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14章 劳动突击队支援,钱主任再造学习室

五月上旬的天气最是温和。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给土坯房抹上一层金箔,公社铁皮喇叭里刚播放了《社员都是向阳花》,又热烈的播放起《我们走在大路上》。

然后公社主街的土路上确实响起了胶皮底布鞋踢踢踏踏的动静。

钱进摆平了请愿的知青后,先要求知青们回去继续干农活,到了傍晚下工时分,他们开始前往空置仓库进行收拾以用作自习室。

空置仓库暂时选了两座,一座是供销社所属、一座是公社所属。

其中供销社所属仓库在公社居住区域外围,四周都是歪脖子槐树,时间到了,老槐树新槐树晃着新发的绿叶,空气中还残留着槐花香。

好些知青是提前下工了,他们兴致冲冲来到公社集合跟着钱进和王振山去忙活。

等他们赶到供销社仓库的时候,此时附近农田里正有生产队正式下工。

负责核算工分的会计把工分簿往胳肢窝里一夹,推了推断了腿用麻绳缠着的眼镜,冲着扛锄头的后生们喊:

“二队把铁锨都码齐了,明儿个浇麦子!”

“下工!”

人群轰然散开。

知青队伍则在仓库门口前再次集合,人数不少,基本上上午来请愿的青年全到了,怕是得几十人。

有个叫蒋兴旺的青年带头,他清点人数后跑来向钱进敬礼:“钱主任,到了六十二人!”

钱进看着这些青年。

士气很足。

另外还有更多知青在正式下工后骑着自行车驮着好友闻讯而来。

声势很大。

这吸引了其他社员们赶来看热闹,公社也有不少人想看热闹,包括李卫东和于振峰。

两人跟着人群来到这座仓库,脸色都不好看。

这是马家军的秘密基地。

韦全民关了回购站的门也急匆匆到来。

他看着仓库门口整齐列队的知青后急忙问李卫东:“他们怎么来这里了?”

李卫东给他使眼色。

他们不敢说话。

人多耳杂。

钱进看向蒋兴旺。

青年很壮实,身上挎着个干净的绿挎包,穿着一身蓝布褂子,肘部打着补丁,但胸前的团徽擦得锃亮。

钱进说道:“各位朋友、各位同志,没什么好说的,我已经给泰山路劳动突击队打去电话,明天他们会乘坐卡车到来。”

“他们会带来桌椅、带来维修工具,你们今天的任务是把咱们未来的学习室打扫干净,剩下的工作会由来支援的劳动突击队同志们负责。”

“明白了吗?”

青年们兴奋大喊:“明白!”

王振山示意钱进开门,钱进自如的说道:“这仓库早就被弃用了,我下午问过了,钥匙早就丢了,直接砸锁吧。”

蒋兴旺闻言要来一把小锤头。

他看了看仓库的铁锁,说:“挺好的锁,看起来不像是长久没用的样子。”

韦全民三人互相对视,心里有些慌。

锤头砸在铁锁上,随着脆响,门锁打开,大门彻底推开,先有一股霉味混着化肥尿素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

“这里面还有肥料?”知青们闻到这股熟悉的味道后大感奇怪。

钱进走进去看了看。

夕阳西下,光线昏暗。

仓库里堆满破麻袋、生锈的农具和积灰的货架,北墙区域有几十袋尿素堆积,墙角则摞着几十个印有“战备粮”字样的木箱。

“这能当自习室?”王振山捂着鼻子连连摇头。

知青们倒是不挑地方,他们也没有资格去挑选环境。

蒋兴旺带头走了进去:“收拾干净了,在这里学习比在我们的大通铺上强!”

他踢开挡路的破草席,“来一队人,先把这些破烂清出去。”

钱进过去在尿素袋子上踹了一脚。

有些硬。

蒋兴旺掏出把小刀划开袋子,吃惊的说:“还真是尿素!”

