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86章 办公室海鲜会餐,钱朗普再闯鬼市

旧地重游。

钱进已经换了坐骑。

他骑着摩托车带魏清欢进银滩公园招待所,一路上引得不少人扭头看。

二月的海边别有一番味道。

海湾被海水浸润成宝石,白浪在礁石间碎成细雪,海鸥掠过天际时抖落的鸣叫与潮声混作一片。

摩托车开到招待所停下,门岗卫兵立马抬手敬礼。

这次魏清欢已经轻车熟路,她不再感到踌躇,很自然的向卫兵微笑点头。

青年卫兵脸红了。

正值傍晚,夕阳西下。

‘银滩公园招待所’几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有没有感觉咱们上次离开招待所,好像就在昨天?”钱进转头对身后的魏清欢笑道。

他今天特意不怕冷的穿了件浅灰色涤纶中山装,领口别着一枚小小的银色领针,显得格外精神。

魏清欢微微颔首,纯银耳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进入大厅,检查介绍信,女服务员带两人上楼。

魏清欢解释说:“我们前些日子过来住过,不需要麻烦您上楼了,把钥匙给我们就好。”

“好的,401房间是最边缘的那间房。”女服务员递过一把铜钥匙,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也是风景最好的一间。”

可能是为了迎接新年,大别墅的楼梯铺上了红地毯。

魏清欢踩着暗红色地毯咋舌:“更奢侈了。”

钱进伸出手臂:“小心别摔倒。”

“有地毯摔倒也不疼。”魏清欢冲他笑,伸手挎住他的手臂。

钱进立马闻到了她身上淡淡的雪花膏香气。

房门打开的瞬间,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夕阳光落进房间里。

那扇几乎占据整面墙的落地窗没有拉窗帘,此刻正将十里银滩和碧蓝大海框成一幅活的油画。

一切都是老样子。

褪了漆的柚木地板上铺着厚实地毯,老式铜床四柱缠着褪色纱幔,桌面上有录音机。

不同的是沙发之间的茶几上放了个花瓶,里面有一支怒放的红梅。

魏清欢脱鞋踩上软绵绵的地毯,惊起细尘在橙红光泽里浮沉。

她伸手推开窗户,咸涩的风灌进来,卷起她垂在肩头的乌发。

从高处看十里银滩更有风情。

不远处沙滩被夕阳染上均匀的橙色,浪沫在礁石上炸开时像撒了一把碎钻。

“真美。”魏清欢轻声感叹。

钱进将行李放在墙角,悄悄注视着她的背影。

斜阳余晖勾勒出她曼妙的曲线,海风吹动头发摇曳,她抬手将一缕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露出白皙的颈侧线条。

那一瞬间钱进觉得呼吸都停滞了。

今晚得要老命了。

他转移了注意力,从包里拿出个袖珍望远镜递给她:“上次我特别后悔没带这个,以至于咱们看不清海上有什么。”

魏清欢拿走望远镜往海上看,忽然欢呼起来:“我看到海鸥就在眼前。”

然后她把望远镜递给钱进:“老公你来看,你快看,望远镜里的海跟眼睛看到的不一样,这样的蓝色特别纯粹,太漂亮了。”

钱进顺着她的目光望去。

远处几艘渔船如同静止的剪影。

纷飞的海鸥则是会动的精灵。

海浪轻拍沙滩的声音隐约可闻,与房间内老式座钟的滴答声奇妙地融为一体。

他们就这样并肩站着,谁也没有说话。

钱进能感觉到魏清欢的呼吸节奏,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洗发膏香气。

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感在他心头荡漾开来。

可惜风太冷。

他想再等一段时间,等到清明节后或者等到五一节后,那时候海滨的风会很温和,那时候再来这里开窗往外看一定风景美丽,温度适宜。

关上窗户,钱进将点心和干果拿出来。

魏清欢欢呼:“又要过堕落生活啦。”

第一次的时候心惊胆颤,满心愧疚。

第二次的时候欢呼雀跃,理直气壮。

夕阳很快沉入水下,屋子里的灯光亮了起来,海上渔船的灯光也亮了。

魏清欢坐在沙发上翻看一本《大众电影》,瓜子花生就在手边随心所欲,另有暖暖的红茶香气扑鼻。

晚饭是他们自己带来的炒菜,招待所厨房提供热饭服务。

吃过晚饭,钱进又拿出个布袋子:“我有礼物送给你,一直想给你但在家里太冷了,不适合穿,在这里就比较适合了。”

魏清欢无奈:“又是什么样的睡衣?”

