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23章 西坪大山大变样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123章 西坪大山大变样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8 13:44: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清晨。

钱进骑着轻骑75沿着崎岖的山路向西坪生产大队驶去。

晨风带着初秋的凉意拂过他的面庞,车把上挂着的军绿色帆布包随着颠簸的路面左右摇晃。

这辆摩托车自从跟他下乡是遭老罪了,曾经被人连车轮都得仔细擦拭的它,如今满身泥泞,轮胎更是磨损的厉害。

就在钱进感慨中,车轮碾过一块突出的石头,震得他屁股生疼。

转过一个山坳,道路依然颠簸,但眼前的景象却陡然大变。

他踩了刹车,轮胎在土路上划出两道浅浅的痕迹,他单脚撑地,遥望前方的山野。

山上被开垦出了层层迭迭的梯田,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半山腰。

每一层梯田里都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在晨光中泛着油绿的光泽。

西红柿像小红灯笼似的挂满枝头,茄子紫得发亮,豆角架整齐排列,嫩绿的豆荚垂下来,像是给梯田挂上了一串串翡翠珠帘。

赏心悦目!

钱进再发动摩托车继续奔驰,还没到大队部,车子从一片菜园边缘驶过,有响亮的声音吼起来:

“钱主任!钱主任!我仦果然是你啊钱主任!”

钱进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正从梯田间的土路上快步走来。

来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裤腿卷到膝盖,脚上一双解放鞋沾满了泥巴。

正是周铁镇。

周铁镇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跟前,一把握住钱进的手,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

“哎呀,我刚才在田里老远听到摩托车牛逼轰轰的声音就知道是你来了,然后我出来瞅着来路,果然是你,哈哈哈!”

一边说他一边猛使劲。

钱进想说话,可周铁镇根本不给他开口的机会,又嚷嚷了起来:

“对了,钱主任,昨天我们会计回来说你要去城里了?”

“哎呀你怎么搞的嘛,怎么去城里了?你这不是背叛咱们农民阶级吗?”

钱进无奈的说:“停停停,什么背叛……”

“我瞎说呢,是在跟你开玩笑哈哈,我知道你肯定高升了,钱主任,我老周是真心实意为你高兴啊!”周铁镇嗓门在地头上很响。

钱进解释说:“未必是高升,也可能是调到别的单位去负责别的工作……”

“那肯定不行,你工作干的这么好,你要是不升职我去市里告状。”周铁镇愣头愣脑的说道。

钱进苦笑:“我真是谢谢您啦,算了,咱们先不扯这有的没的,咱们先聊聊……”

“什么有的没的?你钱主任是我们西坪的恩人,你高升了我们高兴,这次你来了可不准走了,必须得在我们大队吃饭!”周铁镇说着摁住了他手臂,跟逮到了兔子似的。

双手如铁,抓的钱进小臂生疼。

“我告诉你实话吧,周会计知道你升职去城里了,蹬了车子跑过来通知我,就是要我无论如何得请你吃饭。”

“没有你就没有我们西坪的现在,没有你也没有他周古的今天,这家伙现在去了公社当官,我们全大队跟着感到骄傲啊。”

他的话鲁莽没有礼貌。

钱进对此见怪不怪。

我们没有文化的人就是这样。

周铁镇没有说过这句话,他总是用实际行动来展现这句话。

钱进耐心的让他发挥,等他说完了才开口:“第一,周古不是当官,他是去上班。”

“第二,西坪现在确实大变样了,我不客气,确实有我送来的各种蔬菜良种的功劳,不过更大的功劳是咱社员们积极能干……”

“就是你送来的种子厉害。”周铁镇对此心服口服,“这有文化的人研究出来的东西真不一样,这些蔬菜真好呀。”

“那个西瓜真甜啊,我们队里光靠这一季西瓜赚了以往一整年才能赚到的钱。”

“以前谁不知道我们西坪是全县有名的三靠大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

“可今年开始我们摘掉这个三靠帽子了,妈的,我们今年肯定要脱贫致富了!”

说着他突然又跑进地里,迅速摘了两根黄瓜出来。

他也不用水洗,卷起衣服在黄瓜上撸了两下子递给钱进:

“你尝尝这个黄瓜,真甜啊,它怎么这么能长还这么好吃呢?”

