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也是江湖 > 第一百三十七章 都不容易

也是江湖 第一百三十七章 都不容易

作者:实朴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1: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的意思是?”当朝太子问。

秦月思索了一下,“有人对我说过:这世间的事是及其错综复杂的,有些事,就算是亲眼所见,就算是亲耳所闻,就算是亲手触摸,也未必是真实的。我现在又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什么事也都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样的简单,每个人说不定有这样、那样的苦衷。”

“有苦衷就可以草菅人命吗?”当朝太子摇头。

“有时候,也是上上下下要业绩逼的,每个人都怕丢饭碗,毕竟大家都要吃饭。怎么说呢?也就是说,谁都不容易?”秦月回答。

听了秦月的话,太子站起身,在屋子里走了走,“秦姑娘,我知道怎么回事了?有一次,父皇无意中听他的一个太监抱怨,说他老家的官府一个案子都破不了,父皇记下了这个太监老家所在的地方。

“年终考核官员时,派人查了那个地方的破案的情况,太监果然说得不错。于是父皇大怒,要求年考核官员时加一项破案率。也就是一年内接了多少案子?破了多少案子?破案数占案子总数的百分比?于是,可能就出现层层下指标的情况。层层加码,越到底下,加的就越高。”

“怪不得?”秦月恍然大悟

“什么怪不得?”太子问。

“那个林捕头要创造没有不破案的记录?”秦月言道。

“难不成到了最底下这个破案率加到了百分之百了吗?”太子苦笑。

“或许是上边定的指标,或许是他们自己不用扬鞭自奋蹄。”秦月笑了。

“好了,大家都不容易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对了,秦姑娘,你来找我,不是就为了告诉我这些事吧?”当朝太子问。

“是也不完全是。”秦月回答。

“秦姑娘的意思是?”当朝太子想听详情。

秦月于是讲了自己回京城后,到处求人,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的经历。万般无奈,只好求助太子。

秦月没说是陈佩骏给自己出的主意,怕连累了人家。

听了秦月的话,当朝太子沉思了片刻,“我知道了,看来我最近要去丰酝县走一趟了?”

“真的吗?”秦月欣喜若狂。

“我去丰酝县可和你说的事没有关系。我早就听人说,那里有一处特别好的去处。相传东汉末年,名士田畴不受献帝封赏,隐居那里,因此而得名田盘山;简称盘山。又因她雄踞京城之东,在我朝又获‘京东第一山’的美誉。都说景色很独特,一派江南风光。我皇爷爷特别钟情那里,曾九次游盘山。我是慕名已久,就是没能成行。这次是去盘山,游山玩水的。”当朝太子脸上露出难以捉摸地笑。

“是吗?”二个人相对一笑。

当朝太子这一次好像没去游盘山?因为有记载:他登极后第一次游盘山曾留下名句“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也就是说,游盘山应该是他登极之后的事。

“对了,秦姑娘把几个人的名字写给我。”太子说着拿过纸笔。

秦月接过笔,在纸上写下了:唐传文、靖守义、林全有。

“那个县官叫什么?”太子问。

秦月摇了摇头,她还真地没问这个县官叫什么名字?

“没关系,这县官的名字我能知道。”

当朝太子说着,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丰酝县知县”几个字。

“小民代那些受冤枉和以后不会再因此而受冤枉的人,感谢太子殿下。”秦月双手抱拳。

“秦姑娘此言差矣,倒是我应该代表朝廷感谢秦姑娘,帮我朝能够纠正这些冤案。”当朝太子摆手。

正说着话,李公公捧着一摞卷宗走了进来,“禀告太子,这是万岁爷让拿过来的奏章,圣上命殿下代为批阅。“

“好吧,先放那里吧”当朝太子指了指案头。

李公公放到案子上退了出去。

想来这次没有白来一趟,看到太子很忙,秦月起身告辞。

“秦姑娘不急,我还正好有事要问姑娘?”当朝太子拦住秦月。

秦月又坐了下来。

“秦姑娘上次说你义父李如刚是商州参将,我近来就多关注了一些商州的情况。你义父不错呀!上上下下口碑都很好。特别是在清剿商州匪患上,有作为,敢担当,为保一方安定是立了大功的;他本人又是将门之后。”

听太子表彰自己的义父,秦月很高兴。

但是 ,她觉得自己身为义女,应当谦虚低调,“我义父常说,做为参将,保一方平安,那是他的本份。”

当朝太子点了点头,“听州府说,在清剿匪患中,秦姑娘是出了大力的。在商州,江湖女煞也是如日中天。听说当地百姓,当成菩萨一样恭敬。我也知道,江湖女煞,除暴安良,在京城也是大名鼎鼎,我很为有秦姑娘这样的朋友而自豪呀!”

