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26章 唐伯虎的画作,周铁镇的野望

傍晚时分,生产大队的山腰土路被夕阳染成了橘红色。

周铁镇甩着两条粗壮的胳膊走在前面。

他浑然不在乎个人形象,光着膀子,土布褂子搭在了肩膀上,后背上全是汗水,夕阳照耀泛着水光。

钱进跟在他身后心情激动。

西坪生产大队一直封闭在山里头,不怎么受到前些年社会情况的影响,里面按理说该有不少老物件。

上次他从周古手里获取的盐商老算盘便是老物件,清朝年代的黄铜算盘,因为铸造工艺细腻,它在商城还挺值钱,卖出了二十万的价格。

这次他希望能再搞到点这种老物件,那他商城的存款就能起飞了。

来到自店公社几个月,他没怎么收获老物件,所以存款已经很久没动了。

就在他畅想的时候,周铁镇忽然回头。

他黝黑的大脸上堆着笑容,眼角挤出皱纹:“钱主任,那些个老物件我都给你拾掇好了,就搁我家厢房屋里。”

接着他又来了一句:“也不知道你要这些破玩意儿干啥使,动不动就是些红裙子绿裤子的娘们,我看着都瘆人!”

钱进听到后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有颜色、有人像、有衣装,这种古物往往是画像之类,一旦是清朝以前的东西那多少能值钱。

他不必瞒着周铁镇,直接问:“周大队那可都是好东西啊,你就放在厢房里头?能保存好吗?”

“嗨!”周铁镇一摆手,粗粝的手掌在空气中划出风声,“没什么事,我家厢房又不漏水,它怎么保存不好?”

“我听二狗说,这些老物件都叫古董?咋了,现在你们城里人喜欢收拾这个了?不是以前不感兴趣了?”

钱进暗道这东西一直有人感兴趣,只是时代原因让人不敢去感兴趣。

周铁镇看他不说话,便自顾自的说:“前两个月你说你喜欢这个,我就帮你开始搜集了,不过这些老东西都不知道被各家各户放哪里去了,有的压箱底了,有的塞炕洞里了,反正找起来挺费劲。”

“我还寻思继续给你找一段时间,多凑一些给你,现在你要回城了,那就给你吧。”

“你放心,我给你收拾的好好的,之前周会计回来说你要走了,我找了几个麻袋,一股脑全装进去了,你等着拖麻袋走就行了。”

钱进听了,脚下差点一个趔趄。

麻袋?那些可能是价值连城的文物,就用麻袋装着?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又咽了回去。

周铁镇大字不识几个,哪懂得这些。

两人熟车熟路的转过一片自留地菜圃,周铁镇家那三间土坯房就出现在眼前。

烟囱里冒着淡淡的炊烟,刘桂芳正在灶房里准备晚饭。

夏天炎热,八仙桌上的中午剩菜多数没动,这是准备晚上接着吃。

刘桂芳偶然一瞥看见钱进,赶紧站起来:“哎哟俺亲娘咧,钱主任你又回来了?我还没收拾剩菜呢,寻思蒸点干粮我们一家子凑活一下子得了……”

钱进解释:“我不是回来吃饭的,我不留下吃晚饭,我只是过来拿点东西。”

刘桂芳不管他的话,自顾自的说:“家里还有点杂鱼,今晚再弄个杂鱼锅吃一吃。”

“嗯,那点剩下的炸蚂蚱捣个蚂蚱酱,我去看看还有没有咸鸭蛋了,不行用咸鸭蛋再弄个菜……”

钱进对周铁镇说:“我真不在这里吃晚饭,晚上我回去还有个交接会议呢。”

周铁镇含糊的说:“好好,待会再说,走,跟我去东厢房。”

周铁镇领着钱进径直走向厢房,打开后有股霉味冒出来。

屋子里头是各种杂物,中央堆着两个鼓鼓囊囊的麻袋,旁边还有两个大箩筐,上面盖着破旧的化肥袋子。

墙角立着几块长方形的板子,用草绳胡乱捆着。

最引人注目的是个樟木老箱子,摆在最前面。

“就这些了。”周铁镇走过去,踢了踢其中一个麻袋,发出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队里能找到的老物件全在这儿了。”

