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六百零六章 协议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六百零六章 协议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五日之后,叶剑寒所带领的大理寺缉盗司精锐也抵达了天策军大营。

而杨清源却没有急着出发,他还要为这件事情再加一重保险。

“敏敏啊!这些日子在天策军,他们没有怠慢你吧!”

梁王府的绍敏郡主作为双方交易的人质一直被杨清源软禁在天策军营中。

按照杨清源原本的打算,是会以各种名义将其软禁于大周,使得梁王投鼠忌器。

但是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了。

按照之前刘伯的记忆,加上杨清源的大致推算,镇胡城的位置,很可能已经在大乾和大周的缓冲地带,甚至是在大乾境内。

这就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他想要在大乾境内算计罗网,就必须得到大乾强力的人员的支持。

可现在的杨清源对于大乾,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别说支持了,大乾的高层不杀他,都算是道德高尚了!

所以这一波还得看赵敏的。

其父梁王察罕帖木儿乃是目前大乾国内第一权臣,手握大乾近五成的兵权。

现在和天策军在边境对峙的就是梁王。

当日杨清源率领天策军一部南下之时,就是和梁王达成的协议。

双方算是在斗争之中合作,在合作之中斗争。

梁王需要天策军的威胁,来保证自己在大乾国内的地位,同时也希望能获得大周的部份支持,来获取部分的独立自治。

之前双方达成了互市的约定,让梁王掌握的窝阔台汗国在经济上足以和大乾王朝抗衡,也能在四大汗国之中获得其应有的话语权。

但是还不够,梁王毕竟不是黄金家族的嫡系,掌握窝阔台汗国名不正,言不顺。

而且赵敏的野心,也不止如此!

谁说大汗的位子只有黄金家族的嫡血可以坐?!梁王征战四方坐坐这个位子也未尝不可!

赵敏有野心,杨清源想要利用赵敏的野心,赵敏想要被这种利用……

于是才有今日的这次谈话。

“师父,怎么想起关心我了!?你都回来天策军六天了,才第一次来见我,原还以为师父是要把我软禁在这里呢!”

杨清源摸了摸鼻子,是的,原来他就是这么想的,你一点没以为错。

“这话说得,郡主大小姐,我又不是你这样的豪门勋贵,每天不干事就能有朝廷养着,我拿得是朝廷的俸禄我要是不老老实实干活办差,你给我发俸禄啊!?”

“好啊!”赵敏明艳一笑,“你若是愿意为我梁王府效力,我立刻将你的俸禄提升百倍,我父王麾下的大军也已经交于一部分给你统领,在整个梁王府中,你就是我和我父王之后的第三人。”

(王保保:“……喵喵喵?我真的是捡来的吗?”)

杨清源没好气地说道,“你翻百倍才多少!?”

大理寺卿正三品,月俸米三十五石,银十五两。

年俸米四百二十石,银一百八十两。

按照大周的米价,四百石也就值个一百来两。杨清源一年的俸禄全算上,也就是三百来两,赵敏的提升百倍,也就是三万两一年,这个数字对于富有汗国的梁王府来说,着实算不上什么大数目。

“三万两就想打发我?!”杨清源半调侃道。

假使他真的愿意投靠大乾,别说是三万两,就算是三百万两,乾帝也是能拿得出手的。

大乾可不是大周,国库、内帑分得清楚。

乾帝不仅仅是大乾的皇帝,更是草原的大汗,草原上的财富从法理上都是属于他的。

乾帝私人可比周帝有钱多了!

