孙十常三人依言替刘立等捕快诊断。

李濒湖和唐慎微到没有太大的反应,孙十常简单的检查完后,便神色大变,松开了刘立的脉门,仔细地看了看他的肌肤,又用木签疏阔其鼻孔,观察内里的情形。

“实在是……难以置信!怪不得师弟你坚持说说,这是疫病!”

从孙十常刚刚的诊断来看,刘立和冯威两人的确实也是患有疫病,无论从几人的病症外观还是脉象来看,都与之前的患者一般无二。

“二位,你们看出来没有,这些的捕快,与刚刚那些病患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

唐慎微和李濒湖对视一眼,他们两人擅长的是药学,对症下药,从病人的病症出发,用相应的药物来对抗。

对于病因、病理之道,并没有胜过那些金陵名医太多。

“这些病人的症状虽然和之前的患者的病症看上去完全一样,但得病的原因却是截然不同。此人得病的原因是受到了感染,但乃是戾气自口鼻而入,最先的起症的是他的肌肤。”

孙十常带着鲸皮手套开口道,“师弟,这才是你坚持说这是疫病的原因所在吧!”

杨清源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所以他才坚持是疫病。

孙十常白眉紧锁,“如此看来,这金陵城中怕是有两批不同的病人了!”

李濒湖不解,“孙前辈这是何意?!您的意思,虽然他们病症相同,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病?!”

孙十常摇了摇头,“现在还不好说啊!……取针来!”

一套银针很快摆在了孙十常的身旁,只见孙十常出手如电,只是呼吸之间,便已经将十三枚银针刺入了刘立的经络穴道之中。

在此刺激之下,原本陷入昏迷的刘立再次悠悠转醒过来。

“杨侯……这位是?!”刚刚醒来,刘立的状态依旧是虚弱无比。

“老夫孙十常,有些问题要问你,还请你尽力回答!”

听到孙十常的名字,刘立先是一愣,之后眼神从不可思议变成了如释重负。

药王之名,四海皆知,看来自己的小命已经保住了!

“你可否知道自己是怎样染上这疫病的?清源说,你是第一个染上的。一定有什么特别的关键让你受到了感染,很可能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又或是闻到了什么味道或者触摸到了什么不洁之物,你想一想,看看能否想到什么?!”

刘立正要开口,一旁的杨清源便开口道,“师兄,我知道你想问的。”

杨清源随即将刘立当时叙述的情形再次重复了一遍。

孙十常一生都在治病救人、钻研医道,听到杨清源复述的那般场景也忍不住怒骂了一声,“畜生!此贼当杀!”

待杨清源说完之后,刘立也再次补充道,“我等在地窖中发现的尸体足足有五六百具。有的完好无损,有的腐烂生蛆,那地窖之中确实有一股恶臭,它和一般的尸臭还不同。我等几人奉命处理其中的尸骸,闻过那股恶臭,也翻动过尸体。莫非这疫病是在那时候染上的?!”

“……”

唐慎微忍不住问道,“孙前辈,莫非这就是病因?!”

一旁的李濒湖也开口道,“根据我整理古籍医术发现,瘟疫的爆发往往伴随着尸体,这就是为什么大战之后的战场更是容易引发疫病的原因,瘟疫多发于死难之后,人死后尸体若不及时处理会腐烂,会吸引蝇虫、老鼠等肮脏之物聚集,随之引发疫病。数百具尸体堆积在一起,长时间不做处理,引发疫病并非不可能。”

但杨清源对于这种观点还是持怀疑态度,这种疫病的传播速度根本不像是正常的瘟疫。

“对了!杨侯,还有一件事!”刘立这时又再次开口道,“之前我意识昏沉,没有细说,当时我们抓了几个俘虏,从他们的口中问出,那黄叶岛的地窖乃是一个大夫专用的炼药场所,而他们抓的人,有一部分就会送到他那里去。”

“什么炼药,我看分明是在炼毒!”李濒湖原本也是个好脾气,但是听到竟然有医者以活人试药,致使百人死亡,也是勃然大怒。

“可是就算如此,这也应该是毒啊,怎么会变成疫病的症状?”唐慎微则提出了疑问,但随即又自语道:“莫非这与这些可怜之人死前被灌下去的毒药有关?!”

不过数息,唐慎微又推翻了自己的推断,“不应该啊!这人死如灯灭。纵然死者生前让人强灌下这种奇毒,毒药也只会存积在人体的胃液中,血流已止,经络已塞,根本没办法扩散全身,更加不会对产生瘟疫起什么作用?!”