钱进反问道:“其他人这么问你,你们怎么说的?”

周铁镇立马说:“对外我们就是按照你的吩咐,就说是因为我们西坪山土好水好,种出来的家伙好!”

钱进点头:“对,正是如此。”

周铁镇说道:“对,正是如此,我们正是如此对外人解释的,可咱是自己人,你能不能给我讲一讲为什么这品种好?”

钱进苦笑道:“我不是搞科研工作的农学家,我也不知道呀。”

“举个例子,我跟你一样,只知道一只母鸡下的鸡蛋多下的鸡蛋好吃,并不知道这只母鸡为什么下鸡蛋会多!”

周铁镇嘿嘿笑:“这样啊,行,那我不问了。”

“走,先回大队部喝口水,慢慢说。”他看了眼钱进的摩托车,“叫我也坐坐这个车好不好?我还没有坐过摩托车呢。”

钱进示意他上车:“最多三年,我帮你们队里买一辆摩托车。”

周铁镇笑道:“这个可不敢想,我们队里先解决口粮问题……”

“说起这个口粮,领导,你送来的南瓜品种怎么回事?那个南瓜也太好吃了,我仦,真的太好吃了。”

“我不怕你笑话,我老婆吃到那个南瓜的时候都哭了,她说这绝对不是南瓜,我们山里人种了几辈子的南瓜,哪能有这个味道?这比供销社卖的点心还好吃呢!”

这话毫不夸张。

钱进送来的南瓜是蜜本南瓜,即使在21世纪都能大杀四方。

这玩意儿好种、好活、好吃、产量大,这四个优势太厉害了。

钱进说道:“以后有人找你打听南瓜种子怎么回事,你就给我咬死了,这是你们山里野南瓜变异的种子,知道不?”

“因为我是找关系从农研所要来的新品种,是走后门搞到的,要是让组织上知道了是农研所的领导私下里给我良种,他是犯了泄密罪,咱可不能害了他。”

周铁镇这人简单鲁莽心眼实,很适合当朋友。

听到钱进再次的叮嘱,他信誓旦旦的说道:“钱主任你放心吧,这种子的事就我和周会计知道,对其他人说的就是山里野南瓜种子。”

“嘿嘿,我们周家人硬骨头,嘴巴严,以前抗日战争的时候小鬼子进山围剿,他们抓了我们多少乡亲严刑拷打想获取战斗队战士的信息?告诉你,他们屁都没有得到!”

“我把话撂在这里,我周铁镇头可断血可流,绝对不会出卖对咱好的同志!”

钱进跟着周铁镇沿着新修的土路往大队走,路两边的田地里,社员们正在忙碌。

有弯腰摘茄子的妇女,有给西红柿搭架子的老汉,还有几个半大孩子提着竹篮在豆角架间穿梭。

他们很尊重钱进,看到钱进纷纷打招呼,最少也得点头示意。

便有妇女对周铁镇吆喝:“大队长,钱主任这次来了绝对不能放他走,他要是不能在队里吃饭,就算你这个大队长不行!”

周铁镇吼道:“我行不行你嫂子最清楚,我三个儿子俩闺女你说我不行?”

妇女不怕他,站在地头对他喊:“你留不下钱主任,你就是不行!”

周铁镇又冲钱进说:“钱主任今天你可看到了啊,你要是不留下我就得脱裤子证明我行不行了,所以你必须留下吃饭!”

钱进笑了笑:“行……”

“听到了没有?钱主任说行!让他留下吃饭行,他说我也行!”周铁镇毫无架子,跟社员们开着荤玩笑。

有个正在刨地的汉子站起来好奇的说:“嘿,咱大队长今天厉害了还是钱主任转性子了?他怎么愿意留下吃饭了?”

周铁镇认真起来,他解释说:“钱主任就要调走了,他是高升去市里工作。”

“今天他准是临走前想着来看看西坪,看看咱们这些穷乡亲。”

说到这里他又介绍:“昨天周会计回来就是让我去公社请你吃饭,他说再不能请你吃饭,以后再也请不到了。”

“我跟他说,你这话是瞧不起钱主任,钱主任临走前肯定来看看咱西坪,他对咱西坪是有特殊感情的,心里总是挂念咱穷乡亲……”

一声叹息,周铁镇罕见的露出惆怅表情。

钱进伸手拍在他结实的肩膀上使劲捏了捏,笑道:“得了、得了,刚才还是硬邦邦的汉子呢,现在怎么变成小姑娘了?”

