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度启程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度启程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历时近两个月,饷银失窃案,终究是告一段落。

本案以青龙会歹人为主谋,越州银曹王立为主要从犯。

越州多名官员串谋。

越州银曹王立依仗身份之中,使两名盗墓贼以锁骨之法藏于银箱之中,混入库房之中。

随后以种植绿植为名混淆视听,以便盗墓贼在银库挖出一个大坑。

其中大部分沙土填入了绿植之中,而剩余部分土壤已经震碎的石块碎屑装入了原本装满库银的箱子之中,在箱子最上方铺满水消银,在交付之时故意让神武军中郎将程立雪看见,再以封条贴好,交付负责转运的神武军押解大军。

到此,并无人发现所押解的银两有何问题。

随后大军解压出发,行至松阳县境内,遇阴兵过道。

这也是计划之中的关键一步。

因为此刻最上层的水消银仍在箱中,虽然箱子是特质的劣质箱子,一颠就裂,但是程立雪为了防止梅雨季节的雨水打湿封条,所以照惯例,在银箱子上盖了一层牛皮。

若是一直这样下去,雨水肯定是不可能漏入的。

于是阴兵过道的第二目的也就应运而生。

当日,在阴兵借饷之后,程立雪的副将提出了检查一下银箱。当日诡异的情形确定让程立雪心有怏怏,于是立刻下令检查银箱子的封条。

要检查封条,必然会掀开盖在银箱上的牛皮,雨水便在那个时候,彻底落入了各个银箱之中。

水消银遇水便会溶于无形之中,再无痕迹可循,至此所有的银箱子之中便只剩下沙土和碎石块。

神武军中郎将程立雪亲眼看见过箱子里的银子,在封条完好的情况下,银子却不知所踪,再加上阴兵过道之事,事情便会推冥冥之中。

包括越州的官吏,负责押送的神武军将士,都会将此事推到鬼神作祟之上,来降低自身的罪责。

如此青龙会计划的第一段便完成了。

但仅仅如此是无法取出银库底下藏着的八百万两饷银的。

于是第二段计划开始了。

不管如何奏报,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朝廷定然是要派人来追查此案的。

即便没有杨清源,也会有李清源,赵清源来此,不管来的是谁?即便是个酒囊饭袋,在银曹王立的可以引导之下,都会发现地下这条看似“坍塌”的“密道”。

这是计划之中最险的一招,赌的是人的惯性思维。

而且只对善于推理断案的人有用,要是遇上愣头青,就是硬要掘地三尺,那青龙会的计划也就失败了。

但是想也知道,像这般涉及八百万两军饷的案子,周帝肯定会派可靠可用之人前来追查。

果然,来的是老对手,大理寺的杨清源和狄知远。这下连银曹王立的暗示都审了,杨狄二人不负公子羽所望,查到银库底下的密道。

杨清源是个聪明人,并没有选择掘地三尺的笨办法,反而是因为银库的失窃,对越州银库的安全产生了质疑,将银两转运到了临时的库房,而原守备银库的神武军也调防,越州银库守备空虚,青龙会有机会将藏于越州银库之中的八百万两取出。

至此一切都在青龙会的掌握之中。

但青龙会还是太小看杨清源和狄知远了,后面的事情却超出了青龙会的掌控。

杨清源看破了王立的身份,狄知远查到了银两所在,两人定计设下圈套,请君入瓮。

最后的结果就是,四龙首上官金虹身亡,伪洞玄境荆无命被青龙会活捉,厉虎身亡,天泽被活捉,数百青龙会精锐葬送于杨清源之手。

最大的损失就五龙首,那逻迩娑婆寐的身殒。

青龙会想到了青莲剑仙李太白可能会出现,但没算到李太白能临战入法天象地之境,更预估不到李太白会这么强,那逻迩娑婆寐在他面前连逃跑的能力都没有。

于是才有了越闽两州现在的结局。

公子羽看着手上的情报,面色阴晴不定。

事情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掌控,原本是以后金大军袭扰边关作为疑兵,来达到吸引周廷注意力的目的。

越州、闽州才是他的基本盘,但是现在却颠倒过来了。

越州、闽州的人手几乎没有全军覆没,而原本作为疑兵的后金兵马彻底打开了局面,

幽州经过赵王多年经营,后金只占据了一郡之地,而冀州已有四郡之地落入后金之手,并州也有两郡陷落。

冀州剩下的郡县,不过是努尔哈齿和完颜陈和尚的囊中之物,若不是周廷手段果决,立时在晋阳囤积重兵,现在连并州也是后金的盘中之餐了。

这个原本公子羽的计划大相径庭,努尔哈齿和赵王到底有什么协议?!

