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七百八十三章 道胎?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七百八十三章 道胎?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杨清源带着柳望舒、姬明珠见到师妃暄的时候,差点没认出眼前的人。

倒不是师妃暄的容貌有什么大的改变,而是她的气质已经和当初截然不同了!

初见师妃暄之时,杨清源是带着后世的成见的,但还是被其气质容貌所惊讶。

一袭淡青长衫随风拂扬,说不尽的适飘逸,俯眺清流,从容自若。背上挂着造型典雅的古剑,平添了她三分英凛之气

气如姑射仙子,其尘垢秕糠都可铸成佳人,故令凡人自惭形秽。

即便当时面对的是惊艳当时的柳望舒,师妃暄亦没有逊色太多。杨清源见惯美人尤物,亦不由狂涌起惊艳的感觉。

她的“艳”却与绝不相同,是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么自然的、无与伦比的真淳素的天生丽质。

可今日所见的师妃暄,却如形同枯槁,没有半分神韵,眼神呆滞。

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

整个人就像是被人榨干了一半。

在杨清源三人步入房中的时候,师妃暄的眼神动了动,随后便又如枯木一般。

杨清源灵识不明,但柳望舒可以感受到,师妃暄不仅仅是气机涣散,连精气神都已经颓废到了一个极点上。

原本师妃暄,虽然曾经败在她的剑下,但那种意气风发是做不得假的。

杨清源面上不显,但是心中却已经有了主意。

佛道之争固然是纷纷,但佛门内部的法脉之争更加的残酷决绝。

佛法分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

在大乾雄霸天下之时,藏传、汉传两家斗得不可开交。

而汉传内部也多有纷争,汉传佛教共有八宗。

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慈恩宗、唯识宗,三是天台宗又名法华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而真言密宗又靠向了藏传一脉。

甚至有极端的佛门弟子喊出过,藏密非佛法的狂言。

而现在的师妃暄,对于杨清源来说,就是一粒种子,一粒挑起佛门内部纷争的种子。

扶持师妃暄自成一脉,然后以她来分裂佛门。

师妃暄的身份乃是慈航静斋的嫡传弟子,分量是足够了,可慈航静斋与净念禅宗都是支持秦梦瑶的。她背后没有支持的力量,即便她能胜过秦梦瑶,也绝难与其相争。

而杨清源便要做师妃暄背后的人,朝廷来给予其支持。

杨清源从没有否认过佛门的全部教义,导人向善自然是不会错的。

佛教需要分裂,法脉越多越好。

现在的佛门八宗,便有历代君主分裂佛教的影子在。

可如今禅宗还是太过强大,佛门最强的三股力量中有两股是禅宗的势力。

少林寺乃是禅宗祖庭,菩提达摩为禅宗创始人。

净念禅院,听名字也该知道他是哪一脉的。

而慈航静斋,更像是瑜伽宗和佛门外道的结合体,但又团结在禅宗周围。

这样强大的禅宗,对于佛门可不是什么好事。

强大的佛教甚至可以影响国家行政,这样的佛教朝廷和杨清源都是不认可的。

前唐太史令傅奕曾上书高祖,有言:

故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

……

降自羲农,至于汉魏,皆无佛法,君明臣忠,祚长年久。汉明帝始立胡神,西域桑门自传其法。西晋以上,国有严科,不许中国之人,辄行髡发之事。洎于符、石、恙、胡乱华,主庸臣佞,政虐祚短,皆由佛教致灾也。梁武齐襄,足为明镜。

……

今之僧尼,请令匹配,即成十万余户,产育男女,十年长养,一纪教训,自然益国,可以足兵。

……

其言虽有偏颇之意,但也是将佛教对于社稷的危害尽数给说明了。

当然道教也有危害,但是最多局限于坑蒙拐骗的少部分人。

道门那些大佬,几乎个个都是怕麻烦的人,张三丰、老天师、北冥子、王重阳一个比一个能躲,生怕沾染太多红尘俗世。

师妃暄对于杨清源来说是个机会。

将她扶持成慈航静斋的斋主,以慈航静斋和净念禅院的联系将佛门禅宗分化南北……

杨清源在下一盘大棋。

杨清源朝柳望舒和姬明珠点了点头,两女便知道了杨清源的意思,退出了房中。

走到师妃暄的身边,杨清源并指如剑按在了师妃暄的脉门之上。

师妃暄经脉之内的状态倒是让杨清源有些懵了,这是真的被榨干了!

