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诸天从陆小凤开始 > 第二十章:佛在眼前,岐山圆寂

诸天从陆小凤开始 第二十章:佛在眼前,岐山圆寂

作者:柳风折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3: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着五体投地的魔宗行走,玉连城面色微微古怪。

刚刚还打生打死,现在却突然就要拜师,不禁低声喃喃道:“我分明没打脑子啊,这孩子怎么脑子坏了?”

“玉先生,请你收我为徒。”

唐再次说道,声音凝重。

他之所以如此,的确是经过仔细考量了的。

魔宗是由千年前的一位光明大神官所创,信奉冥王。

因魔宗修炼方式是吸纳天地元气入体,再加上那光明大神官自行开宗立派,相当于背叛西陵神殿,故而西陵神殿一直联合诸国,大力打压魔宗。

魔宗在西陵的打压之下,本就渐渐势弱。后柯浩然不知是何缘故,闯入魔宗山门,将整个魔宗血洗,高层死伤殆尽。

再加上宗主林雾消失不见,整个魔宗几乎名存实亡。

如今整个魔宗明面人物,就只有唐和他妹妹唐小棠。

唐迫切的想要壮大魔宗。

这也是他主动寻上玉连城的缘故,看看能不能将这尊未知的高手拉入魔宗。

而经过先前的一番交手,他清晰的感悟到了对方深不可测的修为。

尤其是玉连城的第一拳,那是一股难以想象的浩瀚力量。狂暴强横,且充满爆炸性的力量。

在这一拳中,完全没有一丝一毫念力或天地元气波动,是纯粹的肉身之力。

这种力量是如此强大而完美,并不存在失衡的感觉,被对方完美的掌控。

这让唐甚是惊讶,各派修行中,唯有魔门会吸纳天地元气修行。而魔宗修行之法,之所以不被修行界认同,除了亵渎昊天之外,还因为天地元气狂暴而无序,将天地元气吸入体内,极有可能爆体而亡。

若任由魔宗功法广布天下,只怕不知多少人会死于非命。

即使是唐这种知命境的魔宗高手,也有走火入魔之危。

若能跟随对方学习,完美的掌控自身力量,那么唐有信心能够进入“天魔境”,而一旦进入五境之上,那么对于振兴魔宗,也更有希望了。

“白痴。”玉连城骂了一句。

唐头颅深深低下,语气中带着诚恳:“玉先生,我是真想拜你为师。”

听他语气中的诚恳之意,玉连城倒是多了一丝兴趣:“我记得你是魔宗宗主林雾之徒。”

“宗主已消失多年,生死未知。并且我们魔宗之中,可以拜多位师父。”唐道:“实在不行,我可以转投先生门下。”

“可我并不想收徒。”玉连城摇了摇头,便转身离开:“特别还是一个独臂壮汉,带出去太影响形象了。”

唐微微一怔,身影一晃,再次五体投地挡在玉连城面前:“玉先生,你一身修为惊世绝伦,总是需要找一个传人。而吸纳天地元气,淬炼肉身,乃是正宗的魔门功法,为世人所摒弃,我是魔宗行走,是先生最佳的徒弟选择啊。”

“都说了,我不收徒。”

玉连城思忖片刻,话锋柔和了少许:“不过世人都说我是魔宗之人,你又如此虔诚,我倒是可以留下一点香火情,传你一门绝学。”

唐露出一丝喜意。

玉连城抬头望天,悠悠道:“昊天是一方大天地,人体则是则是一方小天地。每一个穴窍经脉,都是一处宝藏,都居住着一尊沉睡的神明。我要教你的这门功法,就是找到你体内的宝藏,唤醒神明。这门功法唤作‘元级魔身’。”

说罢,一指头点在唐的眉心。

轰隆!

唐的识海内波涛翻涌。

一道精纯的神念携裹不知多少信息,砸入他的识海之中,

“这‘元级魔身’你可以传给荒人,但这门功法我只是草创,至于能领悟多少,能发挥什么效果,就要看你们自己了。”

这‘元级魔身’是玉连城在几个呼吸前,根据‘元级摩诃’与‘灭世魔身’草创而成。以他如今修为,再加上海量的功法积累,想要创建一门功法实在太简单不过了。

传完功,在唐还未回过神来,玉连城就将目光看向叶苏,嘴角掀起一丝笑意:“叶苏,你真的信奉昊天吗?”

