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三百九十三章 深宫夜话(下)

周帝没有直接答应,只是说道,

“但是清源说的也有道理!那毕竟是上百条人命,上百人的公道!”

“父皇!万万不可被杨清源此言迷惑!”

周帝不解太子的话,疑道,“你这是何意?!”

“儿臣自然知道,不能随意攻讦朝中重臣,但杨清源的行为实在恶劣之极!若真的按照杨清源所说行事,重审李守一案,那么便是损父皇仁德之名,成全他为民请命,大公无私!这岂是为臣之道?!”

“住口!”周帝面色有些难看,“身为太子,在背后攻讦大臣,恶语伤人,又岂是储君之道?!”

“父皇,儿臣自然不敢恶意攻击和揣测大臣。但是从此结果来看,就是杨清源踩着朝廷威严和父皇圣名成就一代青天之名。全然不顾大局、不敬父皇……”

太子没有因为周帝的喝骂而是停下,反而加快了语气。

“住口!”

周帝将手中的茶盏摔在了桌案之上。

“照你说来,难道想要彻查此案,还冤屈者一个公道,反倒是错了!?”

周帝何等人物?!自然不会掉入太子所设的逻辑陷阱里,虽然开始之时,有些被绕进去了,但是此时周帝已经想清楚其中关节。

太子所说,根本就是个谬论。

杨清源所求,

查清真相,有错吗?!

为民伸冤,有错吗?!

还死者公道,有错吗?!

应该说,不管最后会不会导致朝廷的威严和周帝的名誉受损,杨清源的行事都是没有问题的。

别说是周帝这样的明君,便是昏君庸主,也不能在明面上否认杨清源的行事。

杨清源的行事没有错,错的是他们这些利益受到损害的人。

“父皇!对错此时并不是最重要的,周明生固然该杀,死难的百姓固然值得怜悯,但是和我大周万载基业,父皇的千秋圣名比起来,这些都可以让!”

太子的语气坚决,让周帝都为之震动。

无论太子是否为了保周明生一命而找的托辞,但刚才说的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朝廷的威严和自己的身后之名,周帝都很看重。

不管杨清源内心是如何想的,若是真的重审此案,将一切查清楚,最终得利的似乎只有杨清源。

一旁的朱无视微微点头,太子果然是人才,但一个太过英明稳固的太子,对他以及其他的野心家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对于周帝这个皇兄,朱无视没有丝毫的反心。

周帝对朱无视如兄如父,更是信重倚仗,而且周帝自身文韬武略也足以令朱无视信服。

此刻的朱无视还没有谋反的想法。

但是周帝身体不好,朱无视服周帝,不代表他服周帝的儿子。

若是太子的势力太强,地位太过稳固,朱无视反倒难以成事。

所以杨清源和太子对上是一件好事,以杨清源来削弱太子的势力,若是操作得当,楚王肯定也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必然会出手。

此刻的御书房中,再无人声,只有雨打瓦片的声音。

良久之后,周帝才开口道,“那你的意思呢?!”

“周明生可以死,但罪名绝不能是制造冤枉,毒杀百姓,放火烧村!”

“依你之见,该以什么罪名来判?!”

“周明生曾经向儿臣交代,他曾经在长音园后院杀了一个大理寺的捕快,不如就以此罪名定罪?”

话到此处,周帝彻底清楚了太子的目的,用这个罪名,便与“十恶”无关,可以用“八议”来减轻周明生的刑罚。

杀个捕快,若是放在平民身上,那也是对抗执法的大罪,但是对于周明生这类权贵这般,也不能算什么大事,判个流放都能顶天了。

“十四弟,你觉得呢?!”

周帝已经心动了,但依旧没有做出决断,反而是咨询一旁的朱无视。

朱无视也懂了周帝的意思,这个恶名还得自己来背。

“皇兄!太子所言,虽然有不合律法之处,但确实是老成持重之言,于国,于您,皆是最有利的做法。”

周帝微微点头,然后对太子沉声说道:“周明生的罪,会按袭杀大理寺捕快来定!至于剩下的罪名怎么办?!自有国法定夺,你不可再行干扰。”

虽然语气已经严厉,但是话中的意义已经变了。

原本的周明生非死不可,现在的周明生能否活下来,便要看太子自己的手段了。

“滚吧!”

