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68章 落实新政策,大哥进工商

随着一场场雪落下,海滨市越来越冷,冬色越来越深。

1979年在一场飘飘扬扬的雪花里到来。

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月9日,国务院批准在全国恢复和增设169所普通高等学校。

1月11日,**中央发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指出不得把自留地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加以取缔。

1月17日,希贤同志在会见多位民建领导人时指出,要落实原工商业者的政策,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要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

这一年每一天都在风起云涌、波澜诡谲。

20日,钱进三位哥姐中的大哥首先带全家回到了海滨市,暂时安置在了工人新村。

这是钱程带着全家紧赶慢赶赶出来的时间。

因为21号就是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20号当天到21号上午,钱程一家子在工人新村休息,21号中午开始,一家五口人就赶到了泰山路的干部楼。

恰好21号是礼拜天。

钱进哪里也不去,在家里舒舒服服过小年。

这年头的冬天真是寒冷,海滨市的雪是一场接一场。

泰山路上的红砖楼顶厚厚的敷上了一层积雪,哪怕今天没下雪,可寒风一吹,风里头到处还是雪沫。

钱进想开窗透风,结果没一会窗台便积聚了一层糖霜似的薄雪。

楼下有孩童们玩耍的欢呼声。

钱进探头一看,小汤圆正把黄锤搬到爬犁上去。

他认识小丫头一年多的时间。

时间过的很快,他没怎么感觉到时间流逝,但在汤圆身上时间的痕迹很清晰。

小胖丫长高了不少。

她每天活动量大,吃喝不愁营养充分,如今变成大胖丫了。

五岁的小丫头,能把黄锤这条大狗拖着在雪地跑。

魏雄图倚在楼道口笑着看女儿拖狗。

用爬犁拖。

这是钱夕给胖丫的礼物,是陈寿江亲手打造出来的爬犁零件用火车送到了海滨市,又由张爱军组装起来的东北式爬犁。

小汤圆很公平。

同一条路,往东走是她拖着黄锤,往西回来的时候是黄锤拖着她。

当然。

这是一条坡路,往东走是下坡,往西回来时候是上坡……

钱进趴窗户上吆喝小汤圆:“别欺负黄锤。”

黄锤拼命往坡上窜。

听到主人喊自己它就停下来回头看,结果爬犁在重力牵引下往下滑,黄锤毕竟是中华田园犬不是雪橇犬,一时之间没拉住重力引导下的惯性,被拖了下去……

爬犁翻倒。

小胖丫惨叫着栽进了路边积雪里。

黄锤赶紧去狗刨抢救……

钱进哈哈大笑,魏清欢招呼他:“你没事干过来做饭,要不然去接大哥大嫂,趴窗户上干嘛呢?找西门庆呀?”

“我就是西门庆。”钱进过来拍媳妇的翘臀。

今天厨房是主战场。

一口黝黑厚重的大铁锅踞在蜂窝煤炉上,锅盖缝隙“滋滋”冒着乳白的热气,带着一股混杂着肉香和复杂酱料气息的滚烫暖流,霸道地占领了房间里每一寸空气。

钱进问道:“怎么没用煤气灶?这不是还空着个灶眼儿吗?”

两个灶眼儿,一个炖了砂锅,一个空着。

他揭开锅盖看了看。

里面排骨肉在翻腾。

“待会有用呢。”魏清欢随口说。

钱进嘿嘿笑着看她。

媳妇还是那么好看。

女老师系着蓝布围裙,额前几缕碎发被汗水黏在光洁的额角。

雪白的糯米粉团在她手中飞快地揉捏、分剂。

她修长的手指灵巧地一旋,裹进猪油拌着捣碎芝麻和白糖粒的馅芯,再搓成圆滚滚的小白球,整整齐齐码在刷了薄薄一层素油的大竹屉上。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汤圆。

