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76章 苏明远的新规划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176章 苏明远的新规划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8 13:44: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钱进绞尽脑汁避免冷场。

结果压根用不着他去绞脑子。

作为贤内助的魏清欢适时的接过话题:“王蒙先生这篇作品二十多年了,确实犀利依旧。”

“它尖锐地指出了僵化体制下官僚主义的病灶,其警示意义至今振聋发聩。不过……”

女老师话锋自然一转,语气平和却带着洞悉的深度,“反思历史固然重要,但我们的文学也不能只停留在‘揭伤疤’。”

“‘伤痕’之后是什么?是舔舐伤口,还是包扎前行?这恐怕是当下创作者更需要思考的方向。”

林媛媛有些惊讶的看向女老师,目光变得专注起来。

魏清欢继续说:“文学既是镜子,照见过去的不堪;更是灯火,该照亮前路的混沌。”

“单纯沉溺于对苦难过往的控诉,或堆砌血淋淋的场景,或许能博得一时的惊叹,但失却了对建设性未来的呼唤和对人性的深层慰藉,怕就走入了窄路。”

“我们的作家,是不是也该腾出些心力,去寻找在沉重现实中依然闪光的希望和人性的韧性?那才是真正能支撑起民族脊骨的大作品。”

这番话一出,旁边的苏明远听得眼睛发亮,连连点头。

林媛媛脸上的那份礼貌性的矜持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真切的惊讶和飞快思索的神情。

她那习惯性微微扬起的下颌似乎悄悄放平了些,目光紧紧锁在钱进脸上。

没想到——这男人的妻子不光外靓还内慧。

类似的话她曾经听系里的一位老教授说过,如今再从一位来自小城市的夜校女老师嘴里听一遍,她对魏清欢的关注顿时从外表转移到灵魂。

她迅速在脑海中搜寻着系里教授们相关的讨论,感觉教授们虽然提到了“反思文学”的弊端,却没有说得如此直接而深刻。

于是她跟苏明远便热切的讨论起来。

钱进也被魏清欢这番话给震到了。

趁着两人无暇顾及自己二人的时候,他冲魏清欢竖起大拇指:“牛逼,媳妇!”

魏清欢小声笑:“是你大舅子牛逼,这不是我说的,是有时候跟你大舅子聊文学的时候,你大舅子的话。”

“可惜我记不得他的原话,他的原话更能上得了台面!”

钱进一听,原来如此。

这确实是魏雄图的本事。

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让大魏老师嗨爆了。

另外钱进经常给他从商城买书,他现在看的书特别多,认知见解可比许多文学专家厉害多了。

因为大家的高度不一样。

现在钱进虽然不把魏雄图待在身边工作,可他给魏雄图的定位很明确。

是自己以后工作上的文化指导员。

所以他从商城买的书很杂,不光是文学书籍,还有大量的哲学书籍。

魏雄图接触到了来自21世纪的哲学思考,这眼光和能力自然不一样。

谈话间,他们走到了九龙壁附近。

琉璃砖瓦拼砌而成的彩色巨龙在灰蒙蒙的光线下略显黯淡。

有汉子小心翼翼的向他们兜售老燕京大碗茶。

很便宜。

一碗五分钱。

苏明远急忙掏出两毛钱,于是四个人的手都暖和起来,很快肚子也暖和不少。

汉子收起茶碗、挑着担子离开。

魏清欢低声问:“这是,自己做生意吧?”

林媛媛想了想,露出吃惊的表情:“还真是啊,这能行吗?”

她看向钱进:“钱总队你在供销社一线工作,这方面应该比我们消息更灵敏吧?”

“我在学校听人家说最近好像上面有风声,说是要搞活经济?允许一些个体户做点小买卖了?”

这让她语气里带着一丝轻微的质疑和不解,“我爸妈单位同事都在嘀咕,这会不会走了回头路?”

钱进站在色彩斑斓却稍显破败的九龙壁前拍了张照片。

他转过身,看着林媛媛和苏明远两张同样困惑和带着隐隐忧虑的年轻脸庞,笑道:“走回头路?怎么会!”

聊经济话题?

这我可就不困了啊。

话题可算栽到他手里了。

他轻轻摇头,否定了那种肤浅的担忧,“林媛媛同学,这叫顺势而为。咱们搞经济,得实事求是。”

“国家大,底子薄,所有包袱都让政府全背起来,要背到什么时候去?让老百姓自己动起来,在一定的规则里经营点小生计,利国又利民,这是国家明智的松绑!”