“我是调到城里去上班,又不是被抓到城里去坐牢。”

“后头是我不能来你们大队看望你们还是说你们不能去城里看望我了?”

“再说了,你们大队的蔬菜和咸菜还要供应给我们泰山路的人民流动食堂呢,后头你还怕咱两家子人走动的少?”

听他这么一说,周铁镇顿时乐呵起来:“也对也对,确实是这么回事。”

“这么来说你高升进城里完全是好事啊!算了,不说别的,反正今天中午必须在我这儿吃饭,咱哥俩好好喝两盅!”

钱进点点头:“这顿饭得吃。不过……”

他望向远处层层迭迭的梯田,“我想先看看你们这些蔬菜田,我得看看你们把我们泰山路企业要用的蔬菜种植的怎么样。”

“丑话说在前头,你的蔬菜有问题,我们的企业可不收。”

“成,那必须看看,”周铁镇爽快地答应,“你带我走,我带你转转,让你看看咱们西坪的新气象!”

两人没有直接去大队部,而是转向了通往梯田的小路。

路是新修的,比钱进记忆中的羊肠小道宽了不少,能容两人并肩行走。

路两旁还挖了水渠,用石块垒得整整齐齐。

“这路修得不错啊。”钱进赞叹道。

周铁镇嘿嘿一笑:“种菜两个当家的,肥料和水,蔬菜吃水厉害啊。”

“当时你把种子送过来了,我就组织了我们全大队劳力齐上阵,干了整整一个月。”

“以前那小路连独轮车都上不来,收成全靠肩挑背扛。现在好了,拖拉机都能开上来……”

他看着山田小路又挠挠头:“吹牛逼了,拖拉机还是开不上来,不过独轮车能推上来了,哈哈哈哈。”

钱进跟着笑。

这位大队长算是全公社的蝎子粑粑了。

独一份。

走到第一层梯田,钱进蹲下身,仔细察看土壤。

他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搓了搓,土质松软肥沃,种菜最好不过。

“加了塘泥和农家肥。”周铁镇也蹲下来,趁着说话的时间在地里拔起了杂草,“正好去年我们在山里头找好地方挖了三个大塘,既蓄水又养鱼,塘泥挖上来肥田。”

“再加上各生产队的猪圈牛栏都重新修过,粪肥一点没浪费。”

钱进点点头,目光落在田垄上整齐的西红柿植株上。

每一株都有一米多高,用竹竿支撑着,上面挂满了或红或绿的果实,有些已经熟透,像一个个小红灯笼。

“这西红柿品种真好。”看到钱进目光放到了大片西红柿上,周铁镇摘下一个赤红的果子在水渠里简单洗了洗递给钱进。

旁边正负责浇水的妇女奇怪的问:“钱主任,你有文化,肯定知道这是什么品种。”

“这西红柿真好,果子大、长得多,而且不怕俺山里的大风,大风呼呼的吹,愣是吹不倒它们的杆子。”

附近的人跟着问:“对,钱主任,这是什么品种呀?”

“这是省农科院的新品种,叫‘早红’。”钱进张开口开始胡扯,“生长期短,产量高,味道还特别甜。”

“这是市里技术员去省里开会回来后,跟我介绍的品种,我们市里的少年宫儿童田去年已经试种过一年了,效果特别好,所以今年我看咱大队有需要,便托关系给弄来一批秧苗。”

周铁镇情不自禁的点头:“确实是好品种,钱主任你看看我们这柿子地,今天给你弄个柿子炒山鸡蛋吃。”

钱进放眼望去,这一片梯田全是西红柿,红绿相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几个妇女正在田里采摘,她们头戴草帽,腰间系着围裙,动作麻利地将熟透的果实轻轻摘下,放进身边的竹筐里。

钱进问道:“有没有统计过一亩地出多少西红柿?”

“三婶!”周铁镇朝田里喊了一声,“摘多少了?”

