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美人江湖 > 第64章 出家为僧

美人江湖 第64章 出家为僧

作者:天虚我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64章 出家为僧

两人身上箭伤累累,好在都是皮外之伤,双腿受伤严重,两人搀扶着,走在深山里,这里是长城区域,走了半日,也没有一处人烟。

好在北方已是秋季,山上野果可以饱腹。渴了饮山泉水,两人慢慢走出山区。

总兵府守卫森严,两人刺杀不成功,商量着到京城去,联络朝中正直之士,揭露吴襄抢军饷之罪。

两人走出山区,那腿伤已慢慢痊愈,两人装着乞丐,一步步朝京城走来。

这一日,两人才走到一座县城前,只望见东城门前,站满兵士,山海关外新败,这里也是加强了警卫。

两人来到城门口,城墙上贴着两张布告,杨书成走上前,那布告上却是写着通缉朝廷重犯邱林,另一张自然是通缉杨书成。

看来,县城里已是不能进去了。两人已是成了通缉犯,百口莫辩,就算是走到京城,又能怎样?谁会听他们的。

杨书成道:“京城去不成了,不如回到家乡,保护家人平安为上。”

两人离开县城,朝南行来。

这时,大明国连年干旱,饥民四处逃荒,不绝于路,两人混在一大群的饥民内,朝着南方一路乞讨,倒也躲过了官府的盘查。

走到京城南面来了。这里是一马平川,一直能望到天边,杨书成道:“朝南一直是平坦大路,不如顺着太行山东麓而走,一遇到危急,可以躲进深山中。”

邱林也深以为然,于是两人朝西逶迤而来。

走了几日,已然望得见西方天边一抹绿色,蜿蜒起伏。杨书成道:“那里就是太行山了。走进山中,就是我们的世界了。”

两人脚不停留,一直朝西而走,走到太行山下,然后顺着太行山南走。

在路上走了两日。只见西边山中有一座寺庙,重檐翘角,在树林的掩映下,格外的壮观。

邱林一把拉着杨书成,道:“杨少侠,我们要分别了。”

“何出此话?”杨书成感到很意外。

邱林道:“这几日行来,我一路苦苦思索,终于豁然开朗,我决定丢下烦恼尘事,向往宁静。想得明白,我心里顿时感到无比轻松自在。”

邱林望着那一座林中寺庙,对杨书成缓缓地道:

“我已看破红尘,要在此处出家了。也是老天注定,我一眼望见这个寺庙,心里一动,这里就是我的归宿。我已是心灰意冷了,只想在参禅打坐中去寻求内心的安慰。”

“邱将军,你不回家乡,保护你的家人?”

两人成了通缉犯,那家人的状况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悲惨。朝廷不清楚杨书成的具体履历,可他们对邱林的家庭可知道得一清二楚。两人心里都很明白,一路上行来,都是闭口不谈家人。

现在,邱林要出家,杨书成是脱口而出,问他家人怎么办?

邱林眼望着南方,南边青天空阔,白云悠悠,江南是草长莺飞,山媚水秀。他好一阵的凝望,想着爹娘兄弟,才说道:

“我是朝廷通缉犯,家人定是遭殃,我回去后,只能加速他们的死亡,我不归去,官府以他们为要挟,他们反而能苟延残喘。”

邱林望着杨书成道:“我不能告诉你,我的家乡在什么地方。你不能去看望他们,我知道有些人心狠手辣,折磨人的招数是千奇百怪,陷害人的手段是阴险毒辣,你不是他们的对手。”

杨书成跟邱林在这些时间内,觉着他胸藏韬略,沉毅果敢,实是将材,可天妒英才,豺狼当道,一至英雄落于草莽之间,得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杨书成不觉虎目掉下热泪来。

那邱林知道他心思,反过来安慰他道:“杨兄弟,你不要落泪。我们有缘,还有见面的机会。我是不行了,你还要为国奋斗,不能让大明毁在这一帮宵小奸人手中。”

“我一定谨记邱将军的话。”

邱林一直望着南方,道:“兄弟,我不能跟你并肩而战了,你要原谅我临阵退缩。”