小年吃汤圆。

一年都团圆。

魏清欢已经忙活半上午了,做了好些炸货。

钱进问干什么,她便指了指这些炸货。

焦黄酥脆的肉丸子、小黄鱼、带鱼、面鱼和萝卜丸子,这些都是是海滨市小年宴席必不可少的点缀。

他把最金黄油亮、形态饱满的丸子码在蓝边瓷盘最显眼的位置。

旁边一只大盆里,是上午就烀好的五花肉,酱红油亮,皮上泛着诱人的光泽,筷子一插,微微颤动。

“清欢,砂锅该起火了?”钱进偏头问,手里捏了根筷子,小心地捅了捅锅里厚厚盖着的那层白菜帮子。

一股更浓郁、更复杂醇厚的香气猛地喷发出来,霸道地盖过了其他所有味道。

这里面是海带吸饱了肉骨汤的咸鲜,是猪蹄和骨头咕嘟出的浓稠胶质,是陈年酸菜点化融合后的独特酸香,还是黄豆——算了,黄豆味被压住了。

“再焖十分钟。”魏清欢看了一眼后摇头,手下飞快地捏着汤圆,“火候不到,味不够厚。”

外面响起汤圆的欢呼声,钱程的声音也响起来:“小汤圆在玩啊?钱途,你带妹妹玩吧。”

很快。

敲门声很克制地响起。

钱进几步跨过去拉开门。

门外站着的自然是他大哥钱程两口子。

今天是过节,两口子特意打扮了一下。

不过扎根西北农村的条件不佳,钱程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深蓝劳动布棉袄,清洗的干干净净,但脸膛已经给被西北风和农活打磨得粗糙黝黑,洗的再干净也没用。

马红霞穿着厚实的紫红棉袄,手里拎着一个盖着干净白布的柳条篮子,透出油炸面食特有的焦香。

“大哥!大嫂!”钱进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热切,一把将人往屋里让,“快进来,冻透了吧?”

他弯腰要去接钱程手里的袋子。

钱程手往回一缩:“别沾手了,埋汰,你待会还得再洗手。”

放下带来的包。

他换鞋坐在了沙发上。

钱进给两口子倒茶。

钱程看着他很感慨:“虽然是小年,可是,咱兄弟总算又能在一起过年了。”

马红霞这次再上门就大方了很多。

她说道:“对对对,以后你年年都能跟咱四兄弟一起过年。”

然后她又对钱进笑:“四兄弟,你是不知道呀,你哥这趟人是回去了,可魂儿早留在海滨市里了,回去以后那叫一个魂不守舍的。”

“尤其到了大半夜,动不动突然坐起来发呆,要么在院子里站着,甚至有时候还在生产队里转悠,可吓人了。”

“我问他去干啥,他不说话,哎呀,你这个大哥——倔强!”

钱进疑惑的看向钱程。

钱程咧嘴笑:“我在屋里坐着是感觉不可思议,突然就能回海滨市了,还在海滨市有个房子。”

“我在院子里那是打量我跟红霞的家,十年,整整十年啊!”

他很是感慨。

两兄弟的寒暄中,魏清欢已放下汤圆起身迎客。

她接过马红霞的篮子,掀开白布一角,里面是堆得尖尖的、金黄油亮的炸油饼。

“这是我们的狗浇尿,你们尝尝能不能吃的惯。”马红霞介绍说。

魏清欢笑了起来:“这叫什么?狗浇尿?这个名字,哈哈……”

马红霞也笑。

因为这个名字确实不上档次。

但这食物的滋味没的说,她递给魏清欢一个,顿时有混合着胡麻油的馥郁奇香扑面而来。

魏清欢正要吃,外头一阵脆生生的脚步声上楼来,夹杂着咯咯的笑语。

汤圆开门,黄锤先钻进来。

它把爪子在门口的鞋垫上使劲蹭了蹭,窜到了自己狗窝里吐舌头。

累!

