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清源面对神秘人的提问,正在思考一个合理的理由。

既然不能说迷路,那总不能说自己是来夜跑的吧!?

“如果我说我是来采药的,你会不会信?”杨清源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他确实本是因为这蛊虫异动来寻找血河宗余孽的,但眼前之人并不是血河宗的妖人,不想节外生枝。

戴着斗笠的神秘人不由笑道,“看足下的打扮应该不是我南疆之人,这大半夜的采药,足下莫非以为我可欺不成?!”

杨清源这个理由显然让神秘人很不满,这南疆不是没有中原来的采药人。

南疆自身产业不发达,单一的耕作农业让他们生活物资匮乏,需要频繁与大周的商人交易货物。

故而,在南疆有采药人或者商人,这是很常见的事情。

可这些人从不进入瘴气环绕的深山,更不会在夜晚出行。不说这诡异毒烈的瘴气,就是隐藏在草木树林之中的恶虫毒蛇足以夺走一般人的性命。

而杨清源在夜间行走于此,身上衣物没有任何损坏脏污之处,分明就是游刃有余。

关键是神秘人自己也是高手,但杨清源就在眼前,他却无法锁定此人的气机。这是神秘人从未遇到过的。若非借着这瘴气之妙,神秘人甚至难以提前发现杨清源。

这让神秘人对杨清源极为忌惮。

在神秘人观察杨清源的同时,杨清源也在观察此人。这神秘人能够提前察觉自己的存在,并出现在自己的身后就足以说明这个斗笠人的武道修为了。

杨清源虽然对自己的武学自信,但也不会无故树敌,特别是手中琉璃瓶的蛊虫对此人的到来没有一点反应,可见此人并不是血河宗的妖人。

只要不是血河宗的人,那就是可以谈的。

“在下其实是前来求见十二峒中高人的。”杨清源对神秘人的身份有所猜测,眼前这个头戴斗笠的神秘高手多半就是十二峒中人,既然如此不如坦诚一点,直接说出了目的。

听完杨清源之言,虽然斗笠人毫无反应,但杨清源依旧能感受到此人的惊讶。

数息的沉默之后,斗笠人开口道,“你既知道十二峒之名,就该知道,十二峒为我南疆最神秘之地,寻常南疆人都见不到,更何况你一个周人。”

虽然斗笠人的语气依旧没有感情,但是其明显比之前缓和了许多。

杨清源的如实相告让这个斗笠人放下了些许的警备心,但也仅仅是些许。

非我族类,何能轻信?

“在下有祝融氏一族的祝融雪引荐,相信十二峒的诸位前辈会给我一个机会的。”

祝融氏为南疆上古蛮王一脉,便是十二峒的众人也得卖几分面子。

不想斗笠人却摇了摇头,“祝融氏固然是我南疆大族,但据我所知,仅仅一个祝融雪的份量,应当还不足以让十二峒破例。”

……

——

“你也说了祝融雪不足以让你破例,为何你还是与杨清源联手了!”听到这里,九峒主自然是知道两人在昨夜就已经达成了协议,合作试探十二峒中隐藏的血河宗门人。

但九峒主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总峒主会与杨清源合作。

自当年盛唐与南疆一战之后,南疆对中土王朝的态度就一直是戒备无比,当年的镇南沐王府势大之势,南疆诸部也没有臣服,只是向十万大山内部迁徙。

怎么可能一晚上的时间,就让总峒主放下了戒备,与之合作。

杨清源笑了笑,“我当然没有这么大的面子和本事,但其他人却有!”

九峒主看向杨清源眼神之中带着疑惑之意,他本就是十二峒中的高层,对于十二峒的各种辛密都是了如指掌,若说有中原人可以打动二峒主,他是相信的。

二峒主本就是李唐皇室之后,与中原所有联系,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总峒主乃是根正苗红的南疆人,与中原没有任何的牵连,到底什么人能够让总峒主放下戒备?!

九峒主以及剩下的南疆众人都将目光看向了总峒主。

好奇的可不仅仅是九峒主一个人。

总峒主却是没有反应,反倒是杨清源开口道,“也不能算是一个人吧,而是一个人的信物。”

杨清源的话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何等人物才能打动总峒主。

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杨清源从铁手取来了一个木匣子。

“我在前来南疆之时,便考虑到了南疆与大周之间的嫌隙,怕南疆的诸位豪杰对我等有所误解,故此前往益州求得了此物。”

木匣打开,杨清源从其中取出了那一件信物,当众人看到了此物之时,先是一滞,随后众人心脏都为之一顿。

九峒主也死心地闭上了双眼。

一把鹅毛羽扇被杨清源双手奉持。

“南疆可曾忘千年之约!?”杨清源清冷的声音回荡在十二峒的山岭之内。

包括总峒主在内的众人,再也没法站立,竟是纷纷向着杨清源单膝跪地。

“阿祖阿公在上,千年之约,我南疆诸部,永不敢忘!”

他们跪的不是杨清源,而是杨清源掌中羽扇的主人——季汉丞相,忠武侯诸葛卧龙。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丞相平定南疆之乱,将中原的耕作冶铁之术教给了南疆之人,使得他们从刀耕火种迈向了文明。

包括今日南疆之文字、文化、服饰、节日……其背后都有着诸葛武侯的影子。

教化之功,感沐之德,无以为报。

时蛮王孟获,感念武侯大恩,遂联合当时最强大的八个部落,以八枚不同颜色的宝石,制造了一柄羽扇,进献给武侯。

只是武侯清贫自矜,修身无外,不喜此奢华之扇,在收到之后未曾长期使用。

直到卧龙身殒,季汉后主为之立庙建祠之时,才以此扇制造丞相之雕塑。

原本寻常的羽扇,得丞相之像的浩然之气所蕴养,竟然千年不腐,宛如新扇。

杨清源在此之前,也不确定此物到底有没有效果,但还是从诸葛家后人的手中得到许可,从武侯祠中请来此扇。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