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九百七十七章 传讯南疆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九百七十七章 传讯南疆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疆。

突然一个大理寺广闻司的轻功高手,飞驰而来。

这南疆这山路崎岖的地段,马匹并不好用。反而是轻功高手在闪转腾挪可以快速行进。

此时,隐藏在暗中的六扇门、大理寺、神侯府的高手已经彻底控制了南疆边境的城防,防止有血河宗的人渗透而入。

这种情况下突然出现了一个行色匆匆的轻功高手,自然是十分碍眼的,他不过是刚刚进入玉龙城,就被正道高手发现了。

双方相互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广闻司的高手还以为遇上了边境的武者,这些人亦正亦邪,他不愿多生事端,尽量躲避。

而他的这番举动在正道武者的眼中就成了鬼鬼祟祟,心怀叵测。

那便更加不愿放过这个邪派内奸。

双方在暗中展开了一场追逐之战,道门人宗的三位高手和慈航静斋的四个女弟子对广闻司灵风密探进行了围追堵截,终于是在一条小巷之中截住了此人。

“好小子,你还挺能跑啊!”三个人宗弟子追得连呼吸都没有那么平稳了,这个血河宗的妖人的轻功身法比他们三人都要高明,其中还带着玄门正宗的味道。

这血河宗果然是从天人宗分裂出的歪门邪道,武功之中还带着道门的痕迹。

这轻功让人宗弟子更加肯定,自己是抓到大鱼了,“想要通风报信,没门!?”

三个人宗弟子的话让这名广闻司的灵风密探内心一沉,这些人竟然知道自己身怀绝密情报!那就绝对不是一般的江湖人士!这些人莫不是赵王府的人?!

心中有了这个猜测之中,灵风密探只觉得不寒而栗,即便此时的南疆依旧是如春日般温暖,依旧有一股寒意沿着背脊上涌。

没想到赵王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展到南疆了,实在是令人震惊。

“没想到,你们甘愿当走狗的小人,那就看看你们有没有本事拦住我了。”

灵风密探不知道,血河宗的弟子正是将此次参与围剿的正道高手称为朝廷走狗,这下子对上了,全都对上了。

双方都以为自己已经明确了对方的身份。

正是赵王府的走狗(正是血河宗的探子)!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打!!

大理寺中的武者所学极为驳杂,大理寺刑律学院,大理寺天秩司的藏经阁中都留存了大量江湖上各门各派的武学。

而能够成为灵风密探之人,其轻功身法定然不错,武功也是走的轻灵一脉。一柄软剑被他从腰间抽出,其剑术犹如灵蛇一般,凶险无比,一旦出手攻击必然是杀招,直取敌手咽喉。

而人宗的这三个就不必说了,此次能跟着逍遥子来剿灭邪魔外道的自然不会是寻常武者。

道门的武功首重内功心法,虽然神神叨叨的,但威力绝对不弱。

天下间的顶尖武学基本都是出自儒释道三家。

四人交手不过是三十招,灵风密探就已经被三人打得险象环生,只余招架之功了。

原本这个密探还想要以自身的轻功跑路,然四名慈航静斋的女弟子早就已经封住了四个方向,根本没有逃遁的空间。

在交手之间,广闻司的密探越打越是心惊,这三人用的分明是道门的武功。

而道门一直是大周皇室最铁杆的支持者,从当年剿灭明教开始,道教便是大周国教。

双方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现在竟然有道门中人襄助赵王府,那是不是意味着道门的态度已经开始摇摆,甚至开始转向赵王。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他今日决不能死在这里,必须冲出重围去通知朝廷这个重要的情报。

