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九百八十一章 良机已现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九百八十一章 良机已现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色之中,一只飞鸟悄悄地落在赵王军的军营之外,一道鬼鬼祟祟的身影在出现在此地。

来人从飞鸟之上取下了纸条,借着微弱的月光,看得分明。

“援军主帅,赵王行踪?”

两行小字交待清了任务。

此人立刻将这一团纸揉碎吞了下去。

锦衣卫特制糖纸,入口即化,味道香甜,就算是杀人解尸也找不到碎屑。

“老吴,你人呢?!”

不远处一个声音传来,其中带着浓浓的燕赵口音。

“来了,我刚刚听到这里有动静,还以为是南军那群小瘪犊子摸过来了,没想到他娘的是只夜枭。”老吴口中骂骂咧咧地从这树丛中走了出来。

另一人却丝毫没有察觉到什么异常,反而夸赞道,“老吴,你不愧是咱们军中的老斥候了,就是警觉,要是每个人都能像你一样,那咱们赵王府的大军,定然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老吴闻言面色一僵,差点没绷住,这是什么神奇发言。

好在月色确实昏暗不明,而老吴的面部表情管理能力也不错,才没有被发现异常。

“哈哈哈,分内之事,分内之事!”

老吴只能打着哈哈蒙混过关。

收到锦衣卫北镇抚司传讯的卧底当然是不止老吴一人的。

燕城之中,北地之内,上百名锦衣卫的精英都接到了这个人,再由他们向下地锦衣卫传达命令。

一张巨大的情报早就在燕赵之地铺设,即便是赵王费尽心思也只能将其重创,难以破坏。虽然知道有情报不断送出,赵王也无可奈何。

……

再说这老吴,带着任务回到了赵王军的大营之中。

他除了是赵王军斥候营的队正之外,还是锦衣卫北镇抚司衙下的百户。

锦衣卫一个千户所计1120人,一个百户所计112人,正七品的官衔。但从官位上来看,百户和一县县令是平级的。不过身份地位,却无法相提并论。

“老吴,你说咱们这场仗能赢吗?!”一旁和他一起巡逻的斥候队副一边卸去身上的皮甲,一边问道。

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问题,更是许多赵王军士卒的问题。

虽然喊的是奉天靖难的口号,但中下层的军官都已经开始议论这件事情。赵王此举,到底是谋反还是清君侧。

大义名分在这片大地上永远还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别看老吴是锦衣卫在赵王军中的卧底,但他在赵王军中一直表现出的是极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正确。

“别瞎说!”老吴的声音突然提高到,“赵王殿下乃是太祖高皇帝之子,太宗文皇帝之弟,自然是朝廷栋梁,护国柱石。如今奉天靖难,非为私欲,而是为了我大周的江山社稷。此乃大义之战,得太祖高皇帝在天之灵庇佑,必胜矣!”

队副见老吴这般话语,也不敢再多说。

虽然相交多年,但这老吴分明就是王爷最忠实的拥趸,自己要继续多说,恐怕他要和自己翻脸了。

这是老吴作为锦衣卫王牌卧底的觉悟,他在人前就是一个赵王的死忠粉丝。干他们这行的,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不管这人与自己是否熟悉,都要掩饰好自己的身份。

这一次,他的这份小心谨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就在他们交谈之时,斥候营外正有两人听着二人的对话之声。

其中一人是斥候营的游击将军,而另一个人的身份显然比他更高。

一般军中一营兵马由校尉率领,但斥候营确实由一名游击将军统领,属于是低职高配了。

普通一营兵马的统帅,地位要低于他。而从两人的站位来看,明显以斥候游击将军为辅。

“王将军,你们斥候营中竟然还有这等见识之人,实在是让我刮目相看啊!”