叶苏经过短暂的休息,虽扔脸色苍白,但好歹有了一丝说话的力气,冷笑道:“难道阁下以为几句话,既能动摇我对昊天的信仰?!”

“你曾周游天下十余年,但我若没有猜错,你周游之地,要么是繁华富庶,要么名川大泽。或许你已见天、见地,但并未见众生,见自己。”

玉连城摇了摇头,衣袖一挥,打出一道劲气,封住了叶苏的雪山气海,同时又有一本书漂浮到叶苏面前。

这一本书,叶苏很熟悉,他曾在知守观看过很多次。

——天书沙字卷。

“再去周游天下吧,当你见到了众生,也就见了自己,雪山气海的封印自然会解开,到时你再打开天书明字卷……”

玉连城人已走远,声音也越发缥缈,仿佛从天外传来,渐渐不可闻。

“叶苏,我对你期望很高,比很多人都要高,所以你也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

唐渐渐回过神来,面上的喜色尤为褪去,朝着玉连城离去的方向,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又拍了拍叶苏的肩膀,转身离去。

叶苏雪山气海被封,已与寻常人无异,他看着手中的沙字卷,想着玉连城对自己说过的话,一时陷入沉思之中。

另一边,玉连城回了小镇,与莫山山、天猫女相见,又游玩了小半个时辰,行人渐疏,便回客栈去了。

……

翌日。

马车朝着山道上行去。

一路上秋蝉不止,许是到了生命尽头,蝉声中仿佛带着澹澹的洒脱之意。

“岐山大师乃佛门最受敬重之人,此前闭关多年,此次若能见到他,也不虚此行。”

马车中,莫山山澹然的神情中,带着一丝崇敬之色。

盂兰节还有几日才会开启,玉连城一行人就上山,所为的就是拜会那位叫做岐山大师的高僧。

岐山大师是烂柯寺,甚至是整个修行界最高的几人之一,甚至听闻比西陵掌教还要高半辈,除了书院之外,世间绝大多数修行者都要在他面前执弟子之礼。

修行界传闻,岐山大师是百年前前代讲经首座私生子,当然没有人敢向他求证,甚至无人敢提,传闻只能是传闻。

而真正令岐山大师得到修行界尊重的缘故,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辈分或身世,还因为他高洁的德行。

数十年前,有过一次非常恐怖的洪灾,大河咆孝泛滥,浊浪滔天,淹没良田。

岐山大师先是携烂柯寺积蓄的粮食药物救灾救难,后更是拖着重病之躯,拦在将要崩溃的长堤之前,坚持一天一夜,保下南晋最重要的万顷良田。

从此以后,岐山大师名震天下。然而,他也为此付出极惨重的代价。苦修数十年,几乎半只脚跨入五境之上的惊人修为,从此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再无恢复鼎盛的状态。这样一位纯粹的佛门大德,的确可以赢得任何人的尊敬。

黑色的马车停在山道前。

玉连城看着山林中若隐若现的寺庙,听着莫山山讲述那位岐山大师的事迹,心境澹然。

这个世界的佛门是畸形的,其中的藏污纳垢,比以往任何一个佛门世界都要严重。

若究其缘故,在玉连城看来,还是由于佛祖奴役百万农奴,以至于悬空寺上的僧人从小看蝼蚁般看着农奴,对整个世家带着高高在上的心态。能出一个像岐山这样的真正大师,也算出淤泥而不染了。

几人下了马车,山道上缓缓行来了一位年轻僧人,僧人面色黝黑,神情宁静从容,走到马车前,恭敬道:“观海见过玉先生。”

又分别同莫山山、天猫女见礼。

这正是前去莫干山,将盂兰节请柬亲自交给玉连城的观海僧。

观海僧在寺中没有具体职务,但因为是岐山大师的关门弟子,故而辈分极高。

“带我们去见你的师父吧。”玉连城道。

“请,师父早已等候多时了。”钟声悠悠,观海僧在前引路。

山道幽静,道路旁的魁树犹带湿意,缓平的道路上,依稀可见一些脚印。

很快,玉连城一行人在后山一尊大佛的脚下,见到了传说中的岐山大师。

尚在秋时,这位岐山大师就已穿上了厚厚的棉制僧衣,显得极为惧冷。而穿着这般厚的衣裳,却不显得臃肿,可以想象身躯之下是多么瘦弱,而且看他那微黄的长眉,神情委顿的目光,显然正在生病,或者一直在生病。

