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小李飞刀玄衣行 > 第一卷 决战紫禁 第134章 磨刀石

小李飞刀玄衣行 第一卷 决战紫禁 第134章 磨刀石

作者:冬天的火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3: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乐突然觉得,好像没自己什么事了。但也感觉,就此收场是个不错的结局,要是二哥李寻欢真的把董妃给宰了,那他们这一家人以后恐怕就会如同浮萍之草一样,浪迹天涯了。想想都觉得阔怕。

李寻欢在董妃往外走的时候,死死盯了她一眼,让董妃感觉到全身寒毛孔都炸起来了。这就是杀气的威慑力。

之后一行人跟着萧敬,往淑绣宫外而去。

在此其间,李乐小意在太子胸口锤了一下,笑着道:“真够义气,那会儿你要是不出手,我怕是就要栽了。这个朋友没白交。”

太子笑的跟白痴一样道:“都说了咱们是朋友嘛,还跟我客气什么。”

李乐看着他心情大好,便道:“跟你客气当然是有原因的嘛,请两天假,我二哥回来了,我打算好好陪陪他,我们兄弟俩见一次面不容易啊。”

太子立刻不满道:“自去年到现在,你可是请了好多回假了。”

李乐道:“事出有因嘛,你就说准不准吧,不然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太子有些头痛地连声道:“随你了,随你了。”

两个人小声嘀咕着已经出了淑绣宫,永安送他们出来,一个劲的向李乐和太子两人道谢。李乐自然不想和她客气,说了句:“公主姐姐,以后估计再没人敢欺负你了,以咱们的交情,你就不要跟我客气了,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情,随叫随到。”

……

另一边,董妃坐在软轿上,闭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

身边贴身的宫女紧跟着她的轿子,感觉到她心情不好,便开导道:“娘娘不必跟那帮人置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后指不定会怎么样呢。今日他们落了娘娘的面子,来日加倍讨回来便是。”

董妃听她这么说,叹了口气道:“李寻欢太可怕了,本宫现在都觉得浑身发冷。不除掉此人,本宫寝食难安。为何上天要如此眷顾李家?李大那个大宗师刚死,李寻欢便回来了。”

那宫女道:“国舅爷那边招揽了一些人物,里面很有几个得用的,正所谓蚁多咬死象,不若让奴婢出宫递个信,请国舅爷出手?”

董妃闭目想了想,摇摇道:“算了,国舅那边的人有大用,此时不宜折损过重。这趟借永安那个小蹄子发难,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付李三郎,虽然有点可惜,没废了他。不过也不算亏。太子今日所行所举,所言所语,想必会很快传到至尊爷那里,至尊爷肯定会对太子生出不满。这样便足够了。至于至尊爷会怎么看本宫,唉……那两块送给永安的玉,已经说明白很多问题了,本宫也不想置气。这样也好……”

“这样的小伎俩还能让那个白痴太子生出轻视之心,以为本宫就会这点小手段。这对我儿以后继登大宝有大好处。”

那宫女讨好道:“娘娘英明。”

……

李寻欢领着李乐回家,事件基本就此结束,但后续还有一些尾巴没扫干净。

李乐脑子里就开始盘算着,家里档铺的那个许掌柜,是不是已经和董妃这班人勾结在一起了?如果是,那又有多少原本属于自己家的人和他们有所勾结?

带着这些疑问,李乐回到家里,但却不忙着解决这些问题。怎么着也得缓缓,他不想让李寻欢为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烦心。

回到家以后,跟龙啸云隆重见礼,说了声:“龙大哥在上,小弟李乐大礼参拜。”

龙啸云慌忙扶起道:“小弟又而须如此客气。”

几个人相互客套几句,李寻欢跟龙啸云和李乐告别,前往紫禁城,向景和皇帝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并嘱咐李乐好好招待龙啸云。

李乐其实很喜欢龙啸云这个人。方面大耳的,长的十分周正,再加上他救过李寻欢,让李乐对他好感倍增。再结合《怜花宝鉴》上有关相术的描写,李乐就能推断出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于是吩咐着酒宴罢下。

一家子的宴会,没有旁人来打扰,倒显得自由自在一些。

李乐在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叫二青丫头上了个火锅子。等锅子快要热了以后,李乐从李面举出一块狗肉,放在龙啸云碗里,说道:“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龙大哥试试看,味道怎么样。”

龙啸云笑呵呵应充。

这个时候,李寻欢在宫里应付完差事,正好回来。便坐下来一起饮宴。三个人谈天说地,好不开心。

酒酣耳热后,李乐微熏,打算做一回神灯老爷爷。便对龙啸云说道:“龙大哥,你救了我二哥,作为酬谢,我可以满足你三个心愿,不知龙大哥想要什么?”