钱进将袋子递给她,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你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魏清欢纤细的手指灵巧地解开袋子的系带,当看清里面明黄色的丝绸面料时,她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

“这是,旗袍呀?”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建国以后旗袍不说是禁装也差不多了。

因为在电影电视里,这衣服跟**将领姨太太们是直接挂钩的,跟旧社会魔都的小姐佳人们是直接挂钩的。

钱进点点头,解释说:“年前那会赵哥去魔都出差时在友谊商店看到的,现在魔都有一些妇女开始买这衣服穿了,估计是在家里穿。”

“我寻思你穿上肯定好看,所以年后赵哥又去魔都,我让他给你捎了一件。”

“另外我准备让周师傅给咱们在这里拍点结婚照,到时候你就穿这衣服……”

“那不行,穿给你看可以,穿给别人看不行。”魏清欢紧紧握着滑溜溜的丝绸害羞不已。

她知道这衣服对身材的勾勒能到什么程度。

钱进说道:“你穿这衣服不是为了给任何人看,是为了给你看。”

“我想要拍照片也不是给别人看,是想给你留纪念。”

“我们会老,小魏老师,时间会很快,我希望等我们老了那一天你打开相册,还能找到最好年华的自己。”

魏清欢眼角微挑,略有动容。

她小心翼翼地展开衣物。

这是一件明黄色真丝旗袍,领口和袖口滚着细细的银边,胸前绣着几枝淡雅的水仙花。

面料在灯光下泛着流水般的光泽,仿佛捧着一汪黄河水。

钱进催促她:“换了试试。”

魏清欢的眼睛亮得惊人,笑着去卫生间。

钱进招呼她:“就在这里换。”

魏清欢瞪了他一眼:“你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还能不知道?”

她进入卫生间,不多会门推开,灯光照耀下,钱进从未见过的魏清欢走出来。

灯光为旗袍勾勒出一道金边。

衣服相当贴合她玲珑有致的身躯,高开衩下若隐若现的修长双腿如同上好的羊脂玉。

旗袍领口恰到好处地展示着她优美的颈部线条,胸前的水仙刺绣随着她的呼吸轻轻起伏。

“好看吗?”魏清欢微微侧身。

这个动作让不同区域的旗袍面料在灯光下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黄色,如同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清澈湖泊。

钱进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见识过魏清欢的妩媚,当时他感觉到了一股少妇感,以至于让他误会魏清欢已经结婚了。

事实证明他的见识还是少了。

如今魏清欢真的成了少妇,他才见识到了真正的少妇感是什么样。

平日里总穿棉袄或者粗布外套的钱夫人,此刻在旗袍的衬托下,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女性魅力。

她抬手整理鬓发的姿态,转身时腰臀间流畅的曲线,甚至是低头时后颈露出的一小片肌肤,都让钱进忍不住的摇头。

最终钱进只能感叹一声:“草!”

魏清欢脸上浮现一抹红晕,比先前钱进看到的晚霞还要动人。

她缓步走向钱进,真丝面料随着她的步伐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是海浪轻抚沙滩的私语。

“好看吗?”魏清欢再度询问。

钱进再也克制不住,伸手将她拥入怀中。

魏清欢的身体柔软而温暖,真丝面料滑腻的触感与他粗糙的掌心形成鲜明对比。

好不好看用行动来表达。

后面两天钱进上班的时候总迟到。

现在他的工作很简单,所以平时为了鼓舞士气,他经常会亲临一线参加搬运工作。

这两天他不干了,一个劲的在办公室里苟延残喘。

胡顺子偶尔来办公室签字,看到他的样子后疑惑的说:“钱大队,你看起来很虚啊。”

钱进不耐烦的摆手:“你懂个屁?我是最近身体不舒服。”

胡顺子理所当然的说:“你又是感冒又是不舒服,这不就是身体虚吗?”