此人年岁不大,身穿布袍,但是举手投足之间却有着大将风度,显然不是普通人。

“小张将军谬赞了!不过是平日里耳濡目染得多了,才能说出这番话来了,不必夸奖太过,否则反倒让他们骄傲自满了。”

这位小张将军哪里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耳濡目染,能从哪里耳濡目染?还不是他这个游击将军这里。

这话初听是在谦虚,但实则是在邀功。

因为他这个游击将军一直在营中传达赵王奉天靖难的大义,故而这些斥候士卒才能说出这番话来。

小张将军想明白了这些弯弯绕绕,拱手道,“王将军太过谦虚了,这军中士卒能感悟奉天靖难之大义,说明王将军平日里操练有方啊!”

王将军闻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要的就是小张将军的这句话。

这位小张将军,乃是赵王身边的红人,赵王甚至亲自教导其兵法韬略,若是他能在赵王面前美言几句,那自己这五年未动的职位说不准就能往上挪一挪了。

这位小张将军乃是赵王麾下第一大将张世美之子张文弼,岁年不大但已显名将之资,深得赵王的喜爱。

从小就陪读于赵王的公子身旁,与老大老二老三相交莫逆,几乎是赵王钦定的下一代军方领军人物。

“刚刚那个斥候不错,劳烦王将军查一下,他叫什么名字,这几日暂时将他调到我麾下听用。”

“是!”

……

“什么?!”老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姓游击将军见状忍不住上前拍了一下老吴的脑袋,“我说,你老小子被小张将军看中了!他想要借调你去他麾下,你是走了狗屎运了!”

听完王将军的话,老吴的心中一阵庆幸,这时候才意识到平时就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多么的重要。

昨晚的那番对话,他完全没有意识到有别的人在,但他还是这样说了。

现在这番话的效果就来了!

而王将军提到的小张将军,更是让老吴心中激动。

在赵王军中,张将军或许有好几个,但小张将军只有一个。

张文弼虽然官阶不一定高,但身份不低。

更重要的是,他一直随侍赵王身侧,此时张文弼出现在了军中,那是不是意味着赵王也在李远军中?!

很快,这个问题不需要老吴思考了,他被带到了张文弼的跟前。

来这里的不仅仅只有他一个人,还有其余九个人,都是李远精心挑选的,效忠赵王的人,有校尉、有队正。

“你们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带领李远将军的近卫营负责此地的外围的警卫事务!”

李文弼的此言一出,老吴有八成把握,赵王此时就在李远军中。甚至于就在这军帐之中。

原本老吴传递交互信息是通过外出巡哨之时,现在他被抽调至此,自然没有办法传递消息。

好在,斥候营中,还有锦衣卫的人,老吴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了他。

夜间,随着一只夜枭从赵王军营地附近飞起,这份情报也被传递了出去。

……

——

老吴的情报是目前关于赵王行踪最重要的情报,被传达到了平靖军的锦衣卫随军办事处中。

随军办事处由锦衣卫千户负责,虽然职级不高,但权职不小。负责情报的搜集与分析,军中内奸的稽查,军纪的纠正与监督。

有股子军统的味道了。

在老吴之后,又有多方情报汇聚,在甄别真假,去伪存真,综合分析之后,结果出现在了赵天麟的书案之上。

初见雏形的战争情报学,已经在六军都督府和锦衣卫中出现。

他们分析研究侦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敌方的军事思想、战略方针和作战意图;

敌军的编制、装备和部署;

敌方重要军事人物;

敌方的兵要地志和军事目标;

敌军的训练素质和作战特点;

敌方的战场装备、战争保障等;

比如赵天麟想要找到赵王的行踪,就是其中的第三条,敌方重要军事人物,

赵天麟看着手中这份情报,只觉得自己的脑袋轻松了不少。

十一月初一至初九,赵王不曾在王府中现身。

十一月初二,燕城有数队援军携带辎重粮草前往支援李远所部。

十一月初六,李远军中出现神秘人物,身份极高,疑似赵王。

十一月初六,张文弼在李远军中出现,此人常年随侍赵王左右。

……

这份书笺之上的情报之间相互印证,条理清晰,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赵王已经秘密抵达李远军中。

这让赵天麟激动之下,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在其上留下了一个淡淡的掌印。

“好!好!”