钱进冷笑着看向人群。

先前在人群里探头探脑的于振峰不见了。

有个女青年指着上面喊:“这地方还有煤油灯呢,不止一盏,看这里还有个嘎斯灯呢。”

一张老旧的八仙桌被抬过来,蒋兴旺上去划亮火柴,点亮了仓库顶悬挂的三盏灯。

这下子所有人都看出不对劲来了:“这仓库不像是荒废好些时间的样子呀。”

钱进笑道:“没错,那我们供销社的工作报告上怎么说这仓库因为年久失修已经报废了?”

没人能给出答案。

昏黄的光线下,知青们开始搬运杂物。

男人们扛麻袋时肌肉绷紧了的确良衬衫,女知青们两人一组抬着货架,齐耳的短发随着动作飞扬。

不知谁带来了半导体收音机,正播放着《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歌声混着年轻人的说笑声在仓库里回荡。

有人扫地,有人收拾垃圾。

蒋兴旺收拾了一些烟头给钱进看,低声说:“看烟灰痕迹,最起码这个礼拜还有人来过这里吸烟。”

钱进拍拍他肩膀笑道:“我知道了,别声张。”

他出去围着看热闹的人群转,李卫国和于振峰站在暮色里张望。

等他从仓库出来,两人一个假装抽烟,一个佯装系鞋带,好像都跟这仓库不相干。

钱进故意走过来说:“怪了,这仓库不是说两年没用了么?怎么还有新烟蒂?”

李卫国讪笑道:“可能被哪个生产队给当了临时仓库用。”

钱进说道:“我看未必吧,你们说会不会是敌特分子利用供销社对资产的不敏感性,选了这仓库当据点?”

说着他自己点头:“这个可能性很大,得安排治安员过来仔细调查。”

旁边的于振峰猛地一抖,手里的烟蒂扔了出去。

钱进立马问道:“老于,你怎么回事?”

于振峰急忙解释:“我我那个,我刚才烟蒂烫着手了。”

“抽的是什么烟?”钱进问他。

于振峰讪笑道:“是大前门。”

钱进一拍手说:“巧了,里面收拾出来的烟蒂也全是大前门。”

韦全民鄙夷的看着两人,说道:“还装什么装?钱主任又不是傻子,他还能不知道怎么回事?看你俩这死出!”

然后他又对钱进说:“钱主任,我向你检讨,这就是我们几个人以前瞎聚的地方。”

钱进说:“那你们都知道里面有尿素?这些尿素是怎么回事?”

李卫国和韦全民急忙看向于振峰,脸上有幸灾乐祸的神情。

于振峰继续装聋作哑、装疯卖傻,他急匆匆离开:“坏了,合作商店的大门没关!”

人多力量大。

几十号人收拾个破仓库太轻松了。

随着里面杂物全被抬出来,十多个女同志在里面挥舞扫帚,赶在天黑前收拾干净了。

王振山这个公社书记并非无能之辈。

既然答应要帮助知青们复习备战高考,他下午从各单位和各大队协调来一批桌椅。

在他带领下知青们已经摆好了第一批课桌到仓库前,只等着收拾好卫生搬进去。

另外在他安排下,公社政府还贡献了一块大概能有一百寸面积的木质黑板。

两个办事员踩着凳子在墙上砸钉子,将黑板挂了上去。

王振山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字迹。

钱进摇头。

应该写高考冲刺倒计时的。

不过这时候他不能多嘴,否则就成了抢风头。

粉笔灰簌簌落在地上,夜风送来不远处生产队里爷爷奶奶呼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

南风吹来袅袅烟火气,混着蛙鸣虫唱,在五月温暖的夜晚格外清晰。

钱进敲打了三人后准备离开。

李卫国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钱主任,借一步说话。”

他带着钱进走到仓库后一棵几十年树龄的老槐树下。

树影里,李卫国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恳求:“钱主任,我过去犯了错,我一直没有向您进行彻底的自我批评,请您给我个机会。”

“我现在想通了,我要跟过去的自己彻底分割干净,要接受法律的惩罚和政府的改造,您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愿意亲自出面指认马德福!我要送马德福去坐牢!”