“太子殿下,您谬赞了,为民除害也是我们学武之人的本份。”

没想到当朝太子知道这么的多?秦月有些意外。

“我还知道,前些日子,那打着所谓反清复明的旗号的叛匪,竟把李如刚部逼入绝境。又是秦姑娘率武林义士,将李如刚部解救出来。

“我想知道,这伙叛匪,到底有多大力量?因为看到上奏,先前他们在京城的图谋被粉碎,歼灭了他们那么多人?抓了他们那么多人?前些日子,在应天府粉碎了他们的暴乱,又歼灭了他们那么多人?抓了他们那么多人?也是前些日子,在柞水,捣毁了他们的总部,同样又是歼灭了他们那么多人?只是这一次好像没抓到人。

“我真的很担心,这帮叛匪,真有这么大势力吗?我知道秦姑娘和他们打过交道,也和他们水火不容,我想听听秦姑娘怎么说?”当朝太子问道。

秦月想了一下,“这个组织,确实有一定的能量,但绝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

“秦姑娘的意思是?”当朝太子又问。

秦月又想了一下,“首先,太子说的那些战报,虚报成分很大,特别是歼灭多少人,水份会更大些。从上到下,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大家都装糊涂。这就把这个组织的力量,大大的夸大了。京城和应天府我只是猜测,詐水我完全清楚,官军连叛匪的影子都没见到。”

“怎么会这样?怎么可以这样?”当朝太子很生气。

“上边要战绩,下边就投其所好。”秦月言道。

听了秦月的话,当朝太子陷入了沉思。

过了好半天他说:“我知道怎么回事了?那一次,一个官员在朝堂报告剿匪情况。尽是用很多,特别多这样的字眼。比如,消灭了很多叛匪,缴获了特别多的物资。我父皇就问了,这很多是多少?特别多是多少?物资具体是什么东西?

“可是,这有错吗?让你报数你报数就是了,为什么要报虚数呢?为什么要说假话呢?”

“数当然是越大越好,战果肯定也是越辉煌越好。”秦月说。

“数当然是越大越好,战果肯定也是越辉煌越好,但那得是真的而不是假的呀?”太子说。

“既然是数越大越好,战果越辉煌越好,如果有的人说假话把数报大,获得了奖赏,升了官。而有的老实人,有多少报多少,因为报少了说不定受到责罚。说假话的占便宜,说老实话的吃亏,大家自然要说假话了;反正说假话也不费力气。就像破案率一样,肯定是越高越受到表彰,破案不容易,说假话办假案还不容易吗?”秦月很激动。

“看来这说假话的风气要好好整治一下了。”太子沉思着。

秦月想了想“上有所想,下必投其所好。如果官员们都不看上边的脸色和喜好行事,专心干自己份内的事,不就好了吗?”

“专心干自己份内的事,这当然很好。但官员们都不看上边的脸色和喜好行事?那可不行?”太子说。

“为什么?”秦月问道。

“那皇帝还有权威了吗?皇帝的话还有人听吗?这可是国本呀?”当朝太子言之凿凿。

或许,真正的悲剧是把一个国家的兴衰、甚至存亡都系于一个人的身上。一个人有那么大的作用吗?一个人应该有那么大的作用吗?秦月想起自己在一本书上看到,古希腊有一种制度。决定什么事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元老院的元老们投票表决。大家合到一起肯定比一个人有智慧,做出的决定也肯定比一个人说了算要可靠得多?但是,这些话秦月只能在心里自己和自己说,她可不想得罪这位当朝太子。

“对了,秦姑娘,你刚才说,叛匪的力量是被夸大了的。是不是?”太子把话拉回到原来的话题。

“是的,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秦月言道。

“最主要的是什么?”当朝太子显然很想知道。

“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得人心。虽然他们喊出的口号,应合某些大汉族主义者和前朝遗老遗少的愿望,但这些人说到底是极少数人。兴不起风,也翻不起浪。”秦月言道。

秦姑娘何以有如此一说呢?”当朝太子眼睛闪着光。

秦月于是讲述了,这个组织在征集粮食给常家村等带来的民怨和创伤,义父率的官军在常家村所受到的拥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