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战前夕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战前夕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苍云关中,距离赵敏见过杨清源已经三日了,赵敏也打算离开了,算着时间差不多了,梁王府的亲兵应该也已经逼近窝阔台汗国了,她要赶去窝阔台汗国趁着其内乱到达顶点之际,将窝阔台汗国控制于手中,为梁王府留下一条后路。

但在走之前,赵敏还是感到隐隐有些不安,这几日杨清源再也没有出现过,就这么放任她在苍云关中,这心也太大了吧!

“百损前辈,你这几日有打听到杨清源的踪迹吗?!”

赵敏所住的客栈被上百士卒围了起来,杨清源曾经让人传话,若是他们想要立刻,自然会礼送出境,但是只要还在苍云关内,就得乖乖呆在客栈里,接受监视。

百损摇了摇头,“我怕他们知道我的行踪后对郡主不利,不敢太过冒险,故而没敢进入军营,进一步探查。”

若是因为这惹恼了杨清源,真的对赵敏一行人出手,金刚和百损肯是能安然离开,但是赵敏和阿大、阿二、阿三,恐怕就得留在苍云关了!

所以在百损在行事之时,也有所顾忌。

“但是属下近日确实没有看到杨清源进出将军府和军营,他的行踪暂时成谜。”

赵敏虽然心中疑惑,但是很快就抛到一边,现在对于梁王府来说,控制窝阔台汗国才是重中之重。

如果梁王那里计划顺利,那么梁王府的五万大军应该已经前往窝阔台汗国了。

这个计划是赵敏早就想过的!

如果梁王府趁机对剩下三个汗国动手,乾帝或许会有所不满,但是对窝阔台汗国,乾帝绝对会双手赞成。

因为现在乾帝的一系的汗位,是从窝阔台汗国处得来的。

大乾是游牧王朝,原本一直是遵循幼子守灶的传统,但随着逐渐被神州文化同化,立嫡立长的声音也开始流传。

所以在窝阔台一系和拖雷一系之间,爆发了一场有关皇位的争斗。

最终在托雷系高明的政治手段和其余各支宗王的支持之下,托雷系击败了窝阔台系登上了大汗之位,也成为了乾国之主。

话虽如此,但这些年,窝阔台系从未放弃过重夺大汗之位,而托雷系也从未放松过对窝阔台系的警惕。

梁王在出兵的同时,奏折已经递到了乾帝的御书房中。

虽然乾帝对于梁王府有忌惮之心,但忌惮也是有次序的,窝阔台系的人,便是乾帝最忌惮的人。

梁王再怎么权势滔天,都只是一个外姓亲王,而且在乾帝心中也不认为梁王会谋反,只是帝王权术,要平衡臣子的权力罢了。

即便是梁王真的想要谋夺汗位,其他各系宗王都不可能答应。

然而窝阔台系就不一样,他们原本就是太祖的嫡长子一系,拥有合法的继承权,一旦政变,是很容易成事的。

所以这次的出兵,乾帝不仅仅不会怪罪梁王自作主张,反而会认为梁王出手果决、忠于自己。

故此赵敏才临时设计了这个计划,想要浑水摸鱼为梁王府捞足好处。

赵敏一行在关内士卒的监视之下,离了苍云关,向着窝阔台汗国方向而去。

急行三日,终于在二月初八这一天,赶到了窝阔台汗国!

而此刻的窝阔台汗国正处于内乱边缘,第一批溃兵已经到达国内,带来了阔出可汗战败的结果。

这一消息让窝阔台汗国的野心家都蠢蠢欲动。

阔出可汗的哥哥,阔端、由贵,阔出的儿子苏沙都对这个可汗之位觊觎万分。

这三人之中由贵的势力是最大的,他得到母亲乃马真氏乎敦的喜爱,即便是阔出可汗在时,乃马真氏乎敦都希望能由他继位。

而阔端虽然支持者较少,但是始终却握有部分兵权,有掀桌子的能力。

至于苏沙,他既无政权也无兵权,但是他是阔出可汗的儿子,按照正常的继承或者是元蒙幼子守灶的习俗,都该由他继位,占据了大义名分。

三足鼎立,争斗不休。

赵敏就在这种情况下到达了窝阔台汗国之中,住进了窝阔台汗国副执政马拓古的府中。

“参见郡主!”

