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呜~~~”

厚重苍凉的号角声在大地之上回荡。

战鼓隆隆,带给战场上的士卒巨大的压力,无论是龙武军的,还是赵王军的。

只是双方的士气现在却已经开始反转。

初战之时,赵王军士气饱满,完全没有把龙武军这支新军放在眼里。那个时候,赵王军的心中是有一股必胜的信念的。

但在强攻数次失利之后,赵王军的心态就开始变化了。

原本眼中不堪一击的龙武军,竟然有如此的韧性,这显然是出乎众军意料的。

而且,数次强攻,赵王军并非没有伤亡,为了将佯攻装出强攻的模样,张世美特意将气势做足。

数轮进攻下来,赵王军也是有七千余人的伤亡。

这点伤亡放在三十五万大军前自然是不够看的,可付出了伤亡却没有战果,这是赵王军的士卒、中下级军官不能接受的。

眼前的龙武军就像是一个龟壳一般,让他们无从下手。

长此以往,士气必然是低落的。

这还是左翼大败崩溃的消息没有传到中军,一旦这个消息传到中军,那必是将无战意,军无士气。

“传令,令陈亨点精兵五万,收拢残兵之余,死守我军左翼,必须将敌人牢牢挡住!确保大军侧翼无虞!”

“是!”

左翼虽然溃败,但尚有残兵,张世美让陈亨收拢率军坚守左翼,是为了给正面大军争取时间。

他其实在犹豫要不要撤退,但对于赵王的了解和红叶原的地形特征,让张世美打消了撤退的念头。

赵王的多疑阴鸷固然是张世美死战的原因,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红叶原的特殊地形。

红叶原虽然中间是一个大平原,足以容纳千万人规模的兵团作战。

然其四面环山,周围无大路可走,出入红叶原的路径只有三个,在龙武军背后有两个出入口,而赵王军方向只有一个出入口。

这样一个口子,往日走马行商尚且算宽敞,但是要容纳数十万大军通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赵王军从前方进入红叶原到后军完全进入红叶原足足花了一个半时辰有余。

原本张世美将决战之地挑在这里,就是为了以此地的特殊地形来阻碍龙武军的逃窜,尽可能地扩大战果,没想到现在却成了限制自己的地形。

张世美若是选择撤退,那龙武军就可以衔尾而击,根本没有办法摆脱龙武军的追击。

唯独剩下正面硬拼,尚有几分胜算。

“列阵!”

龙武军的军阵缓缓前推,这样子反倒是让赵王军的士卒松了一口气。

他们倒不是怕和龙武军正面交战,而是害怕龙武军一直躲在武刚车阵中,以弩箭和他们周旋。

现在龙武军的主动进攻反倒是让赵王军士气回升,若论攻坚,或许他们不算很擅长,但是正面野战,龙武军是绝对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的。

“唰!唰!唰!”

龙武军前进的步伐异常的整齐,齐刷刷的步伐声在战场上显得很震撼。

原本还气势汹汹的赵王军也被吓了一大跳。

“咚!咚!咚!”

但随着赵王军中的战鼓响起,赵王军的士卒也很快进入了战斗状态!

我等纵横燕幽无敌手的精锐,还怕你们这一支童子军吗?!

“大将军!?”一旁的副统领看着一脸坚决的张世美,还想要再劝,此刻决战绝不是明智之举。

可张世美理都不理会他,只是缓缓从腰间抽出了佩剑!

铁骑覆灭,左翼倾頽。

唯有死战,方有破局的一线生机!

“铿!”

“弟兄们!杀!”

……

——

《周史》有载:麟德四年,元月十二。

龙武军与赵王叛军决战于晋阳以东的红叶原。

朝廷大军十八万余对阵叛军三十万。

时,龙武军都督,晋阳郡王曹雪阳以守代攻,先破敌左翼,四方侯杨氏妙真,为都督镇军,先斩叛将朱士宏,后诛反贼谭渊,击破叛军左翼。

郡王遂号令大军前出,以阵战,步步紧逼,直取叛军中军。

逆渠张世美,为叛军主将,慌乱之下,与郡王决战于红叶原上。

曹郡王身先士卒,鼓舞三军,大破赵王叛军,歼敌十五万,俘敌十万……

郡王曹以此功晋太子太保!

