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也是江湖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喜事

也是江湖 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喜事

作者:实朴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1: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但是,每次出来秦月都很谨慎。出院门总是往右手走,是去县城繁华街道的相反方向。因为是往山那边走,路上人要少很多。

这一天,娘俩又挽着胳臂走在这条路上。太阳已经落到了山的那一边,晚霞映红了半边天。

徐阿姨对秦月说:“月儿,你说你每天晚上只吃一碗饭,其实,不是的?”

“徐阿姨,我是吃了一碗饭呀?”秦月回答。

“不是的,不是!”徐阿姨神秘地笑着。

“怎么回事儿?”秦月不解地问。

“我给你盛的,底下我压得很实,上尖一碗,差不多顶每天的两碗,你不也吃了?”徐阿姨很得意。

原来是这么回事?秦月每天晚上习惯性一碗饭,饭碗放到她面前,完成任务似的吃下。她从没注意过盛得满不满?更不消说碗里的饭压得实不实了。

“整天骑着马到处跑?要出多大的力呀?只吃一碗饭可不行?你不是吃不下,给你盛到碗里,不是也吃进去了吗?”徐阿姨言道。

没想到自己不经心的一顿晚饭,母亲会这样的细心?用心会这样的良苦?秦月不由得心头一热。

两个人亲昵的说着话,对面一个背上揹着什么的少妇朝她们走来。秦月开始没在意,等发现少妇揹着的是婴儿时,已走到了近前。

秦月挽紧了母亲的手臂,母亲显然也看到了少妇背上的婴儿,感觉出她的身体已经做出了反应。

对面的少妇走到二人跟前了,秦月大吃一惊,因为少妇背后的婴儿竟是小红被包着。回避已经来不及了,母亲的位置看得更清楚,她已经看到了。

用另一只胳膊搂抱着母亲的腰,防止母亲突然冲上去夺孩子。秦月的心随之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和母亲身体紧貼在一起,秦月感觉到了母亲的身体一僵,但又慢慢地放松。

和迎面而来的少妇已经擦身而过了,母亲好像恢复回了正常,看来是虚惊一场。

不是说见了用小红被包孩子就犯病吗?怎么回事儿?秦月反倒有些疑惑。但是,她不敢相问,当然不能没事找事?

少妇走过去后,徐阿姨又回过头看了看少妇后背的孩子,秦月心头又是一紧。

“我知道那不是我的孩子。”徐阿姨叨念了一句。

“徐阿姨,您怎么知道。”秦月试探地问。

“我的孩子已经不在了,怎么会是我的孩子?”徐阿姨两眼看向了远方。

“徐阿姨,您怎么知道您的孩子不在了?”

秦月心里一阵狂喜。难道母亲恢复记忆了吗?难道师公的药发生效力了?

“我当然知道,我就知道。”徐阿姨双眼仍在远眺。

“徐阿姨,能记得您的孩子是在什么地方没的吗?”秦月问。

“我的孩子在哪儿没的?我的孩子在哪儿没的?”徐阿姨在努力回忆着。

“是不是在长治?是不是被一个女人把孩子偷走?”秦月提示着徐阿姨。

“是不是在长治?是不是被一个女人把孩子偷走?”

徐阿姨嘴里重复着秦月的话,脑子里好像在使劲地想。

“徐阿姨,还记得侍郎宅子村吗?”

秦月决定冒点风险,她继续提示着徐阿姨。

“侍郎宅子村?”

徐阿姨仍然机械的重复着秦月的话。

“徐阿姨,关于您的孩子,你还能想起什么?”秦月不想放弃。

徐阿姨这一次没有重复秦月的话,又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

“徐阿姨,您的孩子是包着小红被是吧?”

秦月还在做着努力。徐阿姨很快的点点头。看来,这小红被她始终记得。

“徐阿姨,您的孩子跟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大嫂揹着的孩子差不多大吧?”

徐阿姨又很快点了点头,但紧接着又摇了摇头。

“徐阿姨,您的意思是?”秦月不明白母亲先点头后摇头的意思。

“你不是说了吗?我的孩子不会总那么小,是要长大的。”徐阿姨思索着。

“徐阿姨,您是说,您的孩子如果还在,是要长大的是吧?”

听了秦月的话,徐阿姨点了点头。

“您真棒!”秦月夸赞着徐阿姨。

得到秦月的赞扬,徐阿姨很受用,也很自得。

秦月想了一下,“徐阿姨,那我问您,如果您的孩子还在,现在应该是多大了?”