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直起腰,抹了把汗:“快二十筐了,今天能摘完这一片。”

她看到了钱进,眯起眼睛辨认了一会儿,突然惊喜地叫道:“哎呀,这不是钱主任吗?钱主任,你是好官啊!”

钱进摆摆手顺着梯田外的土路往上走。

他对周铁镇说:“我要知道的不是摘了多少筐,是你们得做统计,统计一亩地能种多少西红柿——不管西红柿,所有蔬菜都要统计,另外你必须记住了,以后要科学种田!”

周铁镇被唬住了:“科学怎么种田?像报纸上说的那样,开进机器来?”

“可我们大队还没有解决吃饱饭问题呢,就算有钱也不能买机器,就算想买机器也不知道能去哪里买……”

钱进无奈:“不是,是要土地轮植、对比种植。”

“举个例子,都是种西红柿,那么这一块田里的用磷肥,那一块田里的用尿素,最后比对一下哪块田地里收成多……”

钱进还想深入讲究,可周铁镇那张黑漆漆的大脸上已经全是迷茫之色了。

他只能无奈叹气:“算了,老哥,你别管科学种田了,你把队里有初中文化的青年聚集起来,我送他们去城里学习一段时间。”

“这些人就是你们大队的蔬菜种植技术员,让他们搞一个技术服务队,蔬菜种植可不是简单活!”

特别是这种位于山田里的蔬菜种植园模式,新种子起初几年的种植是简单事,过几年随着菌毒虫害传进来,不懂技术根本种不好。

另外西坪山这种复杂的地质环境,以**十年代的国家经济结构,那除了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没别的路可走。

然而同样是蔬菜种植产业,也是有不同模式的。

最简单的就是大棚温室种植模式。

这更需要技术和资金支持。

只要起步够早,借助了改革开放的东风,那赚钱不在话下。

资金肯定能解决,技术钱进这边也有,商城买书交给魏雄图,让魏雄图给培训即可。

周铁镇对此嗤之以鼻:“还用技术员?还要搞个技术队?”

“只是种菜而已,我们全西坪谁不会种菜?”

钱进皱眉说道:“如果你是这个态度,那你西坪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管不了那我就不管了……”

“你听我把话说完。”周铁镇罕见的机灵了一回。

他继续说:“实际上,我们西坪就是没人会种菜!”

“钱主任要帮我们组建个技术队,这体现了新时代领导对我们贫下中农阶层的同情和支持,这件事必须要呱唧呱唧!”

四周蔬菜地里有不少人在干活,他最后这句话是冲四周喊的。

社员们嘻嘻哈哈的笑着,纷纷鼓掌响应。

刚才说话的三婶问道:“钱主任、大队长,让俺家小军进技术队吧?当技术员是不是得跟养殖员一样拿强劳力工分?”

周铁镇满口答应:“肯定让小军进去。”

他向钱进小声解释:“三婶是俺大队最困难户之一,她丈夫早没了,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年年吃救济。”

钱进闻言点头不语。

周铁镇领着他继续往菜田深处走,看到他不说话了心里顿时没谱:“咋了,钱主任?你知道俺三婶子家里的小军?他干不了技术员?”

钱进解释说:“不是,我没想小军的事,我在想别的事。”

他接着问道:“周大队,你们各生产队社员的劳动积极性怎么样?”

周铁镇咂咂嘴,含糊的说:“挺好的,比双沟什么的好的多。”

“就拿今天来说吧,出勤率肯定有百分之九十,我们常年能保持百分之九十。”

钱进问道:“出勤之后呢?他们出工也出力吗?”

周铁镇讪笑说:“还行,反正我们干部起带头作用,社员们对此没话说。”

钱进问道:“那你有没有想过换一个生产制度?”

“我实话跟你说,现在国家在经济、民生等各方面都即将推出新政策,对咱农民生活有很大改善。”

“我看到咱们大队特别团结,这种情况下适合作为县里的试点开展改革工作。”

“你有没有想过可以开展这样一项改革?名字叫做包产到户。”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地还是集体的,但承包给各家各户种粮食、种蔬菜,到时候每一家每一户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周铁镇琢磨了一下,明白了包产到户的精髓后他顿时震惊了:“这这样可就不是大集体路子了啊!”

