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出峨眉我为锋 > 0239 招乎不周,多蒙盛待

剑出峨眉我为锋 0239 招乎不周,多蒙盛待

作者:神枪老飞侠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4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三丰名垂江湖七十余年,曾和他动过手的、见过他动手的,早已死的干干净净。

便是他七个徒弟,也只知师父武艺深不可测,若问究竟多深,亦是一头雾水。

不然此前三神僧挑战,弟子们为何争先恐后上前?

便是生怕师父出手,有所不测。

武当七侠尚且如此,遑论其余?

因此江湖中许多高手,自家武艺练到了百尺竿头的境地,总不免生出念想——

我这等本事,比之武当那位张真人,只怕也最多差上一线吧?嗯嗯,他的功力或许深厚些,但若是生死较量,我占了年轻的便宜,鹿死谁手,只怕难说……

少林三空、峨眉灭劫,乃至史飞龙等不少人,多多少少,都有类似想法。

直至今日。

本以为要看一场张真人大战三神僧的好戏,如今看下来,“大战”二字,当真如何说起?

三神僧那般顶儿尖儿的武艺,也刚刚够格,充当三个靶子。

众人这一下总算看清楚了。

原来我们差的这一线,乃是天地一线……

没听说谁练武,练到在天上飞的。

口服心服。

因此张三丰说要请大家吃碗面各自回家,数百豪杰,齐齐露出和蔼、厚道、知足的笑脸:“啊呀,多谢张真人,叨扰,叨扰!”

至于什么龙门镖局的血案,人家不是说了么?那是神鹰教下的毒手。

也别说夫妻什么的,张翠山彼时还不认识野清清呢,婚前债务,各人归各人。

至于谢谦,谢谦是谁?

屠龙刀,什么屠龙刀?

还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就问你,拿了屠龙刀能飞天么?

此刻满堂群豪,无不念头通达。

这正是:满天乌云散,一殿笑谈声。

武当派的火工道人这时成了最忙的人,呼呼煮面条。

其实伙房里的面条都不够。

也幸好群豪来贺寿,许多人在山下小镇买了些寿面,也算是自备伙食,武当山就出个柴禾钱。

武当三代弟子们发动起来,宋书铭领衔,把房前屋后自家种的蔬菜,能拔就拔,能割就割,切吧切吧煮吧煮吧,铺在面条上,好歹显得不那么单调。

至于张真人心心念念的荤油,哪里够这么多人分的?

也只好看人下菜碟,那些成名英雄,帮派首领,面里飘着香喷喷一层油光,弟子门、帮众们就吃素面吧,素面清肠解腻。

武当七侠都亲自帮着递碗送面,连声道歉:“招乎不周、招呼不周。”

群豪都真心诚意说:“见外了见外了,多蒙盛待。”

少林三僧也不曾走,三个加一起两百岁的老僧,膝盖并膝盖、肩膀并肩膀,驼背哈腰,眼神无光,呆呆坐在椅子上。

莫声谷端来面条,三人接过就吃,吃着吃着,呆滞的眼神动了动——

心道武当山武功厉害也就罢了,怎么面条也比我们少林的更香?

热热闹闹吃罢,神拳门等帮派先行告辞,夏兜、谭无敌、河间双煞等人,亦随之而去。

华山、崆峒、昆仑,寒暄几句,各自离去。

最后是少林三僧,眼见众人走尽,方才恍然大悟一般,起身深深一揖,领着九個弟子,行尸走肉一般,下了武当山。

史飞龙本来也要请辞,却被张三丰留下,笑道:“不相干的人都走了,剩下自家人,不好好喝一碗老道的寿酒,欲待哪里去?”

史飞龙激动的满面通红,传功、执法长老亦是笑逐颜开,同来的丐帮弟子,人人把脊背挺得笔直,深以和武当是自家人为荣。

当下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声谷,带了十个弟子,飞马下山采办酒肉。

当晚,武当派、峨眉派、丐帮、金鞭门,大伙儿欢聚一堂,欢呼畅饮,为张三丰祝寿。

酒至酣处,不免有人问起张三丰如何竟能陆地飞腾,张三丰借着熏熏之意,口说手画,演说武学中无上妙谛,自灭劫、史飞龙以下,人人都觉大有收获。

次日,史飞龙辞行,又被张三丰留住,对他道:“我的徒儿要成亲了,史帮主喝一杯喜酒再去。”

