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九百七十五章 长驱直入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九百七十五章 长驱直入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白沟河,是海河支流大清河的北支下段,上段以拒马河为主干。

拒马河发源于涞源县,至涞水铁锁崖。其又分北、南两支干流,北支入燕城郡,东入涿州郡。

白沟河南流,经高碑店,至白沟镇与南拒马河会合后,称大清河。

白沟河曾为前宋与北乾的两国界河,在白沟河与南拒马河相汇处,有一白沟镇,为一远近知名的河陆码头。

此处已经是赵王的腹地,赵王就是因为对此掌控度极高,才想要将赵天麟所部引到此处进行决战。

而赵天麟也是谨慎无比,他打了一辈子仗,很少有作为主帅出征的时候。

直到七十六岁之时,他才作为灭金之战的主帅。

但当时的兵分两路,他只是主帅之一,而且虽说是灭国之战,但后金早已在晋阳之战中被打的全军覆没,后金真正的掌权者,清亲王努尔哈齿被曹雪阳阵斩。

这场灭金之战根本算不得他的战绩,最多就是捡漏而已。

赵天麟也需要一场战绩来证明自己。

他今年已然八十有一,这次平定赵王叛乱,也许是他此生仅有的机会。

到了他这个年纪,什么生死权利都已经看淡了,唯有子孙之福和身后之名。

赵氏一门虽然为国捐躯七名儿郎,但剩下唯一的孙儿赵离念依旧是从军而行。

在之前的战斗中,赵离念也展现出了将门之后的风采。

虽然仅仅是组织撤离,但赵离念不仅安全的将受伤士卒带回了雁门,而且在撤离大营之时,赵离念还摆了赵王军的大将火真一道,一把大火烧死了赵王叛军数千精兵,烧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有勇有谋,似有当年杨侯之风,得到了龙武军中不少将领的看重。

这也是赵天麟最欣慰的一点。

子孙有出息,赵天麟心中牵挂放下,他的衰朽残年,只有这一战。

因为内阁中枢的意愿和六军都督府的决策,新建的平靖军选择了较为激进的战略,趁着赵王在并州和冀州西南立足未稳,直接长驱直入,深入赵王之腹地。

这一战法其实就是想要逼赵王决战。

若是赵王避而不战,则会动摇军心,原本便是不义之战,要是再被人兵临城下,那还有多少人愿意为赵王朱楷效力?!

大家起兵是为了从龙之功,不是为了跟你朱楷当叛逆之贼。

动摇其军心,瓦解其斗志。

此战便胜了一半。

同时,赵天麟的大军还有另一个打法,在面对赵王坚守之时,赵天麟可以立刻挥师向南直取张世美和朱士宏的后路。

此二人的十五万精兵和十万新军正在和龙武军大都督曹雪阳对峙,若是赵天麟突然从其背后杀出,赵王军必败无疑。

这一手长驱直入,可以将赵王的两大部兵马给分开。

只要赵天麟愿意,甚至可以袭击张世美和朱士宏二人的后勤路线,破坏其后勤保障。

且这是一个没有电报的年代,若是赵天麟派出游骑和江湖武者劫杀,甚至赵王的军令都没有办法顺畅传达。

六军都督府的战略规划做得很好,从大的战略上来看,这无疑是一步妙手。

当然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战略,这步棋肯定也是有缺陷的。

最大的优点在于长驱直入,但最大的缺点也在于直入敌军腹地,孤军深入。

按照原本大周的布置,平靖军的左翼由天策军护持,右翼方向有曹雪阳所部呼应。

但现在天策军主帅李承恩被人刺杀,虽然性命无虞,但还是受了不轻的伤,而北乾的小皇帝也像是疯了一般,不断地强攻天策军,甚至不顾伤亡,不惜代价。

或是与逆渠朱楷达成了什么协议。

如此攻势之下,天策军只能保境不失,在防守之中寻找机会,难以分兵策应赵天麟的平靖军。

右翼的曹雪阳亦然,在牵制张世美、朱士宏的同时,曹雪阳自己也被牵制。

赵王甚至可以想办法断平靖军的粮道。

这些不是靠战略布局可以解决的,世上哪有什么完美无缺的战略?!