确认了赵王的所在之后,赵天麟心中的战意更盛。

若是能趁敌人不备,过河突袭,不仅能击破敌人,说不准还能擒杀赵王。

赵王朱楷是靖难叛乱的元凶首恶,只要抓住了他,所谓的靖难叛乱也就变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赵武,渡河的舰船准备得如何了!?”

在渡河之前,李远部将白沟河以南的所有船只全部征集了,导致平靖军短时间内无船可用,只能自己伐木造舟。

“大都督,弟兄三日之内已经造了木舟两百,木筏八百。一次可以运送三千四百人过河!”

平靖军中多是北人,你让他们骑马驾车,或许都是好手,但是让他们造船扎筏,实在是为难他们了。

能在三日之内,完成这些木舟和木筏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另外我让你找的其他过河办法,可曾找到?!”

赵天麟也没有见所有的期望都放在舟筏之上,还遣人探寻其他的过河之法。

特别是常年生活在此的百姓,他们或许会有办法。

赵武摇头道,“大都督,散出去的人还没有回禀的消息。”

赵天麟心中开始焦急起来,赵王此刻尚在李远部军中,但并不代表他一直会在李远军中。

不管怎么讲,赵王都是一方雄主,他需要考虑的事情是方方面面的。万一因为其他事情,让赵王离开了李远军营,那击破李远的收益就呈直线下降了。

就在赵天麟发愁之时,一个小将兴冲冲地冲入了赵天麟的帐内,“大都督,找到了!找到了!”

来人正是赵离念的好友,钟亚期。

此人之前在雁门前的左营之中设下了一出空营计。并在营内设置火油炸药,一把火,差点送走了赵王麾下的猛将火真。

钟亚期也因功升迁为游击将军。

赵离念因为安顿伤兵,编练城防兵马,暂时没有随军前来。

这也算是赵天麟的一点私心,他们赵家一脉就剩下这点骨血了,他还是希望在自己死后,能有人祭奠,赵家能有人传承。

这也是人之常情!

对于钟亚期,赵天麟也是十分喜爱,这个年轻人和他的孙子赵离念一样,有活力,而且打仗之时不受所谓的兵法教条约束,想到一出是一出。

“小钟,你这风风火火的,像什么样子。这里是大都督的帅帐!”赵武出言提醒道。

军中是最等级森严的,主帅的权威可能会上升到整支军队的指挥是否顺畅,不是简单的一句爱兵如子就可以概括的。

德威并重,才是正道。

钟亚期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冒失之处,立刻行礼道,“大都督,赵将军,末将有失为将之仪,还请二位降罪。”

赵天麟见状更加满意了,他本心之上是不打算处罚这个小将的,但他现在主动认错,对于少年人来说更是难能可贵。

“无妨,不过是小过失,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赵天麟一句话,就将此事揭过,既确认了钟亚期的错误,又给这件事情定性。

赵武当然也不想为了这点小事去处罚一个年轻小将,但是军有军规,现在赵天麟发话了,他自是不会去当这个恶人。

“小钟,你刚刚说找到了,你找到什么了!?”

赵天麟端起了茶盏,见到这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他觉得自己心中的烦闷,也减了一分。

“我找到渡河之法了!”

“什么?!”赵天麟手中的茶盏差点没有拿稳,洒出了一片茶水。

但他顾不上擦拭,起身快步走到了钟亚期的身旁。

“是何办法?!”

钟亚期也没有卖关子,带着赵天麟和赵武二人快步来到了沙盘之处。

“在我军大营以东不远处,有一段河流,先是左右分流,随后河面变宽,秋冬枯水之时,这河水只到人的大腿处!”

赵武与赵天麟闻言对视,都掩不住眼中的喜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