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三百八十一章 东宫交锋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三百八十一章 东宫交锋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大人此次进宫所谓何事啊?!”

太子放了手中的酒杯随后开口问道。

明知故问,杨清源其实很烦和这些人打锋机,或者说每个人都喜欢直爽。

而柳望舒就是杨清源最向往和期待的模样。

天下不平事,问我掌中剑!

但身在庙堂,又如何能独善其身?!

杨清源放下了手中的杯子,“这确实是不错的果酿。”

所谓果酿,其实就是调配的果汁,不含酒。

太子看着此刻似乎在品味果酿的杨清源,目光炯炯。

杨清源却似乎没有看到一般,反而自顾自吃起菜来,“嗯!东宫之中的御膳确实美味,臣在外奔波,好久没吃到这样的美食了!”

太子面色不变,“杨大人为国效力四处奔波确实辛苦了!机会难得,多吃一点,在外面办差的时候,可吃不上这样的好菜。”

杨清源想要抓人,而太子想要在不和杨清源翻脸的情况下保住周明生。

双方都在等对方主动开口。

杨清源因为目的明确的原因,不得不率先出言。

太子可以慢慢修复和“一三系”的关系,但是杨清源必须要尽快抓住周明生。

“多谢殿下招待!”杨清源放下玉箸,以锦帕擦干净了嘴角的污渍。

“微臣此来,还有一个目的。”

太子面上虽然是一副儒雅淡然的表情,但其实心中已是微微得意,终是自己占据了主动。

“我是来向太子殿下要一个人的?!”

“要人?!”太子假装不解,“这可真是怪事了!?杨大人要人要到我这里来了。难道这武德殿中还有你大理寺的犯人吗?!”

太子用着半开玩笑的语气和杨清源说道。

“我要的这个人,只有太子殿下这里有!”

“怎么说?!”

杨清源盯着太子的双眼说道,“我要的是太子内弟,周明生!”

太子似乎也是被杨清源的话给震惊了,眉头紧锁,“周明生?!他确实是孤的内弟,但是一向遵纪守法,低调谦和,怎么会和大理寺扯上关系!”

“也不是认定他就是凶手,只是想请他出来协助调查!还请殿下能支持大理寺。”

太子满口答应道,“好啊!孤一定答应,孤现在就前往周明生的府上,勒令他协助大理寺的调查。”

太子此言一出,杨清源便知道,太子已经没有半分诚意解决此事。

杨清源也直接开口道:“太子殿下不必如此试探,我们都已经查清楚了。”

“哦?!杨大人这是说哪里话,莫非杨大人以为是孤在包庇周明生?!”

杨清源再度饮下一杯果酿。

随后从怀中掏出了一个证物袋,从中取出一个木条。

“殿下可知这是何物?!”

太子看着杨清源手中的木条不明所以。

“杨大人出示的是何物?!”

杨清源将木条微微一侧,露出有字的一面,虽然这个木条一侧已经全是焦痕,但仍能隐约地看出上面模糊的字样。

长林军,玄-甲七。

“殿下不认识此物吗?!”

太子心中微怒,这群废物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明明自己已经下令,长林军不要与此事扯上直接的关系,这些人还是留下了如此致命的证据。

当然太子面上仍然是疑惑之色。

“这是何物?!为何有长林军的字号?!杨大人是从何处得来的!?”

“臣在从京城到万年县的路上,遭到了不明身份的人围杀,臣侥幸逃生,而这就是当日围杀臣的杀手留下的。”

太子仔细看了看说道:“孤才疏学浅,确实不知道这是何物!?”

“这是天机弩的零件,这上面所刻乃是其出处。这是长林军的天机弩!”

太子听到长林军的名字,面色一沉。

“杨大人什么意思?!莫不是以为是我下令围攻杨大人的?!”

“莫非除了太子还有人能指挥的了长林军?!”杨清源没有绕弯子。

“此事我确实不知情,还请杨大人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让人查个清楚,给杨大人一个交代!”