“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去调节一部分需求,释放民间的活力,好让政府腾出手,集中有限的资源和力量去攻坚那些更重要的、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大业!”

他随手一指远处冰封的湖面和湖畔等待修葺显得有些破败的长廊,索性拿实物来举例:

“就好比修这北海公园,光靠政府一个部门去筹款、规划、施工,可能十年都难见大变样。”

“但要是允许能工巧匠来承包一部分工程,效率是不是就上来了?大家靠手艺吃饭的积极性是不是就更高了?这能叫回头路吗?这叫借民力以图大业!”

钱进这番话绝对是掷地有声。

他不仅清晰剖析了政策背后的逻辑,还用北海这个眼前的意象做出了精妙的比喻,把林媛媛口中模糊的“小买卖”提升到了国家战略资源调配的层面。

这些东西他都是最近一直在考虑的,也是他曾经跟韦斌、杨胜仗等领导讨论经济政策时候提及过的,绝对是言简意赅的真东西。

因为韦斌、杨胜仗这些人听过后,对他都是大为改观!

“承包?工程还能承包?”林媛媛听不出这番话的潜台词。

但她完全被钱进的言论吸引住了,她忘记了矜持,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强烈求知欲下的灼热。

这套理论在校园里闻所未闻!

女大学生下意识地追问:“可是那些做小买卖的,会不会唯利是图,搞坏了风气?”

这是她从小接受教育里深植的担忧。

钱进想了想说道:“很简单,这就需要国家来引导与规范了。”

“国家的角色,就是搭好框架,立好规矩,当好裁判。打击假冒伪劣,稳定物价,保护正当经营。”

“该管的严管,该放的放开。这中间的平衡与火候,正是对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真正考验。”

这些都是未来稍微有点见识的人便明白的道理。

说起来很简单。

做起来非常难!

可钱进又不是执政者,所以他只要吹牛逼就行了:

“个体经济是汪洋里的一条补充航道,可以让水面活起来。但主航道、万吨巨轮要走的方向,还是要靠国家掌舵。”

这番理论足够巧妙,借用了“汪洋”、“航道”、“巨轮”等意象,把抽象的国家与市场关系具象化了。

林媛媛不懂经济学,可却听懂了钱进的话。

这让她对钱进肃然起敬。

相比之下自己才是小地方的人,人家这见识、这能耐堪称高瞻远瞩!

钱进吹牛逼吹嗨了。

恰好此时有一阵更加凛冽的风刮过湖面,卷起地上残留的枯叶和碎纸屑,扑打在栏杆上发出簌簌的声响。

氛围有了!

钱进的目光投向灰蒙蒙的湖面和远处沉寂的帝都轮廓,他眺望着北海的远方,对眼前两位青年说:

“你们相信我吧,我们正站在一个时代的门槛上,林媛媛同学,苏明远同学。”

“十年,顶多再十年,你们就能看到天翻地覆的变化。”

“你们都知道我在供销社上班,我可以比你们更早的看到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十年后人们穿的衣服,不会再是单调的蓝灰绿,像你嫂子身上的这种风衣,会出现在更多爱美的人身上。”

林媛媛本来就对魏清欢这身衣裤鞋感兴趣。

听到这里她来兴趣了:“真的吗?”

钱进说道:“当然是真的,别说衣服了,到时候街面上跑的自行车会更轻便,也许还会有更多的摩托车,甚至家用的小汽车。”

“商场里的货架会越来越满当,不仅有咱们自己厂子产的好东西,说不定还能见到贴着外文标签的进口货。”

“再往后,我们国家的脚步不会仅仅停留在土地上,我们会制造能远行万里、劈波斩浪的十万吨巨轮,也能制造翱翔云端的民用大型客机。”

“咱们的大领导正在国外访问,他不是去玩的,是去探路的,相信我吧,用不了几年我们的工厂生产的货物,会漂洋过海,摆上外国的商店橱窗,去挣他们的钱!”