周帝的内帑收入不少,但是这两年国家连连天灾,他时不时地就从内帑之中拿出钱来补贴国库。

再加上修整运河,兴修水利,这些都是要钱的。

所以周帝内帑之中,经常会出现凑不出十万两银子的情况,直到杨清源整治了漕运,打击走私之后,再成立了天地钱庄,周帝的经济状况才好起来。

而乾帝不同,大乾的税收向来是极高的。

大乾所用的税制算是特殊,虽然实际意义上的丁税(人头税)和粮税不算太高,但是其他苛捐杂税极多,实际的税率高得吓人。

按理说,这样的税收足以让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但是人家又设立了新的机构——斡脱所。

“斡脱”源于突厥语,有合伙之意,大乾汗国时期是指经营高利贷的官商,自大汗以下元蒙贵族出钱委托善于经营的商人经营商业和放债,谋取高额利息。他们发放的高利贷叫“斡脱钱”。

由斡脱所被朝廷控制,借给交不起税的老百姓的款项,同时还款期限可以适当延长,还款期限越长,利息也越高。

好处在于老百姓不需要一次性还完,而是可以分期归还。

这下子,老百姓可以接受,朝廷也得了好处。

底层百姓都是一种知足的动物,但凡日子过得下去,是不会作乱的,所以即便每月要向朝廷归还一笔借款,而这笔钱的数额很微妙,是在老百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的,但也不会让他们还得太轻松。

但是只要能活下去,底层的百姓就会努力活着。

这种方法是不是看着有点眼熟,在这个基础上配合汉代的盐铁论——即将某种不得不买的东西化为朝廷专营,当然这种不得不买,也是隐形的,并不是像食盐一样,不吃就会危害身体,但是这种东西却会影响你的社会生。

如果不想摆烂,想在社会中继续生活,那么就必须买。

这样一来,就会用相对温和的手段,让百姓背负上一个巨额的债务。但同样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和压力。

如此老百姓就不会胡思乱想,踏踏实实地打工过日子。

这种政策方法能够让国库充裕,这也是现在为什么乾帝如此有钱的原因之一!

国库充裕,就可以组建、装备大乾的军队,发展大乾的军工。

这就是为什么大乾的经济明明远逊大周,老百姓也过得不好,但大乾军队一直不落下风的原因,甚至在兵力上屡屡压制大周的原因。

大周军事强劲,可以顶住大乾的压力,但是大乾周围的其他小国就行了。

在遭到大乾强大军队掠夺之时,完全没法抵抗,于是大乾便又可以掠夺他国的财富,来反哺大乾,形成一个相对良性的循环。

不过这种方法太过超前,需要精准地控制这个阈值,一不小心容易竭泽而渔。

短期内可能没什么问题,可隔个十来年,会爆发出各种问题,到时候百姓活不下去,国家也有崩溃的危险。比如后世1929年-1932年的美利坚。

话归正题。

赵敏见杨清源不为所动,于是调笑道。

“师父,你也不清廉啊!就你手里那把腊地紫花湘妃竹的扇骨,依你的俸禄,怕是得不吃不喝三年才能买得起吗?!”

“唰!”

杨清源折扇一合,在赵敏的头上轻轻地敲了一下。

“说什么呢?!你师父是那种贪污受贿的人吗?!”

杨清源不仅仅是大理寺正卿、武乡侯,还是真武集团的第二大股东,董事局成员;大周天地钱庄,第三大个人股东,监事。

就算没有这些身份,就凭杨清源的翰林学士,科举榜眼的身份,再加上他那手独步天下的瘦金体,赚润笔都能赚得盆满钵满了。

润笔可是大周官员的合法收入之一。

周帝虽然涨了大周官吏的月俸,但是毕竟是先帝所定的制度,不可大改,官员的月俸想要维持体面还是不够的,所以对于润笔、火耗这类的行为,持不反对意见,别过分,形成朝政就行。

“这是之前,为师为人题扇面的时候,人家送给为师的礼物。”

没错,那个朋友就是郢国公府的小公爷,冯虔冯恪之。

“好了,还说正事!有笔买卖做不做!?”

听到做买卖,赵敏眼前一亮,之前双方的协议,就足以让窝阔台汗国受益匪浅了,现在又来买卖了!赵敏自然是乐得接受。

“师父请讲!”

“这戈壁之中,有一座镇胡城,其附近埋了不少宝藏,现在有伙人,要和为师一同去抢宝藏,我需要你父王的协助啊!”