说完这番话,他垂手站在树影中,像个等待宣判的犯人。

此时的他不复刚跟钱进打交道时候的桀骜,整个人颓丧苍老。

而就在旁边的仓库里,知青们正在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青春的声浪震得仓库后窗窗户纸一个劲颤动,老槐树的树叶也在颤动,不过这或许是被夜风吹动的。

紧接着歌声停下,仓库前面突然爆发出欢呼。

蒋兴旺兴奋地跑过来:“钱主任,去收拾公社仓库的同志回来说那边发现了一批木凳子,怕是够我们每人一张……”

一口气说完这番话,他这才注意到树下的诡异气氛,这样声音戛然而止,只剩下满脸错愕。

钱进对李卫国点点头:“我可以向你保证,你所享受的一切待遇,会是你们这些人里最好的。”

李卫国没有听到想要的答案有些失望,但这一步走出去了那就不能回头。

他相信这是自己最好的出路。

于是他点头离开,临走时强笑着拍拍蒋兴旺的肩膀:“青年,好好复习,争取考回城里去。”

钱进望着他消失的方向,蒋兴旺迷茫的问:“钱主任,怎么了?”

“没事。”钱进转身走向灯火昏黄的仓库,“走,桌椅都有了,咱们先把那些旧货架摆起来,以后当书架,我争取找单位出资支援你们一批学习资料。”

蒋兴旺急匆匆的跑去将消息告知这些人。

青年们很高兴,连呼‘万岁’。

仓库里的光线越来越好。

很多知青带来了家里的煤油灯,放在临时拼成的讲台上,有些灯罩上还有“奖”字。

钱进站在门口,望着这群埋头擦桌子、搬书的年轻人。

说年轻也不对。

他们中最大的得奔着四十去了,最小的才十六七岁。

但不管年龄,如今他们眼里都跳动着同样的光——对未来的希冀之光。

自习室的出现增加了他们应对高考的信心。

他们相信自己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他们相信自己会离开农村去往城市。

自习室简单收拾出来后放进了桌椅,然后知青们当即就决定今晚来复习。

他们很开心,对于当下条件已经满意。

有多才多艺的青年摸出口琴,吹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琴声飘出仓库,钱进踩着歌声离开。

他的年纪在知青里头都不算大的,可他就是感觉和这些人格格不入。

社会上的阴谋诡计让他性情变化很大。

这样他更痛恨马德福了。

都是马德福这种人改变的他,本来他也是个阳光热血的少年郎!

必须得狠办马德福。

现在天色还不晚,公社挺热闹。

下工的社员们急匆匆的来到供销社和分销站采买,一些人家泥墙根蹲着抽旱烟的老汉,他们看着孩子聊着天,神情很轻松。

穿着粗布褂子的女人们挎着柳条筐,或者进供销社买点东西,或者里面有东西在公社路上看看能不能碰到人做个生意。

钱进看到有卖槐花饼的,用槐花和地瓜面蒸熟的食物。

他买了一摞,热乎乎、甜滋滋、香喷喷,独特的槐花香很有春天的味道。

路上碰到从公社食堂出来的政府职工,都在开展饭后经典话题:

“罗师傅今晚是用脚炒菜的吗?”

不知道谁家窗户里飘出炝锅的葱花香,这香味引得职工们骂声尤甚。

还好路上还有公社的猪圈,旁边沤肥的酸臭味儿很独特,有种神奇的魅力,总能打消职工们抱怨晚饭难吃的心思。

钱进都怀疑公社是故意把猪圈建在路边,领导们就是让不满食堂饭食水平的人知道,其实罗师傅的厨艺不错了,起码比猪屎好吃多了。

猪圈里头饲养员敲着搪瓷盆沿猪圈转悠,裤腰带上拴的仓库钥匙和顶针碰得叮当响,嘴里不干不净的骂着偷吃猪食的狗。

钱进走过后回望这一幕。

他还没有好好看过自店公社的夜晚呢。

第二天上午,两辆卡车一前一后赶到自店公社,车斗里全是人、全是物件。

泰山路劳动突击队来了!

看到两辆卡车——还是车头上绑着红旗的卡车先后到来,亲自带队来接待突击队的王振山一挥手,自店公社的广播喇叭里播放起了《工农兵联合起来》:

“向前进,万众一心!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消灭敌人!”