后头还有钱途和妹妹们。

小丫头钱红手里举着一颗通红的、裹着玻璃纸的水果硬糖,脸上的高原红因为奔跑后而红晕更甚:

“爸妈,汤圆妹妹给的,哥在后头磨蹭呢。”

魏雄图进门冲钱进点了点头,魏清欢分给他一个狗浇尿,汤圆洗手后立马去老爹手里抢夺。

小小的客厅很快被大人和孩子们的笑语喧哗填满。

魏清欢看向钱进:“差不多了,开饭吧?你们哥仨一边喝酒一边聊。”

魏雄图从房间里拿出来一瓶老白干,钱程摆手,赶紧从包里摸出来一捆四瓶白酒:

“尝尝这个吧?青稞酒,喝过没有?告诉你们,劲头很足!”

魏雄图好奇:“那得尝尝,我听了多少年的青稞酒,还是头一次碰上呢。”

马红霞帮魏清欢上菜。

大冷天,炸货就是冷盘了,其他全是热菜。

炖排骨、砂锅、炖鱼还有一个刚开火的大锅蒸海鲜。

这次跟中秋节那顿饭不一样,主打一个量大热乎,样式相对简单。

可是,味道一点不简单。

揭开砂锅锅盖的刹那,雾气升腾,香气喷薄。

深褐色厚切海带块油亮丰腴,猪蹄和棒骨深陷其中,露出的皮肉透着晶莹的胶质;饱满的鹌鹑蛋、粉糯的莲藕块点缀其间。

酸菜叶子被焖成了半透明,软塌塌地覆在最上层,吸饱了所有精华,呈现一种诱人的酱褐色。

汤面漂浮着点点金黄油脂,红亮的汤水包裹着一切,热气蒸腾,醇香浓厚得让人头晕目眩。

炖鱼用了肉,五花肉片肥硕诱人、颤巍巍的飘在四周。

整条的大黄花鱼保持着微拱的完美姿态浸了在浓稠红亮的汤汁里,鱼皮因炖煮而微微爆开,露出的鱼肉雪白好看。

两大盘金黄油亮的炸丸子、小鱼干堆得冒尖,焦香四溢。

魏清欢又去下汤圆,孩子们一人一碗汤圆,这种香甜可口的食物算是他们的最爱了。

白胖圆润地在清亮的汤水中沉浮,散发着糯米特有的清甜,但是只要咬开,那透露出来的就是芝麻猪油馅芯那勾魂的浓香。

“开饭喽!”魏清欢解下围裙,擦着手笑着招呼。

众人落座,钱程拿着筷子却眼神发直,手指微微发抖。

他看看桌上前所未见的丰盛,嗅着往年小年里幻想才会出现的浓烈香气,心情很复杂。

餐厅有窗户,他透过窗玻璃上凝结的冰花,看到了对面一幢幢的居民楼轮廓,喉头剧烈地滚动了几下:

“真……”

“真回家了啊!”

他喃喃着,对于彻底回到海滨市这件事有些恍惚:“这次可就不走了,上次是来走亲戚,那我这次是真回来了,过上日子了……”

马红霞笑道:“你不是心心念念要回来吗?怎么回来了又开始瞎叨叨?”

她冲左右几人笑:“四兄弟,你们看看他是不是矫情?”

钱程摇摇头,眼圈不受控制地迅速泛红。

他用粗糙的大手用力抹了把脸,把那汹涌的情绪强行压了回去。

结果儿子一句话差点又把他情绪给带崩了:“爸,咱在老家那会儿,小年饭就是一碗拌了猪油咸盐的洋芋蛋,别想了,还是城里好!”

“这才是老家!”钱程认真的教导大儿子,“咱现在是回到了老家。”

钱红好奇的用筷子捅了捅猪脚:“爸,这就是你说的海带肘子?”

“这是炖猪脚,吃了可暖和了,下次再炖肘子。”钱进给小丫头一块猪蹄。

小丫头咬了一口,抬头笑:“好黏,好香。”

钱程说道:“海带炖猪蹄,海带炖肘子,都一样,都一样啊……”

多少年没吃到这道菜了!