虽然周帝的语气依旧严厉,但是太子知道,这一局是自己赢了!

剩下的事情,只要按照之前的太子设计好的行事,周明生的命算是保住了。

太子在礼仪周全地跪安之后,便退出了御书房。

今夜,他如有神助,所有的目的都达到,真的很期待杨清源明天朝会上的表情。

待到太子走后,周帝才疲倦地揉了揉双眼,御书房之中再次陷入了沉寂之中。

而朱无视立于一旁,也没有说话,这是看着周帝

“十四弟,此事朕是不是做错了!?”

朱无视也明白周帝此刻的心情,自家皇兄的道德底线还是很高的,作出如此违心之事,定然心中纠结不已。

正常情况下,好人一般都当不好皇帝,但也不知怎么,自家皇兄反而是成就一代明君。

太祖开疆拓土,创立大周江山。

但生民百姓,在周帝手中得以休养生息。

太祖驾崩之后,原本摄于太祖之威的各方蠢蠢欲动,其中还包括北地燕城的赵王。

然周帝内教黎庶,治州县;外和诸戎,定边河。兴水利,重农桑,务屯垦,积善粮,使公私仓廪丰实。

硬是将隐患四伏的大周,治理得风调雨顺,单以内政之功,不弱于文景之治。

对于这位皇兄,以朱无视的高傲,也是打心里佩服,若是易地而处,朱无视觉得自己肯定做不到这一步。

但即便是这样的明君,到老也有糊涂的时候。

“皇兄此言差矣。虽然太子此事,于律法不合,但是于国有利,当为天子决断。至于死难的家属,着地方州县多加抚恤便是了!”

周帝点了点头,有朱无视的解释,原本一直纠结的心好受多了。

“只是,此事要委屈清源了!”

杨清源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将自己从宫中请出去,亲耳听到了周明生招供,但是现在自己却要变卦了。

朱无视见周帝情绪不高,知道时机即将来临,开口引导道,“皇兄多虑了,杨大人无论如何,都是皇兄的臣子,哪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只不过他还稍显年轻,故而不懂皇兄此举深意,但说到底,他还是忠于皇兄的!”

周帝赞同道,“是啊!清源持心公正,才华横溢,有九卿之才,朕还是很喜爱的!”

杨清源无论是出身、品行、性格、能力都让他很满意。

朱无视也应和道,“是啊!杨大人一向不涉皇子之间的斗争,之前面对楚王,毫不畏惧;如今面对太子,依旧刚正不阿。乃是难得忠臣、直臣!”

周帝提到杨清源也开怀一些,“朕的两个儿子竟然都前后栽在了他的手中。可惜,若是太子或者楚王能有他一半出色,朕也能安心传位了。”

不仅仅是京中权贵将王华、杨清源三人当做育儿榜样,在周帝眼中,三人同样是别人家的孩子。

“哈哈哈!皇兄言重,太子和楚王都有皇兄的风范,其余皇子也各有所长,杨大人虽然才华过人,但最重要的还是一颗忠心,如今朝中的不少大臣,都在提前示好新君,其中不乏一些重臣,唯独杨大人,即得罪了楚王,又开罪了太子,也不与那位成年皇子交好!真可谓是一片赤胆!”

朱无视到此一顿,继续说道,“不止如此,他还替皇兄教导小九和十三,两人虽然年纪不大,臣弟看过两人的武功,即便是放在江湖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一般的名门子弟都难以抗衡。”

说到小九和十三,周帝更是欣喜不已,“十四弟,朕告诉你,他们俩远不止此!”

