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一百二十七章 走访劳工(下)

“不必多礼!”杨清源右手微微一拂,便将两人托起。

“我此次前来,主要是有事要和你们商量!”

王九弟意识到了自己让客人站在屋外有些失礼,立刻请众人屋里坐,杨清源却拒绝了,指着一旁的柳树底下,“我们就在此说吧!”

杨清源带着王九弟在树下坐下。

“我此次前来,就是为了漕运之事,现在案子也解决了,神都也要尽快重开漕运,而我正在组织重建漕帮。”

听到重建漕帮的时候,王九弟有些不知所措了,因为他从内心不希望有漕帮。

杨清源也知道王九弟等一众漕工对漕帮恨之入骨,便慢慢将此事解释给他听。

一番话下来,王九弟听得一愣一愣的,“以后会费改为三十文一月?漕帮只抽我们一成,还不需要再纳税了!?!”

“不是不需要纳税,是你们的税款就在缴纳的一成里,由漕帮代你们缴纳。”

杨清源微微纠正了一下王九弟,纳税这个是每个大周百姓应尽的义务,可不敢逃税啊!

王九弟也不在乎到底是如何缴纳税款的,但是从杨清源的话中他可以听出来,新的漕帮要比原来的好得多。

“而且你们这个工作的模式也会改一改,你们以后便算是漕帮的成员了。缴纳的三十文就是你们的帮费。之后,你们的工薪最低一日也需要二十文,按货物数量计算增长。”

王九弟听着很兴奋,但是随即反应了过来。

“可是那些商人是不会答应的!”

“这个不需要你们来担心,漕帮会帮你来收款,以后所以商人支付的工钱都会付给漕帮,然后漕帮会根据你们的工作量,抽取一成后,将工钱下发,多劳多得!”

王九弟仔细盘算了一下“这么说,以后我们也是漕帮的人了!”

“是的,你们就是漕帮的人,如果有人敢欺负你们,漕帮会替你们出头,以后的漕帮也不会在设堂主、香主,只分总舵、分舵,每一舵中人员分为你们这样的工人,保护漕帮的武者和负责运行的行政。”

杨清源耐心地给王九弟解释,他需要王九弟来带动京城的漕运劳工。

“你们的工钱,本月会按照每日二十文发给你们,算是补助金,你们这个月的工钱从下个月开始,变成一月一结!”

说到这里王九弟有些犹豫,这个月既有补助金又有工钱,相当于拿双份当然是好事,但是一月一结让他们很犹豫。

杨清源知道王九弟的顾虑,但是一月一结能极大减少漕帮的无效工作,乃是提高效率的必须程序,便安慰王九弟道。

“你尽可放心,第一个月,漕帮会先给大家一笔六百文的补助金。到时候大理寺和都察院会有人进驻漕帮,若是有人胆敢私吞你们的工钱,你们可以直接上告,如果他们不管,便直接来大理寺找我,我替你们做主!”

杨清源说到一半便停下来,让王九弟将挑夫船工之中有威望的人都一起叫来,索性在这柳树之下给他们开了个思想会,为他们统一解答了问题。

这一下来了近百人,都坐在了柳树底下,听杨清源宣讲新漕帮的政策。

为了收服民心,杨清源更是将漕运码头瘟疫的真相说出来部分,在杨清源口中,俨然变成一个严惩贪官恶商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在这些百姓心中,经久不衰。

如此的大环境下,惩恶比扬善更让百姓信服,他们不懂什么朝廷新政,但他们知道有个人替死去的上百同仁报了仇,那些死难的挑夫中有他们的兄弟、孩子、叔侄。

这个惩恶的故事,让杨清源的话,得到村民充分的信任。

一个为民做主的清官大概是不会骗他们的。

这一讲便是一个时辰,终于在接近傍晚的时候,漕运新思想宣讲大会落下了帷幕。

挑夫、船工的代表也都高兴地各自回家。

“大人不如吃个晚饭,再走吧!我让婆姨煮了我们岐山的臊子面。”

就在杨清源要带人离开之际,王九弟拦住了杨清源,刚刚王九弟让自家的婆姨去左邻右舍借了菜和肉,将自家最后的一点白面给拿了出来,做了一顿臊子面。

杨清源本想推辞,但是王九弟夫妇眼中的殷切,却让他开不了这个口。

“那就尝尝尊夫人的手艺吧!”