公子羽面具之下眉头微皱。

这两个人都是野心勃勃之辈,不甘成为自己手中的棋子,一个不小心就会被这两人反噬。

但事已至此,公子羽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按照现在的情况,重新布局。

虽然青龙会在扬州、闽州损失不小,但根本仍在。

---------------------------

越州,山阴府。

照心楼乃至山阴第一名楼,建于镜湖之畔,取镜湖照心之意。

现在的杨清源有些尴尬,因为对面坐着一个看他极其不顺眼的法天象地境高手,时不时地想找他的麻烦。

这些日子里,李太白已经从剑、诗两个方面试过杨清源了。

虽然杨清源不过洞玄之境,但是先天破体无形剑气以被他修炼至第二重,去其破体,是为先天无形剑气。

万剑归宗也是无上绝技,自创的落霞流渚剑、五岳支天剑、回风舞柳剑也是让李太白心中赞叹。

至于诛仙剑和绝仙剑乃是生死之决,论剑而已没必要用,若是真的施展诛仙剑,杨清源还是有五成把握拼死李太白的。

更让李太白难受的是,他的剑法不过是在杨清源面前施展了一次,就被杨清源学去了七成。

道瞳外挂,恐怖如斯。

而诗词之道,李太白虽然惊才绝艳,谪仙临凡,但是此界没有才高八斗的陈思王,也没有才压两宋的苏子瞻,没有以诗为史的杜工部。

李太白虽强,但是也不敢说稳赢这三位。

两场试探下来,虽然李太白对于杨清源还是不满,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确实不凡。

于是才有了今日这照心楼之约。

“这找照心楼的菜还是好吃啊!”李太白当年就曾游历山阴,似他这般好酒之人,怎么可能不来这万酒之乡。

“来,一起陪我喝上一杯!”

说着李太白给杨清源和柳望舒的杯中斟满了酒水。

“啊!这香味,上等的花雕啊!”

一提到酒,李太白就来劲了,

“这越州乃是万酒之乡,远在上古时代,便已有了一等的山阴佳酿,当年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兴师伐吴。师行之日,百姓纷纷来到山阴城南,进献美酒犒劳三军。但酒不够分配,勾践效法秦穆公投酒河中,与军民迎流而饮,于是士气百倍,一举灭吴。

“箪醪劳师”的典故便是山阴酒的起源。”

李太白满饮一杯,感到无比的畅快,在外面就是好,没人管自己喝酒。

“到了魏晋时代,虽然政风败坏,士族托醉佯狂,饮酒之风大盛,许多名士都聚集在此,又发明了陈年花雕!唉,抛开其政治、军事,单以酒论,这也算是个美好的时代!”

说到处,李太白想到此处竟然感动得声音更咽。

至南朝,梁元帝爱饮此地的山阴甜酒,就是现在这壶中之确实是千古佳酿、名不虚传!可惜山阴甜酒应以银瓯贮之,这照心楼用青瓷壶,未免美中不足。还有前宋年间的《清白堂》、《堂中春》以及《蓬莱春》这三大名酒……

李太白说起美酒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竟然从上古说到前宋。

“……就算喝不到这些名酒,饱饮山阴酒,也不枉我来此一趟了!山阴黄酒乃酒之正宗,色如琥珀,透明澄澈。乃是世间最真实的酒,犹如清官廉吏,没有半分假水,味道才会纯正;而且更像是名士耆英,长留世间,阅世情越久,其质越是醇厚!其中又以状元红、善酿为优……”

杨清源虽然博览群书,但是对于酒是真的插不上话。

只能眨巴眨巴眼睛,看着李太白表演。

李太白,宣讲了半天,却发现杨清源杯中之酒纹丝不动。

“喝啊!你别光听我讲啊!快喝啊!这喝酒多是一件美事啊!”

