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偏殿之议(下)

卫东来的开口,在情理之中。

杨清源若是处于卫东来的位置,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秉公执法。

人只有到了那个境地,才会知道自己的本心。

而最后的办法,便是保证自己一直能有别的选择。

虽然卫东来也是刑律高手,但是杨清源也不虚!

“卫大人,或许不知,白杆蛊菌下毒一案,使得万年县中数户人家血脉绝传,翠华山上一把大火,更是让一村之人被活活烧死!如此罪行若算不上‘不道’,本官实在不知道如何才能够得上不道了。”

卫东来虽然心中纠结,但是毕竟是在宦海沉浮多年的老官僚,面上还是一副淡然之色。

“杨大人确实是刑律大才,对于大周律例的理解深刻,但按大理寺的案卷所述,只能证明周明生在京中杀人的事实,对于万年县中之事尚不能明确。”

说完,卫东来转向周帝说道,“启禀陛下,臣对于案卷之中尚有几点疑问,不知臣可否在此问讯一二?”

周帝点头应道,“此案乃是本朝要案,之前已经出错过一次,如今自然要慎重处理!卫卿若是有疑虑之处,发问便是了!”

杨清源目光如常,昨夜他就恳请周帝出宫,让他亲耳听见了周明生的招供。

周明生一案当然是有问题的,万年县的案子基本没有留下物证,除了那块白玉扇坠之外,便只剩周明生的口供。

平日以口供定罪是勉强的,但这次不同,最高决策者周帝亲耳听见了周明生的招供,那么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杨清源让一旁的狄知远拔出了堵在周明生口中的足衣。

周明生激动差点落泪,杨清源太不是人了!竟然敢如此折辱我!

看见一旁的太子,周明生再也忍不住,忍不住哭诉起来。

“陛下,殿下!小人在大理寺中,受尽了折磨,所有的口供都是这姓杨的威逼利诱,小人无奈之下才假装招认。”

高端于皇位之上的周帝看着周明生声泪俱下的表演,心中都不得不为他点个赞。

要不是昨夜亲耳听见周明生招供,周帝都要以为杨清源真的要屈打成招了。

“哦?!”一旁沉默的太子开口了,“周明生,你尽管道来,若是杨大人却有不公之处,父皇和在场的诸位大人自然会为你做主,但若是你有半句虚言,定当数罪并罚,本宫第一个不饶你!”

一番话义正词严,表面上说给周明生听,实际上是在警告杨清源。

“启禀陛下,杨清源真乃酷吏也!今晨带小人进宫之时,他害怕小人说出真相,竟然以穿过的足衣堵住小人之口……呕……”

说到此处,周明生就是一阵干呕。

在场众人纷纷以衣袖掩鼻,虽然表示周明生真的很惨,但不知为什么,突然就很想笑,杨大人这也太损了。

被这周明生一说,周帝感觉整个偏殿之中都弥漫着一股怪味了。

干呕半天,周明生也没吐出什么东西来。

从被抓到现在,杨清源只给他喝了几口水,保证不会死,至于吃饭?这种人渣也值得浪费粮食?!

微微恢复精神,周明生便继续哭诉道,“这杨清源实在是卑鄙之极,昨夜审讯之时,他就威胁小人认下此罪过,若是不然,便要点燃讯问室,将小人烧死!……对了!杨清源还说了,他有这个办法处决了许多不肯合作的犯人!!”

不得不说,周明生的演技还是很好的,虽然身体虚弱,但演得确实像这么回事!

周明生的这句话引起了殿内群臣的议论,大理寺和暗六部不同。

暗六部虽然武力不弱,但说到底也只是朝廷的情报和暴力部门,只是朝廷的刀。

天子和众臣才是持刀之人,所以暗六部做点出格的事情,还在大家的心理接受范围之内。

但是大理寺不同,大理寺是朝廷最高的政法机关!是有定罪审判的权利的,若是大理寺成了杨清源的一言堂,那么对朝中的官吏威胁就太大了。

“杨大人,可有此事?!”