一念及此,密探体内的真元流传运行速度越来越快。

大理寺中有一门绝技,名为阴阳逆脉**,又名饮鸩止渴。

乃是原大理寺卿杨清源根据魔门天魔解体**改编的绝技。

天魔解体乃是魔门天魔策残卷中记载的绝技,该武学可激发人体潜能,使人功力大增,使用后使用者遭到反噬人体机能严重下降直至死亡。

虽然是魔门秘技,但是在江湖上却有偌大的名声。就连说书人的话本之中也常常出现这个门武学的名字。

使用者便需先逆转经脉,忍受体内真元膨胀的痛苦,以自残躯体的代价激发体内潜能,自身功力可在瞬间陡增数倍。

虽然被视为魔门武功,但是其实用性真的非常强。

天魔解体施展之时,必然是身处绝境之时,天魔解体的存在,相当于给了一个临死反扑的机会。

这种武功不仅魔门有,儒释道三家也有。

佛门之中有舍利涅槃,道宗有花开顷刻,儒教有丹心照汗青。大理寺的广闻司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也需要这样一门武学。

于是杨丶武学之海丶清源结合三家之长,以天魔解体为基础,创出了大理寺的独门绝学——饮鸩止渴。

天地犹可逆,气血亦可易。

缓急或而返,凝神使相宜。

相宜身益强,血气不盈体。

方补己不足,损天地有余。

杨清源年纪虽然不大,在江湖中也算是足以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特别是他的武学驳杂广闻,及道瞳带来的解析重塑的能力,让他在完善和创造武学上,甚至更胜老张一筹。

老张的太极拳剑虽然惊艳千秋,但却不足以承载老张自己的道。

也是杨侯爷唯一能在武学上更过师兄的地方。

就在这个密探将要施展饮鸩止渴的绝技之时,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蹿了出来,将其打断了。

来人不仅打断了密探的施法前摇,还拦住了道门三人的继续出手的攻势。

“误会!都是误会!”

灵风密探定睛一看,来人正是大理寺缉盗司的副司主李轩,此人是听雨阁的门徒,算是观澜山庄庄主墨观澜的徒子徒孙。

他原本是大理寺的供奉,后来干脆加入大理寺了。

他祖籍齐州,相比于供奉这种编外人员,肯定是大理寺缉盗司的副司主更加吸引他,这是血脉里镌刻的天赋特性。

特别是在杨清源的成为帝师,大理寺的地位更上一层楼之后,大理寺的缉盗司副司主享受朝廷从五品待遇。属于大周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朝廷官员法规管辖。

“李副司主?!怎么是你!?”密探眼中尽是惊讶之色,难道说这些人不是赵王府的走狗……还是说连大理寺的副司主都已经投敌了?!

李轩看向三位人宗门徒,“三位,这是我们大理寺的灵风密探张哲,并非血河宗的妖人。”

听到李轩说话之后,道门人宗三人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

双方坐下来详谈之后,才知道这是双方相互脑补引起的误会。

李轩向其解释道,“此时城中正在追查血河宗的妖人,防止他们向十万大山中的血河宗妖人通风报信。而这三位道兄见你形迹可疑,轻功不凡,误将你当成了血河宗的探子,我在这里替道门人宗的三位道兄向你致歉了!”

这件事情说大不大,只是一场误会造成的交手。

但说小也不小,刚刚张哲已经被三人联手逼到了绝境,差点就要施展饮鸩止渴了。

杨清源虽然在创立这门功法之时,虽削弱了其对人体的危害性,但一旦施展之后,武道之路也就算是断绝了,突然爆发的力量不是施展者能够承受的。

张哲闻言松了一口气,这下子算是得救了,不用为国捐躯了。虽然他也是一腔热血报国安,但若是可以不用就此殉国,那也是极好的。

只余三人联手围攻,这也是为了完成任务,要说责任双方都有,张哲没有在这上面追究什么,也没有空追究。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

“李大人,卑职有神都急讯需要传给大人,还请李大人带我前去面见大人。”

大理寺的有很多大人,李大人,柳大人,赵大人、狄大人、宋大人,但能够直接用“大人”二字代称的,只有杨清源这个大理寺的重建者。

“什么急事,竟然从神都传急讯而来。”李轩的脸上也有了凝重之色。

张哲却没有告知李轩,因为这情报的内容属于大理寺绝密,只有大理寺七司的司主及大理寺丞以上的人才有资格查看。

李轩虽然不知道情报详细内容,但是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更高了,能够以如此规格急讯传给杨清源的,无非就是那么几件事情。

“可杨侯七日之前已经带着大队高手进十万大山了!”

