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五百四十四章 韩苏觅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五百四十四章 韩苏觅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韩苏觅,大周皇室洞玄境高手。

原本乃是战乱之后被先孝慈皇后收养的遗孤。

虽说是由孝慈皇后收养,但并无什么特殊之处,先孝慈皇后心善,收养的孤女幼童多达数百人。

韩苏觅十四岁为报先孝慈皇后之恩入宫成了一个小宫女。

当时国朝新建,两阁四殿初立,韩苏觅便被调到武英殿执勤,在武英殿遇到了当时二十五岁的于延益。

于延益为二十三岁及第,取辛丑科进士,后为翰林编修,两年后被先帝看重,入武英殿观政。

十四岁的韩苏觅遇上了二十五岁的于延益。

于延益少年意气,潇洒坚定,就像是本朝三杰一般。

在每日的相处之中,韩苏觅心中便有了这个少年英杰,于延益挑灯办公,韩苏觅随侍殿内。

寒来暑往,七年之久。

于延益从观政到武英殿行走,再到武英殿学士。

韩苏觅则也从一个小宫女成了掌司,统领武英殿随侍的宫女,但奈何两人依旧是一面之缘。

真正坚定韩苏觅心意的,乃是于延益的相救。

韩苏觅的手下的宫女在无意间点燃了一本奏折,差点引发了火灾,韩苏觅和小宫女被困在了火中。

于延益与侍卫冲入了火海,救出了韩苏觅。

当然这是从韩苏觅的视角来看的。对于当时的于延益来说,武英殿内都是朝廷的奏折,特别是武英殿专司兵事,其中多有重要的奏折。

灭火原本不是于延益的责任,但是他既然身为武英殿学士,便自当恪尽职守,于是才带着几名身手不错的侍卫冲入火海,抢出了里面的奏折,顺带着救出了韩苏觅和另一个小宫女。

此事之后,原本韩苏觅的隐约好感也冲破了心防,彻底转化为对于延益的倾慕。遗憾的是双方之间悬殊的差距,以及她宫人的身份,让韩苏觅不敢表露心意。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直到于延益以武英殿学士,巡抚荆州。他离开让韩苏觅意识到,即便只是想每日静静陪伴都不过是她的奢望,于是她有了想要摆脱现在的身份的野望。

可她一个小小宫女又能如何?!

但上天恰在此时给了韩苏觅一个逆天改命的机会。

由于有人潜入后宫刺伤了孝慈皇后,太祖震怒,建立了丽竞门专司负责保卫后宫,同时也会收集江湖上高手的情报。

但光如此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需要高手,但培养高手又岂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事情。

让人一步登天的办法不是没有,比如孙十常的无极丹。

药王孙十常翻遍古籍道典,结合前人炼丹残篇再和张三丰、北冥子等道门高人反复研讨所研究出的无极丹可以让普通炼气/锻体境的武者打通八脉凝气化元。

孙十常耗时三年,炼制了七炉丹药,原本预计每一炉可成丹五十丸,但开炉之后,废丹四九,成品唯一。

此丹非人力可制,实则天成之,其药材搭配,完美中和了丹毒。

三年,七炉,仅仅只成了七粒无极丹,孙十常取了一丸,武当取了四丸,剩下的两丸敬献宫中。

这丹药所用药材之中有几样不仅价格昂贵,更是珍稀之极,有价无市。即便是以朝廷之力搜集起来也极为吃力,所以太祖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向真武道尊求了一套绝世神功——《十三年蝉》。

