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三百三十四章 再度核查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三百三十四章 再度核查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然《大周律补录》之中除了法定情形之外,尚有对于其余可以有主审官员或其他有管辖权的官员,可以酌定重审的情形。

但是李阿婆儿子,李守的案子,除了出于对李阿婆的同情之外,杨清源找不到重审的理由,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法说服。

但凡案件有任一疑点,或者逻辑不通,证据不全的情况,杨清源都会赞同重审。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李守一案,案情清楚,逻辑顺畅,证据完备,若是这样的案子也要重审,那么地方州县的上报的案件无需重审的百不存一。

不能因为李阿婆爱子心切,进京上诉,就断言案件的侦查审判有问题。

杨清源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是却给出了他的答案。

周帝没有表态,作为天子,他要广泛地听取臣子的意见,然后做出最后的决定。

反倒是刑部的左侍郎对杨清源的意见赞同不已。

“上位,臣同意杨大人之言!若是仅仅因为手持《大诰》敲响登闻鼓,就要重审此案,那么日后天下之人必将争相效仿。即便案情没有冤屈,铁证如山,也来敲鼓,反正鼓响便可重审,那整个朝廷法度岂不是全乱套了!”

就在这位左侍郎以为自己特别懂杨清源的时候,却被打脸了!

杨清源开口反对道,“下官倒不是担心这一点,敲响登闻鼓者一旦无法查实上诉之事,便是庭杖八十,流放三千里,没有多少人,会开此玩笑。”

杨清源反对的原因之一,也在于此。

若是现在裁定不再重审,那么以周帝的个性,加上杨清源求情,大概率是不会为难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妇人的。

但是此案一旦开始重审,那么此事的性质却全然不同。

朝廷花费人力、物力重新审查此案,若是最后没有查出问题,案件本身也并无冤情,那么在朝廷的眼中,不管李阿婆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是在戏弄朝廷,欺瞒天子。

到时候必将要会以诬告罪来惩处李阿婆,以此维护朝廷尊严。

庭杖八十和流放三千里是无论是哪个都不是李阿婆能受得住的!!

然李阿婆不罚,律法威严不正。

天下人皆以为朝廷可欺,到时将有更多人来敲响登闻鼓?!越级上诉的制度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严重者可能导致其崩溃!

故杀一人而威天下!

智者当为!

朝廷里都是明白人,到了那一天,绝对会毫不犹豫地行法以正律。

杨清源不愿李阿婆为了一点虚无缥缈的幻想,搭上自己的性命,但他却不能直接出手干预,只能尽力阻止复查此案。

随后杨清源继续说道,“只是下官以为,朝廷自当依律办事!即便已有公布天下的律例,那自然不能有违,不然对于朝廷的公信力有所损伤。李守一案,证据确凿,若是重审,于律法不合。”

从外人的角度,杨清源现在就是在阻挠一个案件的重审。

但是实质上,杨清源却是想要救李阿婆一命。

此时的杨清源已经察觉到了,天子已经有了重审的意向。

“杨大人所言虽然有理,但是却有失偏颇!”

大周喷子集团的领袖程青松开口了,“虽然此案不合重审的程序,但是那李唐氏乃是手持《大诰》敲响的登闻鼓,此乃太祖定下的规矩,为的就是给天下人一个检举揭发之权,如今登闻鼓响,却不重审此案,那置祖训于何地?!”

“重审此案,不是因为此案真的存在什么问题,而是要以此告诉天下人,若有冤情,可手持《大诰》进京鸣冤,天子圣明,必会还冤者一个公道。”

对于程青松和周帝来说,这是一个赢得民心,树立朝廷威严的绝好机会!

同时也能给天下的地方官敲响警钟,太祖虽逝,祖训仍在,若是有官员敢欺压百姓,枉法贪赃,人人都有检举揭发之权!

这些杨清源不是想不到,但是他犹豫了,为了这诸多利处,拿李阿婆的性命去赌一个可能性……他是不愿意的!

“上位!……”

杨清源还想再说,却被周帝抬手制止。

“杨卿不必再言,你们两人所说的都有道理!但是重审此案,还是利大于弊,且我大周以仁孝治国,太祖遗训,朕也不能有违!那便依制重查此案吧!”

周帝拍板做出了决定,“这件事情就由都察院先接手!刑部辅之。程卿、卫卿,你们以为该由何人接手此案。”

这个案子虽然不小,但是不可能出动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刑部尚书、侍郎级的人物,甚至连杨清源这个大理寺少卿管辖都嫌级别高了。

若是一个普通的杀人案都要正四品的官员亲自管辖,那朝廷官员再多一倍都不够用!