围剿血河宗之事,在朝廷之中也属于绝密,没几个人知道详情。张哲自然不会知道杨清源的具体行踪,只是知道杨清源正在西南边陲之地。

“这可如何是好,那我可以进山去寻找杨侯吗?!”

张哲急了,他手中的情报十万火急,必须要立刻向杨清源送达。

“南疆十万大山之中,处处迷障,你一个人进去只怕最终迷失其中,且杨侯此次进山乃是为了一举解决邪宗,你若是贸然进山恐怕会破坏杨侯的计划。”

“……”

“你且在此稍等几日,一旦我等和杨侯的通讯恢复,我们便立刻带着你去见杨侯。”

张哲虽然十万火急,但现在也没有了其他办法,只能在玉龙城中再等了七日。

直到七日之后,杨清源和玉龙城中高手的通讯才恢复,可杨清源因为要处理血河宗余孽的事情,并未回归玉龙城,张哲只能在数名高手的护送前往十万大山之中将情报面呈杨清源。

在张哲见到杨清源的时候,杨清源刚刚处理了血河宗的分坛。

这时的杨清源已经处理了几十章的血河宗余孽,清理不完,根本清理不完!

“学生大理寺灵风密探,见过院正!”

张哲,大理寺刑律学院第二期成员,杨清源曾经亲自授过课的学生。

“我记得,你是张哲,当时情报分析学和轻功都是优等,毕业之后应该是去了广闻司吧!”

张哲见杨清源还记得自己,神情激动,“没想到院正还记得卑职这个不成器的学生。”

杨清源见到这一幕,有点能理解当年蒋校长的心态了。

师生之谊一定是华夏文化之中最牢固的关系之一。

天地君亲师,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圣贤等民间祭祀的综合,也是刻在华夏人骨子里的价值观取向。

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

“卑职奉命有绝密情报上呈大人!”

张哲的称呼从院正变成了大人,从学生变成了卑职,说明从私人问候变成了公事汇报。

杨清源接过了装着情报的卷轴。

类似于这等绝密,是以大理寺特制的卷轴所装,只有高层才知道解开卷轴的方法,若是强行打开,其中的情报便会自燃成灰烬。

杨清源从其中取出情报之后,逐字逐句地往下读。

其中所记载的事情非同小可,但却并没有震惊到杨清源。

这是他早就预料过会发生的事情,甚至和王华、十三推演过数次。

赵王谋逆只是时间问题,无论如何他一定会反。

故而,杨清源在看到赵王谋反,声势浩大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反应。

这本就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无论是王华和十三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十三虽然年纪较小,但是他的智慧、心性都是不凡。

而王华自不待言,刚过不惑之年,就执掌了朝廷中枢之权,其能力才学都是当世顶尖之流。

还有内阁的成员、六部尚书、六军都督府,这些人都是当世人杰。世上并非只有他一个能人。

只要朝廷没有遭遇一次巨大的惨败,杨清源相信以这些人的能力足以对付赵王了。

就连赵王联合北乾这一节,杨清源在推演之时也想到了。

但那又如何,他在北乾种下的种子——梁王府已经发芽了!以北乾小皇帝的能力想要对付梁王府,很难!

除非魔师宫等势力不再支持梁王,全部效忠北乾可汗,否则他拿什么对付梁王府?!

只要梁王府还在,就不可能对大周的北境造成太大的威胁。

这一刻,杨清源只觉得自己是诸葛附体,留侯在世,就差一把羽扇。

羽扇轻摇之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