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206章 再回自店公社,老战友新变化

一月下旬,临近小年,城区通往自店公社的泥土路上跑着一辆卡车。

阳光灿烂,可风很大。

朔风卷起被车轮掀起来的雪浆子抽打在解放牌卡车的车棚上,将上面蒙的厚厚帆布抽出沉闷的噗噗声。

硕大的车轮碾过覆盖着薄冰和冻硬车辙的土公路,颠簸得如同惊涛骇浪里的小舢板。

车厢里,钱进裹着件半旧的军绿色棉大衣,蜷缩在角落一堆鼓鼓囊囊的麻袋旁边。

开车的是陈寿江。

他还没有考出驾照来。

不过,这年代无证驾驶实在不是事,甚至别说无证驾驶了,连醉驾都不是事。

陈寿江第一次开车出远门,还挺紧张的,一路上他不敢说话或者说他不敢走神,一个劲的盯着路面,左手方向盘右手变速杆,一刻不敢放松。

钱进没人说话,便倚着麻袋昏昏欲睡。

快过年了,不过麻袋里装着的不是年货,而是他精心搜罗来的蔬菜种植书籍、几册大棚技术图样。

洋洋洒洒上百本书!

全是蔬菜种植和大棚建设类的专业书籍。

除了一麻袋的书还有一个漂亮时髦的手提箱,陈寿江很好奇:“这里头是什么?”

钱进不让他打开,随口说:“是钱,别开箱子,小心被风刮跑了没地找。”

陈寿江以为他开玩笑,嘿嘿一笑没说话。

寒气从车棚的缝隙里丝丝缕缕地钻进来,钱进搓了搓冻得有些发木的脸颊,又问道:“还有多久到自店公社?”

陈寿江随口说:“估计还得半个钟头。”

“路没走错吧?”钱进往外看,他刚才打了个瞌睡,不知道头一次走这条路线的陈寿江有没有跑出问题来。

窗外,湛蓝的天空上飘着白云,万里金光洒下,是个好天气。

陈寿江不太自信:“应该没走错吧?路过了几个路口,但我仔细看过地图了,加上你给我说过这条路的情况,应该没毛病。”

确实没毛病。

又跑了一段路,自店公社那熟悉的灰瓦屋顶和光秃秃的杨树梢,终于在视野尽头的地平线上浮现出来。

钱进放眼看去,看到了一圈因凛冬到来而格外萧索的轮廓。

见此,陈寿江松了口气。

不辱使命啊!

卡车也松了口气,最终在公社供销社门口那块平整的泥地上刹住。

钱进推开车门双脚落地。

棉鞋鞋底踩在冻得梆硬的泥地上,发出一声闷响。

他跺了跺脚,活动了下冻僵的筋骨,拎起脚边那个分量不轻的旅行包。

这里面就是年货了,也是他带给老同事们的心意:

几包带过滤嘴的万宝路香烟,正儿八经的外贸烟,还是他从单位自己掏腰包买来的。

一大堆贴着外文标签的炼乳和午餐肉罐头,其中的炼乳是这年代的好东西。

炼乳甘甜富有营养,抹在馒头上就是美味,用来拌米饭更是孩子最喜欢的美食。

钱进一直给刘家四小供给炼乳吃,他们现在个子窜的飞快。

此外还有香皂、洗衣服、洗发液之类的零散东西——都是以外贸的名义弄来的“硬通货”,在这年关将近的时节,比钞票更受欢迎。

钱进刚拎着包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赵大柱带着点训斥意味的嗓音:

“……说了多少次了,布票、工业券必须分开,今年设计不合理,这两样票太像了,你不分开放,回票的时候就容易犯错!”

“账目要日清周结,这都是有规章制度的,小田你得多看看规章制度,这年根底下一切都得按照制度来,可不能乱啊!”

“小田我听一些人反映过,你跟顾客总是喜欢抱怨,说你是人才,不应该干这种服务工作,应该去干管理工作——你说说你,这像话吗!”

接着是刘秀兰温顺又略显疲惫的声音:

“是的,小田,你别怪赵社长总是训斥你,他是为你好,你刚踏入工作岗位没两个月,要学习的地方还太多。”

“你记住,做人可不能好高骛远呀,我们总给你讲咱们前主任钱进同志的名言名事迹,他就是从底层兢兢业业做起,最终成为咱供销系统现在的名人!”

