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六百七十九章 毒龙现身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六百七十九章 毒龙现身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辛稼轩的枪法路数,完全不是江湖中的风格。

枪如翔龙,横扫万军。

其枪意之豪迈潇洒,竟是完全压制住了灰袍人的邪魅剑意。

这还不是关键,更关键的是辛稼轩的破阵子上的山海巨力,老辛看着一个略显干瘦的老头,但是这枪上似有万钧之力。

连续的交手之下,灰袍人持剑的右臂都在微微颤抖。

“锻体之法?!”

灰袍人这才意识到辛稼轩的大枪之上没有丝毫真元流转,反而是浩然正气直接引动天地元气。

“不对?!这和锻体高手也有所不同。你这不是锻体?!!”

如今江湖上的锻体和炼气两脉虽然殊途但最终同归。

锻体境使得气血旺盛,内气自生;炼气境真气有成,反哺肉身。

最终两脉都会走到真气化元的这条路上。

然辛稼轩显然已经走上了不同的路。

在刚刚的数十招交手之中,辛稼轩从未动用过分毫真元,而天地元气一直被浩然正气所引动。

辛稼轩闻言,一直平静如湖面的神色也出现了微微的波动。

若是有办法,谁又在一条不明的前路之上,因为前面没路了,所以才要走出一条新的路出来。

这天下本没有路,哪条路又不是人走出来的呢?!

辛稼轩率领天平军北归之后,原本以为会受到重要,当然原本的太祖高皇帝也想重用他,但没等到这个机会,蓝惟庸、胡玉二人就先后谋反。

辛稼轩虽然在平叛之中立下功劳,但他的丹田也被当时的明教教主所重创,再也无法积蓄真元。

而且辛稼轩的北归是由当时执掌天下情报的蓝惟庸所促成的,而天平军北归之后,又是隶属于胡玉的麾下,这导致了太祖高皇帝想用辛稼轩,但又不敢用。最后太祖便给了辛稼轩一个翰林院的闲职。

若是换了躺平的咸鱼自然是再高兴不过了,但是对于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来说,这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于是辛稼轩便在辞官之后,来到了当时已经落寞的大理寺,当了一个小小的书吏。

然辛稼轩也不是怨天尤人之辈,既然自己的前路被堵死了,那便再开辟一条路出来。

辛稼轩想要锻体一脉。

少林寺的锻体之初都是不修内功的,一直到锻体小成之后,才会修炼心法,来配合锻体。

于是辛稼轩便将主意打到了锻体的上,他虽然丹田已伤,但是八脉齐通。最大的问题便是练出的真元没办法保存,立刻在丹田之中散去。

辛稼轩想了许多办法,都阻止保存住真元的流失。

在历经多次之后,辛稼轩便想通了,既然留不住,那不如主动将真元用掉。

于是他开始了新的修炼,继续凝聚真元,但每次真元产生,他便会将这些真元融入血肉骨骼之中。

时日愈久,他竟然发现自己的身躯力量越强,甚至连气息都不曾加速枯败。

后来他又前往武当、昆仑、少林以及儒家的浩天府等地拜访,最终走出了自己的一条新路——可以单单凭借肉身之力抗衡元化境的高手。

但这对于他来说还是不够,没有真元就无法引动天地元气,就没法抗衡洞玄境以及洞玄之上的高手。

但可以引动天地元气的不仅仅是真元,剑意、军势、气运都可以引动天地元气。

在众多之路中,辛稼轩选择了儒家的浩然正气。

原本的浩然正气,不过是一个抽象之物,存在于亚圣的经典之中,但文山先生将其具象化了。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儒家的道,比佛道两家更加玄乎。

但辛稼轩走通了!

浩然天地,正气长存。

儒家之道和锻体之法,被辛稼轩融合在了一起,一个堪比法天象地境的高手诞生了。

“词中之龙,果然厉害。”

这是灰袍人真心发出的赞叹,他也发现了,辛稼轩也就走上了一条看不清的新路。

当然,也不是说新路,就比旧的路要好走,也不一定比旧的路走得更远。

但当新路出现之时,他就是在为天下先驱。

这一刻,灰袍人知道,他已经不可能对付大理寺的人了,不过对付不了就对付不了吧!