杨清源确实微笑道,“此事就不劳烦太子殿下了,这是兵部的失职,自然有兵部来管辖。我已经将线索交给于延益大人了。”

“如此甚好,于大人持心公正,经世之才必然能将此事调查得水落石出。”

太子的脸上似乎看不出一丝异样,似乎确实在为此事的处理感到高兴。

“如此便好,那我们言归正传!大理寺怀疑无论是围杀下官还是万年县命案,都有周明生有着脱不开的关系,还请太子殿下交出此人。”

太子脸色也沉了下来,“难道杨大人以为是孤在蓄意包庇!?”

“殿下眼中了微臣只是就事论事!”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杨清源的面上就是这样一副表情,就差写明我就是这么想的了!

“哼!”太子一声冷哼,正要发作,杨清源便继续开口道。

“殿下应该是知道的,臣在士林之中薄有才名。”

太子政治斗争娴熟,面色一沉,自然知道杨清源的话中之意,以杨清源在士林的名声,足以让他在文人之中的声望大幅受损。

杨清源还可以支持其他的皇子,无论他支持哪位皇子,被支持那人的声威都会大涨。

更有甚者,杨清源直接支持楚王。

别看楚王之前和杨清源针锋相对,但是说来杨清源并没有主动针对楚王的意思,只是在查案的时候牵扯到了楚王党的势力。

若是此时杨清源旗帜鲜明地选择支持楚王,楚王就算心中有怨气,也会大度地接受杨清源的好意,放下双方之前的恩怨。

毕竟能得到杨清源为首的“一三党”的支持,区区勋贵势力,算不得什么!

“杨大人!这是在威胁孤王?!”

杨清源没有立即答话,在估计时间差不多后,杨清源才开口道:“不仅仅是这样,还请殿下侧耳倾听!”

太子带着疑惑仔细听着,却没有听到什么?!

数十息后,太子依旧没有收获,还以为是杨清源耍他,但就在此时,宫门方向,激起了一阵声浪。

“周明生涉嫌凶案,还请殿下切勿包庇,交出人犯!”

“周明生涉嫌凶案,还请殿下切勿包庇,交出人犯!”

“……”

太子面色大变,不复之前的云淡风轻。

他没想到杨清源真的敢这么做?!

武德殿在大明宫的东侧,如此动静,宫内宫外都能听个正着,一旦此事传扬开去,他在民间士林的贤德之名便不复存在了。

如果说是一个初入仕途的愣头青如此行事,太子还能理解。

但是杨清源是什么人?!

是朝中公认的未来重臣,政治水平甚至不逊色于那几只老狐狸,他竟然会用这样撕破脸皮的招式,来逼迫自己,这完全不在太子的意料之中。

这声浪没有持续多久就停了下来。

“交人与否,只在殿下一念之间!”

周明生是太子的内弟,这固然是周明生的最大的靠山,但同样的,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也会成为周明生的最大破绽,只要太子还顾及自己的名声,就必然会选择交出周明生。

“周明生,真的不在东宫之中!”

太子咬牙切齿地说道。

“在不在东宫,并不重要,殿下有没有包庇,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圣上怎么想?!百官怎么想?!天下人怎么想!?”

其实在杨清源的安排到时的情况下,太子面对的几乎就是一盘死局了。

无论他是否包庇了周明生,在天下人眼中,若是大理寺抓不到周明生,绝不会是大理寺无能,而是太子在背后包庇他,才使得大理寺无功而返!

这是一招阳谋,也是一招绝杀!

