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千岁词 > 第233章 好梦扶摇吊蜀湘

千岁词 第233章 好梦扶摇吊蜀湘

作者:顾九洲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堂堂祗仙玄境绝世高手、南朝天宸皇帝最最宠爱的公主,用自己的大病一场、月余之内内力虚空无法提剑自卫,去换取本该在万分痛苦折磨下死去的数千百姓含笑入梦而终,这是一件何其不可思议之事?

很多权势贵胄之人无法理解。

他们甚至觉得人各有命,生来人的贵贱本就有别。

“千岁剑仙”将“摘星术”这般惊世骇俗的神通,用在那些本就该死去的贱民身上,简直是一种内力的浪费和对“摘星术”、对公主殿下的羞辱。

但是符景词自己却并不这样认为。

她觉得任何玄之又玄、得天独厚的玄术,都是一场天道有常的恩赐。

它们存在的意义,不应该只是让其主人大杀四方、四境臣服。

若能让这些苦难之人,临终之前做个好梦,在离去前不带任何怨愤悲伤,是当时十五岁的神台宫神女,对于“摘星术”最好的理解和诠释。

昭和二年秋,为祸蜀地数月的水患疫病彻底消弭。

“千岁剑仙”符景词的车驾即将离蜀。

她一骑绝尘,千里奔波而来,内力耗尽负伤而归,因而只能驾车离去。

蜀地十数万百姓,自发相聚于吴郡城外。

他们将采满的秋日鲜花的布袋挂在腰间,徒步数十里撒花相送。

天宸公主的车架后芳华满地,直至公主的驾辇彻底消失在官道尽头。

那一路,“千岁剑仙”并没有掀开车窗哪怕一次。

因为她觉得自己除了说服医道三圣入蜀之外,并没做什么。

她不想让蜀地百姓过于将她挂怀于心,也并不需要被人铭记。

符景词只盼望蜀地幸存的百姓,终有一日能够忘却这一段被夜色、秃鹫、哀嚎、病痛倾覆没顶的惨烈记忆。

这一片丰饶水土,人美,景美,也孕育过无数人杰。

是他们自己心中始终有信念、有坚持,没有放弃过自己,放弃过生的希望,最终才能坚持到她说服“逍遥医圣”、“岭南医仙”和“南海老叟”这三位江湖神医入蜀问病。

不过,“千岁剑仙”虽然从不贪功,也不慕虚名。但是蜀地三郡却至今仍有“千岁剑仙”和当时顶着危险入蜀的三位神医的小像。

家家户户,供奉香火于堂前。

虽然当年的百姓们见过“千岁剑仙”并不多,因此那些蜀地流传的画像,大多都画的不太真切。

甚至有些画的十分抽象失真,与当年入蜀的天宸公主和神医们本人没有半点相似之处,但是百姓们贵在心诚。

巴蜀一代,自古便多出文人墨客。

再到后来呢,无数蜀地的才子佳人们都曾吟诗作赋,歌颂当年“千岁剑仙”和三位江湖神医不畏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入蜀的义举。

许多诗作和画作,也在之后的几年中逐渐传遍四境九州。

其中有一首七言绝句,写的最是情真意切、朗朗上口,至今南朝天宸的许多世家文人和学子们皆能咏诵——

欲诵千岁非泛洧,好梦扶摇吊蜀湘。

遥望神女车马远,但问何年返帝乡。

谢昭想到这里,微微有些出神。

那一年,昭和二年的秋末,在她处理完蜀地三郡水患疫病的后事,并听罢郡守后续重建的上禀后,便已决定即刻返回昭歌城。

因为在她离开昭歌城时,那位让她又爱又恨的父亲威帝,已经病得很重了。

离开昭歌不夜城前日,太医院的老院士曾老泪纵横的悄悄告诉过她,请公主殿下此去蜀地务必珍重自身,早去早归。

因为天子病危,恐难坚持到次年。

于是,符景词在处理完蜀地之事,顾不得初次使用“摘星术”消耗巨大虚弱的身体,也顾不上与闵逍遥他们多多叙旧,便再一次踏上了归途。

不过,久病龙塌的父皇威帝,当时见到平安回宫的她却精神大振,老怀甚慰。

天子自是生气后怕,但又是骄傲自豪,直言“吾家有女初长成,山河万里肩可挑”。

然而,果然如老院士所言,两月过去的同年岁末,先帝威帝一病不起,终是御驾归天。

自此,属于南帝威帝的旧的朝代结束,而握在新帝靖帝掌中的一朝,又开启了新的诗篇。

符景词的母亲孝淳皇后谢皖,崩逝于威和十二年的冬天;

而她的父亲威帝,驾崩于昭和二年岁末冬寒的时节。

从此,她便不是很喜欢冬季了,哪怕她的生辰也是冬季。

再到后来

靖安三年正月初五的隆冬雪夜,又一次浇灭冷透了她那一腔热血。

若是说从前曾经生在南朝的符景词是见雪生喜、十分稀罕,那么而今的谢昭就是见雪生厌。她也终是从一个桀骜不驯、永不言败的一代剑仙,变成了如今这个惫懒拖沓、无欲无求的跑江湖无名之辈。

谢昭垂头失笑。

她轻轻咬了一口木著上,那半个不过片刻功夫就几乎凉透了的馒头。

谢昭突然想到,自己确实做过许多稀奇古怪、异想天开、莫名其妙的事。

包括后来那枚被她在神台宫高塔之上祈福时拾取的“天星”展颜,她自以为是,以为景言会喜欢,硬是送给了他作为他的生辰贺礼。

可惜,她却从来不知景言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江湖之上人人望之热切的那个能避百毒破幻术的神台宫至宝“天星”展颜,少年天子靖帝并不稀罕。

他只想要她的命。

谢昭咀嚼了两下口中的那块冷硬的馒头,囫囵吞了下去。

她从不后悔过去的每一次“犯蠢”,但也并不想再周而复始重来一次。

就这样吧。

得过且过,随遇而安,不是也很好吗?

“——钉钉钉!”

几声清脆的响声,将谢昭从过去的思绪中抽身惊醒。

她怔怔抬头,就见韩长生正皱着眉头,还十分不讲究的用木著敲了敲自己的青铜饭碗。

谢昭也皱眉。

“你做什么?敲碗讨饭呢?你小孩子家家的,注意膳桌礼仪!”

韩长生气笑了。

“嘿?你还知道礼仪呢?不好好吃饭,又在出神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鬼主意呢?你再不吃,那馒头可都要冻成石块了!”

韩长生这话倒是一点都没有夸张。

北朝邯雍的气候干燥寒冷,驿站大多简陋。

尤其是一楼的厅堂处,窗户大多都是经久失修、四处漏风的。

就方才谢昭出神的那两盏茶的功夫,她木著中夹着的馒头早就半点热气都没了。

谢昭闻言不甚在意的耸了耸肩。

她两口并一口的将木著上那半个冷透了的馒头送入口中,噎了下去。

然后放下木著,将面前同样早已凉透了的“热水”一饮而尽。

一副贱命十分好养活的样子,笑眯眯道:“我吃完了,出发罢。”

凌或不甚认同的蹙眉看她,轻轻摇了摇头。

他几乎可以预料到,这人今日必然胃痛。

不过,谢昭这人看着随意,其实最不耐烦被人管束,于是凌或最后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起身后道:

“若要喝热水,喊我。”

感谢宝子墨离攸的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