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七百零一章 俞二之境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七百零一章 俞二之境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蓝星之上,天地元气枯竭,乃是武道末法。

但世间人杰何其多也,还是有人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走出了新路。

既然天地元气已然枯竭,那便修己身,以内丹之法探人身之秘。

练皮锻骨养经络,气血如汞抱丹坐。

这也算锻体一脉的开发和延续,涌现出无数的名门高手。

刚拳不二打,神枪李书文。

奇技雀不飞,太极杨露禅。

神掌落人间,八卦董海川。

精武英雄会,迷踪霍元甲。

妙手仁心侠义在,洪拳宗师黄飞鸿。

狱中创拳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

博采众长天一手,虎头少保孙禄堂。

这些人哪个不是一代人杰,能在末法之时走出一条锻体的路子,放到如今的江湖之中,多半也是开宗立派的宗师。

而俞莲舟所悟便和那蓝星上打遍京城无敌的太极无敌杨露禅一般无二。

神技——雀不飞!

雀不飞!

乃是太极杨露禅武功的巅峰诠释。

鸟将飞起的一瞬:先是双足蹬踏,借力反弹,继而挺身展翅,腾空而起。

飞起之关键,唯在初始之得力。

设若于掌中欲飞之鸟,籍其双足用力之一瞬,瞬间化劲卸力,让其无力可借,焉能飞起?

但这需要无比敏锐的感知力和控制力。

俞莲舟不愧是武当二代嫡传之中武功最高之人,已然领悟了部分太极神功卸力化劲的神髓,揉入自己的武学之中。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不再以己劲伤敌,而是将敌人发来的劲力反激回去,敌人击来一斤的力道,反激回去也是一斤,若是打来千斤,便有千斤之力激回,便如以拳击墙,出拳愈重,自身所受也愈益厉害。

原着之中,俞莲舟便是凭着“太极拳”和“**劲”中“钻翻”“螺旋”二劲,抗衡得了九阴遗补武功大进的周止若。

若非被张无忌及时架开,继续打下去,周止若绝不是俞莲舟的对手。

“故,俞二这手雀不飞倒是另辟蹊径,对于师兄的领悟颇深啊!”

杨清源一番解释之下,众人才明白这小小雀不飞,竟有如此奥妙。

若是以真元,在场之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坐到。

但若仅凭人体肌肉骨骼之力,殊为难得。

这功夫虽然和张三丰教七侠的功夫不同,但是却是脱胎于老道的内丹之法。

俞莲舟此刻已然窥得部分人体宇宙之秘,以此感悟天地元气,步入洞玄妙境。

“恭喜师兄!武当大兴在望了!”

杨清源的这句话其实也就是场面话,在见识了张老道秒杀徐福的场景之后,杨清源已经看开了。

这可不是金书的张三丰,而是在近末法时代成仙的绝世人物。

少林武当之所以齐名,不是因为有张老道,而是因为有七侠和一大群弟子。

否则少林弟子分散逃跑,张老道未必就能把少林弟子全部给杀了!

刚刚被大喜蒙了眼,恭贺完之后,武当众人才意识到杨清源三人怎么会在此处?!

此刻正值改朝换代,能有什么事情比稳固朝政还要重要呢?!

但是看到自家小师叔回来了,武当七侠还是个个高兴得不得了。

京城的消息他们早已得知,但是皇帝还是姓朱,天下还是大周的天下,换个皇帝对于武当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星象异动,紫薇晦暗复明,张三丰在收到传讯之前便已经知道帝位更迭的事情。

其后自然收到了消息,杨清源率军兵变,扶立吴王的事情。

毕竟武当商业集团不是吃干饭的,天下连锁的客栈、酒楼可不仅仅是单纯的餐饮住宿,同时查探消息的能力也一等一的,使得武当的消息丝毫不慢于任何江湖风媒。

在有的方面甚至还有胜过无所不知的天机楼。

一番欢欣之后,杨清源故作严肃地开口道,“都散了吧!莲舟好好领悟今日所得。我还有事情要和师兄商议。”

武当众人看到跟着杨清源身后的柳望舒,皆是一副我懂了的样子,真武一脉不忌嫁娶。

小师叔年纪也大了,柳望舒在他们看来也确实是合适的人选,不仅仅是武当七侠,就连清虚紫阳木道人三个老不羞脸上都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武当中人走远之后,声音仍能传到张三丰四人的耳中。

“啊哈哈哈。我就说小师叔和柳姑娘最般配,都给钱!”