“我们勇敢,我们奋斗,我们团结,我们前进,杀向那帝国主义反动派的大本营,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工农兵……”

欢快的旋律飘荡在五月的暖风中,钱进笑着挥手。

王振山对待劳动突击队很认真,毕竟这是来给他帮忙的。

再一个他知道这是钱进的兵,他必须得给钱进面子。

于是他今天特意换上了前两年评先进时发的新衬衫,不过这两年他体态越发丰腴,脖子上肉挺厚实,领口的扣子系上后勒得脖子发红。

卡车在院门前刹住,带起一片黄土。

打头的是以前四队队长米刚,他现在是劳动突击队队长了,石振涛则暂任治安突击队副队长。

不说别的,突击队成员都有一副好卖相。

以前下乡劳动,回城之后又得给街道劳动,他们一直在劳动,养成了健美强壮的好体格。

最近半年多来,自从跟着钱进他们吃的好喝的好,一个个不缺营养长得棒,大小伙子和壮汉子在车斗里并排,有看热闹的老农评价:

“像是秋后的高粱杆,齐刷刷的高挺!”

尽管卡车奔驰起来有风,可五月的风是暖风,加上一群小伙子塞在一起跟一堆炉子在一起似的,他们那古铜色的脸上沁着汗珠。

突击队统一的工装,统一的左胸口袋别着一支钢笔,劳动跟文化相结合,让看热闹的人群赞叹不已。

“报告钱总队,泰山路街道劳动突击队前来报到!”米刚跳下车后向钱进敬礼。

钱进指向王振山:“这是我们公社的书记,王振山同志。”

米刚立马又冲王振山敬礼,声音洪亮:“书记同志,海滨市城南区泰山路街道劳动突击队前来报道!”

其他突击队员一个个利落的翻身下车,他们娴熟的整队,列成方阵站到了米刚身后。

米刚报数,王振山很是高兴,一个劲鼓掌。

等到队伍完全站定,王振山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挨个握手,很热忱的直摇晃:

“可把你们盼来了!路上辛苦了!”

“快快快,同志们快去我们食堂坐一坐,那里已经收拾好了,咱们过去歇歇脚,喝口凉茶缓口气。”

这是支农项目。

还是街道针对公社进行的项目,那怕只冲着这一点王振山也得好好接待。

他通过钱进之前拉赞助的表现算是看出来了,泰山路有钱有资源,自店公社要发展,少不得得沾这条街道的光。

所以在他看来,劳动突击队过来修没修好学习室不重要,把人招待好了、把街道和公社的关系搞好了,这个才重要!

但在劳动突击队员眼里不是这样。

他们只听钱进安排。

既然钱进说了是来整修教室的,他们就要赶紧下手干活。

正好上午知青们劳动,两个仓库都空出来了。

钱进安排米刚跟王振山沟通,让石振涛带队针对两个自习室进行维修改造。

如今有了小集体企业的财政支持,劳动突击队鸟枪换炮,人才多、工具全。

尤其是正月里刚改造了泰山路的学习室,有经验也有材料。

学习室是供销总社支援改建的,那物资保障力度强悍,当初光水泥送来五十袋,根本用不上。

这次钱进安排突击队带过来十袋,要修修补补也要搭配炭黑给两间仓库各抹一个黑板。

结果米刚还挺尿性,他坚决要求亲自带队劳动,并且还对王振山说:

“书记同志,非常感谢您的热情款待,可我们是受到组织的委托来劳动的,我们也都是劳动好手,咱们就不休息了,直接上吧。”

石振涛补充:“一路上已经在卡车上休息够了。”

说着他从随身背的绿挎包里掏出个笔记本:“王书记、钱总队,您二位看看安排谁先带我们去看看仓库?”

“昨天接到电话后我找工程师请教了一下,根据电话里介绍的环境琢磨了几个改造方案,现在想去看看哪个方案更合适。”

钱进满意的点头:“行呀,你小子现在做事够全面。”

“王书记,你看咱俩一起去看看吧?”

“急什么!”王振山还想客气,但钱进跟他说都是自己人。

这样他便说:“那我安排人把凉茶送过去,咱们干活喝茶两不误!”