钱进说道:“大集体的基础上,激发个人的能动性嘛。”

“就拿你家来说,合情合理承包上一块土地,国家要多少、集体留多少提前说好,其他的可以给各家各户留下。”

“相当于自留地变大了,你想想各家各户对自留地的上心程度,想想各家各户在自留地里使的力气,再想想自留地里农田或者菜园的产量……”

周铁镇顿时明白了这项政策的战斗力。

他这次没有如以往那样当即拒绝,可他僵化的大脑也不足以支撑他立马产生改革的勇气。

钱进也没有指望一次说服他,只是拍拍他的肩膀说:“这是大事,你要多想想,也跟干部们聊一聊。”

周铁镇犹豫的说:“我最害怕的是,国家能叫我们大队这么干吗?这这这,这可是跟国家大方向对着跑。”

钱进笃定的说:“起初要隐瞒情况,但是肯定没问题!”

“你们西坪生产大队一共有五个大队,可以先搞一个试点。”

“比如五队,一共才24户人家,而且都是外来户都很穷,那么他们就适合做试点嘛。”

周铁镇讷讷的说:“你可得叫我想想,我还是怕出事。”

钱进笑道:“慢慢想,但有一点我可以向你承诺,肯定不会出事!”

周铁镇松了口气:“只要不会出事,那应该问题不大。”

“不过我还得跟其他干部聊一聊,这事得听听大家伙的意见。”

钱进点头:“没错,这事确实要群策群力,少一家一户的支持都不行。”

两人继续往上走,第二层梯田种的是茄子。

紫得发亮的茄子个个饱满,沉甸甸地挂在植株上。

几个老汉正在田里除草,见周铁镇带着钱进来了,都热情地打招呼。

“你们这片茄子长得不错啊!”钱进随便找了一棵茄子掀开叶片仔细查看挂果情况后赞叹。

其中一个白发老汉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说:“这是托了钱主任你的福啊,这茄子真能长,按这么长势,亩产四千斤没问题。”

现在茄子早就开始摘了,摘掉后要送入回购站,所以有心人能估摸出蔬菜产量。

钱进说道:“四千斤了不起……”

“绝对了不起,祖祖辈辈种茄子种不出个两千斤来,今年在我们手里种出了四千斤,光是这些茄子就能给队里还多少外债?”老头激动的说。

钱进笑道:“外债不要愁,有田有菜种,你们肯出力,肯定能赚到钱。”

“另外四千斤不是终点,你们使使劲,研究一下种植窍门,咱们争取给四千斤翻个身,搞个一亩地出八千斤行不行?”

老头们哈哈大笑连连摇头。

他们觉得钱进是开玩笑,有人更是说:“这是放卫星了。”

其实钱进知道自己说的没问题。

以这些茄子的良种产量潜能,土质和肥料跟上后,亩产八千斤是有可能的。

再往上的梯田种的是豆角。

翠绿的藤蔓爬满了竹架,形成一道道绿色的屏风。

这蔬菜是八月的主角,以后出了短视频,齐鲁大地的农村网红最喜欢拿它来说事,这就是著名的豆橛子。

八月豆角长得密密麻麻,然后还有豆角花开得正盛,又长又饱满的成熟豆角之间,无数紫色的花朵间又结出了嫩绿的豆荚。

不用说,这豆角可以源源不断的产出了。

周铁镇摘了一根豆角给他。

钱进掰开。

汁水迸射。

很嫩!

一掐出水。

钱进便赞叹道:“这要是送到城里市场,肯定抢手。”

“可不是嘛!”周铁镇兴奋地说,“我一直想找你问问,听说市里有单位可以直接从农村收购蔬菜?而且他们自己派车来拉,直接送市里菜市场,价格比供销社收购高两成呢!”

“钱主任,你看看我们反正能完成公社给我们派发的生产任务,那你能不能帮我们牵个头,叫城里的车直接过来拉菜?”

钱进说道:“我们人民流动食堂不是跟你们签订合同这样买菜吗?”

“你们吃不下。”周铁镇耿直的说,“现在卖给你们的都是俺大队社员自留地里的菜,种的好,产量高。”

钱进点点头:“明白了,那我帮你们问问,这肯定没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