此役之后,天下震动,叛军惶恐,不敢西向。

……

——

“好!”

武英殿内,坐于主座之上的麟德天子拿着从前方传来的战报,高声喝彩道。

武英殿内的众学士俱是瞩目天子手中的那份情报。

这是锦衣卫驻龙武军办事处传回的军情,比兵部的情报还快了一分。

就在众人要开口询问之时,门外传来的兵部郎中的声音。

“臣兵部郎中郎杰,求见陛下,有捷报上呈!”

兵部今日并无侍郎值守,左侍郎巡查京畿防卫部队的军械,右侍郎于武英殿当值,兵部尚书在开会。

故此,捷报只能由他一个小小的兵部郎中来上呈。

“诸卿,不必猜了!朕手中的这份情报,与郎卿要上呈的捷报,应当是同一份。”

随即郎杰被传入殿内。

“臣兵部郎中郎杰,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郎杰年过四旬,此时却显得有些紧张,此处不是旁地,而是武英殿,是召开大周最高军事会议的地方。

他一个兵部郎中,不过是从五品上,往日是根本没有资格踏入此地的。

“不必多礼,将你手中的捷报念给诸位大人听吧!”

郎杰闻言愣了一下,随后看了兵部尚书李澄光一眼,然后打开了手中的捷报。

“臣曹雪阳叩上,腊月十二,逆渠张世美率赵王军叛军进犯晋阳,臣奉命率龙武军镇守。元月十二,臣诱使张世美于红叶原决战。今逆渠已破,贼首朱士宏、谭渊、房宽……等三十五人皆已伏诛,并州归治。此乃陛下圣服教化,育民之德也。

龙武军镇军中郎将杨妙真,阵战贼首朱士宏谭渊忠勇不屈,身冒百死,助臣击破逆党,厥功甚伟,臣请朝廷封赏以彰其功……忠勇将军曹文昭,昭武校尉曹化蛟奋勇杀敌,将军林雨、王义、张博谦……身先士卒,屡建奇功,居功至伟,为破叛军不幸身亡,臣痛惜之至,请谥爵位,以荫护其后人。

臣身在并州,仰望朝阙,冀能尽早面圣,幸甚之至,上陈诸事,请圣上阅批,臣曹雪阳再拜顿首。”

待到郎杰读完战报,武英殿内已然是寂静无声。

数息之后,掌声响起。

兵部尚书李澄光率先起身鼓掌,随即掌声响彻武英殿。

“啪!啪!啪!”

这是一场谁也没有想到的大胜!

“好!好!”一向老成持重的王华和李澄光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

这一大胜对于大周中枢意义非凡。

大周中枢可动用的机动精锐兵马有六成都调拨给了赵天麟,组建了平靖军。

内阁对于赵天麟的平靖军是寄予厚望的,希望能凭借这位老将率领的精锐平定靖难之乱。

初时战事顺利,然白沟河一战,赵王朱楷以天时之力,逆转大事,击破平靖军。

朝廷中枢的精锐,一战尽丧。

可以说这场大战之后,朝廷在战略上就失去了主动权。

天策军被北乾所牵制,御林军要守住关中之地,只剩下一支新建的龙武军独木难支。

赵王的兵锋已经直指并州,齐鲁之地已经是赵王的囊中之物。

孔府甚至已经准备好降表了,就等着赵王入主齐州、青州。

朝廷中枢的决策也是暂时放弃齐青二州的防御,以空间换时间,来给朝廷加固关中防御,整军备战足够的喘息之机。

至于龙武军,内阁和六军都督府对其的期待都不是很高。

对龙武军安排的战略任务,是要求其以晋阳城为核心防御点,建立防线守住并州西部诸郡,阻止赵王军东进。

没想到,曹雪阳竟然给了他们这样大的一个惊喜,竟然击溃了张世美的主力大军。

虽然龙武军也是损失惨重,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赵王虽然依旧手握精兵,但他最精锐、最信任的就是张世美手下的三十五万精锐。

他现在麾下的兵马,由降卒、女真等混编而成,想要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而时间也是朝廷中枢最需要的!