反正朱瞻坤已经是秋后的蚂蚱了,蹦跶不了多久了!

他和朱瞻坤也仅仅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倒不如趁此机会和辛稼轩切磋一下。

他掌中的邪异之剑突然掠过之剑的手掌,流出的鲜血竟然被剑身吸收,随即剑身之上的红光愈加诡异。

一道血色剑气横扫而出。

卫庄霸道的横贯八方,在这一剑面前显得不够看!

站于地面的辛稼轩手持大枪突然凌空跃起二十丈,浩然正气包括全身。

天地元气为之而动,数百道白色的光芒自天空落下,直指灰袍人。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

杨清源麾下的兵马已经控制了大明宫的外围,朱瞻坤手下只剩六百长林军,三百锦衣卫,以及八百大周天子的核心,龙鳞卫。

剩下的兵马已经被杨清源彻底收降。

在杨清源面前动兵,有资格反抗的人不多,比如梁王察罕帖木儿、赵王朱楷、神武军大都督唐圣叹、神策军大都督王诚嗣、天策军大都督李承恩。

但朱瞻坤的手下,没有这样的人。

而每次当长林军和锦衣卫想要据城而守的时候,黑暗之中,总是会有一支羽箭射杀其指挥。

这导致了长林溃军,更加没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大理寺第一远程,张慕青,他的震天弓在今夜大放异彩,有效压制了长林军乃至部分四勇营的指挥。

……

御书房外,东西二厂的两位厂长,已经严阵以待了。

雨化田没办法,他是朱瞻坤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杨清源不会放过他。

而曹厂长就比较尴尬了,他其实一直被朱瞻坤削权和边缘化,但他身为东厂厂督,效忠天子是他的本职工作。

即便这个天子倒行逆施畏日晚,但天子就是天子。

曹厂长即便再不愿意,也得出手,哪怕只是划水。

奋武营的将士将御书房外围包围,朱瞻坤不得已之下,只能亲自走出御书房,想要凭借天子的身份劝降,

“大周的将士,你们应该是被逆贼杨清源裹挟,才不得已坐下谋逆之事,朕在此承诺,此时拨乱反正,临阵起义者,不仅不究其罪,且官升一级,赏白银一百两。”

这个时候,空头支票随便开,只要渡过了难关,一切都好办。

但是面对朱瞻坤的许诺,奋武营的将士几乎没有动心的。

于大学士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最后落得了个什么下场?!

虽然财帛动人心,但也得能拿到手啊!

以朱瞻坤以往的行事来看,若是真的让他重新掌权,自己这些人恐怕性命不保。

在一阵微微的异动之后,奋武营又恢复了平静。

这让朱瞻坤心中的阴郁加深了一分,没想到杨清源此人在军中竟然有如此威望。

就在朱瞻坤还想要说什么的时候,黑暗之中,一支羽箭径直射向了他的咽喉之处。

羽箭迅捷无比,好在一旁的西厂雨化田一直全神戒备,否则此刻朱瞻坤的喉间已经多一个窟窿了!

雨化田和曹正淳不同,他修炼的是葵花一脉的武学,出手也是快如鬼魅,轻松就化解了张慕青的这一箭。

杨清源看到这场景,也不觉得可惜。他也没指望这一下能杀了朱瞻坤。

现在朱瞻坤不说话了,自然论到杨清源说话了。

之前杨清源动手果决,没有丝毫地拖泥带水,只是因为他不能保证兵变的胜利,但现在一切已在掌握之中,他也不想多杀无辜之人。

这些忠心保护朱瞻坤的士卒有错吗?!

自然是没错的!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知道杨清源为什么造反?保护天子就是他们的责任。

既然已经控制了局面,也没必要造成太多的杀戮。

“长林军、龙鳞卫的将士们,我是杨清源!”

杨清源现在对于自己在军中的威望了,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至少他现在说话,对面的士卒是愿意听的。

“保护天子是你们的责任,这没错!但是伱们身后那个冤杀功臣,屠戮百姓的暴君,也配当天子吗?!”