虽然已经转了个弯,看不见身影,但是众人听声音便知道是莫声谷。

此刻庄晓梦已经紧捏拳头了,这一路已经不止一次,终于找到可以出气的沙包了,此等叛逆的师侄,作为师姑必须要好好教训一下!

张三丰自然能够感受到庄晓梦的几乎快凝成实质的怨气,但是没有丝毫劝解的意思。

声谷口无遮拦,还是得让他长长记性啊!

杨清源报以一个同情的眼神,莫声谷又可以练习抗击打能力了!

待到众人散去之后,杨清源才开口道,“师兄想必知道了,我在京城干了件大事!”

“其实也不大,起兵谋逆,以臣子之身扶立帝王,之前也不是没有人干过,多你一个不多!又不是谋朝篡位值得什么。”

张老道倒是看得开,那他还是有些许纳闷,“不过你小子虽然不畏皇权天子,但也不是个头脑发热就会犯上谋逆的主啊!怎么这次动静这么大?!”

自己的师弟,张三丰是了解的,谋定而后动是杨清源一贯的做事风格,如果是真的要行废立之事,大概率也是联合众臣,祭祀天地,敬告宗庙,名正言顺地废除已故厉帝,

这次的行事可是与杨清源往日做事大相径庭。

难得看见张三丰疑惑,杨清源不愿意提及此事,但还是要为师兄解惑的。

而且这皇族和师兄也有些关系,虽然不大了。

太宗皇帝尚且见过张三丰,未继位之时,给这位大伯行过礼,奉过茶。

可大周宗室的小一辈中,除了十三、小九外,剩下的张三丰可以说是一个也不认识。

至于那些太祖堂兄、堂弟,张三丰也不在乎。

他与太祖二人从小相依为命,后又在皇觉寺一道出家,虽然因为某些缘故分离,但两人始终是斩不断的一母同胞血亲。

至于其他,已经生分了!

杨清源随即将京中变动之事一一说给了张三丰听,包括他身后的柳望舒和庄晓梦也是心中波澜暗生,她们二人虽然参与了政变,但也不过是提供了武力支持,并不知道全盘谋划和政变真相。

饶是张三丰人仙之躯,听完之后也忍不住叹息一声。

太宗皇帝是张三丰亲眼见过的后辈,以子侄之礼相待,当时他来求取天长丹时,张三丰立刻便请药王孙十常出手,天长丹成之时落下的雷劫更是张三丰亲手……额……亲口驱散的。

原本也是存了让这位子侄延寿一载的想法,谁知道天命难违。即便练成了天长丹,寿元已尽天时已至,也难以延寿。

张三丰这一声叹息,不仅仅是为太宗文皇帝而叹,也是为了于延益而叹。

于延益官声名传天下,张三丰自然是听过,但名传天下的官声又岂是只有一个于延益?!

钱牧谦、李宏毅、长孙辅机能入主内阁中枢的人,官声都不会差了去。

可杨清源确实真正将于延益当成了师长敬服。

自家这个师弟看着随和儒雅,但是一身傲骨。

带着信息大爆炸时代和社会主义体系下的十五年教育成果,杨清源虽然不会看轻这个时代的人,但也是带着只有一番骄傲。

这种骄傲不是来源于杨清源自身,而是来源于杨清源所站的巨人之肩。

能够让杨清源完全心服之人,到现在也就两人。

一是眼前的真武道尊张三丰,二便是于忠肃公讳延益。

“不过为兄倒是小觑你了!想不到你还有这般倒反天罡的手段和决心!”