石振涛说道:“这样最好,早干完早安心,听说你们这儿要参加高考的知青有上百个?要改造两间自习室?”

钱进带路,在路上把情况介绍了一下。

仓库还是老样子。

斑驳的土墙,漏风的屋顶,参差不平的泥土地面。

最大的变化是蜘蛛网和灰尘垃圾被收拾的干干净净,窗户也被打扫过了,房间里更是整整齐齐码着多套桌椅。

钱进介绍:“这全是王书记的功劳,他将公社的一批桌椅贡献了出来,又号召我们这里各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贡献了一批。”

王振山面有得意之色,说道:“应该的,都是我应该做的。”

进入仓库,米刚一抬头就是各:“豁!”

屋顶有破洞,阳光从那里直射进来,照在他眯起的眼睛上:“这要赶上雨天,准成水帘洞。”

这是昨晚知青们的杰作。

本来屋顶有孔隙但没漏成这样,有人拿着长竹竿绑了扫帚去扫屋顶。

哪知这屋顶已经酥了,扫帚使劲一撞,便是一道口子。

钱进笑:“所以你们今天劳动任务很重,需要把屋顶给补好。”

跟着电工学电力的黄旭日沿着墙壁转悠一圈:“得预留出电线进入口,这次最大的任务怕是在架设电线上。”

钱进拍拍他肩膀:“这就得靠你了,你得给我好好表现。”

黄旭日笑:“钱总队你这话说的,看我表现行了,咱泰山路突击队不拉胯。”

“魏主任可说了,六月份评77年的市优秀劳动突击队,咱队伍十有**能获奖!”

听到这里王振山立马对手下人说:“赶紧准备感谢信,一定送到市里相关部门。”

“定制一面锦旗,要给泰山路的居委会送到位!”

钱进笑道:“还是王书记考虑周到。”

曹有志的解放鞋踢开一堆杂草,露出几个黑黝黝的鼠洞:“这边得先用水泥抹平,好家伙,这些地方不收拾好,后面耗子得来开运动会!”

石振涛的笔记本上已经画满了草图:“我们可以在这里开两扇大窗,采光好。那边墙刷白,贴学习标语。”

他挠了挠头:“咱们在学习室改造时还剩了半桶蓝漆,我带上了,正好给黑边边缘上画个课程表。”

不到十分钟,突击队就分好了工。

石振涛从帆布包里掏出几把闪着寒光的新工具:“这是区里特批给咱突击队的,专门支援农村文化工作建设。”

接下来的场景让王振山等人看的连连点头:

米刚像变魔术似的从卡车驾驶室里卸下几块玻璃,有懂木工的青年当场测量窗户尺寸要安装新窗。

有人挑水有人和泥有人搅拌水泥,各司其职。

还有人拿出主席画像准备找地方挂上,突击队经常刷标语,毛笔、红漆等工具一应俱全,只剩下选择标语内容,到时候用剪刀裁剪报纸刷红漆就行。

“同志们,加油干,今天的活不多,咱们人多。”石振涛使劲挥手,“咱们争取太阳落山前完工,争取不给公社的同志晚上增加负担!”

多项工作同步进行。

五支突击队互相配合,各自忙活工作,干的得心应手。

墙壁泛黄的旧报纸被撕下,露出原本的土坯墙。

队员们将墙壁找平,刷浆糊重新贴上新报纸。

队员龚广和着水泥,动作麻利地堵上一个个鼠洞,嘴里还哼着《咱们工人有力量》。

“上面小心!”米刚大声招呼。

众人抬头,只见梯子已经在外墙架上了,一些队员跟古代攻城战士一样往屋顶爬。

和泥修补缺漏加上盖一层新茅草、铺设新瓦片,很快仓库里光线黯淡了起来。

缺漏被补上了。

但没多久,仓库里光线重新亮堂起来。

老式格棱木窗被卸下来,木工带人将新窗户镶嵌上去。

检查了合页没问题,再把一块块玻璃装进窗框里头,顿时,阳光透过崭新的玻璃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块明亮的光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