“小九原本便是聪颖,在清源的教导之下,更是不逊色于一般才女,十三年纪虽小,却已是文武双全,仁厚却不失智慧,比他两个哥哥强多了……”

说到此处,周帝突然顿住了,随后便感到一丝怪异。

朱无视看到周帝的反应,心中一喜,大事将成矣。

他刚才谈话间,就有意无意地引导话题。

虽然杨清源持心公正,但也没必要同时得罪最有希望继位的两个皇子吧!

周帝突然回忆起刚才朱无视的一句话——杨清源不曾与任何一个成年皇子交好。

虽然没有与成年皇子交好,但是未成年的皇子里可以有一个是他的学生啊!

在朱无视的刻意引导之下,周帝心中开始产生了怀疑。

“无视,你觉得清源会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朱无视心中一叹,周公恐惧流言日,再忠心的臣子,在旁人的谗言引导之下,都会被天子怀疑。

只有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才能真正的身心由己。

虽然心中感慨,但是朱无视却装出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

“皇兄的意思是?”

“你说,清源有没有想过,扶十三上位?!”

朱无视恰到好处地愣了一下。

“十三?!”

“是啊!我原本也没想过这件事,但是刚才你的话让我觉得一丝怪异。”

朱无视立刻俯身行礼道,“皇兄,臣别无他意!”

周帝一抬手,打断了朱无视的自辩之词,“你这话虽然说得无心,但是听者有意。”

“之前的漕运案,杨清源虽然是为了查案,但是确实将楚王所编织的势力搅得支离破碎;而这次,若不是太子晓以利害,恳求朕,太子的声望也会大损。”

单从结果来看,杨清源已经不是不亲近两个最有希望登基的皇子,还是一直在打击他们。

“十四,你说这会不会是一个巧合?!”

朱无视犹豫了一下,对着周帝说道,“请皇兄先赦臣弟妄言之罪。”

“无妨!”周帝摆了摆手,“你我虽非一母同胞,但更胜同胞兄弟,直言便可,无需避讳。”

朱无视深吸一口气,才缓缓说道,“皇兄可记得前梁武靖帝之故事?!”

据传两晋之后,前梁一朝中,便有一谋士,一边削弱太子势力,一边削弱最有势力的亲王。

硬生生地将原本一个毫不起眼的庶出皇子,在外带兵的武靖帝扶上了九五之位。

周帝闻言身子一滞,细细品味,如今的形势,似乎与当年的前梁的夺嫡之争极为相似。

十三皇子朱瞻垕尚未成年又是庶出,没人觉得皇位会落在他的身上。

而杨清源先是削弱楚王势力,然后打击太子威望,这和当年那个有着神鬼谋算的谋士的做法何其相似?!

难道杨清源真的想当帝师?!

这个怀疑已经开始在周帝的心中生根。

但生根是不够的,朱无视还需要继续浇水,让其发芽,开花。

朱无视虽然欣赏杨清源,但是杨清源的存在,对于他日后的大计极为不利!

甚至整个“一三系”都需要除去。

“但是杨清源毕竟是武当出身……不至于做这等事情吧!”

对于武当,周帝是相信的,旁人不知武当和周室的关系,周帝是知道的,而作为如今周室武力代表的朱无视也是知道的。

“皇兄,张真人固然是天人之资,超凡脱俗,但杨清源却不是张真人。世间又有几人能像张真人那般,不贪名利?!皇兄应当将张真人、武当、杨清源这三者区分开来,切不可因为张真人爱屋及乌!”

这便是朱无视出现在这里的目的。

他当然不会是恰好来此,赵王与建奴私下交易的消息,他今日下午便收到的,但是却没有第一时间上报。

刚刚黑衣人所指的助力,便是护龙山庄。

朱无视的这一番让周帝神思不宁,心念就如御书房的灯火一般,明灭不定。

“你先下去吧!朕要好好想想!”

朱无视知道火候已到,再多说便要引起周帝的怀疑,随即行礼告退。

而在深宫之中波澜暗生的时候,大理寺中也不宁静。

正在书房之中,思虑明日朝会的杨清源,突然睁开了微闭的双目。

“姑娘既然已经到了大理寺何不现身一叙,躲躲藏藏地,可不合佛门心法!”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