当年的洪灾,大师为了拯救天下苍生,大耗心血修为,这病也缠绵了他数十年,似乎无论什么时候圆寂,也不会让人意外。

“师父,你身体不好,怎么也出来了,小心着凉。”观海僧忙的上前,搀扶住岐山大师。

岐山大师微笑的摇了摇头,柔和的目光看向玉连城:“有客人远来,做主人的自当上门迎客。且能够一睹当世俊杰之风采,心中还是欢喜得很。”

莫山山、天猫女连忙行礼,神情恭敬。

玉连城微微一笑:“我听闻瓦山曾有三局棋,前两局不下也罢,倒是最后一局,手痒难耐,不知岐山大师可否见教?”

岐山大师微笑道:“自无不可。”

随后,岐山大师在观海僧的搀扶下,走到了石坪旁的藤架之下,坐到了一张棋盘旁。

玉连城随意落下一枚黑子,手指在光滑的棋盘上微微触摸了一番,似乎和寻常棋盘并无两样,但他却从棋盘中感悟到了一股浩荡的佛意,以及……一方世界……

岐山大师的白子落下,笑容依旧温和:“除了先生外,这几十年来,还曾有四人在这棋盘上下过这局棋。”

玉连城道:“都有谁?”

岐山大师微笑道:“夫子、柯先生、观主、莲生。”

“是么。”玉连城沉吟片刻,落下一枚黑子:“我要这张棋盘。”

岐山大师不觉惊讶,微微一笑道:“这棋盘是佛祖留下,对佛门有重要的作用。”

玉连城道:“我听观海僧说,岐山大师你曾说过一句‘佛在西方’,并让他一路西行寻找。”

岐山大师点头。

玉连城道:“何谓‘佛在西方’?”

“观海回寺后,与老僧说过玉先生对于‘佛在西方’的两个推论,都很有禅意。即使是老僧,也觉受益匪浅。”岐山大师放下一枚白子,叹息道:“但‘佛在西方’就是‘佛在西方’,就是它的字面意义。”

“自当年阻挡水患后,我一身修为江河日下,身体比之常人都还不如。可那一日,老僧心血来潮,以残余修为的,催动佛门‘天眼通’,往西方看去,我看见了一尊人间之佛。庄严、肃穆、浩大,充满威严,但又不乏慈悲之意,所以才让小徒一路向西。”

“那么你现在再看看,佛在何处?”玉连城微微一笑,三十二相之如来相与心神契合。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轰!

莫山山三人只觉玉连城生出一股宏大的意味,其他的便无多少感受。

但在岐山大师的面前,就觉一尊佛陀神圣降临人间,忍不住眼眶一红,热泪盈眶。他没有让观海僧搀扶,强撑着身子站起来,口宣佛号,躬身大礼参拜,以几乎带着颤音的语气道:“小僧岐山,恭迎我佛圣驾瓦山。”

玉连城扫了岐山大师一眼,澹澹道:“你的大限要到了。”

“成住坏空,生死有命。”

岐山大师恭敬的说道。

当年岐山大师为阻洪水,本就身负重伤,多年未愈。

两个多月前,强行催动‘天眼通’,将最后一分生命力耗尽。

之所以还能强撑一口气,不过是为了见道“西方之佛”而已。

而如今,佛不在西方,佛在眼前。

“我看见了你的心愿。”玉连城看着岐山大师,语气澹然:“悬空寺下,百万农奴。芸芸众生,慈悲皆渡。错了,但不能一直错下去。”

岐山大师嘴角溢出一丝微笑,再次朝玉连城一拜,微微转头,看向悬空寺的方向,又是一声轻叹。

钟声悠悠,蝉声渐止。

棋盘上,纠缠在一起的黑子白子,都是簌簌粉碎。

“师父,圆寂了。”

82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