三天之后,武当山再次张红挂彩,六弟子殷利亨迎娶季筱蓉,八弟子扈大牛迎娶汪南姑,真正是好事成双,而这一次再没有恶客临门,众人欢笑畅饮,快乐无边。

四月十四,丐帮、金鞭门联袂下山。

四月十八日,张三丰耗数日之功,将太极拳传给叶孤鸿,再度闭关。

灭劫本要回返峨眉,却是叶孤鸿劝说留住,只让唐珙、周智兴,带着一众女弟子和江北八怪,先归师门。

临行之前,叶孤鸿同朱重八等人谈了半夜,嘱咐彼等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七月,张三丰出关,将所悟九阳功,授予叶孤鸿、扈大牛、张去病,随即再度闭关,正式参悟先天太极九阴九阳神功。

张三丰根据武当、峨眉传承功法,新创九阳功,为示与原本区别,更名为九阳玄功。

叶孤鸿当即着手修习九阳玄功,细细体会,却比原本的峨眉九阳功强出甚多,且道理清晰,对于修行者的天赋要求,亦降低了许多,灭劫得知,心中大喜。

叶孤鸿一面修习,一面把心得教给扈大牛、张去病,二人身体,因此日趋好转。

暑往寒来,日月如飞。

转眼到了一年之后,扈大牛、张去病修习九阳玄功皆有小成,加上扈大牛不断用针下药,二人体内寒毒尽数拔出。

此时已是至正七年(1347)七月。

七月十五,张翠山思念爱妻心切,禀明了大师兄,携了爱子,要去神鹰教寻野清清。

宋远桥怕他路上遭人暗算,点了张松溪、莫声谷二人随行。

张去病既去,叶孤鸿也自解脱,次日告别了宋远桥、俞莲舟等人,和师父灭劫下了武当山。

下得山来,师徒二人安步当车,一直往汉江行去。

灭劫一面走,一面笑道:“你要尽师父责任,在武当山耽搁了一年有余,全不管本派没了掌门,还不知乱成什么样子哩。”

这时叶孤鸿已满十八,身形越发挺拔高大,笑嘻嘻道:“净玄师姐老成持重,唐兄思绪周到,又有周大哥坐镇,谅也无差,金师姐、魏师姐几次送信来,不是说道万般都好?”

灭劫道:“好吧,你也长大了,能做的主,便让你做。为师同你做完这一桩大事,恩仇尽了,以后也懒得再下山,便在家里钻研武功、教授弟子。”

她背上背着长长包袱,里面却是镇派的倚天宝剑,却是过年时,特意写信让唐珙等人专程送来,为的就是做她所谓的“大事”。

二人走了十余里路,眼见汉江在望,忽然一个年轻英俊的僧人,自码头走了过来。

三人走近,那僧人合十为礼,恭恭敬敬道:“这位师太,这位施主,小僧有礼了,小僧首次涉足此地,想请问若去武当山,可是从这条道路行去?”

灭劫把这僧人一看,见他年纪也不过二十出头,但是呼吸悠长,近乎不闻,心中不由微震,暗忖道:这小和尚年纪轻轻,比我家孤鸿也大不了几岁,如何内功这般高法?如今江湖公认,我家孤鸿乃是年轻一代中的第一人,但仅以内功论,也未必比这小和尚高去哪里。

心中有些不快,板着脸道:“你是哪里的僧人,要去武当何干?”

灭劫说话不大客气,那僧人却没不悦之色,心平气和答道:“小僧乃是少林弟子,法号红叶。之所以要去武当山,是因武学上有些困惑,思量再三亦不能通达,因此焦虑难安,近日闻得武当张真人以武合道,位列仙班,因此想来向他老人家求教。”

灭劫皱眉道:“少林寺却没红字辈,你端的是何人?竟敢在贫尼面前耍花样?”

那僧人再次合十:“阿弥陀佛,小僧岂敢妄语?小僧自是福建泉州少林寺下院的弟子,所传班辈,与嵩山少林寺有所不同。”

灭劫奇道:“南少林?南少林与世无争,少有弟子在江湖上行走,你倒是个异数。不过伱是少林弟子,既有武学上的疑惑,何不去嵩山请教你自家前辈?”

那僧人沉默片刻,神情露出些无奈:“嵩山少林受了蒙古人的册封,我们福建弟子,对此有些不以为然。况且……不是小僧说大话,我福建少林下院,也有几位武艺高明的大师,他们亦都解答不了小僧困惑,嵩山少林,怕亦难外。”

这话一说,灭劫好奇之心不由大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