这武学的威力倒是两说,但是胜在有速成的可能。

昔年,张三丰未创立武当之时,曾经游历天下,北至雪原,东游大海,以一片落叶为舟,横渡大洋,一直向东,找到了一个大陆。

岛屿之上,有人族生活,但是却不是已知的任何一族,其族古语与神州上古时期的殷商之语相近,但这些人尚是茹毛饮血之辈,身披毛皮,面有彩妆,头戴羽毛,自称印第安。

在那座大陆游历之时,张三丰在丛林之中见到了一种神奇的蝉。

母蝉产下蝉卵后十三年内,卵都会蛰伏在地下。

待到第十三年的惊蛰之日,第一道春雷划过,卵中之中,便会羽化而出,爬上枝头结蛹,破壳而出化为飞蝉。

张三丰听闻此传说,便于冬日枯坐与树前,直至第一道春雷响起,见到了第一只十三年蝉羽化而出,张三丰灵光乍现,凭此传出了一门绝世奇功——《十三年蝉》。

筑十三年之基,一朝羽化,直入洞玄。

这门奇功最大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修炼之人可以无视武学障,越过洞玄境这道困住无数奇才的门槛。

虽然因为天地变动,入洞玄境的人数虽然降低了,但也不是完全降低。

其实就是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变成了千军万马便两根独木桥。

看上去概率增加了,但是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天道循环,有得必有失,如此神奇的武学自然也有其不足,否则人人都练习此绝学,不就满地洞玄了吗?!

这门十三年蝉的限制比其神奇更令人吃惊。

其一,这是一门筑基神功,所以对于修行者的天资根骨要求奇高;

其二,便是这门武学过于阴柔,必须是体质阴柔之人才可以修炼,一般都是女子。男子天生携带阳气,若是强行修炼,必然遭其反噬。当然了若是体质特殊的男子,也可修炼。

若说前面两个条件看上去不算什么严苛的限制条件,那剩下的就是限制这门武学的关键因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十三年蝉》有余者众,自当削之。

第三个限制,便是这套奇学可能会有随时殒命的风险。

十三年蝉所产之卵,百中存一;修炼《十三年蝉》的武者也是如此,能够符合条件且最终羽化之人,百不存一。

自古便有传说,蝉于秋凉之时钻入土中,到春暖花开之际又能够爬回树上,周而复始循环,生生不息,寓意着蝉的“重生”。

《十三年蝉》的修炼者便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重生”之中,蜕凡羽化,直入洞玄,但每一次重生,都是一次生死之劫。

修炼《十三年蝉》者,尤其是在最后一关羽化之时,生死只在一念之间,渡过了便是洞玄之境,渡不过便是身死道消,但是能够成功羽化破茧的概率太低了,实质上就是拿性命赌一个概率!

这门绝技虽然神奇,但有伤天和,故此张道尊在传入太祖之时,曾逼太祖立下重誓,只从灭族罪人之中挑选修炼,如违此誓,人神共弃!

此后这门武功便成了丽竞门主的绝技,或者说,只有活着修炼成这门功法的人,才能当丽竞门的门主。

而韩苏觅就是丽竞门第一代门主,也是当年百人之中,唯一一个修炼《十三年蝉》成功的人,也是唯一一个修炼到第十三关还活下来的人。

但是当韩苏觅练成之时,已是多年之后的事情,作为洞玄境高手,她已经有资格站在于延益的身边,并肩而立。

但当年的那个武英殿学士,此时已是兵部尚书,入阁议政,也已经成家立业,诞下一子。

物是人非,她最终还是错过了她心中的英雄。

这便是韩苏觅的前半生。

---------------------------------------------------

两个洞玄境高手护送,剩下的刺客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片刻之间就被全部擒杀。

可惜的这些人都不过是临时雇佣的亡命之徒,只知道有人花大价钱买于延益的命。

正常情况下,江湖中的杀手是不会接刺杀官员的单子的。

比如江湖中正规的杀手组织,摘星楼,那里挂牌的杀手就是有原则的,绝不杀朝廷命官。

要知道,杨清源还在翰林院修书之时,就曾经有一伙人杀了一个朝廷的县令。

当时周帝盛怒,锦衣卫四大指挥使去了两个,六扇门八大神捕去了三个还有神侯府的追命。

跨越三州之地,将那伙人一网打尽。

虽然江湖之人罔顾律法,朝廷也对其没有太好的办法,但是这是大周的底线。

若有江湖人士敢杀伤朝廷命官者,必杀之!

一个县令都如此,更何况于延益一个武英殿大学士,如今军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人!

