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飞沙江湖谁来歌 > 第二章玄真道门不幸事,落花镇外有来人

第二章玄真道门不幸事,落花镇外有来人

“嗯。”柳如是点了点头。

“那咱们快去给他们说!”

“你这武林盟主怎么时不时就会犯傻?现在他们都还在气头上呢,你这么说不是火上浇油吗?何况,你我也没有证明欧阳兄弟清白的证据。真不知道你当初是怎么当上武林盟主的。”柳如是一边说一边娇嗔,说着说着,竟是笑了起来。

独孤鸿幕本是愁眉不展,见她笑颜,也跟着笑了起来。

“那还不是被你迷得鬼迷神窍了。”虽是笑,但眉间的愁容还是挥之不去。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柳如是见他如此,心中也是于心不忍。双手,轻轻地攀上了他的额头。

“小烛我已经让人送出谷了,咱们明天就去中原吧。”

“你不怕吗?”

“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回首看了看这个伊人,当年江湖中人都说他是被鬼迷了心窍,放着好好的武林盟主不当,偏偏要加入这个魔教,可又有谁知道,那个被常人所不齿的魔教里,住着一位仙女,一位善解人意的佳人。

“睡吧……”

“你先去,我整理整理一些。”

“嗯。”

佳人翩翩离去,独孤鸿幕也缓缓地站了起来,他伸了伸腰,就着月光看着这片世外桃源,此时人生寂静,四野虫鸣。走出来时,心情也放松了许多。

“圣主,副教主请你去一趟百花谷,说是有要事相商。”小厮在道旁站着,想来是等待良久。

“容我去给夫人知会一声。”

“副教主说十万火急!”小厮紧低着头,语气却格外的严肃。

独孤鸿幕心中一虑,转念又释然,道:“既是十万火急,那便走吧!”

百花谷在山谷的南边,由浩然岭过去也有七八里的路程,不过二人都是脚手轻快之人,不多两刻钟,便是来到了此处。

由于此处地处山腹,常年雨水滋养,又因种得有四季繁花,便称之为百花谷。

刚来到谷外,冷逸天便笑意盈盈的迎了上来。

常言道伸手不打笑面人,见他如此,独孤鸿幕也连忙拱手作礼。

“鸿幕兄弟,我找到了教主的下落了!”

“啊?”听得此话,独孤鸿幕不禁满脸喜色。忙问道:“在哪里?他怎么样了?”

“唉……跟我来!”

两人并排对着谷中走去,那小厮也消失在夜色之中。

很快,两人便来到了一排厢房,这些厢房,一直都是用来给谷中的教徒们居住的。

“这边。”

独孤鸿幕跟着冷逸天直直地踏进了其中一间,打火一看,那屋中的墙壁却是破了一个大洞,耳中还不停地传来湍急的水流声。

“鸿幕兄弟,你看!”

孤独鸿幕不疑有诈,举着火烛就朝着那破洞靠去,然而地下河落地太深,哪里又看得见什么。

“冷兄,这洞里就只有……”忽觉身后一阵寒风,孤独鸿幕连忙凝气全身。

冷冷一掌袭来,手中的火烛也朝着那汹涌的地下河坠去。

“浩然金光罩?尝尝这个!”

暗中独孤鸿幕只觉得肩头一阵刺痛,如此一泄气,那护体神功也消散一空。

“怎么样,唐门奇毒的滋味可不好受吧?”

“哼,冷逸天,你果然不怀好意!”

“知道已经晚了,今日你在劫难逃?”

黑暗中,独孤鸿幕凝拳于胸,静静地寻找着冷逸天的位置。

“岳父早就说过你狼子野心,当时我却不信,真是愚不可及。”

“哈哈哈哈,你……”就在冷逸天得意忘形之际,孤独鸿幕却是猛然一拳,暗中听得一声“啊”叫,转身夺路便逃。

然而刚一出门,便见那院中,墙上,屋顶,到处都是明晃晃的长刀。

“杀!”