杨清源闻言,尴尬地笑了笑,然后看向这杯中的山阴甜酒,就像是酒中有见血封喉的毒药,迟迟不曾举杯。

“喝啊?!为什么不喝?!”

李太白看出了杨清源的不对劲,终于让他逮到破绽了,不会喝酒,那今天你若是能醒着回钦差行辕,我李太白就三月不喝酒!

“堂堂七尺男儿竟然不会喝酒!这说出去会被人笑死的……”

李太白的话还没说完,一旁的柳望舒就夺过了杨清源手中的酒杯,冷冷地看着李太白。

李太白这个做师傅的,被柳望舒的气场吓得不敢继续开口。

素手执杯,一饮而尽。

李太白:“……”

杨清源:“……”

喝完之后还挑衅似的看了李太白一眼,这般模样的柳望舒,杨清源也不曾见过。

但是那个挑衅的眼神,李太白却看懂了。

如果他再敢胡搅蛮缠,柳望舒回去之后就要直接向他夫人打小报告了。

这次出来,李太白可是像夫人立过军令状的。

“哎!罢了!罢了!你们都回去吧!”

虽然心中不舍,但李太白也不得不承认,杨清源确实是自家徒儿的良配。

只不过作为师父和舅舅,这种嫁女儿的心理难免让人心生惆怅。

柳望舒拉着杨清源起身,杨清源匆匆向着李太白一礼,就被柳望舒拉走了。

刚下楼之时,耳旁李太白的传音便至,“臭小子,好好待望舒,若是让我知道,望舒受了委屈,我可不管张真人的真武剑利不利!必然上武当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杨清源微微一笑,没有回答,只是朝着酒楼的方向再度一礼。

所以望舒师父的这一关,是过了吗?!

----------------------------------

此后,杨清源又在山阴府中盘桓数日,虽然饷银案已经完成了,但是作为越州黜陟使,杨清源还需要察查地方吏治。

就在杨清源在钦差行辕办公之时,门外一个焦急声音响起。

“杨大人,大事不好了!”

青龙拿着一张纸笺匆匆冲入钦差行辕的书房之中。

“出什么事了?!”看着青龙的神情,杨清源立即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

青龙是锦衣卫四大高手之首,锦衣卫东镇抚司指挥使,说一句锦衣卫的掌舵人也不过分。

能让青龙感到大事不妙,难道是周帝……

杨清源接过青龙手中纸笺。

北境大败,防线失守,赵王退守燕城,龙武军大都督赵玄礼以身殉国,北境精锐尽丧,战火燃至冀州,并州。

怪不得连青龙都说出大事不好,这事情确实很严重了,比周帝此时驾崩还要严重。

周帝驾崩,不管哪个皇子上位,只要内阁不乱,五军都督府不乱,大周的基本盘就稳得住。

即便是因为暂时的混乱导致边境上吃点小亏,也不会动摇大周的根基。

但是现在却不同了,幽州、并州、冀州数个郡府失手,后金的兵锋直指青齐豫徐四州,整个北境已然危如累卵。

好在于大学士有大智慧、大魄力,屯兵于晋阳,以晋阳为中心建立了防线,这才让后金投鼠忌器,停下了进攻的脚步,否则以现在北境的空虚,很可能重蹈前宋之覆辙。

“我即刻启程!赶往北境!”

杨清源闭目思考片刻,便起身说道。

“杨大人!你去了也没什么用啊!不如在越州、扬州操练兵马,筹集军饷。”

青龙不明白杨清源为什么要去北境,虽然杨清源武功智慧都不弱,但现在北境最大的问题是缺兵少将啊!

就算杨清源有天大的本事,难道还能凭空变出兵马不成?

“你说的这些事情,王刺史和李御史都可以做!不需要我在此!”

杨清源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ps:前面扫地僧悼念的倪匡,和青龙会没关系。

我没看过连载版,不过听说,好像扫地僧是倪匡代笔,所以带上了点仙侠味,有点战力崩坏了,后来修订的时候,金老又削了一波扫地,让他吐血。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