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51章 老四,你回来啦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151章 老四,你回来啦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8 13:44: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机器可以由商城解决。

服装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可不止是机器。

大头布料、小头针线,还有剪刀、粉笔、裁剪台、卷尺等等各类工具全都需要。

从零开始建厂,可没那么容易。

钱进没别的办法。

这事他只能自己跑。

还好王东能帮上忙。

钱进发现老祖宗净说实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就是实话。

本来王东搞破鞋是一件祸事,结果被他成功处理后变成了好事。

经过乔丽的玩弄后,王东老实了,现在精力一边在工厂一边在街道上。

而且脾气不再那么暴躁霸道,变得低调踏实许多,他可以帮钱进处理一些事了。

比如从国棉六厂里搞布匹。

本来钱进还以为得自己出面,结果王东这边拍胸脯了,说能从国棉六厂拿到布匹。

既然王东担保这事能成,钱进没有再去忙活,便安排了王东负责布匹材料的来源工作。

他要忙活的事情太多。

缝纫机没问题了,如今绰绰有余,后续即使添人,钱进也可以从商城重新采购。

可缝纫机只是基础设备,钱进趁着迎接张红梅等六位老师傅的机会,召集魏香米、徐卫东、朱韬、苏昌顺、米刚、石振涛等人一起开了开业前会议。

围绕这场会议,一份建厂报告便讨论了出来。

要建厂,首先得需要向有关单位申报资料,需要经过国家批准。

这个简单。

魏香米提前已经办好了。

泰山路人民服装厂名字怪大的,但魏香米是以小集体企业资质申办的,翻译过来就是,这是一家小作坊,是为了解决回城知青的工作安排而开设。

这符合政策并且响应了中央提倡各级单位积极解决知青工作问题的要求,所以申办工作很顺利。

说泰山路人民服装厂是小作坊也没问题。

钱进不了解国棉六厂和现在的服装厂,国家确实经济发展缓慢,民生各行业工业化、自动化不发达。

可是像国棉六厂之类的国企大厂,其生产线的自动化已经超过他想象了。

比如缝纫机的应用上。

钱进准备的是脚踏式缝纫机,这就是标准小作坊工具,国棉六厂的成衣生产车间都已经用上电动工业缝纫机了。

像沪都牌、蝴蝶牌等国产电动工业缝纫机从五十年代开始发展,到如今已经能满足国企大厂的需求。

只是这种工具没有进入民间,钱进接触不到而已。

不过经过他向老师傅们调查得知,现在的电动工业缝纫机跟他在商城见到的还不一样。

商城里的电动工业缝纫机很厉害,什么动剪线、自动倒针、抬压脚等功能齐全,主打的是“一人多机”操作模式。

甚至有的电动工业缝纫机一分钟转速超过五千下,几十米的布匹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砸边工作。

现在的电动缝纫机功能还单一,一般用来平缝与锁边,还需要人工剪线和调整线张力,智能化不高,主要是劳动量大、工作效率高。

钱进记了下来。

这是人民服装厂的一个发展方向。

不过缝纫机要迭代怎么也得等明年甚至后年进入八十年代再说。

根据老师傅们的介绍,裁剪设备方面,大厂也已经用上电气化、自动化设备了,自动裁剪刀、电动裁床早就出现了。

再就是锁边机与熨烫机,这两样机器用于衣料锁边和定型,国棉六厂六十年代便换装了大型设备,如今还在尝试上马自动烫骨设备呢。

除去工具,要开厂还要解决核心原材料供应问题。

现在市场上布匹以棉布、涤纶、混纺为主,这个国棉六厂是大户。

王东自称能解决布匹供应问题,钱进只能期待他的捷报。

辅料方面还需要纽扣、拉链、缝纫线等,张红梅给钱进介绍了供货渠道。

对方也是小集体企业,隶属于江浙地区的永嘉县,负责人名叫王碎奶,是当地市里的三八红旗手。

张红梅以前参加纺织行业劳动标兵表彰大会的时候,与王碎奶相识相交,她告诉钱进,如果服装厂需要纽扣和拉链,那找王碎奶就行了:

“人家那小集体企业很厉害,一天卖纽扣就能卖出几百元钱,好些工人一年都赚不到这个钱呢!”