但是这次出价者给的钱实在是太多了,多到畏惧朝廷的杀手刺客和亡命之徒都为之心动。

重伤于延益者,可得白银三十万两。

刺杀于延益者,可得黄金三十万两。

如果说三十万两白银尚且不算多,那三十万两黄金就是没法拒绝的巨款了。

一两黄金为白银十两。

三十万两黄金,就是白银三百万两。

要知道北境神武军一年的军饷也才八百万两白银,运河每年的疏通维护也才白银二十万两。

三百万两银子,足以让元化境乃至洞玄境的高手失去理智。

于延益回晋阳的路上,好奇地询问韩苏觅道,“韩尚宫不在宫中护卫陛下和皇后,为何来此?!”

于延益面对韩苏觅的目光之时,不敢直视,只能躲闪,于是选择岔开话题。

于延益当世奇才,也能洞察忠奸,岂能懂不懂韩苏觅的情谊。

“……”

当然是为了保护你!

但是这话,韩苏觅却不敢直言。

“楚王殿下,随同于大学士出征,娘娘不放心楚王殿下的安危,于是拜托我来此,暗中保护楚王殿下的安全。”

原本韩苏觅为六尚局之首,尚宫局尚宫,又是丽竞门当代统领,保护后宫才是其职责所在,即便是皇后也没有资格让韩苏觅离宫保护楚王,所以只能以私人名义请韩苏觅出手。

韩苏觅虽然是天子家奴,但也仅仅是天子的家奴。

除了天子之外,其他的王孙贵胄对于一个洞玄境的丽竞门统领,都需要保持应有的敬畏。

韩苏觅原本是想拒绝的,但是想到了现在担任辅国大将军督师七州的于延益。

此刻于延益正在风口浪尖之上,为国柱石。于延益死则大厦倾覆,不管多少阴谋野心之辈想要他死。

一念及此,韩苏觅便答应了皇后的请求,前往晋阳正好可以保护于延益的安全,大不了顺手照顾一下楚王便是了。

(楚王:……??)

---------------------------------------

一行人在解决了杀手后顺利地回到了晋阳城中,一路之上也没有再遇到其他什么波折,两个洞玄境高手也足以震慑其他的宵小之辈。

在入城之时,于延益正好遇上在巡视城防的楚王。

“于大人!”

看见回来于延益,楚王立刻挥手示意。

相比于京中的诡谲手段,楚王其实更享受军旅生活。

八年前,楚王就曾经前往南境神武军中历练,结交了不少袍泽。

虽然是皇子,但是楚王似乎继承了太祖部分的军事天赋,是治军的熟手,此刻在缺少大将的情况下,成了于延益的重要助臂。

在京中之时,为了皇位继承,楚王和太子争得头破血流。

其实倒也不是楚王对于皇位有这么大的执念,而是到了他这个位置,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即便是他无意皇位,也有的是人想要扶他上位,而且若是他不争,以太子心性,登基之后,至少也是一个软禁。

那与其将希望寄托于太子的“仁厚”,还不如主动出击,先发制人。

此时,周帝病重昏迷,太子监国,这种情况下,楚王也懒得和太子争权,即便是争权也站不住大义,于是自请来了晋阳军中。

一来在军中楚王确实享受军旅生活,更加放松自在。

二来可以在于延益这个朝廷目前第一大佬面前刷个好感度。

三来可以结交各路将领,掌控部分的兵权。

要知道现在的京城之中,除了天子和于延益之外,便只有太子麾下刚刚扩编的六千长林精锐。

若是有一天,真的闹到要动刀兵的地步,楚王可不想无兵可用,束手就擒。

“于大人,此次巡查可有什么收获?”

“巡查之时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原本我正要差人去寻楚王殿下,既然遇上了,就随我去大帐之中商讨一下如何改善布防吧!”

楚王随后便跟着于延益来到了晋阳的临时帅府之中。

ps:不要将赵王当成是成祖,只是套用背景而已。

如果周帝真的是朱标,赵王是朱棣,那他连谋反的心思都不会有,更不会有行动了。

朱标当时在家中的地位不是兄长,而是仅次于老朱的副家长。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