麟德天子坐于皇座之上,此时心中得意。

细细算来,曹雪阳算是他的嫡系人马。曹雪阳是他师父杨清源的红颜知己,算起来就是半个师娘了。

而且她还是自己一手提拔的,龙武军也是麟德天子下旨新建的。

现在龙武军建立了这么大的功勋,麟德天子脸上也有光。

虽然朝中的政治生态维持平衡,但斗争一直在继续,麟德天子虽然很少干预具体的政务,但依旧需要维护自己的威严和地位。

君不见后世蓝星君主立宪的英吉利王室也时不时的有国民叫嚣要将其废黜。

可见王室要想维持地位,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麟德天子尽可能地减少对于具体政务的干预,固然使得权力分散相互制衡,但也必然会导致皇权的衰弱。

时不时地彰显王权也是有必要的。

曹雪阳此战,无疑是让麟德天子大大地露脸。

当时编练新军之中,龙武军的新式练兵法就遭到不少大臣的反对,今日看来,当日错的不是麟德天子而是这些人。

“吴卿,你以为下一步龙武军该如何行动!?”麟德天子询问六军都督府现在的主事人吴克明。

他统领御林军,主持六军都督府,相当于总参谋部的一把手。

其他的大臣虽然在战略上也参与讨论,但具体到如何部署还是要有六军都督府给出方案。

“陛下,臣以为,龙武军虽然损失严重,可正是士气如虹之时,当下令龙武军东进,收服大河以北,齐州、青州、冀州被赵王叛军所侵占之地,尽收河南之地,于黄河与叛军对峙。”

吴克明也是一代将才,对于战场的局势把控还是很精准的。

大河以南,赵王虽然占据了不少郡县,但其河南之主力已经被消灭,根本无力守住这些地方。

而赵王的兵马尚在混合整编之中,短时间内难以南下支援。

正好趁此机会,收复失地,将战线北推!

麟德天子闻言连连点头,他虽然想得没有吴克明这般成熟,但整体的思路与吴克明基本保持一致。

“李卿,你是兵部尚书,你以为该如何?!”

李澄光这个兵部尚书被问到此事,当即起身回答道,“臣以为要立刻补充龙武军之兵力,修复军械,供给兵甲,抚恤士卒,保证龙武军之士气战力。”

兵部职权尤重,掌武卫官、士官选授考课及军制、训练、征调、镇戍、边防、仪仗、禁卫、驿传、厩牧、军械、符勘、兵籍、武学等军事行政,必要时,其堂官往往督军出征,本部操赏罚进退将帅之柄。

但是兵部之权柄却不体现在作战上,而是军事的行政相关。

虽然此时天子相询,但李澄光也没有僭越的意思。这是当初和军方约定好的。

其所言,也是极为完备,引得众人点头称是。

“吴卿、李卿、王卿,你们以为该从何处抽调兵力,补充龙武军。”

麟德天子向三人提问,吴克明是六军都督府的主事之人,李澄光是兵部尚书掌征兵、训练、征调事宜,而王华暂领首辅,为文臣之首。故而十三征询他们三人的意见。

王华和李澄光看了吴克明一眼,并没有开口说话,兵马调动不是他们的事情,自然要吴克明先说。

“陛下,京畿之地,御林军此时尚余可战之精兵十三万人。其中守卫京畿,至少需要八万人,可抽调五万精锐支援曹都督。”

京畿这么多地方,还有偌大的京城,八万兵力已经是极限了,再少就没法保证京畿的稳定和安全了。

随后吴克明看向了王华和李澄光。

哥们已经尽力了,实在拿不出更多人了!只能靠你们二位了!

王华看向李澄光,相互点了点头。王华率先起身道。“陛下!京畿之地,可征调民夫五十万有余,可为龙武大军转运提供保障。”

这些民夫虽然不能作战,但无论是加固城墙,还是运送粮草都需要人来干。

他们也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