大学生很好糊弄。

苏明远本来就崇拜钱进,此时更是要跪舔了。

他看向钱进的眼睛亮晶晶的,双手还抱在胸前……

林媛媛状态比他好不了多少。

钱进描述的未来图景带着震撼人心的宏大与细节,每一个具体的想象都砸在她心头,仿佛打开了一扇她从未设想过的窗户。

进口货?

家用小汽车?

出口外国?

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对她而言几乎是科幻故事。

她那双清澈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原本盘踞在她眉宇间的那点城市姑娘的清傲,此刻彻底被一种对未知景象的震撼和强烈的好奇所取代。

她下意识地看向身边同样听得屏住呼吸、激动得脸都微微发红的苏明远。

“这……这都是真的能实现的吗?”

林媛媛的声音里有着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微颤和某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她那双眼睛牢牢盯着钱进,与苏明远的崇拜不一样,她眼神里更多是好奇:

“您是从哪儿知道这些信息的?是从港澳台的专家们口中还是从内部文件里?”

钱进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只是迎着冷风,露出一个沉稳而深邃的笑容。

装逼就完了,说那么多干什么?

反正他不是在胡说。

他最后看了一眼在寒风中沉默矗立、历经沧桑却依旧气势恢宏的白塔塔尖,说道:

“风更冷了。”

林媛媛立马说:“走,咱们往前头去看看五龙亭吧,那里背风些。”

她一改刚才的态度,蹦蹦跳跳在前面殷勤引路。

钱进迈开了步子,魏清欢也默契地跟上,两人依偎的身影被湖边的冷风吹动着衣袂。

苏明远站在原地,一时没有跟上,还沉浸在那番对话带来的巨大冲击波中。

他的目光紧紧追随着钱进的背影,那背影在北海萧瑟的早春背景中,竟显得如此笃定和开阔,仿佛他迈出的每一步都踩在一条通向广阔天地的康庄大道上。

如果说以前他对钱进的印象是感激,如今的印象就是敬佩。

湖面刮来的冷风似乎也没那么刺骨了,反而带着一种令人头脑清醒的刺激。

他默默的跟在后面,想起好兄弟陈光提及钱进时候那些赞不绝口的溢美之词。

他也想起了去年送陈光进大学时候,好兄弟对未来的展望:

“我之所以报这所大学,是因为钱总队说,这学校今年刚复建,名声小分数低,但它其实很厉害,它跟出版业之间息息相关。”

“以后毕业了,我可以进报社,我准备进报社而且去海滨市上班,到时候在这方面帮钱总队一把。”

“老苏我很羡慕你,你学的是中文系,以后可以当秘书当助理,我要是有你这能耐,大学毕业我就进供销社,去给钱总队当秘书,肯定能有远大前程!”

他当时对此有些不以为然。

苏明远想当老师去祖国边疆支援那里不发达的文化教育工作,想当诗人当作家,用文化强壮人民的体魄。

现在他改了主意。

好兄弟是不会坑害自己的。

或许自己到时候毕业分配就指向供销社,想办法调到钱进身边当秘书!

这个想法本来只是萌芽,在一个下午的畅谈之后,萌芽顺利发展壮大成为参天巨树。

一下午的深度聊天,他被钱进的高瞻远瞩和宏大叙事能力给折服了。

尤其是当得知钱进如今的职务和来京的任务后,他对钱进更是钦佩。

他记得前年自己参加高考的时候,钱进还只是市供销社搬运队的一名大队长,结果如今已经成为了市供销社最年轻的科室负责人。

还拿到了供销系统里的全国性荣誉!

什么叫直上青云?

什么叫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就是!

傍晚四个人自然而然的一起去吃晚饭。

钱进找了个邮电所给杨胜利打了个电话,本意是另约双方的晚饭时间。

结果老领导得知钱进跟曾经帮过的大学生才子在一起吃晚饭,直接给他订了和平门全聚德烤鸭店的包间:

“去了报我的名字就好。”

钱进震惊:“领导,你现在在首都混的这么开?或者我报了你名字,人家会不会打我?”