太子顺势询问道。

随着太子的问话,剩下的众臣也等着杨清源的回答。

杨清源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份书卷,由一个内侍上呈天子。

“杨卿这是何物?!”

杨清源答曰,“回陛下,这是司煊卫,三年来,也就是自大理寺重建以来的记录,其中记录了大理寺附近四坊三年来的所有火灾!”

杨清源一顿之后,继续道,“自大理寺重建至今,仅失火两次,且都没有人员伤亡。从来没有人犯死在大理寺中!”

大理寺没有执行权,杨清源也不会有所逾越。

周帝满意地点了点头,现在看来,杨清源办事他都是可以放心的。

众人传阅了案卷之后,确认无误。

“陛下、太子殿下、各位大人,这不过是审讯方法之中的诈术罢了!大理寺审案,很要动用刑罚!以攻心为上!”

待到说完之后,杨清源朝卫东来点了点头,说道,“卫大人,请继续!”

卫东来似乎没有受到影响,继续问道。

“周明生本官问你,这卷宗之上写了,在死者刘雪的闺房之中找到了一块白玉扇坠,上面有你的指印!此事你作何解释?!”

周明生对于这些事情,都已经仔细推敲过了,立刻辩解道,“大人冤枉啊!那块白玉扇坠并不是小人的!小人见过那块扇坠,那是郢国公之子冯虔的扇坠!此事冯虔可以证明啊!!而且那什么唠子指印说不定就是杨清源编出来陷害小人的!”

未等杨清源呵斥,一旁的程青松便冷冷地说道,“指印之法,自古有之,杨大人只不过是将指印提取得更加清晰而已!”

不同于后世,指印之法是没有牢固的理论依据的,但是程青松的这句话算是给杨清源站台了。

大周监察系统一把手,地位还在六部尚书之上,与大学士平起平坐。

眼前这位大佬出手,卫东来也没有在指印上多做文章,继续问道:“既然不是你的!为什么上面有的指纹!?”

看似是讯问,其实卫东来是在引导周明生脱罪。

“小人与冯虔乃是旧友,也曾把玩过那块扇坠,上面有小人的指印也是正常的事情。”

杨清源听到此解释,心中感到不妙,卫东来确实也是刑律高手,他的目的就是要将周明生和这块白玉扇坠的联系割裂开来。

“卫大人有所不知!在这块白玉扇坠上,只有周明生、死者刘雪的指印!而冯虔也向下官叙述,这块玉佩早已丢失了数月,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连冯虔的指纹都消失了,为何周明生的指纹还在!?”

“指印之法玄之又玄,或许因人而异。单就一枚白玉扇坠,证明不了任何问题。仅以此为凭,恐有证据不足之嫌。”

卫东来看着杨清源说道,“杨大人曾经在刑律审判上提出了一个概率,叫排除其他合理可能!杨大人自己以为,这周明生一案中的证据能证明本案吗?!”

“……”

杨清源将目光转向了上座的周帝。

昨夜周帝听到了周明生招供的全过程,还询问了丫丫,如果周帝此时开口,那么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周帝才是这个案子的最终决定人。

只要周帝信了,任卫东来舌灿莲花,都不能改变结果。

但周帝却高居皇座,神情平淡,看到周帝的表情之时,杨清源就知道事情已经发生变化了。

太子应该是用了什么方法,让周帝保持中立,甚至偏向他。

不再指望周帝,虽然证据略有不足,但杨清源还是不打算放弃。

“卫尚书可曾仔细看卷宗!除了这块玉佩,还有人证!死者的女儿可以指证,周明生和李守的长相极为相似,几乎可以说是一模一样!而案发的时候,周明生又恰好在万年县。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周明生杀人的事实,但有如此多的间接证据可以佐证。”

杨清源直视卫东来双目说道,“每一个间接证据均能够从不同侧面间接证明部分案件事实,且各个间接证据能够互相印证并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最终得出的便是事实!”