副大队长刘金山叼着半截烟卷正在抠耳朵,听到这话后眼珠子转了转,突然跑出去。

过了好一会外面响起他的声音:“嘿,钱大队,你猜我弄到啥好东西了?”

办公室大门推开,他领着邱大勇兴致冲冲的进来,两人各搬了个竹筐,其中邱大勇搬的那个格外大。

魏雄图从旁边走过去,诧异的说:“这么多海鲜?”

刘金山得意的说:“今儿码头卸货有几艘渔船,我去找船老大搞了点硬货——钱大队你放心,一分钱没少花,主要是买了个新鲜。”

他把怀里竹筐倒在地上,里头哗啦啦倒出一堆生蚝、螃蟹、大虾,还有些杂七杂八的小海螺,个个鲜活,螃蟹的钳子还张牙舞爪地挥动着。

“嚯!”王浩蹲下来扒拉两下,眼睛发亮,“这玩意儿现在可稀罕,农贸市场都买不着!”

“那可不?”邱大勇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刘副队叫我过去的时候我真没想到他能买到这个,有些日子我没看到螃蟹了。”

刘金山咧嘴笑:“你也不看看这是几月份,不过不管几月,你想吃鲜货就找你刘哥,刘哥在甲港二十多年了,别的不说,人脉还是有的。”

钱进看着地上海鲜眨眼睛。

里面怎么多生蚝!

即使海滨市是个海边城市,可正月里海鲜还是珍贵,工头们在码头现场说是干部,实际上屁都不是,农贸市场的海鲜根本轮不到他们买。

于是得知刘金山在办公室搞到了好东西,他们便成群结队的来了。

刘金山神气了。

他掐着腰开始安排:“水根你最仔细,你来收拾生蚝海螺的壳子。”

“老拐你是老家伙了,你吃的螃蟹比我们见过的都多,你来对付螃蟹,给它们绑上草绳。”

“苏少兵你去治安分局的食堂借个蒸锅,咱们一气给蒸了!”

“咋蒸?”邱大勇搓着手问,“就放锅里直接蒸?混在一起来个一锅鲜?”

“没错……”刘金山正要点头,钱进站起来。

见此刘金山的话到嘴边变成了:“没错,钱大队你什么不用干,你待会吃生蚝吃海螺就行了。”

“我告诉你吧,这两样东西外壳最硬。”

钱进无语:“你跟我说这个干嘛?我又不吃它们外壳。”

“另外别蒸,现在海鲜不够肥,吃个味道可以,想吃肉没门。”

“刘副队你亲自去食堂一趟,把菜板菜刀都拿来,再弄点蒜、姜、葱、香菜之类的佐料,我也出去一趟,我去捣鼓点调料。”

刘金山疑惑:“要炒着吃?”

钱进笑道:“你别管,今天我给你们露一手,肯定是你们没吃过的。”

他出门骑上摩托车而去,找了个空仓库进去从商城买了粉丝、蒸鱼豉油、豆瓣酱、白糖、胡椒粉之类的东西。

原包装废除烧掉,换成罐头瓶装,他用挎包拎着叮当叮当的回来了。

过了一会刘金山也回来。

他抱回来一块裂了缝的旧菜板,一把菜刀,还有葱姜蒜之类的东西。

钱进接过来,往地上一蹲,袖子一撸,就开始拾掇。

生蚝得先撬开。

这些准备工作用不着钱进处理,胡顺子找了把扁头螺丝刀拿刀尖顺着壳缝一别,手腕一拧,“咔”的一声,肥嫩的生蚝肉就露了出来,汁水顺着壳边往下淌。

他动作麻利,不一会儿就撬了一大盘。

“胡工头,你这手法可以啊!”苏少兵蹲在旁边看,忍不住夸道。

“早年在大食堂干过,啥玩意儿没收拾过?”胡顺子嘿嘿一笑,手上不停。

钱进吃惊:“你还在大食堂干过呢?怎么不干了呢?当厨师多好。”