有个青年说:“好的,赵社长、刘会计,我知道了,我知道错了。”

听着里面的话,钱进嘴角不由浮起一丝笑意。

三堂会审啊?

他推开刚涂了绿漆的木门,还是熟悉的味道。

自店公社里永远都是一股酱醋香油煤油的气味,不过冬天烧炉子,又多了股煤烟味。

供销社里头也还是那个熟悉的场景。

时隔快一年半时间,这供销社没怎么变化。

改革开放刚开始,威力还没有释放,社会变化还不太大。

此时柜台后面,他所熟悉的赵大柱正叉着腰、皱着眉看向一个男青年,刘秀兰则在忙活,低着头在点钱点票。

天气冷,炉子的热气没法供应偌大的供销社大堂,于是刘秀兰的鼻尖冻得微红。

她一手清点钱和票,另一手的手指在算盘珠子上飞快地拨动着,旁边还堆着厚厚的票证本和账册。

金海也在这里,不过没出声,他正费力地从柜台下拖出一个沉甸甸的大纸箱。

里面似乎是新到的搪瓷脸盆,发出哐啷啷的碰撞声。

听到门被推开的声音,金海下意识抬头看,随即眼睛就瞪大了:

“好家伙!”

钱进也跟着喊:“好家伙!”

金海一脚将箱子踢开,指着钱进哈哈大笑:“钱主任,哈哈,钱主任你怎么来了?怎么突然就来啦?”

“赵社长!秀兰姐!金海大哥!”钱进的声音带着笑意,一一跟他们打招呼。

赵大柱和刘秀兰在听到钱进开口的时候就同时抬起了头。

他们看到门口风尘仆仆却笑容满面的钱进,脸上的表情瞬间由惊讶转为惊喜!

“哎呀,我的钱主任啊!”赵大柱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

他脸上绽开笑容,绕过柜台就大步迎了上来,那步子快得带起一阵风。

隔着老远他就伸出了那双粗糙有力、布满老茧的大手,一把握住钱进的手,用力摇晃着:

“我的大领导呀!你是啥时候到的?怎么不给我们提前打个招呼?好歹来个电话,我好准备准备呀。”

“来来来,快进来,外头冷得跟冰窖似的!”

他一边说,一边不由分说地把钱进往屋里火炉旁边拽。

“钱主任,真是你哎!。刘秀兰也惊喜地放下算盘,从柜台里快步走出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亲切笑容,上下打量着钱进:

“钱主任你可瘦了呀,怎么样?市里工作忙吧?我们每次去县里开会,都能在表扬单上看到你的名字,你真是厉害。”

“快,快坐!金大哥,快给钱主任倒杯热茶!”

她顺手接过钱进手里的旅行包,掂量了一下:“呦,还挺沉,给我们带了宝贝呀?”

钱进笑:“猜对了一半,是给你们带的东西,不过不是宝贝。”

金海迅速去拿了茶叶给茶壶倒入开水。

他也赶紧凑过来,笑容热烈:“钱主任,你可想死我们了,我可不是乱说,你问问他俩,我们是日思夜想,终于把你给想回来了。”

钱进拍拍他胳膊:“我也想你们,但确实挺忙的……”

“都知道,你现在执掌市里的外商办,整天跟洋鬼子打交道,整天跟他们勾心斗角,肯定忙的很。”刘秀兰开心的说道。

金海急切的问:“对了,钱主任,我们之前去县里开会,听说你带领市里各单位对小鬼子的黑心工厂打了一场胜仗?快给我们说说,怎么回事呀?”

钱进笑:“这都什么跟什么?三人成虎,胡说八道了……”

“钱主任你可别谦虚,我们都知道,你去首都参加咱总社的表彰大会了,我听说你可是一个人拿了两个奖呢。”赵大柱与有荣焉。

钱进是他们的老领导,彼此之间还存在信件联系,他们隔三差五就给钱进写信。

钱进这边时不时也给他们回信,关系一直维持的很好。

所以随着钱进在市里地位水涨船高,他们在县里也备受重视。

很多人不在乎他们的身份低微,可却很在乎钱进拥有的能量。

三人属于钱进的老部下,这样县里的领导干部不敢得罪他们。

面对热忱问候,钱进就把查毒燕窝和反击川畸重工的两件事给大概的讲了讲。

三人听的津津有味,看钱进的眼神充满崇拜之情。

最后金海一拍脑袋:“嗨,光听钱主任说话了,忘记给你倒茶了。”