“里面还有些是以前公社让交上去的东西,社员们把这些东西都交到了队上,结果公社不管我们这犄角旮旯的地方,所以一直扔着没人管。”

钱进要去打开箱子盖。

结果周铁镇来了一句:“当心扎手。”

他话说的晚了。

钱进手指已经塞进了箱盖缝隙里,结果边缘碎裂有暗红木刺,全给扎进了指纹的沟壑里,疼的龇牙咧嘴。

这样他还得先挑扎进去的木刺。

周铁镇又开始不好意思的咧嘴笑。

钱进只能对自己说:“好兆头,好兆头,肯定有好东西,这就是好事多磨。”

掀开箱盖,里面乱七八糟码着一些蓝布包裹,每个包裹都用麻绳捆成粽子模样。

周铁镇抽开最中间那个,露出半截泛黄的绢帛看了一眼,嘀咕着说:“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你要不然先看看你身边这个麻袋,这里头有不少铜钱。”

钱进蹲下身,小心翼翼地解开一个麻袋。

昏暗的光线下,他看见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大小物件,小物件自然就是铜钱、银元,还有一些锈迹斑斑的铜锁、铜铁饰品之类东西。

大物件则是陶瓷坛子、竹编器具。

钱进抖了抖麻袋口,这些物件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

这让他的声音变了调:“周队长,你说你,你就这么用麻袋装啊?”

周铁镇挠了挠头:“咋了?不装麻袋还装啥?这些东西死沉死沉的。”

他说着,走到墙角,把那些用草绳捆着的板子拖了过来,“最占地方的是这几块瓷板,差点没把林文的腰给闪了。”

钱进赶紧过去帮忙。

当草绳解开,四块精美的瓷板画呈现在眼前时,他的呼吸几乎停滞了。

虽然边缘有些磨损,但画面依然清晰,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四时花卉与禽鸟相映成趣,釉色温润,笔触细腻。

上面有字迹有红印章,他仔细看能找到署名。

不过这东西暂时卖不掉。

他手里最大的金箱子也容纳不下它们的个头。

“这是什么……”钱进的手轻轻抚过瓷板表面,心头疑惑。

“对啊,这是什么?原来你也不知道?”周铁镇在一旁看得莫名其妙:“钱主任,这是不是没有用的东西?”

“我收拾的时候就寻思,这破瓷片子有啥稀罕的?我本来还想拿它垫桌脚呢,太薄了不顶用。”

钱进猛地抬头,眼睛瞪得老大:“垫桌脚?周队长,这可是瓷板画,是艺术品啊!”

“啥术不术的,”周铁镇哈哈大笑,“不就是几块画了花的瓷板嘛!你要是喜欢,全拿走!”

“对了,你刚才不是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吗?”

钱进苦笑:“我是不知道它们具体身份,但我知道这属于瓷板画,你见过屏风没有?”

“没有。”大队长同志回答的干脆利索。

钱进无奈:“好吧,反正二者是差不多的东西,这四个是一体的,它们还需要配一套木板屏风使用,它们四条瓷板画应该镶嵌在屏风上。”

周铁镇问道:“好干什么?”

“好看,好挡着一些不适宜被人看到的地方。”钱进解释。

周铁镇哂笑:“不能叫人看到,那挂个布帘子就是了,简单轻便。”

钱进对他竖起大拇指。

高,大队长您的见解真是高!

钱进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转向那几个箩筐:“这里面是什么?”

“哦,那些啊,是一些画轴和零碎。”周铁镇走过去,一把掀开化肥袋子,“都是些旧画,有的都让虫蛀了。”

钱进凑近仔细看,最上面是一幅古画,看泛黄古旧多处有虫蛀的画纸就知道是当之无愧的老物件。

拉开古画,一些山水草木和建筑车马露了出来。

画卷最上头写着一行黑字:《大明盛世江山图》。

同样,这幅画上也有字迹和红印章。

钱进一看上面有好几个红印章就知道妥了,这幅画价值不小,因为它显然被不同时期好几个人收藏过了。

换句话说这是名家已经鉴赏过的东西,不知道怎么会来到西坪山这山沟沟里。

他接着看,几幅古画虽然装裱有些破损,但画面都保存完好。

下面隐约可见几幅立轴,他打开看了看。

保存相当不好。

有些已经斑驳陆离,打开过程中便自动碎裂。

钱进越加的小心翼翼。

然后他又打开一幅画,还没看内容先看到了落款:

晋昌唐寅!