太子对太子妃周明玉宠爱有加的事情,神都尽人皆知,若是有人在庇护案犯周明生,那太子便摆脱不了嫌疑。

只要太子还在乎他的名声和威望,就必须要找出周明生。假使他真的不知道,也得想办法帮大大理寺找人。

太子之中目光闪烁。

单就一个周明生而言,对太子来说,只是一颗随时可以丢掉的弃子。

京城富商的身份,可不在大周储君的眼中。

但周明生最重要的身份,是太子妃周明玉的胞弟。

其他时刻太子永远是睿智冷静的,但是一旦涉及到太子妃周明玉,太子就会像变了一个人一般,失去理智和沉稳。

周明玉身体不好,而周明生又是他唯一的弟弟。

原本此事太子都不打算让周明玉知道,但是东宫之内不知是什么乱咬了舌根,此事竟然传到了太子妃周明玉的耳中。

太子如今力保周明生,也为了周明玉。

周明玉先天患有心悸,受不了大喜大悲的事情,若是真的任由杨清源将周明生诛杀,那么必然会影响周明玉的病情。

所以,周明生的命,太子无论如何都想要保住。

太子长叹一声,选择了先退一步。

“杨大人刚正不阿谀奉承,又才华横溢,确实是国之柱石啊!”

太子主动拍杨清源的马屁,这场面显得十分的违和。

在这种情况之下,太子还有一手妙棋。

“以杨大人的资历、才华、人品、德行,在父皇万岁之后,便是内阁首辅的最佳人选啊!”

这一开口,连杨清源的心跳都加速了一下。

天子的身体不好,近年来更是每况愈下,若无外力干涉,确实寿数不多了。

那太子的这句话便不是一句空口的赞扬了,而是一桩政治交易了。

用未来内阁首辅的位置,换周明生一条命。

这一步可谓一举两得,若是杨清源答应了此事,不但能保住周明生的一条狗命,还能顺势将杨清源等人收归麾下。

内阁首辅,即是内阁中位列第一的辅臣。

大周设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东阁、文渊阁,这四殿两阁,其中长官为大学士。

由这六位大学士负责朝中的政务,普通的政务,这六位大学士便可一言而决。

重要的政务,则需要内阁和天子一同协商解决,但是在其中内阁依旧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内阁首辅,虽无相之名,却有相之权。

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多少文官的最终梦想,便是能当上内阁首辅。

若是你能顺利地从内阁首辅的位置上自然退休,且不遭遇政治清算,那么就很有可能在史书之中列传的。

太子自以为给出砝码已经够多了,而且杨清源也不怕自己反悔。

先不说这案子怎么样?!杨清源背后的政治势力怎么样?!杨清源的党羽如何?!就凭杨清源出身武当,且为张三丰师弟这一事实,就能让太子不敢反悔。

“这是孤的诚意,杨大人应该是能感受到的。”

岂止是满满的诚意啊!杨清源还能感受到满满的恼意。

就在太子以为杨清源会答应的时候,杨清源犹豫了。

说实话,杨清源也很心动。

其实太子的要求并不过分,他并没有要求杨清源将此案撤销,或者停止追查。而是要求保住周明生一条命!

这甚至不能算是双目出格的事情。

大周律中,明文规定可以减轻处罚的“八议”。

八议的第一条,便是“议亲”,即皇亲国戚。八议众人犯罪,犯了死罪时,刑部或者大理寺不能直接审判,要先禀报天子,说明他们犯的罪行,以及应议的种类,然后请求众臣商议处罚方案,最后交皇帝决定批准,一般都能得到宽大处理。

杨清源若是按照“八议”来处理,不仅仅没有任何违律之行,甚至还会被人称赞执法严明,依律办事。

数十息后,杨清源双目微闭,以慧剑斩去了脑海之中各种妄念,然后起身败,对着太子说道。

“殿下的好意,臣要辜负了!李守一家人,万年县的上百亡魂,还有大理寺在此案之中捐躯的弟兄们让臣没法做出这个选择!”

太子难以置信地看了杨清源一眼,“你要为了那些平民,放弃内阁首辅的位置,与孤为敌?!”

杨清源微微一笑,心中坦然。

虽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ps:还欠3章合计6000。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