“臣推荐京畿监察御史胡云冀监察此案!”

程青松朝着一边的李寻欢点了点头,这是目前最佳的人选。

原本胡汝贞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都察院前日已经决定,派他巡查东南扬、越二州,所以这个任务就落到的胡云冀的头上。

胡云冀和胡汝贞,是李寻欢的嫡系班底,是由他一手提拔的,虽然李寻欢没有结党之意,但是两人的身上也是打上了李寻欢一系的标签。

说来也巧,原本李寻欢应该是被胡云冀弹劾辞官,现在胡云冀却成了李寻欢的嫡系手下,一啄一饮之间,自有缘法。

不过原本的胡云冀虽然弹劾李寻欢,却不是因为私怨,后来在查清事实之后,自觉弹劾李寻欢一事是自己失察,冤枉良人,便在李寻欢辞官后不久,遁入空门,也是一个铁胆忠贞有担当的人物。

周帝点了点头,认可了程青松的推荐,随后将头转向了刑部三人。

“禀上位,臣以为,此案可先由原负责复查的刑部郎中赵琛照辅助,他对案情较为熟悉,一旦确认本案确实需要重审,则可以改由大理寺的诸位大人接办此案,以此避嫌!”

说着,卫东来还向杨清源拱手示意。

这个安排得到了周帝的认可,“不错,就照你们说的办吧!”

杨清源见大局已定,便知道此事已无转圜余地,只能在都察院地复查出结果之后,再想其他办法。

至少得保住李阿婆的命,不能让丫丫成为孤儿。

在大佬拍板之后没多久,李阿婆又被带回到了偏殿之中。

“李唐氏,陛下天恩,特准重查你儿子的案件!”

李阿婆一听当即跪在了地上。

“多谢皇上陛下,皇上陛下圣明,皇上陛下万岁!!”

“李唐氏,你先别急着谢恩。”

一旁的刑部左侍郎洪列开口道,“天子虽然同意,但你要知道,登闻鼓并非等闲,若是敲响之后,查明你儿子却有冤情,那不但还你儿子公道,而且还会因你检举有功,有所奖赏,但若是最后发现你儿子的案子并无冤情,那你便犯下诬告、欺君之罪。到时候那便是杖、流之刑!”

李唐氏似乎完全不在意洪列的说法。

“我儿子真的是冤枉的!不会错的!”

杨清源案子摇了摇头,为了儿子的一线生机,李阿婆已经不在乎失败后的刑罚了!

“李唐氏,先于驿馆安置,由都察院负责!一切等案件重新审查之后,再行处置!”

在周帝作出了决定之后,大周的政法系统便高效运转了起来,此事乃是刑部下辖的案件,由都察院督办,大理寺暂时也没法插手此事!

在离宫之后,胡汝贞便带人将李阿婆送入了都察院附近的一家馆驿之中,并遣人看守。

在分别之前,李阿婆将丫丫托付给了杨清源。

“杨大人,老婆子这一走,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丫丫,我知道大人是个好人,还望大人和刚才的那位柳姑娘能帮我照看一下丫丫,她在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亲人了!”

此刻,李阿婆已经心存死志。

或许李阿婆心里也清楚,万年县和刑部的案卷、审判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只是她的心理不愿意相信而已!

杨清源开口道,“阿婆不必灰心,你儿子说不定真的是清白的!”

李阿婆笑着摇了摇头,但是笑容之中却带着一分凄惨之意,“老婆子已别无所求,只希望大人能照顾好丫丫,老婆子今生已经无法报答大人的大恩大德,来生在结草衔环!”

说着李阿婆,在杨清源面前缓缓跪下。

杨清源正要以真元将其托起,却见李阿婆摇了摇头,“大人,老婆子无以为报,只能以此大礼,表达心中感激之情!”

说着便跪了下去,给杨清源磕了三个响头。

待到李阿婆起身,杨清源立时上前搀扶,“阿婆放心,我等必然会照顾好丫丫!”

李阿婆又从怀中掏出了一个鸡蛋和十个铜钱。

“大人,这是老婆子身上最后一点东西,我知道大人是看不上的!但也是我的一片心意,还请大人收下!”

杨清源郑重地从李阿婆的手中接过了鸡蛋和铜钱,

在分别之际,杨清源还向胡汝贞点了点头。

大理寺和都察院的高层私下的交情极好,又同属政法系统,加上李寻欢的关系,胡汝贞和杨清源的私交也不错!

有他在,至少在这段时间内,李阿婆不会有什么困扰。

至于最后的结局,杨清源也已经无法把控!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