他动作麻利地拎起大茶壶,往印着红双喜的搪瓷缸子里哗啦啦倒了满满一杯滚烫的茶水。

水汽氤氲,茶叶梗子在黄绿色的水里打着旋儿。

钱进被赵大柱按在炉子边唯一一张旧藤椅上坐下,炉火烧得正旺,炉盖缝隙透出红彤彤的光,烤得人半边身子暖洋洋的。

他捧着搪瓷缸,冰凉的指尖被烫得微微一缩,一股暖流却顺着指尖直涌进心里。

刘秀兰三人缠着他还想继续听过他讲贸易战故事。

中国人永远尊重对外战争取得胜利的英雄。

钱进对柜台里的小青年点头:“那位小同志是?”

“小田你不赶紧过来?这就是你天天想见的咱们前主任,钱进同志。”赵大柱招招手。

他又介绍:“这是田千里,去年10月份刚分到咱单位的销售员。”

田千里?

钱进一愣。

是自己在《海滨市工业志》里看到过的那个田千里?!

他在里面看到过一些海滨市本地人才介绍。

其中有管理人才的简介,他注意到过一个叫田千里的人。

之所以会注意到这个人,是因为海滨化肥厂在杨大刚手里并没有起色——不过还好,原时空没有国棉六厂引进新生产线的鼓动,杨大刚也没有为化肥厂贸然引进川畸重工的合成塔而受骗。

杨大刚身先士卒,带着化肥厂上下一心,慢慢的开始堕落,最终在九十年代中期要破产。

然后这时候一个叫田千里的人接替退休的杨大刚担任厂长。

此人管理能力超强,极具战略眼光,竟然将化肥厂扭亏为盈,一直到21世纪,海滨化肥厂都还在,并且还是国企。

另外根据《工业志人物小传》中介绍,田千里最早中专毕业就是进入了供销社,在供销社工作几年后以管理人才身份送去念了大学,毕业后进入了轻工局工作。

他调去化肥厂就是去救急的,结果救急成功,成了知名企业家!

联想到刚才赵大柱在话里话外说田千里好高骛远的一些事,他觉得自己很可能凑巧碰到了本主。

嘿,这可真是搂草打兔子,顺手逮了个大的!

钱进主动伸出手。

田千里赶紧快步上前伸出双手。

小伙子面皮薄,跟他握手后脸上一片红。

钱进先勉励他两句,看到他抽烟就将自己的防风打火机送给了他。

这样田千里更是激动,眼睛都泛上了泪花。

钱进微笑着问他:“小田同志,你是中专毕业分配到咱单位的?”

田千里急忙点头:“是的,钱主任,我是咱们海滨技工学校车间管理班毕业的学生。”

车间管理班!

很有年代味道的一个专业方向。

钱进估计自己是碰到正主了,这样他对田千里来了大兴趣。

他一个劲对田千里嘘寒问暖,看到田千里手腕空空的,还把自己手表摘下来送给他戴上:“小田同志工作上有些纰漏,怕是因为对时间掌控的不好。”

“来,戴上这块表,以后要好好看时间,好好工作。”

小伙子激动哭了。

偶像也太好了吧!

他眼含泪花带着哭腔诅咒发誓:“我以后一定扎根公社好好服务,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给钱主任您看看,一定不辜负您对我的教导和期待。”

钱进欣然笑:“好,好,那咱们以后市供销总社表彰大会见吧!”

田千里大声喊:“好!请钱主任放心,我一定会拼命干好工作!”

钱进点头。

很好。

相处的地基打好了,让小伙子在供销系统里磨练几年,以后他要带过去给自己搞管理。

现在根据他的观察,劳动突击队里这些人还真没有多少管理人才。

田千里的突然出现提醒了他,他得对照着一些资料提前挖人。

又有新工作提上日程了。

不过这事钱进不着急也没压力。

挖人还不简单?

恩威并重就是。

只要他一个劲拓展人脉,以后挖人肯定是水到渠成的事。

田千里这边如今确实心服口服,他还立马冲赵大柱道歉做检讨,表态从今天痛改前非求进步。

赵大柱也勉励了他,然后悄悄对钱进竖大拇指:“钱主任,还是你能带队呀!”

钱进讪笑。

这个怕是你误会了吧。

金海问他:“你是刚下车?”