梁王府很早就开始谋划窝阔台汗国,马拓古就是梁王府收买的暗子之一。

“如今城中形势如何?!”

汗国的副执政在赵敏的面前显得微微有些拘谨,因为所有小看这位郡主娘娘的人,都付出了代价,包括他自己。

“禀郡主,现在城中各方势力相互掣肘节制,就在昨夜,还差点打起来了!”

“哦?!”赵敏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由贵在马乃真乎敦的支持下,想要暂时摄政,但是阔端不许,由贵的禁卫军和阔端的猎狼军差点就大打出手。最后在执政大人陈埃的劝阻之下,才勉强罢手。”

“那苏沙呢?!他是阔出的次子,是现在最有资格继承汗位的人,他为什么没有出现!”

马拓古犹豫了一下,“苏沙殿下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在王城内出现了!”

“嗯?!”赵敏原本还带着笑意的眼眉突然冷了下来,“怎么回事?!我不是早就传令让你盯紧这三方吗?!为什么不知道苏沙的踪迹!?”

马拓古立时辩解道,“郡主容禀,实在不是我等玩忽懈怠,我们这几日派出的人,盯着苏沙的府邸,其师的住所,甚至连他办公之处都一直有人守着,但是均未见苏沙进出,很有可能这苏沙很可能不在城中!”

“呯!”

赵敏手中的茶杯突然摔落在地上!

这段对话,和她在苍云关内询问百损的对话极为相似,整整三日,没有发现杨清源的足迹,赵敏只当是杨清源避而不见。

她甚至没有想过杨清源会不会不在关内。

现在看来,杨清源根本就不是苍云关的人,即便离开了苍云关也没什么奇怪的,赵敏自己以为只要自己还在关内,杨清源就没有离开的道理,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若仅仅是杨清源一个人离开的,还没什么紧要之处,更要命的还是苍云玄甲军,一时间记忆已经全部涌上脑海。

他们入城之时,尚能看到玄刀黑盾的苍云玄甲军执勤,可当他们离开苍云关的时候,监视他们的却是普通的大周军士。

“百损前辈,你去探查杨清源踪迹的时候,可曾到过苍云玄甲军军营!?”

“啊!?”

百损愣了一下,他对于武学精通但是心机智谋只能算是一般,一时没有理解赵敏的意思。

“郡主说的是苍云关中的那支精锐,我怕杨清源误会,不曾到过军营探查,”百损仔细地回忆了一下当时探查的过程,“不过,我好像确实没有在苍云关内看到了玄甲的士卒。”

随后百损开口补充了一句,“对了,郡主,就在那日杨清源离开了之后,城中的周军应该有调动的痕迹!”

百损身为法天象地的高手,虽然六感灵觉不如杨清源的先天之躯,但是也差之不远。

听到百损的这句话,赵敏的脸色已经微微发白。

杨清源带着苍云玄甲军中,消失在苍云关中,那他能去哪里呢?!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除了此刻两军对阵的东线战场,还能去哪里?!

苍云玄甲军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酣战整夜,已然筋疲力尽,虽然休息了一段时间,但依旧是一支疲军,赵敏就没有想过,这样一支疲军会长途奔袭。

为了保全梁王府,以退为进,此刻的梁王已经将指挥权交了出去,以七王爷的能力,遇到李承恩和杨清源联手。

赵敏简直不敢想象此事的后果,她原本仅仅是希望大乾小败一场,借大乾之手处置七王爷,巩固梁王地位,但现在大乾的三十万大军已然处于危险边缘。

“副执政,还请借纸笔一用!”

随后赵敏便写下纸笺放飞了迅雷鸽,通知察罕小心。

虽然已经来不及了,但是最后的努力总是要尽的。

万一杨清源还没有赶到呢?!

万一他们进攻的时间推迟了呢?!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有那么多万一了!

-------------

“大都督!我师尊让我传讯都督,他和曹将军会率领两万苍云玄甲军和七千游龙骑着窝阔台汗国服制绕道大乾境内,奔袭至大乾主力的后方蛰伏,于二月初九凌晨和大都督一齐发动对大乾主力的突袭!”