马红霞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递过来一个安慰的眼神。

她转向几个埋头猛吃的孩子:“都慢点吃!别噎着!尝尝这汤圆,小婶子做得多好!”

小丫头舔着嘴角粘着的芝麻馅,满足地咂咂嘴:“妈你也吃一个,汤圆真甜,比草垛里的野莓甜多啦!”

孩子们的话语和满足的表情像一把钝刀子,钱程的心被刺了一下,又酸又暖。

他猛地夹起一大块油亮的五花肉,狠狠塞进嘴里,腮帮子鼓起,用力地咀嚼着,仿佛咀嚼着十年离索的辛酸和此刻失而复得的甘甜。

酱香、肉香和肥腴的油脂感在口腔爆炸开来,那是一种属于家乡、属于记忆、属于骨血的慰藉。

他端起青稞酒:“老四、魏老师,哥先敬你们一杯。”

“我不跟你们说见外话,可有啥咱得说啥,我得多谢你们两口子收留我们这一大家子!”

钱进一把将杯子放回桌子上:“大哥,你说你还没有喝酒……”

“你大哥是实在话,”马红霞也恳切的说,“四兄弟,我们这次回去说了在城里的经历,知青老朋友们起初以为我们是编故事给他们听哩。”

“一直到我们办完了手续要走了,还有人以为你大哥吹牛。”

“了解你大哥脾气的人知道他从不吹牛,对于我们的经历,他们羡慕坏了,他们羡慕什么?羡慕的就是城里兄弟能收留下乡的兄长呀!”

钱进摆手:“不说这个了,嫂子,我跟我哥要喝酒了。”

钱程不是矫情的人。

他抹了把嘴唇说:“好,大哥不说了,刚才这句就是最后一句了。”

“来,喝酒!”

大人喝酒,小孩胡吃海塞。

吃完了魏清欢去打开电视,四个孩子搂着狗,缩在沙发里聚精会神的看电视。

马红霞偶然间扭头看到这一幕。

她自己却是眼圈一红。

钱程说的很对。

这一切让她也感觉如梦似幻的。

钱进摸出半包牡丹,抽出一支递给钱程。

火柴“嗤啦”一声擦亮,火苗跳跃,点燃了烟卷,也映亮了大哥写满风霜的脸孔。

钱程深吸一口,辛辣的烟气入肺,缓缓吐出几缕灰白的烟雾:“还是牡丹烟香啊。”

他看向钱进:“你不来一口?”

钱进摇摇头,看着烟雾在冰冷的窗户上撞散消失:“大哥,现在你回来了,往后有啥打算?”

钱程狠狠嘬了一口烟,闷闷地说:“能咋打算?”

他苦笑着,下巴朝正端着碗热汤圆哄钱红的马红霞努了努:

“我跟你嫂子都能吃苦,这些日子我俩也寻思了,我们没技术,没单位,成分还挂着——最后能出把子力气就不错了。”

“不过上趟过来,我看见你们街道的劳动突击队不赖,你说我能不能挂你们街道去你队里干?”

他声音低沉下去,“你干着领导,别为难,要是……”

“这个为难什么?”钱进哑然失笑。

马红霞回过头来说:“其实,昨天我们刚住下的时候,我们街道办去了一位领导,他查看了我俩的情况,然后他说过了年,可以给安排去搬运队扛大包。”

“我寻思也好,好歹算个工分,能糊口。”

她的目光望向屋角那些被生活磨去了棱角的家具,带着一种近乎认命的沉重:

“我是外地人,你大哥也算是半个外地农民了,我们能把户口落下,有口热乎饭吃,能让娃们安稳念书,就知足了。”

钱进摆摆手:“你没跟那个领导提我的名字?”

马红霞不好意思的笑了:“我寻思提一提,但你哥怕给你惹麻烦。”

“他说,你现在看着风光,其实单位里有大领导、街道上还有主任,你要是……”

“红霞!”钱程呵斥她。

马红霞不说话了。

钱进说道:“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是实在没有合适我大哥的活,我也愿意让他去扛大包。”

“小魏老师在信里说过吧?我就是从甲港码头上干起来的。”

“但是,现在有别的出路。”

钱程精神振奋:“到街道上来干突击队?”