《慈航剑典》本就是参考《魔道随想录》所传出的功法。

其以道心养道胎乃是《慈航剑典》的重要的一环。

但还是现在师妃暄体内的道胎已经崩溃了,若是修为弱一点的,甚至找不到原本道胎的痕迹。

杨清源已经大致猜到了事情经过了。

师妃暄与秦梦瑶之间的决斗,胜者能从败者身上掠夺所有。

这《慈航剑典》这么邪性的吗?!

“师仙子,可还记得当日与我的约定?!”

一直没有什么反应的师妃暄转头看向了杨清源。

杨清源当日的戏言,师妃暄还记得,他曾经戏言,待师妃暄渡到彼岸之后,将肉身留给他。

当时的师妃暄差点被杨清源搞得信念崩塌,却也多了几分人情味。

一个小女孩整天装成一个高冷的仙子,实在是太没有意识了。

正回忆间,师妃暄突然感觉有一股中正平和的真元注入体内,正在修复她身上的伤势。

“?!”

师妃暄没有说话,但眼神之中表达出不解。

杨清源也没有说话,这是自顾自地替师妃暄疗伤。

“怎么?师仙子败了一场,便了无生意了?!这可不是当然夜闯大理寺,向我问剑的师妃暄会做出的事情啊!?”

“你知道?”师妃暄不明白,杨清源怎么会知道她败的事情,当日她与秦梦瑶的争斗乃是在孤山并没有第二人知道。

“你不是秦梦瑶的对手,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你虽然天赋极佳,但秦梦瑶也是不世出的奇才,更是身兼《慈航剑典》和《无尽禅功》这两大绝技。”

杨清源现在就像是一个算命的道士一样,半说半猜,将师妃暄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事情确实如杨清源所说,双方在慈航剑典上的成就差以毫厘,但秦梦瑶有无尽禅功在身,功力要胜过师妃暄不止一筹,已经摸到了洞玄境的门槛之上。

“都说佛有慈悲之心,但我看却也不是啊!”

“你胡说!”师妃暄原本便道心不稳,现在见杨清源污蔑佛法,面容之上出现嗔怒之色。

“若是佛有慈悲,慈航静斋为何以人为蛊?!让你成为秦梦瑶的磨刀石和成长的养料?!”

绝杀!

事实摆在眼前,师妃暄就是此事的亲历者,任由怎么解释都没法说通。

为什么佛不入地狱,要我入地狱?!

“师姑娘可曾读过佛门经典。”

师妃暄现在情绪不稳,面对杨清源的质疑冷哼一声道,“妃暄自幼在慈航静斋长大,自然是常常诵读佛门经典,杨侯这是在侮辱妃暄吗?!”

杨清源指尖的真元不停,只是笑道,“我没有不敬师仙子之意,只是想问问,师仙子可曾读过,《佛说法尽灭经》?!”

“《佛说法尽灭经》?!”师妃暄也是通读佛经之人,但也没有听过杨清源口中的经书。

杨清源愕然,看来这部被佛门打为伪经的佛经,尚未出世。

那就由自己来提前让其面世吧!

杨清源这是以无相神功运起如来神掌的神韵,微微一笑,如世尊拈花!

“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然无所说,光明不现。

……

佛告阿难:“吾涅槃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啖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设有是人,众魔比丘咸共嫉之,诽谤扬恶,摈黜驱遣,不令得住。”

初时,师妃暄还是仔细听经,然没听几句便面色大变。

“你敢谤佛!?”