唐寅!

这是大名鼎鼎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啊!

钱进震惊的手发抖。

他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在21世际根本与普通人无缘、只会存在于新闻中的古物!

然后他再看红色印章,一共五个印章,其中有一个能看出是‘唐伯虎’的字样。

妥了。

唐伯虎的名作!

再看画中内容。

这幅画是唐伯虎擅长的美人图。

不过钱进辨认画中的女人,感觉确实跟他所理解的美人关系不大。

这娘们云鬓高盘、抿着嘴探着头,他怎么都看不出哪里美艳。

画卷右上角有题诗: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这幅画同样保存不佳,有些地方被虫蛀成片,用手一碰怕是就要破碎。

钱进小心再小心的将它给卷起来。

他准备找个会修复古画的专家,否则这画没法保存了。

周铁镇看着钱进小心翼翼的样子,越发觉得好笑:“钱主任,你咋跟捧金元宝似的?”

“这些破纸片子搁俺队里社员家里都快烂了,要不是你想要老东西,过两年准得当引火柴烧了。”

这时,刘桂芳端着煤油灯走了进来:“天快黑了,我给你们点个亮。”

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厢房,钱进感觉这些文物在光影中似乎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钱进借着灯光,仔细检查每一件物品。

除了那些珍贵的书画和瓷板,还有不少银锁、铜锁,做工精巧。

妇女的首饰虽然氧化发黑,但能看出当年的精美工。

各种铜钱、银元更是种类繁多,什么乾隆通宝宋元通宝永乐通宝袁大头等等,应有尽有。

“周队长,您知道这些东西值多少钱吗?”钱进忍不住问道。

周铁镇眨眨眼:“能值几个钱?不就是些破铜烂铁、旧纸片子嘛!”

“前些年搞运动的时候,这些东西留着都是祸害。”

钱进摇摇头,正色道:“这些都是珍贵的文物,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城里,光是这一块瓷板画,”他指了指分别绘制了‘春夏秋冬’四时图的瓷板,“可能就值好一千块钱!”

“啥?”周铁镇和刘桂芳同时惊叫出声。

周铁镇掏了掏耳朵:“钱主任,你莫不是热昏头了?就这四个破瓷片子值几千块?那都够买一屋子粮食了!”

钱进认真地点点头:“只会更多。”

“周队长,你把这些交给我,我一定会妥善处理。我向你保证,这些文物变现后,所有钱都会用来帮助咱们西坪大队脱贫致富!”

这些本来没必要告诉周铁镇这粗人。

可用不了几年,随着改革开放越演越烈,文物古董的价值会迅速膨胀起来。

到时候哪怕是山里头的人家也知道,自家的老物件是值钱的好东西。

如此一来,西坪生产大队的老百姓再联想到当今自己的所作所为,自然能想到他从中掠取的好处。

那样一来,他人设可就崩了。

得不偿失。

听了钱进的话,周铁镇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他拍着大腿说:“钱主任、钱主任,我老周一直说自己是实在人,可我跟你比我虚的很啊!”

“你明明没必要告诉我这些事,你明明可以把这些东西带回城里去,结果你告诉我——我信你!什么都信你!”

“这些东西放我们这儿也是糟蹋了,你尽管拿去!”

刘桂芳得知这些老物件的价值后却有些迟疑了:“娃他爹,要不要跟队上其他人商量商量……”

“商量啥!商量个屁!”周铁镇一挥手,“这些东西堆各家各户箱子里多少年了,谁当回事儿?”

“要不是钱主任提起,谁知道是宝贝?再说了,钱主任帮咱大队做了多少事?就算这些老东西当真是宝贝,他要是想要,我也给!”