钱进摇摇头,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但每一句话都清晰而有力:

“大哥,你是咱们海滨钱家的嫡长子,咱钱家以前什么情况,你比我清楚。”

他顿了顿,给了钱程消化时间。

钱程抽着烟,眯起了眼睛:“我确实清楚,旧社会咱钱家都是买卖人、生意人,甚至可以说是,资本家。”

“往上数三代,继续往上数,咱钱家都是海滨城里头有名的买卖人。”

“我听爷爷说,咱三世祖在光绪皇帝刚登基那会,就开了‘福盛祥’绸缎庄、置办了好几艘远洋船。”

“再往前数,钱家以钱庄开始立业,到了咱爷爷的时候还跟人合伙办起了银行。咱爹虽然接手晚,可公私合营前,也是管着五六个门面、上百个伙计的体面掌柜!”

这话像一道无声的惊雷,猝不及防地劈在马红霞的头顶。

这淳朴的乡下妇女瞬间僵住了,她惊恐的看向自家男人问道:“他爹,是真的吗?你你,你家不是富农吗?”

钱程夹着半截烟头的手指剧烈地颤抖了一下,燃烧的烟灰簌簌飘落在他那条洗得发白的旧劳动布裤子上。

他长长的叹了口气:“老四说的是真的,可我家的富农也是真的。”

“我家祖上就没出过压榨穷人的掌柜,以前在城里口碑很好。后来建国了,我家也是政府表彰过的企业家。”

“后来我去你们那里插队,是我父亲太谨慎,他为人很有前瞻性,看到了一些动荡不安的情况,就提前把我们兄弟姐妹都送走了。”

魏雄图将一张报纸交给马红霞:“嫂子,别担心,过去的都过去了,政策变了。”

马红霞不识字,钱家接过报纸递给了大哥:

“你是家里老大,这身份,这牌子,是能‘落实’的!”

他迎着钱程惊疑不定的目光,清晰地抛出了那个石破天惊的念头:

“看看这个报纸的头条,‘要落实原工商业者的政策,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要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你不明白吗?”

钱程仔细的看报道,看了一遍又一遍。

钱家说道:“街道办那边我去递话,盖章子走程序,按照政策你有机会去工商局报到!”

“我记得你是高中毕业,这个文化水平够用了,到时候你脑袋活络点,踏实肯干好好上班,我再给你帮帮忙,用不了两年,估计能干个管一片的‘市管员’,那样就稳了!”

钱进并不知道历史上关于“落实原工商业者政策”是怎么执行的。

但他现在算是半个体制内人物,然后身边有许多体制内的朋友和熟人。

这样他拥有了很强的政策解读能力。

而根据他和身边人解读这条政策的结果,就是要让有经商经验和能力的人在政策回暖后发挥所长,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发还部分财产”和“适当安排工作”。

魏香米跟他说,一旦能认证为原工商业者,那么进入工商系统从事市场管理工作是常见途径。

钱程却没有这个能力。

他整个人像被施了定身法,钉在藤椅上。

等到那支早已忘记吸的烟头在指间灼痛了他,他才如梦初醒般猛地甩掉。

一缕烟灰飘散。

巨大的震惊如同寒潮,瞬间冻结了他刚刚被烟火暖热的四肢百骸。

“工……工商局?”他从喉咙深处挤出几个字,嗓子竟然有些沙哑。

“老四,你说我?我能进工商局上班?干那种管人管事的体面差事?”

他像是听到了一个荒诞不经的笑话,嘴角神经质地抽动了一下,眼神却慌乱地扫过墙上那幅印着领袖像的新年画,又转回到钱进脸上。

那眼神复杂得高等算数。

希冀、向往、巨大的难以置信,最终被一种更深沉、更根深蒂固的恐惧覆盖:

“老四,兄弟之间是信得过的,可是这政策——这话、这话能乱说吗?”