不过是在利弊之间取舍而已。

后世青天白日旗国防部做出的战略部署,哪一次不是精巧、天才的?但一样被吊着打。

战略只是大局之上,但大局是有战术细节组成的。

赵天麟虽然遵循六军都督府的战法,但是一路行军非常谨慎,派出了大量的游骑巡哨,并且命锦衣卫北镇抚司全力搜集情报,支持这次的军事行动。

除此之外,还请了大理寺天秩司的大量高手出手,察查这一路上的郡府之城。

……

——

涿州郡郡城,在夜色之中显得似乎极为宁静,好像北境的战事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一般。

这时,夜色之中,有两道身影在屋檐之上闪过。房山的夜猫甚至没有看清是什么东西,两道身影就已经急掠而过。

这二人所去的方向正是涿州郡的郡守府中。

一郡郡守的府邸,自然是守备森严,不仅仅有家丁护卫,甚至有五六名通脉境的武者。

“秀才,我去前面探探路。”其中一个蒙面的武者说完,身影便翩然而去,犹如秋叶一般落在了地面之上,上百斤的人竟然没有半点声音。

在距离他不过两丈的地方,正有一个手持双钩的通脉境武者背对着他,竟然全然没有察觉此人的到来。

踏雪无痕,叶落无踪。

此人的轻功相比于陆小凤、司空摘星等人,恐怕也在伯仲之间。

但见他身影闪过,出指如电,那名通脉境的武者已经昏迷在原地。

葵花点穴手,出手如电,打穴之法,天下一绝。

一路之上,此人遇到了四名江湖武者,俱是如法炮制,尽数将他们点晕。

片刻之后,他才回到另一个黑衣人的身旁,“已经都解决了!”

“这么快!?”

老白笑着摆了摆手道,“这才到哪,咱当年可是……”

“可是什么?!”另一个黑衣人盯着他问道。

“不说这些陈年往事了,咱们先去办事!”两人随即落下,沿着刚刚老白探查的路线向着涿州郡守的房间而去。

只见这一路上家丁护卫倒了一地,好不热闹。

“老白你这轻功可以啊!我离着你那么近,愣是听不见你的脚步声。”秀才开口称赞道。

老白面部微微抽动,“我这不是一直跑堂吗?!咱这腿脚要是不好,那还怎么跑堂呢!?”正在胡扯的老白突然转移话题道,“对了秀才,你内功也挺深厚啊!我都听不见你呼吸之间的间隔。”

秀才刚刚还揶揄的面色突然一僵,“额……这个,子曾经曰过,仁者静。我一直在那里算账……那个,一算就不动,然后就屏住呼吸,才能算清楚,就和你跑堂一样,积年累月,我这个呼吸就很绵长了!”

“哈哈哈!”

两人对视一眼,干笑起来。

“有道理,有道理,咱们还是办正事吧!”

做贼心虚的两人立刻潜入涿州郡守的房中。

涿州郡守正搂着刚刚娶的十五岁的小妾美梦安眠,突然觉得脖子上冰冷之意传来,再也无法安然入睡,转醒过来。

“来人!来人!”

涿州郡守在半梦半醒之间喊了两声,原本应该在他房中的陪睡丫鬟此时早已昏睡了过去。

对她来讲这也是一种幸福,陪睡丫鬟平日里夜间都睡得很浅,一旦主人有所需要,立刻得转醒过来,甚至还要帮忙把夜壶。

老白一指将她点晕,倒是让她美美地睡上一觉。

涿州郡守叫了两声,见无人回应正要发怒,突然看清了自己脖颈之间的冰凉之意是什么。

一柄闪着寒光的短刀正架在他脖子上,他的卧榻之前正站着两个黑衣人。

“啊!”一声尖叫之声响起,当涿州郡守很快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这种时候尖叫,只能让这些歹人动杀念,必须先稳住他们!