李濒湖深思之后再次反对,“唐兄,余以为不然,这位刘捕头染上了疫病,按照刚刚孙前辈的说法,他是因戾气入口鼻而患病,很大的可能是与那地窖之中的尸骸有关的。而此次金陵疫病的病症和这几位捕快的完全一致,虽患病方式截然不同,可这一样的病症之间,必然有联系。”

孙十常一直只是闭目深思,却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片刻之后,才缓缓起身,睁眼开口道,“清源,姬姑娘可在金陵?!”

孙十常一提姬明珠,杨清源便想到了,“孙师兄,莫非这是蛊?!”

杨清源的话,让唐慎微和李濒湖都是一愣,他们都没有往这个方向想。

“不好说啊!”孙十常白眉紧皱。

其实这世上并非没有死后依旧能够在人体之中扩散的毒药,南境的蛮族便是精于此等蛊毒之道。

中原用毒,多半是以见血封喉的致命性着称。

而南疆却不同,他们的蛊毒之术更加的诡异莫测,能够以尸骸为根基来培植奇毒,让毒从内而外侵蚀人体的五脏六腑,乃至肌肤表面,毒药不仅仅不会因为死者的血液停滞经络堵塞而积存,反而会不断变强变烈。

他们以这种毒人的血肉来喂养毒物炼蛊,以求毒上加毒。

“金陵城中的瘟疫,毒中有疫,疫中有毒。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我怀疑其中便掺杂了这南疆的蛊毒之术,使得疫、毒、蛊三者,合而为一,才有了这般诡异的效果。只是我对于此道并不精通,所以才有此一问,若是能将姬姑娘请来,或许对于医治此疫病有着不小的帮助。”

“孙师兄放心,明珠就在扬州,只是未曾随我到金陵,我立刻差人去将她请来,共同研制解毒治病之法。”

这种对于这怪症,尚未有定论,杨清源决定暂时用“疫毒”来称呼。

今日众人的研讨发现也让杨清源找到了一条新的思路,“若是蛊毒,当有解药,找到炼毒之人,我们至少能知道这毒是如何培养产生的,或许能从中找到解毒之法。”

“善!”孙十常点了点,若是能知道蛊毒配方,解毒治病必然能事半功倍。

--------------------------

今日虽然没有能到解毒治病之法,但也算是收获颇丰。

之前,杨清源虽然知道是有人故意为之,但一直将其作为古代版的生化武器,利用人体来进行传播,所以一直以隔离病原体,切断传播的方式来治理。

所以他一直都没有想到人为持续投毒的可能,但如今得孙十常的提醒,思绪一下子也开拓了。

没有什么疫病能在十日之内,感染三十万之众。

但毒可以……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在十日之内逐一给三十万人下毒,即便是三百人昼夜不停,也不一定能做到。

但如果将这毒下到三十万人都需要用到的东西上,那十日感染三十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衣食住行,人之所需,缺一不可。

衣住行并不适合下毒,唯有食方便简洁。

如此一来,答桉便呼之欲出了!

三十万人必吃的食物是什么?米粮菜肉各有所好,也无法统一下毒,唯有水,乃是人每日必需。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感染的患者更多的是以地域划分,成片感染。

杨清源原本以为是因为金陵城中百姓生活居处固定、甚少流动的关系,现在看来,不过是因为下毒在了同一口水井之中罢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之前,不少富户豪门都幸免于难。

这些大户人家的府邸之上都有属于自己的水井,吃用自给自足,想要下毒必须先潜入对方的府邸,要一家一户地去下毒,不仅仅麻烦,而且有很大的可能性被发现。

要知道,不少的豪门望族家中都有武学高手,一旦被发现,他们的举动就彻底暴露了,也就起不到以疫病来蛊惑人心的效果了。

反之百姓用水却是一个坊市街道的几十户人家共一口水井,只要将毒下到水井里,那这个坊市区域内的几十户乃至上百户人就必然中招无疑了。

而且这些水井是公用的,下毒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后来的这些大户人家也慢慢染病,也说明了这种疫毒在植入人体之后,也具有了一定的传播性。

虽然没有杨清源原本预想中的可怕,可人传人的情况是存在的。

也是如此,这这种疫毒披上了一层瘟疫的外壳,让人难以发现其本质,若非孙十常亲至,以温医派之医理发现了端倪,恐怕现在还没法确认其真实的成分。

“来人,立刻调查金陵城中的各处水井,并张贴告示,自即日起,城中的所有用水,由官府派人统一消毒配发,城中居民切勿私自饮用井中之水!”

ps:(铁马冰河的桉子出结果了,和作者君当时的判断一样,没有定贩卖白面罪,主客观不统一,最后是定非法经营,免于处罚,这才合理!中牟法院66666!)

ps之ps,这段不需要另外付费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