眼见杨清源留了下来,王九弟夫妇的欢喜抑制不住,笑容不断。

杨清源一行六人怕弄乱了王九弟夫妇的茅屋,便直接在柳树底下吃完了面条。

说实话,这臊子面做得很一般,但是杨清源却吃得很香。

吃完之后,杨清源朝着姬瑶花传音入密,姬瑶花也是微微点头。

杨清源眼见天色不早了,也起身告辞,一旁的姬瑶花趁着杨王九弟夫妇和杨清源告别之际,以轻功闪入了茅屋之中,在里面留下了五两银子。

杨清源在王九弟的陪同之下,沿着村中道路出村,又遇见了之前的那几个玩耍的孩童。

此刻,那个叫五斤的小女孩正在给自己的小伙伴分糖沾。

这样的贫苦人家的孩童,一年四季可能也尝不到几次甜味,甜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奢侈。

但即便如此,五斤还是将一小包的糖沾分给自己的小伙伴们,虽然糖沾不多,但是每个人都能分到。

虽然身处阴影,但是这些孩子的童心依旧纯真、善良,杨清源从不怀疑世间有大恶,但他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王九弟,我到时候会让漕帮开个学堂,凡是漕帮中人,有适龄孩童皆可进学。一月只需三十文,一日早、午两餐,虽然讲不了什么大学问,但也可教他们识字。”

王九弟听到此处又一次愣住了,旁者不论,光是这早午两餐,便已经远远不止三十文,漕运村这是要苦尽甘来了。

“他们是你们漕运村的希望,读书可以明理,即便日后不进学、不考举,也可开阔眼界。”

王九弟虽然没有孩子,但是却能感受到这个学堂的好处。

学堂暂时还没有提上日程,杨清源也没有多说,不然未免有空口白话之嫌。

就在一行人走到村口之时,杨清源发现事情有些不对。

昏暗的天色之下,村口乌压压地站着一大群人,后方的三个捕快更是立时戒备起来。

待到杨清源走近之时,领头的老者突然跪了下来,后方的人群也如浪潮一般,乌压压地跪下去。

杨清源掌间真元一吐,拦住了为首的老者,却拦不住后面的人。

杨清源感受到老人的坚决,苦笑之后,只得收回了真元。

“漕运村上下,叩谢青天大老爷伸冤昭雪之恩!使我漕运村上百冤魂得以安息!”

这一跪,不仅仅是叩谢杨清源的重组漕运,改善生活,更是跪杨清源提死难的漕工伸冤报仇。

当所有人都将目光这在失窃的库粮上时,几乎没有人记得漕运码头无辜罹难的上百挑夫,包括杨清源。

上百条生命在冀州的雪灾面前似乎变得不值一提。

但是这些百姓记得,是眼前这个青天大老爷,查清码头瘟疫的真相,让上百冤魂得以安息。

他们想要活着,但他们更怕不明不白的死去。

杨清源没有想过,自己为了获取漕运劳工信任,所讲的一个故事,竟然让这些漕运村的百姓,扶老携幼,等在此处。

虽然这个故事是真实的,但是杨清源还是百感交集。

快步上前,杨清源想要将老者扶起,“老丈起来吧,这腊月之中,地面阴冷。”

“大家都起来吧!”杨清源的声音带着真元传向后方。

看着未起身的众人,杨清源再度以真元喊道,“各位乡亲,太祖圣训,凡我大周军民,若非朝见天子,不行跪礼,作揖即可!”

“只要不在公堂之上,即便见了官吏,也无须跪拜!所以,大家都不许再跪,站起来!”

所有人都没有起来,一直到磕完三个头,人群再次从前向后,如潮水一般再度站起。

“漕运村上下感念杨大人大恩,此生不忘!”

为首的老人再度要跪,被杨清源的真元托住。

“老丈不必如此!为民伸冤昭雪,本是我大理寺职责所在!老丈如此,反倒让我难以自处,此时天色已晚,夜间风大,老丈还是让大家快快散去吧!”

为首的老者没有答应,反而说道,“我等送大人离开,便会自行散去!”

杨清源见老人如此执拗,也没有办法,只得先行离去。

随着杨清源众人的离开,人群自发地让出了一条道路,众人于道路两边目送着杨清源一行人离去。

直到看不见杨清源一行人,才缓缓散去。

回到大理寺的书房之中,随行的众人也是感触颇深,其中以狄知远为最,他虽然曾任一州法曹,但是也曾主政一县,“大人此举深得民心矣!”

杨清源有些沉默,随即便恢复了正常,“现在最重要的便是漕帮的重建工作,明日漕运重开,一切繁重事务便会随之而来。”

“大人放心,我们已经招募了文书二十名,江湖武者十五名,这个数量会在之后慢慢增长,近期会有大理寺和六扇门的捕快一起维持漕运码头的秩序!”

杨清源点了点头,“大理寺方面,就让巡捕统领李纲负责漕运码头的事务吧!”

狄知远点头说道,“李纲心细多谋,可当此人,不过漕帮还是需要一个主事之人!大人可有人选!?”

杨清源从一旁的抽屉之中,拿出了一个卷轴。

“人选我早就考虑过,漕帮的前任堂主司徒羡意便是最好的人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