能够做到一郡之首的,都不是傻子,心思流转之间已经在考虑如何脱身了。

他身旁的小妾,被他刚刚的惊呼所惊醒,看到这一幕,正要尖叫之间,只见其中一个黑衣人出指如电,眨眼睛就将其点晕了过去。

小妾甚至来不及发出声音。

涿州郡守咽了口唾沫,他虽然只是粗通武艺,看不出两人的武功高地,但是他是有脑子的。

这两人能悄无声息地来到此地,没有引起外面护卫高手的注意,显然不是一般的武林高手。

况且自从杨清源重立大理寺以来,江湖上敢直接对朝廷命官的动手的人越来越少了。

通脉境动手,元化境追捕。

元化境动手,洞玄境追捕。

主打一个,谁都别想跑。

“我且问你,这涿郡之中,有多少粮食!?”

冰冷的刀刃在问话的同时也紧贴在了涿州郡守的脖颈之上,只需手轻轻一动就可以撕开他的咽喉。

这刀刃起到了非常好的帮助回忆的效果,在求生欲的加持之下,涿州太守的大脑飞快转动。

“涿州官仓之中,有存粮三十万石,其中陈粮十八万石,新粮十二万石,新粮是今年秋收刚刚入库的,其中以小麦、粟米为主……”

这个涿州郡守清廉与否不知道,但是这个业务能力还是不错的,当即就如倒豆子一般将涿州官仓的情况给交代清楚了。

“嗯?!只有这些?!”

老白的手做出欲要用力的姿态,吓得这郡守慌忙继续说道,“好汉,别!别!还有八千石粮食,都是大米,被我给昧下了,其他真的没有了!”

精米的价格在市场是粮食中最高的,八千石大米折算购买力,预估在百万之上。

一个小小的郡守竟然敢贪一百万……仔细一想,好像也不是很多啊!

要是蓝星上有个市里的一把手贪了一百万被调查,恐怕会被人嘲讽“清廉”。

秀才正在心算这八千石粮食,但老白却看不上眼。

他要是想要钱,那来钱的速度哗哗的。

就算是号称盗王之王的司空摘星,也未必就能胜他。

“我再问你,这城内有多少兵马!?”

随着老白的这一问,涿州郡守似乎是有点回过味儿来了。

若是一般的江洋大盗,哪有问粮食在哪的?!前几天衙门里倒是抓了一个自称盗圣的贼,偷了一缸小米、两捆大葱、三桶豆油还有五十斤棒子面。

但这二位看着也不像是偷这些的?!

再然后就是兵力部署了,江湖人对这事怎么可能上心呢?!

就在涿州郡守犹豫之时,那把短刀已经架在了他的咽喉之上,“哎呦呵,还挺有骨气啊!还不肯说!”

“好汉,别!别!我只是在回忆,回忆!”涿州郡守生怕这两人觉得他是个有骨气的人,然后再给他上刑!当即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我们涿州郡城之中,共有守备兵马三千人马,民兵团练三千人,还有衙役、捕快上百……这林林总总加起来,应该有个七千人。”涿州是冀州大郡,有这些兵马也在情理之中。

老白也收回了短刀,然后随手插入了一旁的床榻之上。

眼见凶器暂时没了危险,郡守也是放松了下来。一直有把短刀在咽喉间来回晃实在是太吓人。

“二位好汉,莫非是锦衣卫的人?!”

自从赵王和朝廷开战以来,北镇抚司属下的锦衣卫在燕幽之地上就极为活跃,赵王府虽然也有自己的情报机构,而且占据了主场优势,可依旧不能彻底将这些锦衣卫消除。

自从太祖设立锦衣卫以来,这些人就遍布天下,收集情报,有些人甚至在北地待了二十年,彻底融入了燕幽之地;有些干脆直接是北地人。想要彻底消灭他们,难如登天。

老白和秀才对视一眼,然后老白上前问道,“咱俩,就这么像锦衣卫的人?!”

老白带着玩味的语气把郡守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要杀自己灭口,慌忙连道,“不像,不像!是我看花眼了!二位分明就是江湖中的绿林好汉,和朝廷那些鹰犬没有什么关系。”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位郡守更是俊杰中的俊杰。

“你说得没错,我俩确实不是锦衣卫的。”

听完这话,郡守松了一口气。

“我们俩是大理寺天秩司的!”

郡守双目微瞪:“……”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