卫东来却摇头否认道,“杨大人你所说的证人,只是一个孩子,如此幼童之言,岂可为证?!”

“卫大人此言谬以,孩童之言为何不可为证?!证词的效力应当视其证明内容与该孩童的年龄、识别能力是否匹配而定。若孩童证词复杂繁琐,自然不当采纳。可如今死者之女虽然年幼,但自家的父亲应该不至于认错吧!”

卫东来立时反对道,“杨大人此言谬矣!本朝对于此法虽然没有规定,但前秦之律中的《囚法》却有解析,谓之:二人相证,事未可知!双方针锋相对的证词,没有第三人的验证,谁人为真,谁人为假,如何验证?!”

“卫大人,或许看得是残卷,并不完整!二人相证,事未可知!此句,原文语出《前唐律疏议》。只适用于大逆、谋反之罪!为保证双方之间不会出现相互诬告的现象,才有此语。并不适用于一般的刑案!”

杨清源指着周明生说道,“死者之女也未曾直接证明周明生是凶手!故而如此证词,应当取信!”

卫东来面不改色,“陛下,此刻臣与杨大人意见相左!又不能相互说服,不如就交由陛下圣断吧!”

卫东来在这种时候敢让周帝来进行决断,这说明周帝已经被卫东来和太子说服了!

此刻殿内的形势对于杨清源来说,已经极为不妙了!

周帝假装犹豫一下之后,开口道,“杨卿的证据虽然不少,但是卫卿所言,更有道理!李守一案,乃是本朝要案!其影响力不说是空前绝后!但也是关乎朝廷威严!既然当前的证据不足,那便暂时押后吧!等到证据充足了,再审此案!”

虽然猜到了结果,杨清源还是难以接受。

但周帝这句话,却已经给李守一案盖棺定论,凭现在的证据,李守案,翻不了!

这种情况下反对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杨清源还是发出了自己的抗议。

“臣乞骸骨!”

杨清源跪在地上,礼仪周全。

杨清源当然不是真心请赐,周帝也不会允许杨清源的请赐,这只是他的一个态度。

对于周帝判决的不瞒!

假作辞官,以退为进。

假辞也是每个官员都要熟练掌握的技能,就是明着对皇帝说,我要撂挑子了!

虽然在场的众臣都会这一招,但是问题在于杨清源的年纪。

杨清源如今才二十六岁,这个年龄在御前“乞骸骨”,未免有点搞笑!

恐怕自前秦建国至今都没有这样的“乞骸骨”的年龄纪录。这让殿中这些五六十岁还在仕途上拼搏的人情何以堪?!

周帝也知道,这次的事情是自己做得不地道,昨夜明明亲耳听见了周明生的招供,又答应了杨清源会秉公处理,但现在却来了这么一出,任谁都会生气。

周帝也没有怪罪杨清源,反而开口轻斥道,“还未至而立之年,不过是个半大小子,学什么乞骸骨啊?!给朕起来!”

语气虽然像是斥责,但是众人都听出了其中的亲昵之意。

虽然这件事情上天子没有支持杨清源,但是圣眷仍在!

杨清源也不是真的想辞官,只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

在周帝训斥之后,杨清源便起身。

周帝继续说道,“李守一案,暂时不用重审,但朕看到,周明生此贼的罪行不止于此!剩下的罪名也议一议吧!”

卫东来对着周帝行礼道,“陛下!剩下的罪名,臣还未仔细察看,不甚了解!不敢妄言!”

说着便退回了自己原本的位置上!

一直冷眼旁观的楚王,此刻基本是摸清了情况了。

周明生死不死,无论是卫秋官还是天子都不是很在乎,但是李守案却是大家都不愿意重审的。

周明生可以死!但绝对不能用李守一案来杀!

看清了这一点,楚王便知道今日的分寸何在了!

虽然暂时对付不了太子,但是拉拢杨清源也是一件好事啊!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