当时朱韬闻言笑了。

一天几百元钱收入?

很多吗?

我们的人民流动食堂早就突破日收千元的经济桎梏了!

钱进在21世纪没听说过这位王碎奶的鼎鼎大名,也没听说过永嘉县,不过他那时候跟服装行业没关系,或许人家很有名只是他孤陋寡闻。

现在张红梅给他提供了个好渠道。

他查了一下,海滨市距离永嘉县上千公里,在当下这年头,货物运输挺不方便。

然后这就给了他操作空间!

纽扣拉链之类的小东西从商城采购,品质、样式更佳。

但不好解释来路。

如果有了上千公里之外的供货商,那解释起来也挺简单的。

主要是他到时候可以含糊应对,再加上长途距离,没人可以去调查他用的小配件来路。

而在市场上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

别看小纽扣、小拉链不起眼,用好了却可以在同样品质、同样款式服装里脱颖而出。

开厂必须需要五金配件。

这些东西没必要依靠商城采购。

供销社是有五金工具专门供应渠道的。

钱进上班的时候打听了一下,打听到了海滨市五金供应店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他同时打听到了负责人在总社的好朋友,一句话过去,对方帮他打了电话,双方便约了当天下班时间可以见个面。

钱进提前下班。

当了领导之后总有一些便利,自由的时间安排便是其中之一。

五金供应店也在城南区,钱进骑着摩托车几分钟便过去了。

负责人叫富城,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

钱进在门口做了自我介绍,懒洋洋的销售员赶紧打起精神引钱进上了二楼办公室。

富城也是个主任,可他这主任的职级和权力跟钱进不能比。

于是钱进上门,他快速起身伸出双手:“钱主任,您好、您好,久闻大名,如今终于得以相见,我听老赵说你需要点五金工具?”

“说实话,你不必亲自跑一趟,你给我个电话,我会安排人给你送过去嘛。”

“来,快请坐,阿肆你这同志,你还愣在这里干什么?还不赶紧为钱总队泡杯茶?”

服务员点头哈腰的快步离去。

钱进笑着说:“富老哥别客气,不要麻烦,我也不客气,就直入主题了?”

“不必客气,”富城一听他的‘富老哥’称呼,胖脸笑的看不见眼睛,“你不客气我才高兴呢,直入主题,我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钱进解释说:“我们泰山路的劳动突击队正在筹备一个新的服装厂,需要采购一批五金工具,像剪刀、钳子、螺丝刀等等,你这边有没有现货啊?”

富城毫不迟疑:“剪刀、钳子这些都是常规工具,我们仓库里有的是存货,你要多少,我这里给你批多少。”

“螺丝刀的种类比较多,你要什么型号的?不过应该没问题,我这里各类五金工具还是很齐全的,如果我这里没有货,恐怕你就得去省城找货了。”

寥寥几句话,五金供应工作解决了。

正如富城所说,钱进可以不必上门,只要打个电话,富城自然愿意帮忙。

可正所谓礼多人不怪,钱进亲自登门让富城脸上有光,能感受到这股诚意。

再一个两人见面后一起喝杯茶、聊聊天,交换一下家庭电话,这就算是搭上关系了。

富城还想留钱进吃饭。

可今天已经是16号,明天就是中秋节。

这年头居民对节日很重视,节前一天就算是开始过节了,钱进估计魏清欢已经准备好了饭菜,便婉拒了富城的挽留。

钱进跟他握手分别,走的时候把提包里的月饼给留下了。

富城还想客气,钱进摆摆手往外走:“这是托朋友从外面捎回来的月饼,富老哥可以尝尝,这个口味比较独特,你看看喜不喜欢。”

“要是喜欢一定跟我说,老弟必然给你送到。”

月饼包装平平无奇。

打开后品相精致,油光水滑。

这年头月饼是稀罕点心,到了中秋节甚至可以当做衡量一家单位福利待遇的标准。

能给员工发月饼当福利品的,这是好单位。

多数单位或者街道居委会,只是给职工和居民发一斤月饼票。

想要吃月饼?