“如果我的孩子还在,现在应该是多大了呢?”徐阿姨在努力地想。

秦月满怀希望地在等着徐阿姨的答案。

“不,不,我的孩子不在了,我的孩子长不大了”徐阿姨陷入悲痛之中。

秦月后悔了,觉得自己太操之过急了。

“徐阿姨,我们那一次发现兔子地方是那里吧?”

已经走到了山脚下,秦月指着前边的一个地方,他想转移徐阿姨的注意力。

“不是的,你记错了,是那个地方。”

徐阿姨纠正着秦月,她的注意力果然跟了过来。

往回走的路上,秦月在想:总的说来,母亲的思维还是比较混乱的,但是,她今天的表现算不算是向好的方面迈出了一步呢?是不是说明师公的用药是对症的呢?

回到家后,秦月急不可待地找五爷商讨。

把母亲方才的表现说给五爷后,秦月问:“五爷,您说她这是偶然一次,还是病情有了好转呢?如果是后者,是不是就可以说明我师公的药已经有了效果呢?”

谭五思索了一回会儿,摇了摇头,“月儿,我说不好,明天去武馆,去问问你师公,他应该知道。”说到这里 ,谭五停了一下,“华夏的歧黄之术,经历了几千年,有文字记载的有黄帝內经,本草纲目等等,还有许多民间口口相传的秘方。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底蕴丰厚。

“但是,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些方面,就事论事,所谓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成为一种局限,而影响它的发展。还有一个很不好的方面,是搞神秘化,搞故弄玄虚,为江湖术士行骗大开方便之门。而你师公对歧黄之术的研究是有许多的独到之处的,有些方面,可以说是独辟蹊径,常常给人别开生面的感觉。”

秦月说:“五爷,您对歧黄之术也很有研究呀!”

谭五摇头,“我是受到你师公的耳熏目染,连一知半解都谈不上”

第二天,秦月去武馆把这件事原原本本的说给了师父。慧雨很高兴,认为吃药见了成效是确定无疑的。

“月儿,我不是说了吗?这是个慢功夫,是急不来的。只要有效,就有希望,坚持下去,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听了师公鼓励的话,秦月的信心更足了。

过了些天,二当家的过来,秦月又把情况说给了他。

“这就对了,月儿,我不是和你说过了吗?吃药效果明显。看到包小红被的小孩没犯病,这可是这么多年来没有过的?”这位历来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欣喜若狂,“其实,我更看重她说的那句话,说她的孩子是要长大的。因为不久前她还说她的孩子很小的。”

秦月同样兴奋不已。

二当家的和徐阿姨兄妹俩个单独在一起待了好半天。

秦月送二当家的走的时候,他对秦月说:他的妹妹自从有病以来,情况从未这样好过。他征求秦月的意见,想请给他妹妹看过病,对治这种病很有专长的那位郎中,过来再给看一次。

秦月正巴不得一天把母亲的病治好,当然一百个愿意。

这一天,秦月去武馆的路上,有军营的士兵在路上等她。说李将军有急事,让她马上去军营。

秦月想,肯定是有急事,是不是又有剿匪任务?去军营的路上,秦月问士兵,士兵说没听说要到什么地方剿匪?

到军营后,李如刚正在等她。秦月知道义父是藏不住事的人,一看他满面春风的样子,就知道有大喜事发生。

秦月正想问义父遇到了什么大喜事?李如刚把一张有字的纸交给了秦月。

秦月接过一看,原来是李家老爷写给义父的家书。秦月觉得自己看义父的家书不合适,把家书交还给了义父。

李如刚没接,又推给了秦月,“月儿,让你看你就看,快看。”

秦月定睛一看,原来是义父家有了大喜事,义父和义母喜得贵子。

“月儿,你义父有儿子了,我有儿子了。”李如刚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

秦月高兴地说:“义父,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这是我这么多天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老爷和老夫人还有我义母不知会高兴成什么样?”

“这还用说吗?说起来,最大的功臣还是你呀!月儿。”李如刚眼里充满慈爱。

“义父,怎么可以这么说?我没做什么呀?”秦月摇头。

李如刚说:“你义母和我说过了,你用内功为她疏通经脉,和教她心法习练內功。否则,这是不可能的。”

秦月说:“就算我为义父做一点事,比起从小到大您为我的所做,也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