“对,刚下车,直接就奔这儿来了。”钱进笑着啜了口热茶,又苦又涩的粗茶梗子入口不舒坦,却格外熨帖。

“赵主任精神头还是这么好,秀兰姐还是那么勤快,我一进来就看见你在算账。”

“对了,金海大哥你现在是副社长了?好样的啊!”

金海哈哈笑:“是跟着你沾光了。”

钱进哂笑:“你们谦虚什么?这都是你们自己的本事啊。”

“可不是谦虚,我们全跟你沾光。”赵大柱面露笑容,“之前你给咱社里立下的规章制度,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然后被领导发现后提交给了上面。”

“上面觉得好,采用了,他们没把情况调查清楚,以为是我们的功劳,就给我们记功提了职级……”

“我们写信说明来着。”刘秀兰急忙解释。

钱进摆手:“这事我知道,这事都惊动咱市里的韦社长了,韦社长去找过我,我说是咱们一起琢磨出来的东西,主要功劳是你们。”

“难怪!”赵大柱露出喜悦笑容,“我们跟县里领导反应这件事,县里领导说,市领导已经给定性了,我们有功劳……”

金海感叹:“钱主任,我们是跟你沾大光了,当初要不是你来赶走了老马,我们哪有今天?”

钱进继续摆手:“不说这个了,他是自己作死,我是恪守本分。”

“老马啊老马,他要是知道钱主任你当今的成就,肯定悔不当初。”赵大柱也感叹。

他们得知钱进的成就和地位后,再讨论当初马德福和钱进的矛盾冲突都觉得好笑。

马德福什么东西,你也配跟人家钱进斗?

你输在人家钱进手里是理所应当,人家现在斗的是谁?

是在市里统帅一群主任厂长市领导,去跟小鬼子的大公司在国际上战斗而且还取得了辉煌胜利!

田千里此时忍不住插了一嘴:“钱主任,您刚才说,我们供销社规章制度的推广工作还是通过市总社韦社长的手了?他也知道我们供销社吗?”

这问题太幼稚。

赵大柱下意识要批评他。

钱进笑道:“知道,确实知道,他还夸奖了你们的工作呢。”

田千里顿时乐得脸上开花。

赵大柱等人也下意识问:“真的啊?”

钱进说:“我一点没扒瞎!”

对他来说,韦斌只是个顶头上司,单位很多难题韦斌还处理不了得找他处理。

所以韦斌只是个普通人。

可对位居底层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来说,韦斌是一尊顶天的大菩萨。

如今得知大菩萨知道自己这些小信徒,他们可太高兴了。

四个人顿时欢欣鼓舞,连连表态工作上还有进步空间,还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后面赵大柱又言归正传:“钱主任,你这次过来是有什么事吧?有没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

“就是,有的话你尽管说。”金海痛快的说。

钱进放下茶缸,脸上露出正色:“没什么大事,主要奔着两个方面来的。”

“一是挂念大家,回来看看。二是,为西坪生产大队的事再跑一趟。快过年了,顺道给大家带点小东西。”

他打开旅行包,男的一人一条万宝路,女同志则给了一瓶香水。

另外炼乳罐头等各类物资,他一一分给三人,也照顾田千里给送了一部分。

这全是外贸货。

正儿八经的外贸货。

除了香烟,其他斗是钱进从商城海外购终端买来的商品。

所有商品上全是外文字码,他们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赵大柱接过烟后眼睛一亮。

作为老会计他是老烟枪,于是他当即熟练地拆开一包,抽出一支放在鼻子下深深嗅了一口。

顿时,他脸上露出满足的神色:“好烟,好烟,钱主任你看看,我们这是又跟你沾光了。”

刘秀兰看着那罐印着看不懂的外国字的香水,有些不好意思:“这这就是人家说的法兰西香水呀?真是太金贵了!”

钱进摆摆手:“都是样品,不值什么钱,没有破坏纪律大家别客气。”

“对了,各位,我可不是白白送给你们啊,你们吃完了用完了得写个反馈给我,每一样产品写一个反馈,一两百个字就行,优点缺点都得有。”

金海说道:“好,这是应该的。”

此时正好有顾客来买东西,钱进便起身告辞:“好,我得趁着天色好去西平生产大队,你们先忙着,我回去的时候再过来。”

赵大柱却拦住他不让走:“好歹吃过午饭再走,你来一趟不容易,无论如何一起吃个饭!”