可以,那得去食品店、点心铺、糖饼店或者农贸市场凭票购买。

然而不好买。

物资匮乏,糖油供应量有限,月饼产量有限。

近些年还好一些,七十年代前半截,到了中秋节家家户户得安排孩子天不亮去销售点门口排队等着,就这样都未必买的到。

钱进知道这年头送礼的窍门。

不讲究包装,讲究一个量大实惠。

所以他送的是商城普通版月饼,有五仁馅、黑芝麻馅、花生糖馅和红枣馅的,一样四个,总共十六个四斤。

这算是厚礼了。

富城看到这么多月饼,脸上笑容更甚:“行,难怪这各钱进年纪轻轻就能当上科室负责人,难怪他进总社还没有一年就连连晋升。”

“这小子是真会做人、真会办事,他是真舍得送礼啊!”

阿肆看到沉甸甸的一袋月饼很眼馋:“富主任,我今天中午没吃饭,节前太忙了,这会肚子饿了,你分我一个填填肚子呗。”

人家送礼送来十六个月饼,自己一口气全吃掉不合适。

富城咬咬牙,拿出四个交给阿肆:“以后他们服装厂需要什么工具,你给我去送。”

阿肆喜不自禁:“肯定的,富主任你放心,我绝对第一时间送到。”

他拿到油纸包的月饼后更是开心:“富主任你看,这月饼真好,泛着油光啊,这得用了多少油?”

还是物资匮乏的原因,导致面粉、油、糖都是紧俏货。

海滨市的月饼都是海滨食品厂生产的,品质很普通,压根舍不得放多少油,导致口感很干,咬上去硬邦邦的。

钱进在商城可真买不到这么复古的月饼。

未来物资供应太充足了,那种月饼狗都不吃,所以钱进挑来挑去,挑着评分低的店铺买,买到的月饼还是油多糖多,松软可口。

富城闻了闻味道,说道:“这肯定不是咱食品厂生产的,即使是那也是专供外贸的好款式。”

“嗯,花生油的,一闻这个香气就闻出来了。”

“怎么上面还写了红枣俩字?这月饼里还有红枣呢?”阿肆好奇的闻。

富城也不知道,索性说:“你不是饿了吗?尝尝不就知道了。”

阿肆本想讨要一个当场吃掉,结果富城给他四个,这样正好是一斤。

他想忍着带回家给父母妻儿一个惊喜,可他确实饿了,月饼的油香味一个劲往他鼻子里钻,把馋虫给勾出来了。

几番心理斗争,最终他还是掰开了一个月饼自言自语的说:“我、我就吃一半。”

松软的月饼掰开。

里面是他从未见过的馅儿:“嘿,不是五仁的?这是什么馅儿的?红彤彤的,是不是南方的豆沙月饼?”

“不对,诶富主任你看,这里面有大枣,这这这、它上面写的红枣是馅儿名啊?”

富城一愣,赶紧看自己手里的月饼:“五仁、还是五仁,下面的是、是黑芝麻?还有满口香?满口香是什么馅儿?”

阿肆咬了口红枣月饼,恰好咬下一块蜜枣的枣肉。

甘甜的滋味让21世纪的顾客们打差评,却让阿肆心花怒放:“好吃,富主任,这月饼真的好吃啊,里面大枣真好,不是红枣,是蜜枣!”

富城找他要剩下半个。

阿肆当没看见他伸出的手,把剩下月饼往油纸里一塞,扭头就走。

富城吼他:“你那四个全是蜜枣馅的,就不好奇我这里其他馅儿的?过来,咱们调换一下……”

“不用了,富主任,嘿嘿,我就爱吃蜜枣的。”阿肆跑着下楼。

他刚才可是听清了,剩下的三种馅儿分别是五仁、黑芝麻和什么满口香。

五仁的不消说,谁家没有五仁月饼?