“再说了,人家钱主任对咱掏心掏肺、实实在在,咱跟人家玩虚的?草!谁愿意这么干谁去干,我周铁镇坚决不干!”

“周家谁都不准这么干,谁要是这么干谁就滚蛋!”

钱进笑道:“周大队,你这么说太严重了,不至于、不必要。”

“这些东西的价值还不好说,我得找个懂行的专家给看看,让他们来定价,刚才我说的价格都是随口说的,是自己的猜测。”

“说实话,现在全海滨市或许只有我能将这些东西变现,你们社员即使带这些东西进城也没什么用,不但换不成钱,恐怕还要摊上事去坐牢!”

周铁镇默默点头。

他相信这句话。

这些东西别说带去城里了,带到公社他都不敢!

他将粗糙的大手重重拍在钱进肩上,郑重其事的说:“钱主任,我信你的为人更信你的能耐,反正我们西坪生产大队就这么个情况。”

“你瞧得起我们,我们都跟着你干,你说什么我们干什么!只要我们有,你要什么我们就给你什么!”有你这句话,这些东西送得值!”

他转头对刘桂芳喊道:“桂芳,饭好了没?今儿个高兴,我得和钱主任好好喝两盅!”

钱进叫道:“中午已经喝过好几盅了!”

“那是中午的,这是晚上的,它能一样吗?”周铁镇理直气壮的说道。

刘桂芳笑着应了声,转身去灶房做菜。

钱进此时没心思跟周铁镇夫妇客气,他继续小心翼翼地整理那些文物。

每拿起一件,都要在煤油灯下仔细查看,然后根据合适的条件进行保存。

收拾的差不多了,刘桂芳在院子里喊:“娃他爹,喊钱主任来吃饭。”

“钱主任,别瞅了,先吃饭!”周铁镇拽起钱进,“那些破玩意儿又跑不了。”

钱进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一幅画,跟着周铁镇来到饭桌前。

这次是简单的农家菜。

炒土豆丝、拍黄瓜、青辣椒炖茄子,炸知了、蚂蚱酱、煎青鱼,另外刘桂芳还偷偷杀了一只鸡,给钱进炖了个老母鸡。

钱进心情愉快,同样的菜也感觉比中午好吃。

他特意举杯:“周队长,我敬你一杯。”

“这一杯是感谢你对我的信任,我这人不爱空口许承诺,只能实打实的说一句,你等着看吧,我会帮你们生产大队富裕起来的!”

周铁镇豪爽地一饮而尽,抹了抹嘴说:“钱主任,我是个粗人,不懂文化人那些弯弯绕。”

“但我知道,你是个实在人、是个好领导,这些日子来你来为我们大队做的事,大家都记在心里呢!”

“你要是觉得这些老东西有用,那么我还会继续给你收拾,好不好?收拾好了你再来拿!”

钱进再次举杯:“这个当然好,那我以后肯定要常来了。”

“对,你必须常来,这些老东西就是鱼饵,专门钓你钱主任这条大鱼。”周铁镇哈哈大笑。

夜色渐深,煤油灯的光晕笼罩着两个推杯换盏的身影。

钱进今晚肯定走不成了。

夜间山路太难走了,摩托车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窜出山路闯大祸。

即使运气好人不会出事,那他携带的老物件也得废。

于是他索性留宿,然后横下心来陪着周铁镇喝了起来。

这一喝他发现,周铁镇的酒量也没有多厉害,或者说是自己的酒量并没有很差。

两人拼了个五五开。

钱进迷糊了,周铁镇也喝高了。

钱进醉眼朦胧中给周铁镇描述未来的机械化作业,描述新农村。

周铁镇后面索性不吃菜了,他就着钱进的话下酒,喝多了仿佛看到了西坪的未来。

盘山路不再是坑坑洼洼的水泥道,而是平坦的柏油马路。

家家户户住的不是破茅草屋,都是两层乃至三层的小楼。

小楼门口还停着崭新的拖拉机,那时候谁家都吃得饱饭,而且还不吃粗粮吃细粮,今天吃馒头明天大米饭,后天还可以来一碗香喷喷、滑溜溜的面条……

而这一切,都将从钱进的扶持工作开始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