龙啸云已经醉了,他把李乐此刻的话当成玩笑,随意说道 :“三个心愿啊,小弟真有意思。好吧,第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小弟快快乐乐,平平安安,世间烦恼不挂心。 第二个愿望……”

说到这里,他举杯看向李寻欢,笑着道:“江湖凶险,唯盼寻欢一生安乐。”

李寻欢亦微笑举杯,两人相敬。

李乐看他说得随意,心里有些遗憾,叹了口气打断道:“龙大哥,第三年愿望还是先别说了。你可以当我是在开玩笑,咱们就此打住,留待以后。”

那一夜,龙啸云喝的大醉,他并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样的机会。

……

是夜,皇宫内。

景和皇帝离开“瑞安宫”后。

董妃气急败坏地将一个名贵的花瓶摔碎,歇斯底里地吼道:“为什么!为什么你总是这样偏袒你那个白痴太子!即使他犯了任何错,你都可以原谅?难道就因为他是殷氏那个贱人生的吗?我哪里不如那个贱人……”

董妃并不知道,她的一举一动都被别人看在眼里,过不了多久,她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进入景和皇帝耳中。

而这个时候的景和皇帝,却在御书房批阅奏折。

太子在跟随观政。

这了许久,最后一封奏折批阅完成,景和皇帝放下手中朱笔,抬眼看了看太子,揉了揉拇指上的穴位,看似很随意地对太子道:“是否心里在埋怨朕?觉得朕太过偏袒董妃?明明是她的错,却就这样轻轻放过?”

太子幽怨地看了自己的父亲一眼,道:“儿臣不敢。”

景和皇帝呵呵笑着道:“你还有不敢的事情吗?你和李家小子那个玄衣会的事情,朕不想过问,算是对你的一种历练,但你也别当朕什么都不知道。”

太子抢着道:“本身就没打算瞒着父皇啊,小乐说了,这事就得让父皇你知道,不然我两个私自摆弄,就离倒霉不远了。”

景和皇帝叹了口气道:“李家小子,小小年纪便心智成熟,以后是个干大事的料。但你身为一国储君,怎能随意受人摆布?他说什么你便听什么,连最起码的城府都没有?”

太子道:“我和小乐是朋友,朋友之间重在坦诚,在他面前,我又何必要那些城府?再说,父皇曾经说过,听取不同意见,从这些见识不一的话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之道,是为君者的基本常识。小乐出的那些主意,说的那些话,我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所以便会从善如流。”

景和皇帝有些微怒,但想了想却又没有发作,只能叹息着道:“皇帝是没有朋友的,所以才会称孤道寡。朕不想你以后做一个无情无义的君主,所以对你和李三郎的事情从不过问。但为君者的御下之道,你以后要慢慢品味。”

太子随意敷衍地“哦”了一声。

景和皇帝又道:“朕的时间不多了,没时间慢慢等你成长,所以今日有些话也应该对你说明白了。”

太子立刻道:“父皇正值春秋鼎盛,何出此言。”

景和皇帝摆了摆手道:“纵观我大商历代先皇,凡是坐稳这把椅子的人,除了太祖高皇帝,哪一个能活得过五十岁?朕今年三十有七,所剩时间并不宽余。今日想对你说的是,坐上这把椅子,不光要继承对汉家天下的责任,也要背负我朱氏一门的诅咒。”

太子不解问道:“这诅咒从何而来?”

景和皇帝道:“当年女真入侵,前宋无能,天下大乱。江湖上莫名流传一句讖言:汉家天下,自朱而兴。我大商首位宰相葛云生,似乎特别迷信这句话,便在当年竭力辅佐太祖皇帝。

那诅咒便是太祖建国立号,登基坐殿后发生的。当时,葛云生满朝朋党,权力过大,太祖晚年担心,若是自己架崩之后,太宗登基恐怕无法驾驭葛云生,便想将葛云生及其朋党彻底铲除。却不想,太祖刚刚准备动手时,葛云生却不知所踪。只留下一句:‘皇运即国运,朱皇不满五。’的话来。”

说到这里,景和皇帝叹了口气:“自那之后,凡是登上皇位者,除太祖皇帝之外,无人能够活过五十岁。只有神宗夜帝是个利外,也只是因为他将皇位让给了英宗,才幸免于难。”

太子听得入神,问道:“这是葛云生的诅咒?”

景和皇帝点点头道:“朕甚至怀疑,葛云生现在还活着,两百多年啊,大商皇族对他不敢有丝毫放松。宫里有一些秘档,是历代先皇清查此事的结果。等过两年,你再成熟稳重些,朕会让你去看那些秘档,现在还为时过早。”

太子皱着眉,沉默许久。

景和皇帝又道:“所以说,朕的时间真的不多了。皇儿啊,你以后不能再像如今这般不知事了,要学会成熟起来。你觉得朕偏袒董家,你却不知,那是朕留给你的磨刀石。宝剑锋从磨砺出,若你真是宝兵,那便斩碎这块磨刀石。”

太子问:“要是石头太硬,剑断了怎么办?”

景和皇帝呵呵笑道:“那就是你命该然了,这位子叫那不孝子去坐也无不可,都是我朱家子孙,朕不介意。”

看似语重心长,温情莫莫的话,却透着帝王的铁石心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