杨清源没有回答只是微笑,继续念诵。

他虽然未曾修有佛门正宗心法,但如来神掌本就是佛门的无上神功,虽然用道门无相神功催动,但其神韵做不得假。

杨清源此刻身周似有佛光护体一般。

师妃暄感觉自己,如在佛前,越听越是心静,即便是此经中的大逆不道之语,细品之下,竟然也觉得极有道理。

直到杨清源口中最后一个字讼完,师妃暄已经是沉默不语。

“经中说,世尊涅槃之后,魔道将日益盛旺。行魔道的人将加入佛门,以佛门弟子身份破坏并倒乱正法。他们穿俗世间的衣物,贪恋好色饰的袈裟,行饮酒,吃肉,杀生,贪昧之事。他们没有慈悲心更互相憎恨妒忌。”

杨清源双目炯炯看向师妃暄,“妃暄没有觉得这些人很眼熟吗?!”

“……”

虽然没有回答,但是师妃暄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净念禅院。

净念禅院建筑堪称宏伟。

其院内建筑物都依次排列在正对寺门的中轴线上,以铜殿为禅院的中心,规模完整划一。

中间那座铜殿,阔深各达三丈,高达丈半,整座都为金铜所铸,不但需极多的金铜,还需要高手匠人不知历经多少时日才能铸成。

禅院除铜殿外,其余楼阁用的都是蓝绿红三色的琉璃瓦,色泽如新。

日照之下,宝光万丈,辉灿耀目,如登极乐。

如此行事,与原来佛祖释迦那种不设庙宇、不讲排场、乞讨游世的苦修,判若云泥。

这等奢靡的行事,实在没办法和佛门弟子挂钩,反倒是像杨清源刚刚所诵经书之中,披上袈裟的魔人一般。

“杨侯这经书是从何得来?!”

师妃暄心中对于这般经书开始是怀疑的,可刚刚的杨清源实在是太神棍了。

佛光笼罩,如圣降临。

实在是由不得人不信!?

“妃暄不误经文之深意,却在细究此经源于何处?这可不是修佛之人所为啊!”

然后胡诌道,“世尊有大乘佛法三藏真经,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真善之门。莫非妃暄海还能将所有的佛经都通读一遍吗?!”

师妃暄闻言顿时语塞,佛门中的大德高僧也不知世尊佛法几何,但现在杨清源却能完整地说出,听他这说法也不似作伪啊!

杨清源表示:对对对,确实是真的,都是西游记里,如来佛祖亲口说的。

不过此界没有吴承恩,或者说吴承恩尚未出世,故而也就没有西游记罢了。

“我言尽于此,还望妃暄好好体悟经中所言!”

说完杨清源不给师妃暄任何反应的机会,转身便出了房中。

有些事情,过犹不及,杨清源只是诱导,得让师妃暄自己想明白。

……

——

金陵城中。

在捕头老刘昏倒之后,可把小四给吓了一跳,立刻去从城里请了一个有名的大夫来。

“怪哉,怪哉!老夫行医二十年,还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病症。这似乎是得了病,但从脉象来看又有中毒的迹象。究竟是中毒,还是得病,这个……现在也拿捏不准啊!这位刘捕头最近可有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或是服用了什么药物?!”

这个满头白发的大夫拈着颔下的白须,一脸纠结。

“吃的东西,大家一样!异状就是痒,一种痒到骨子里的情况,还有这样的红斑!”答话的是冯威,他与捕头老刘同居一个客房,知道的自然也最清楚,更是将自己身上出现的红斑,弄出来给大夫看。

大夫眨了眨眼见两人身上的红斑,再见壮硕的冯威脖颈之上也有着老刘面色一样的灰白色,不由怔了怔问道:“你们俩是住在一块的?你的症状是在他之后才有的?”

冯威仔细回想了之后,点了点头。

这大夫一声惊呼怪叫,吓得连滚带爬地避开老刘和冯威,不复刚刚仙风道骨的模样,只是惊骇地指着他们两人,口中已经说不出完整话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