钱进谢过赵大柱的邀请,但他去西坪生产大队是有正事的,所以确实得走。

奈何一行人着实热情,他没办法,又留下和几人寒暄了几句,了解了些公社的近况。

供销社里人来人往,不时有社员拿着票证来扯布、打酱油、称盐,这些人还记得钱进,看到他都热情地打招呼。

钱进一一回应着,感受着这份来自基层的质朴人情味儿,心里挺感动。

作为曾经的基层服务人员,没什么比离任后见到了故人却能从其口中得到赞誉更让人安慰的了。

他当初的工作没有白做。

喝掉了两壶茶水,钱进从供销社出来,又去了合作商店找周古。

他要去西坪,这样可以顺路带上周古回家一趟。

合作商店的门脸比供销社小很多,收拾得很干净。

作为店长的周古正站在柜台里,他本来年纪就挺大,后来受到钱进重视当了合作商店的店长,工作很仔细,工作强度也大,这两年看出老态来了。

钱进从门口往里一看。

周古竟然戴上了老花镜,不过是一副断了一条腿的破镜子。

他用细绳挂在耳朵上,看着有些寒酸,此时他正就着阳光,用一把小秤仔细地称着散装的化肥。

“周叔!”钱进在门口喊了一声。

周古闻声抬头,眯着眼透过歪斜的镜片辨认了一下,脸上立刻堆满了惊喜的笑容:

“呀呀呀!哎呀!稀客稀客!钱主任,哎呀哎呀!快进来、快进来,我这不是老花眼看错人了吧?真是你钱主任啊!”

一句话里全是惊喜的感叹。

他放下小秤,热情的跑出来拉人。

钱进走进店里,小店里飘着农药农肥的复杂气味。

他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打了招呼后便简明扼要地说明来意——要去西坪生产大队。

周古一听钱进是为了西坪的蔬菜基地和大棚的事专程回来,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带着由衷的感激:

“钱主任,你是真把咱农民的事当事办啊!我们大队长要是知道你亲自跑这一趟,准保得乐疯!走,我去找赵社长请假,这就带你过去!”

钱进说道:“我给你请好假了,咱直接走就行了。”

“对了,你们为什么叫赵主任作赵社长,不叫他主任?”

周古郑重的说:“自店供销社就一个主任,你钱主任!”

钱进无语。

周古得知他已经帮自己请了假,就麻利地解下围裙,锁好柜台抽屉,然后交代旁边一个年轻的售货员几句,带上钱进迅速出门。

他介绍了自己的姐夫,周古赶紧递上双手:“原来是钱主任的姐夫,荣幸荣幸,能坐您的车我是深感荣幸。”

钱进叮嘱陈寿江:“姐夫你待会开车可得小心,西坪山路不好走。”

陈寿江戴上皮手套点点头:“放心,我肯定小心。”

卡车颠簸摇晃着,朝着西坪大队的方向驶去。

寒风从门窗缝隙里钻进来,刮在人脸上像刀子一样。

开到山路上后,卡车开始蹦跳着前行,每一次颠簸都让人五脏六腑跟着翻腾。

钱进裹紧棉大衣,和周古紧紧挨着。

两人在剧烈的摇晃中大声交谈,主要是钱进了解西坪生产大队的情况。

现在西坪生产大队变化极大。

钱进协助他们建起的蔬菜种植基地在全市都挂上了名声。

现在好些单位食堂的蔬菜都去他们那里采购,如此一来西坪生产大队就成功摘掉了贫困大队帽子,一跃而成月州县著名的富裕大队。

卡车使足了马力在山路上点播。

在这广袤而沉寂的冬日山野间,这轰鸣与颠簸,却带着一种粗犷而真实的生命力。

不知过了多久,卡车吭哧吭哧地爬上一个陡坡,拐过一道山梁。

然后。

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巨大的、如同被巨斧劈凿过的山坡呈现在眼前:

“这就是我们西坪大队新开的梯田工地,嘿嘿,去年冬天就开始了,等到明年夏天估计就差不多了,到时候又是一大块蔬菜种植田!”

周古伸手往前指,满脸骄傲。

凛冽的朔风毫无遮拦地在开阔的山坡上肆虐,卷起地上的冻土碎屑和未化的残雪抽打在人的脸上身上,钱进没有去贴身体会,却知道一定很难受。

远远望去,得有几百个身影正蚂蚁般散布在陡峭的黄土坡地上。

他们大多穿着臃肿破旧的棉袄,头上包着各色头巾或旧帽子抵御寒风,正挥舞着铁镐、铁锹,奋力地开凿着坚硬如铁的冻土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