“说哪里话,邱将军一直是大英雄、大豪杰,是我佩服的人。”

“走吧,我望着你南去,我才放心。”邱林站在荒原上,望着杨书成南去。

杨书成含着热泪,一步一回头,朝南而去,一直到快望不见了,邱林还站在原处,如一尊雕像般挺立原野。

杨书成一咬牙,发足朝南跑去。

谁说男儿不落泪,只是未到伤心时。

这杨书成家仇未报,而奸臣当道,怎不让他气愤填膺?想着一腔热血报国,前有孟正翔被杀,后有邱林的遭际,让志士灰心!杨书成索性让那伤心热泪滚滚流下。

杨书成伤心至极,挥泪朝南行来。

直到日落时分,纷乱的心绪才渐渐平复。

杨书成心想:“邱兄看破世事,削发为僧,我连他的寺庙门都没进过,岂不无情。我还是去看看才放心。”

杨书成主意打定,待那月上树梢,就发足狂奔,朝北而来。很快来到白日所望见的那个古寺。

循着山道朝上走,约有四五里路远,才望见了那古寺的全貌,此寺依山而建,面朝东方,建筑巍峨,显见是座大寺,周旁树木高大茂密,门前有一条小河环绕。

杨书成想着邱林兄在此隐居,也算是得其所矣。

杨书成缓步来到寺门前,只见那匾额上写着:“云隐古寺”。

此时,月升中天,清辉满地,照在那远山近树上,如下了一场霜雪一般。

杨书成绕到寺后,见那山坡上有着几块菜畦,战乱年代,即使没有香火,赖这几块菜畦也能温饱。

古寺后建有围墙,已有多处坍塌了,杨书成从破墙处进了寺院。此时夜半,古寺内寂无人声。转过几处僧舍,来到中间,有一间方丈还亮着灯光。

杨书成悄悄来到窗前,室内传来说话声,有一人似是邱林的声音。

杨书成从破窗口朝内望,室内有三个人,中间一个光头老和尚,想是此寺住持了,旁边坐着一人,就是邱林,他还是俗家打扮,还没有剃发为僧。

另一个人,杨书成也认得,是个熟人。

杨书成心想,有了此人,邱林出家为僧之事,就容易解决了。

原来此人是熊嵩林。

就是同到金柿山庄的那个熊嵩林。

熊家是邯郸大家,连山庄的主人也很仰慕他家的财富。熊嵩林是风度潇洒,玉面俊貌,赵家也是诚心结纳。

当时,杨书成暗夜别去,分别两月后,不想在此相遇。

杨书成听室内的说话声,原来兵荒马乱,住持并不想收留邱林,说他尘缘未断。而熊嵩林坐在一旁,也没有说一句话来帮助邱林。

杨书成听得明白,就折转身来,走出后院,重走到前门来,以手打门,在夜里听得响亮。

很快,和尚走过来,开了寺门,见是陌生人,问他是谁?有何事半夜到寺?

杨书成道:“是熊公子的朋友,特地远道来拜访。”

那和尚知道熊嵩林是此寺的大施主,不敢得罪,忙请杨书成到寺里来。

和尚领着杨书成一直走到方丈门前,向住持通报。

住持听得,忙带着邱、熊两人出门相迎。

四人进屋,重又落了座,和尚在旁给杨书成沏了茶。

双方作了介绍。住持明白杨书成是熊嵩林的朋友,待他也很客气,问他何以到来?

杨书成道:“邱兄到贵寺出家,不放心他,夜里特来看看,方好彻底前行。”

住持道:“这也难得。”

重说到邱林到古寺出家之事,熊嵩林这一次看在熟人的面上,也出言请住持收留邱林。住持念在熊家的面上,才答应邱林出家为僧。

在旁侍候的和尚早已出室,到自家屋内去睡了。

这住持虽然自幼出家,可谈吐也还清雅,佛理更是高深,因此,虽是深夜,三人还没有告辞出去,而是继续坐在方丈内叙话。

已是三更了。

突然听得外面的打门声,寺内动作迟缓些,就听得外面一阵的吵嚷声,觉着那寺门都快被踢破了。

半夜里,古寺中,不知来了一伙什么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