黑芝麻和满口香他可不馋,因为这两种月饼听名字就知道肯定不甜。

富城也想到了这点,他吼道:“行,你小子就给我跑吧,跟你说,以后用不着你给他们泰山路送工具,我自己去送!”

这份厚礼让他意识到了交好钱进能获得的利益。

钱进在总社工作,而且专门负责海外工作,以后全海滨市恐怕就他最容易搞到外国货了。

如此一来,富城就准备多跟他走动走动,这个人脉以后必然用的到!

钱进手提包里还有四斤月饼。

这次可就不是什么五仁黑芝麻之类了,而是莲蓉、蛋黄、巧克力等珍品。

他打算今晚带回去给魏清欢解解馋。

摩托车一路穿行,此时街头巷尾正因为各单位下班而逐渐热闹起来。

夕阳的余晖如同一层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在这座海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将古老的墙壁和狭窄的街道都染上了一抹温暖而又醇厚的橙红光泽。

到了中秋节,秋老虎跑路,此时傍晚的海风自遥远的海平面悠悠吹来,少了夏日的燥热,掺入了丝丝凉意。

摩托车轰轰的开过去,吹面清冷是秋风。

这会摩托车开不快,正值下班高峰期,城市的大街小巷中,自行车的铃声此起彼伏。

到处是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车轮滚滚,相熟的工人一边骑车一边聊天,说笑声比车铃声还要响亮。

食品店和点心铺这些店铺的门口,早早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有时候钱进都得挂空挡推摩托车从中穿过,全是买月饼的人!

今年月饼不便宜,一斤要四块钱!

而一斤肉才几毛钱,月饼卖出这么贵的价格足见其稀罕。

即使卖的贵,家家户户也得买。

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是合家团圆节,一年到头就现在能吃上月饼。

国人讲究‘来都来了’,既然已经到了中秋节,那就不在乎价格了,哪怕借钱该买月饼也得买月饼!

时不时的钱进就能看见有大人拖着自家孩子往回走,小孩打着坠儿哭闹:“妈我不回去,我要吃月饼,去年就没吃,今年吃月饼……”

大人只能哄着孩子:“现在月饼里头有石子儿,吃了硌牙,妈妈给你买肉,今年咱吃肉,红烧肉、炸肉,妈给你做一大碗!”

这种场景总让钱进感到心酸,他只能挂档赶紧回家。

没办法。

这年代就是这样。

城里还是好的,舍不得买月饼的人家还能买两斤肉解解馋。

他可是在乡下待过,多少人中秋节蒸上一锅白面馒头就算过节了。

甚至有些人家连白面馒头都舍不得蒸,没办法,生活水平就是太差。

否则,希贤同志也不会发出那一声震耳欲聋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呼喊。

钱进在车棚里停下摩托车上锁。

这是必须的步骤。

这年头小偷极度猖狂,他们可不管摩托车主人是谁,该出手时就出手,他们偷起来肆无忌惮。

钱进上楼掏钥匙,在门口隐约听到屋子里传来嘈杂的说笑声。

这让他有些奇怪。

魏雄图估计还没回来呢,魏清欢性格安静,平时下了班她或许在街上会跟熟人聊聊天,但基本上不会带人进家里。

钱进一琢磨。

坏了!

来送礼的了!

外界知道他住进复式楼的人不少,但他具体住几号楼住哪一号房却是少有人知。

所以今年不少人要给他送礼,却找不到门,多数送到筒子楼那边去了。

钱进本来还挺高兴。

他不想收礼,毕竟刚当领导还是得注意影响。

结果现在是有人查出他家地址了?

钱进赶紧掏钥匙开门。

推开家门的瞬间,眼前的景象让他愣住了。

客厅里坐着几位陌生人,还有好几个孩子在穿行打闹,刚才的说笑声就是大人逗孩子呢。

一共四个大人,打扮都挺土相,钱进挠挠头。

不认识啊。

这样他站在门口,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

“老四,你回来啦!”四人中有一条壮汉站起来瞅着他咧嘴笑。

然后一个满脸疲惫的妇女笑着冲他点头:“小弟,多少年没见了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