谋划一次政变,亲手斩杀了上一任皇帝甚至没有引起太大的变动,保持朝廷运行依旧,这让老张对于自己这个师弟刮目相看。

虽然武学天赋差了点,但是这个心智谋算倒是当世一流,和他带兵打仗的能力一般无二。

“那你此次回武当待多久啊?”

“暂时不走了!”

张老道点了点头,“不走好啊!正好帮忙调教一下武当三代弟子和四代弟子的武功!”

“……”

“对了!还没问你,怎么就入法天象地了,以你的天资,不应该这么早啊!晓梦师妹,柳丫头,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杨清源入洞玄之境比柳望舒和庄晓梦都要晚,但现在一下子领先了两女数步不止。

张老道不忘打击师弟的自信,同时也是和柳庄二人打了个招呼。

简单一句话,便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

即便是以庄晓梦之傲气,柳望舒之自信,在张三丰面前都跟两只小鹌鹑一样。

杨清源闻言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但还是回答道,“也没什么奇遇,无非就是心通了,先天无极功运转得快了些,法天象地,一念而入。”

张三丰和杨清源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半天。

他们师兄弟原本日常生活便是如此。

当然中间也忍不住打趣两句柳望舒。

张老道虽然自己单身百年,未曾娶亲,但是对于这个师弟媳妇的人选还是很满意的。

当然谈话的过程之中,庄晓梦还是多次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的。

但是在张三丰面前她连反抗的资格都没有。

你一个白毛萝莉,有什么资格和人家柳妹子比?!

人家柳妹子要颜值有颜值,要身材有颜值!

杨清源几人一直聊到了临近晚饭的时间。

“清源啊,十三是个好孩子,你把他一个人扔在神都,真是狠心啊!”

“玉不琢不成器,我这也是历练十三。”杨清源当即诡辩道。

张三丰呵呵一笑,自己师弟他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也罢,那十三改换年号祭天敬祖的时候,老道便再下个山活动活动筋骨,替他去道个贺!”

确实是后辈,但是有点乱,按照血缘算,他是张老道的孙辈,但是从杨清源这算,十三是他的师侄。

不过张老道的话还是出乎杨清源的意料。

张老道的威望可不是仅仅在江湖之中,在朝廷之中也是仙人般的人物。

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都曾经亲上武当拜访。

太祖皇帝敕封,“清虚元妙真君”,太宗皇帝敕封,“通微显化真人”。

无论朝廷江湖,张三丰都是神仙一流的人物。

道门真人,陆地人仙。

道门为大周国教,太祖高皇帝登基祭天、太宗文皇帝继承大统之时,张三丰都曾经到场祝贺。

反倒是前厉帝朱瞻坤登基之时,武当一点动静没有。

若是张三丰下山亲自为十三庆贺登基,那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证明十三继位的正统性和合法性了!

“我代十三多谢师兄了!”

张三丰笑着摇了摇头,“左右是自家孩子,我不过是去走个过场而已。”

在聊完这件事情之后,张三丰又提起了一个人。

“清源,还有你请方宝玉送回来的那个孩子,我将他安排在了太祖的祠堂之中,他也是正派嫡孙,每日早晚上香祭扫灵位也在情理之中。”

在朝中社会性死亡的魏王被杨清源安排到了武当山。

“也是机缘巧合,原本这大位,太宗皇帝是属意他的。”

太宗文皇帝虽然没有留下遗旨、或者说遗旨被熹宗厉皇帝朱瞻坤所毁,但从他生前的安排来看,他是想要这个年纪最小的嫡子继承大统的。

虽然太宗让熹宗掌握了部分政权,但是内阁之中,武英殿大学士于延益、文渊阁大学士钱牧谦、文华殿大学士长孙辅机当时都是效忠于太宗的。

包括后来与熹宗朱瞻坤狼狈为奸的建极殿大学士李宏毅,当时也对于太宗忠贞不贰。

而军中,御林军虽然因为晋阳之战折损严重,但是御林军剩余兵马依旧为副统领吕毅之所掌控,他是皇后的亲弟弟,楚王和魏王的亲舅舅。

太宗的一切布局都是在为魏王继位准备,假如没有宫变之事,坐在九五之位上的人应该是魏王。

只可惜,没有假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