杨清源的话在真元的作用下清楚无比地传入众军的耳中。

“于大学士于大周社稷有擎天之功,他今日可以冤杀于大人,明日冤杀你们,难道不比捏死一只蚂蚁容易?!”

“我杨清源的名声,军中将士想必都有所耳闻。现在放下武器,弃暗投明者,一概不究,若冥顽不灵,那就莫怪刀剑无眼了!”

说实话,长林军将士对于朱瞻坤冤杀于延益这事,虽然颇有微词,但也没有原晋阳军和天策军那么大的反应。

可惜一番也就算了!

真正给到长林军心理压力的是杨清源的那一句“莫怪刀剑无眼!”

打到这个份上,但凡是有点脑子的,都能看出来,朱瞻坤完了。

接下了的问题,就是为朱瞻坤陪葬值不值!?

若是杨清源真的是叛军,那大多数自然是奋战到底。

但杨清源是来扶立吴王的,最多就算是皇室之间的争位,输了才是叛乱。赢了,那是从龙之功。

这样一种想法下,大多数人其实都已经动摇了。

“呯!”一个士卒扔下了手中的佩刀,“我老婆才刚刚怀孕,我不能死!”说着他就挣扎向奋武营的军阵跑去。

有人带头,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一个长林军的校尉看到自己麾下的士卒竟然敢临阵投敌,当即大怒,在第二个放下武器的士卒经过自己身边之时,突然出刀,一刀将其斩杀。

校尉以为仅仅如此还不能震慑士卒的动摇之心,这校尉又从一旁的士卒手中抢过一张神机弩,随即瞄准士卒。

神机弩为大周三弩之中的单人弩,虽然不能像玄机弩一样连发,但胜在其威力,神机弩射出的箭矢有穿甲之威。

不过,就在这弩箭即将射中第一个士卒的背心之时,黑暗之中有一支箭后发先至。

以箭截箭,这种箭术放到天下也是排得上号的。

校尉还想要射第二箭,但就在他瞄准之时,杨清源动了。

他的身影突然消失在原地,等到众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出现在了这名校尉的身后。

而校尉也感觉到一阵天旋地转,他好像看见了自己的身躯,这怎么可能呢?!

这是他最后的想法,再后来便眼前一黑,不省人事。

“有敢戕害士卒,滥杀无辜者,形同此贼!”

杀生为护生!

杨清源这一立威,让原本蠢蠢欲动的长林校尉,瞬间安静了下来。

见此情形,越来越多的长林军士卒放下了手中的兵刃。

短短三十息的时间,六百长林军,竟然有四百余人选择了放下武器。

还有锦衣卫,也有一百四十余人选择了投降。

唯有大周皇室的近卫军——龙鳞卫,没有一个人有所动摇。

这些人是大周皇室的死忠,也是皇帝的最后一道防线。

朱瞻坤见状面色铁青,随后向着屋内拱手一礼,“姨父,此刻情况紧急,还请姨父铲除此奸佞,还大周社稷一个朗朗乾坤!”

朱瞻坤的姨父?

杨清源已经查了当年的隐秘,文皇帝和毒龙尊者金世遗是连襟。

毒龙尊者的妻子谷之华和文皇帝的第一任皇后,也就是太子的生母孟芸华,其实是同胞姐妹。

这也是为什么天山一脉一直相助太子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是外戚。

金世遗缓缓从御书房之中走出,虽然已至中年,但依旧是可见昔日毒龙尊者的风采。

他对于政治之事,其实是似懂非懂,但是朱瞻坤对于周明玉的一往情深,真的很加分。

金世遗自己就是一个用情至深的人,在看到朱瞻坤对周明玉的感情之时,也是感同身受。

这样一个人,多半不会是坏人。

这是金世遗的判断。

而对于周明玉来说,朱瞻坤也确实是这个天下最好的人。

金世遗看了杨清源一眼,“小小年纪就有如此修为,果然名不虚传。这可惜放着好好的正道不走,想要学于延益摄政掌权,行王莽董卓之事,今日我就替真武道尊好好教训你!”

不好意思,有本职工作,实在是没有办法多更。

明天周末没事的话,我尽力多写一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