李承恩听着杨过的汇报,立时看向了沙盘。

“好!好啊!”

同为北境边军李承恩太知道苍云玄甲军的战力了,而刚刚杨过也详细描述了苍云关之战,虽然不能准确评价杨清源的统帅水平,但是苍云关一战已经表明他的军事能力在合格线之上,这就够了!

且游击将军李成、王文,参将冷子峰、赵明燮所部,已经在此附近,可以在指定时间投入战场,万事具备矣!

“懋功,辛苦了!你和麾下弟兄先去休息吧!”

杨过却没有应言,反而对李承恩说道,“大都督,弟兄们一路奔袭而来,除了传递情报,同样也不想错过这场大战,还请大都督为我部补全兵马,准我部参战!”

看着眼前少年意气的杨过,李承恩露出了欣赏之色,有这样的一批好儿郎在,天策军后继有人!

“前日与沙陀族决战之时,踏白营主将不幸殉国,现在本帅任命你为踏白营主将,统领踏白营,受杨宁将军节制。”

杨过闻言大喜,“多谢大都督!!”

不仅仅是因为统领了踏白营,还以为被调到了杨宁的麾下。

天枪杨宁永远是天策军最锋利的矛,每逢大战必为先锋!跟着杨宁,也是天策军精锐的夙愿之一了!

在得到了确实的情报之后,李承恩开始了布置。

几日的试探,李承恩已然确定,此刻的梁王察罕帖木儿已经失去了对大乾军马的指挥权,甚至可能已经不在对面的大军营中。

至于现任统帅,从这几日的交手来看,确实是庸碌之辈。

绝不是装的,而是真的菜。

因为菜成这样,一个沙场宿将是装不出来的。

-----

二月初九,宜安葬,忌开张。

乌云遮月暗朦胧,刀鸣火光暗涌中。

此刻的大乾虽然小败几场,但是却是士气高昂,盖因金帐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二十万援兵到了。

这两路人马并没有依照李承恩所想,袭击天策军的侧翼,而是和原本大乾的三十万人会合!

杨清源所率领的大军已然换上了大周的铠甲,在夜色的掩护之下,人衔枚,马摘铃,靠近到离大乾后军大营不足十里的地方。

前日的侦查,杨清源仔细研究了大乾后军的营寨。

一般来说,神州人喜欢打阵地战,两军交战之前,通常都会选择易守难攻的地方作为营盘,进可攻,退可守,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长此以往,神州对于营盘的布局摆设,有了一定心得。例如先汉的诸葛武侯的营盘便是一绝,不仅仅是他的对手,即便是后世的太宗文皇帝,卫国公李药师都对其营盘垒筑之法赞不绝口。

而元蒙大乾军的风格一向是来去如风。过于严谨的营盘,反而会让他们束手束脚的,无法在第一时间进攻、撤退,所以对于营盘没那么重视。

梁王学习神州兵法,原本的营寨也算是上佳,但是在七王爷接手之后,便按照大乾人的习惯将中军营寨改的松散、混乱。

但相比中军,这后军的主将确实是个人才,营盘靠丘临河,井然有序,易守难攻。还方便大军取水饮用,这营盘与一般的大乾将领截然不同。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这后军竟然有近五万人马!

这让杨清源完全不能理解,正面对峙,为什么在后军要布置这么多人,差点他就以为乾军的主帅提前知道他要来偷袭。

但如此严密的营寨确实让杨清源捏了一把汗!若是强攻,苍云玄甲军虽然能攻破,但也会有一定的损失,这会影响原本的作战计划。

但好在对手百密一疏,还是留下了破绽。

敌方的大营分为两部分,五万大军聚集在营盘之中,相互为策应,而在他们的后面肥沃的草地上圈着近十万匹战马,因为后军没有战斗,为了防止战马跑散或有人偷马,还用木栅栏将战马围了起来。

大乾最不缺的就是战马,普通步卒都有马匹代步,骑兵更是一人双马。大周虽然也不缺战马,但是也不能像大乾这般霍霍。

这营盘和战马给了杨清源一个破敌的契机,依照齐国安平君的兵法,这便是可以破敌的十万天兵!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