杨清源这话说得那叫一个语重心长,俨然是一个良师风范啊。

“那是师父大人,需要我父王做什么呢?!”

飙演技,赵敏定然也不甘示弱,妙眸如水,眼波流转,这活脱脱一个崇敬师尊的乖徒儿。

“我需要你去信一封,让你父王阻止大乾国内,任何向那里调动的兵马,必要之时,由你父兄亲自带兵拦截!”

杨清源预判了一手公子羽的布置。

根据明珠夫人的说法,公子羽和周边列国都有合作。

大周是强大的,自太祖高皇帝之后,就让周围列国产生了畏惧。

可畏惧归畏惧,在列国眼中,大周的富庶,依旧是一块肥肉,鲜美无比。

这公子羽这样势力强大的周奸,他们自然是乐意合作的。

所以杨清源提前做一手准备,以夷制夷。

赵敏闻言微微思索后,问道,“那我们梁王府能得到什么?”

言语之间,赵敏已经将梁王府和大乾区分开来了,这对于杨清源和大周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我取出其中宝藏,咱们二一添作五,你一我九!”

赵敏:“……”

“师父,你可不要忽悠我,弟子虽然是元蒙乾人,但是心仪汉家文化,这二一添作五,明明是平分的意思。”

“你不要急,且听,为师道来。”

杨清源开启了忽悠模式,“其实这宝藏,为师按分成的,这宝藏是朝廷指名要的,获取之后,其中六成要上缴国库和内帑,那就只剩下四成了!”

赵敏点了点头,“那不也该是二八分成吗?!”

“剩下的四成,分的可不是只有咱俩。这宝图是为师的朋友陆小凤和司空摘星破解的,他们得分一成。为师手下的弟兄们尽心竭力,出生入死为我办事,那也得分一成。那就只剩下两成了。”

杨清源以经典的小熊摊手,来表示自己的无奈。

正所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一九开肯定不是杨清源底线,具体的分成大家可以谈啊!

“必要时,我兄长可是要亲自带队出兵,我父王可是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万一他遭遇了什么不测,我父王该如何是好?!得加钱!我梁王府要两成,作为我父王痛失爱子的补偿。”

“……”

逻辑上突然很正常,但是这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啊!

(王保保:“……你说的没错,确实有地方不对!”)

不过杨清源没想那么多,“好!就这么说定了!”

其实他的心理价位是五五分成。

此刻天策军兵力不足,无力协助,只能依靠梁王府,所以即便是赵敏真的狮子大开口,杨清源也会忍痛答应。

不过奇怪的是,这样的事情,赵敏应该是能看出来的呀!

“师父应该看出来了,你们在这件事情上是占了便宜的,弟子完全可以多要,但是出于一片孝心,所以才让师父占了个大便宜。”

“……”

这没毛病,但是杨清源觉得这用词有点怪怪的,怎么就占你便宜了。

而且赵敏当初还想杀自己来着,这可太孝了!

“师父可还记得,当时在乾军大营谈判之时,曾经答应过徒儿两件事。”

杨清源点了点头,这是作为当初梁王放天策军南下支援的附加条件。

“徒儿,想请师尊出手,杀一个人!”

“……不行!”杨清源果断拒绝,“当初我们约定之时,要求此事不违背侠义道德、于武当和我的名誉无损、不碍于大周朝廷局势。”

“杀人放火,乃是大恶,为师不可能无缘无故作为你手中的刀,去替你杀人,这个条件我拒绝!”

杨清源在这件事情是很有原则的。

对于生命,除了掌兵时对待敌人,正常状态下的杨清源是极为敬畏的。

即便是在执掌大理寺,追捕大盗巨恶之时,杨清源也很少出手杀人。

现在赵敏让去作为一个杀手,取人性命,这他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我还没说,师父怎么知道,杀此人会违背师父的侠义道德呢?!”赵敏一改往日俏皮,神情严肃了起来。

“……怎么?!敏敏想杀之人乃是恶贯满盈之辈?!”

“恶贯满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人要取敏敏的性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