一声沉,孤独鸿幕也是不再顾忌那些虚伪的兄弟教徒之情。猛然夺路出谷,情急之下也是不敢回浩然崖,心想柳如是乃是教中圣女,料想冷逸天也不敢肆意妄为。想通此节,便一路披着月光,对着谷外而去。

“追!”冷逸天一身喝,众人也提着雪亮的寒刀跟了上去。

他们奔跑如风,口中却不曾发出一身呼喝。

日头缓缓地由东边升起,柳如是一直喜欢看这初升的太阳,所以自从嫁给独孤鸿幕之后,她便要求父亲为他们在这最东边的浩然崖上修葺了一处住所。

“找到圣主了吗?”她是教中圣女,她的男人,自然就是圣主。

“没有。”

“难道就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了吗?”

“启禀圣女,小的……都问过了。”

“再去找!”

“圣女……”

“教中没有便到教外去找,中原去找!”

“是!”教徒灰溜溜的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四五个周身是血的教徒又相互搀扶着拜上了浩然崖。

“属下无能,无颜面见圣女。”

柳如是看着他们,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怎么了,你们这是……”

“属下刚出广陵城,就被人在雁荡涧里堵住了去路,我等一路厮杀,一直到今天才夺得生路,逃了回来……”

“我儿子呢?”柳如是猛地从座中站了起来。

“被……被抓走了……”

“他们是谁?”

“小的……小的不知……”

“天杀我也,天杀我也……啊!”只见她一声长嘶,轰然朝后倒去。待众人把她扶到座上,一番掐捏人中之后,这又才重新醒转。

“我……我要去找我丈夫……告诉他,告诉他我们的孩子……”

柳如是从那座上站了起来,看了看几人,看了看大堂,却是夺路朝着大门而去。

几个教徒正准备将她拦住时,她却是一抚袖,扬手抓出了一把金针。只见那金针根根寒光闪闪,谁人又敢挡她的去路。

常言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仅江山如此,这江湖亦是如此。

元朝末年,朝廷无道,群雄并起,天下杀伐,民不聊生,怒火滔滔,血流千里,百姓生不如死。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白莲教“明王”韩山童于颍川振臂天下,明王的死,牵动了全天下敢于反抗的不屈人民。紧接着,“红巾军”足迹遍布四海,一时间,整个江湖都沸腾了……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作者:(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驾!驾!”

一阵铿锵音,只闻马蹄声。黄沙遮天起,不见人马影。待得片刻,这才见人从远方缓缓而来。

那一人一马闯将而来,硕壮的马蹄直把道路踏得飞沙走石,一阵狂风掠过,只觉残影一闪即逝,徒留道两旁的枝叶兀自摇曳不停。

来人骑着快马,着一身皂色束服,头顶挽一鬏宝华发,肩上背负着九个崭新的麻袋。在这姑苏之地如此匆忙的赶着路,应该是有要紧的事情。

不多时,这人便来到了一座小镇之外。远远可见半山之下小镇静谧,奇怪的是,来人如此匆忙赶路,到了镇子却又不进去。索性还把马儿随意放开,自己则靠在树荫下乘起了凉,嘴里叼着根野草,两只眼睛望着远方恍惚出神,模样甚是怡然。

那马儿甚是乖巧,不仅不撒欢离去,反而是静静的吃着野草,一人一马就如同心有灵犀的老朋友一般,相隔不远,走得不近。

时间缓缓过去,这人却一直都不曾挪动过地方。若不是他时不时的眨巴两下眼皮,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已经过去了。

又过得大半晌,打西北边隐隐约约的传来了马蹄之声。这马蹄声由远而近,越近便越觉得零乱,零乱之中还不乏传来喝哈。那喊声一长一短,一刚猛一深沉,不出意外的话一定是两人并肩而行。

树荫下的男子嘴角微微一扬,转过身来,就见两匹快马来到了山边。

马儿还未停住,马背上就跃下来两人。两人一文一武,斯文者如教书先生;粗犷者似深山樵夫。相同之处便是身上皆穿得破破烂烂,跟眼前的汉子没法相比,就连肩上背着的九个麻袋也是破破烂烂,简直就是一在平地一在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