“少胡扯。”杨胜仗哈哈大笑,“是我托人订好了包间,寻思咱们一起聚聚。”

“这样你就借花献佛,请你的才子朋友吃个饭吧。”

“你那个朋友也是你的贵人,他的作文作为高考范文登报来着,登的是《光明日报》,里面写的是你的事迹,连咱们总社不少领导都看过报道。”

这样钱进爽了。

可以吃全聚德烤鸭,还不用掏钱。

另外这年头想吃全聚德,光靠有钱还不行呢。

林媛媛作为帝都土生土长的京大妞,都没来吃过,一次都没有。

所以对于能进全聚德吃烤鸭,她也非常兴奋。

可以长见识。

店堂里人声鼎沸,烟火气浓郁,混合着果木燃烧的香气和烤鸭特有的醇厚脂肪气息。

钱进掏出一张叠得整齐、印着“供销服务总社”红头笺纸的介绍信递给穿着蓝布对襟外套的领班同志,他报了杨胜仗的名字,对方果然带他进了一个包间。

苏明远腼腆的跟在他身后,肚子在咕咕响。

这里真的好香!

领班打开介绍信扫了一眼,表情立刻热情了几分:

“哦,是兄弟单位的年度先进个人啊!快请快请,领导打过电话了,给你们安排了一个精致的小包间……”

他麻利地在本子上记下信息,“您放心,优先给您几位上菜!”

四个人被引导着穿过嘈杂的厅堂,走进一个相对雅静些的小单间。

看到桌上已经铺着洁白的塑料布,崭新的碗碟筷子摆放整齐时,苏明远的激动变成了局促和深深的不安。

林媛媛倒是大方很多,她已经去找大茶壶准备倒水了。

钱进看着苏明远站着搓手,说道:“坐呀,继续聊。”

苏明远想到这一餐的价值远非他这个穷学生所能负担,脸逐渐涨得通红:“钱总队,这太让您破费了,使不得,其实我……”

我就是想请您在小饭馆吃碗热面条……

这话他没好意思说出来。

“行了小苏老弟,坐下!”钱进把他按在椅子上,笑了,“这有什么破费?一顿鸭子,能请到首都未来的园丁吃饭,值得!”

“就当供销系统关心新一代知识分子了!”魏清欢也对着苏明远露出一个温雅的浅笑,示意他不必拘谨。

苏明远想说自己不打算做祖国花园里的园丁了。

但一切还未成定数,他现在说什么都没用。

于是他暗下决心,回去一定要奋发图强,两年后毕业,要带着足够的实力去找钱进报道。

不一会儿,头戴雪白厨师帽、满面红光的胖师傅推着油光锃亮的枣红色烤鸭小车进来。

空气中瞬间弥散开一股令人垂涎的浓郁果木烟熏香气。

师傅手持尖刀,刀光轻盈舞动。

薄如蝉翼、透着蜜琥珀色光泽的鸭皮被片下,一片片带着诱人的油亮弧形,整齐码在温热的雪白磁盘中。

紧接着是粉白相间、纹理清晰的鸭肉。

旁边的蒸笼里冒着热气的是荷叶薄饼,小碟里堆着白糖、葱丝、黄瓜条、甜面酱。

还有一大盆特意呈上的鸭汤,汤汁奶白浓郁,上面飘着碧绿的葱末。

这排场,这香气,这手艺,让苏明远看得目瞪口呆,肚子一个劲咕咕叫。

他以前只在课文里、别人口中听说过烤鸭,平生第一次离这传说中的国宴美味如此之近。

钱进给三人舀了汤:“吹了一下午冷风,先喝点热汤暖暖肚子。”

苏明远尝试的喝了一口。

香浓,熨帖。

钱进熟练地卷好一张薄饼,在里面裹上了酥脆鸭皮、黄瓜条和葱丝并沾了酱,然后递给魏清欢。

苏明远学了他的样子操作。

但看着卷饼那油亮欲滴的样子,他一时竟不舍得下嘴。

“吃呀!凉了就没意思了!”钱进催促道。

苏明远先咽了两口唾沫,这才咬了一口饼。

好吃。

油香混合着甜面酱的咸鲜,葱丝的微辛和黄瓜条的清爽,以及鸭肉本身的丰腴脂香在口中层层爆开。

这是他从未享受过的美味!

他睁大了眼睛,说不出话,只能拼命咀嚼。

魏清欢适时的发出赞叹声:“真好吃呀。”

钱进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那我想办法买点烤鸭带回海滨去。”

“那可就不好吃了。”林媛媛对此很有经验,“烤鸭只有刚出炉的时候好吃,回家上锅蒸或者下锅炸,味道都不行。”

钱进笑眯眯的不说话。

没事。

我有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