他几乎是凑到钱进耳根边进行了急促而惶恐地耳语,呼吸里还带着浓重的烟油味:

“原工商业者!私方人员!我跟你说,要我选,我还是想去扛大包,说实话吧,我不敢信这个!”

他因恐惧而微微喘息,指关节捏着藤椅发出细微的“嘎吱”声:

“我要是顶着这个‘原工商业者后人’的牌子,大摇大摆进了工商局门里,万一哪天风头一变……”

他不敢说下去,恐慌地摇着头:

“我这辈子认命了,可你嫂子,你侄子侄女,刚看到点亮啊老四!哥不能、不能再把他们往危险边上靠!不能啊!”

厨房那边传来哗啦啦的水声和锅碗轻碰的响动。

钱程又说:“我过去洗把脸,唉,我现在脑子全乱了。”

魏清欢端着一个洗好的搪瓷盆子,慢悠悠地从厨房踱了出来:

“大哥、老哥,都过来吃点枇杷,这是三哥从他那里邮寄过来的,现在也就他那里还有新鲜水果了。”

刚才客厅里那短暂而激烈的低语,她显然无意间捕捉到了几句关键。

她瞥了一眼脊背微微弓起像是承受着无形重压的钱程,拿起暖水瓶又重新给他倒了一杯茶。

等钱程洗脸回来,她把茶杯和枇杷一起递了上去。

热气袅袅升腾,茶香扑鼻,果香清晰。

钱程心情顿时好转。

魏清欢等他喝了茶水才说道:“大哥,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担心历史会走回头路嘛。”

“但上个月刚开了大会,我们学校全体教职工详细的学习了大会精神,所以我对此的了解应该比你多。”

“这场大会是定调开新篇,全国不管大报小报,所有报纸上白纸黑字写的很清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钱程舔了舔嘴唇。

钱进又说道:“前些天我们单位内部也组织学习最新传达,关于‘落实政策’这部分,口径非常清晰。”

“尤其是对待像咱们家这种情况,文件中明确指出:原工商业者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其具备的企业管理经验和经商才能,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

他站起来几乎是俯视着哥哥,摆出了官姿态、拿出了官腔。

他的语气加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性和权威感:

“你担心政策反复?但现在的核心论调是: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

“作为钱家子弟,我们是新中国培养的劳动者。”

“让你凭着‘原工商业者继承人’的身份进入工商局,是国家要告诉咱们这样的商人子弟,劳动不分高低,贡献会被认可,我们的路,我们的子女的路,是宽阔的,是光明的!”

钱程猛地抬起头看他。

这一刻站在他眼前的不再是那个他一只手拎着坐飞机玩的弟弟,不再是那个当跟屁虫跟在他身后让他带着去赶海去抓蚂蚱捕蜻蜓的小老弟。

这是钱家的新一代当家人!

他缓缓的点头:“说实话,我现在胆子很小了。”

“我本事也小,这些年在乡下我一个劲往土疙瘩里钻,只图一个安稳踏实。”

“所以我不懂什么报纸看不懂国家政策,不过毕竟念过高中,好赖话能听懂。”

“老四你说我该怎么办那我就去怎么办,要是能进入工商单位,我肯定拼了命的老老实实干活!”

钱进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伸出手,用厚实有力的手掌轻轻按在了大哥的肩膀。

不知道是激动还是恐惧又或者因为其他情绪,钱程的肩膀剧烈颤抖。

但钱进的手掌很温热也很稳当。

钱程深吸几口气,随着一杯热茶喝完,他的身躯便稳定下来。

这样钱进拍了拍他肩膀说:“我嫂子会缝纫,让她进我们街道的服装厂。”

“大哥你得进工商单位里上班,以后我还得指望你这边办很多事。”

钱程不再犹豫不再恐慌:“那咱什么时候开始办手续?我知道你大小是个干部,可这事能成吗?”

钱进很有信心的点头。

政策刚刚开始执行。

胆大者先享受政策。

钱程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