胡顺子叹气:“人家嫌我吃的太多,妈的,说蒸一锅馒头明明上锅的时候还是满满当当的,结果开锅了就剩下半锅。”

“啥意思?蒸馒头时候你还能吃掉半锅?”钱进问道。

胡顺子说道:“没有,那么烫怎么吃?我是趁着没人注意就开锅弄两个,趁着没人注意就弄两个,藏起来带回家里吃。”

那边王浩和于水根已经架好了炉子,火苗蹿起来,映得几个人的脸通红。

钱进把粉丝泡软,铺在生蚝上,再剁了一碗蒜蓉,拌上蒸鱼豉油、糖和蚝油,往生蚝上一浇,整整齐齐码进蒸笼,往炉子上一架:

“等着吃吧。”

“看着就好吃。”刘金山这次不是拍马屁了,说的真心实意。

“螃蟹咋整?”宋跃富拎着几只张牙舞爪的螃蟹问。

“烤!”钱进一挥手,“直接上火烤,香得很!”

魏雄图一听,立马找来几根铁签子准备把螃蟹串上。

王浩拦住他:“这不行吧?螃蟹壳破开,好不容易有点鲜汤水不全流光了?”

钱进说:“所以不是跟烤肉那样烤,去外面生点火,把它们带着草绳扔进去就行了。”

篝火点燃,螃蟹全进去了。

火舌舔着蟹壳,等到草绳被烧断的时候,螃蟹也被烤死了。

蟹壳上占了草木灰,吹掉以后泛出红艳艳的光泽,蟹黄的香气混着海腥味飘出来,勾得人直咽口水。

大虾海螺更简单,这个是煮就行了。

胡顺子闻着味道肚子咕噜咕噜响:“行不行?我饿了。”

这会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天气冷,工人们干了一个下午确实饿。

钱进把锅盖掀开。

蒜蓉粉丝蒸生蚝的香气“轰”地冲出来。

白雾里,生蚝肉嫩得发亮,蒜蓉金黄,粉丝吸饱了汁水,晶莹剔透。

“开整!”钱进一嗓子,众人立马围上来。

没有筷子、勺子,大家直接上手,然后烫的呲牙咧嘴使劲吹手指。

钱进嘿嘿笑。

笑声戛然而止。

胡顺子将秋衣袖子撸出来垫在手里隔热,抓起一只生蚝吹了吹,连汤带肉一口吸进嘴里。

他烫得直哈气,用舌头挑着肉转圈,咽下去以后才含含糊糊地喊:“香!真他娘的香!”

“钱大队你真厉害,这是什么吃法?我还是头一次这么吃海蛎子呢,一点腥味都没有,全是香味啊!”

“这粉丝太香了,我草,弟兄们,粉丝比海蛎子还好吃啊!”

王浩掰开一只烤螃蟹,蟹黄流油。

他直接拿手指蘸了往嘴里送,咂摸着嘴:“还是螃蟹好吃。”

邱大勇更猛,抓起一只大虾,连壳带肉一起嚼,嘎嘣脆,边吃边点头:“够劲!”

钱进一看不能怕烫,只能跟着下手去抢生蚝吃。

第一锅生蚝蒸完上第二锅。

刘金山买回来的海鲜挺多的,钱进不管是生蚝螃蟹还是海螺虾,全挑最大的留出来待会带给魏清欢吃。

“钱大队你是老婆屎啊。”胡顺子说话从来不过脑子。

钱进冷笑:“你要是有我家里那样的老婆,你真能吃她的屎!”

众人哄笑,继续埋头猛吃。

炉火映着他们的脸,油光满面,笑容畅快。

吃的很开心。

有了第一顿便有第二顿。

第二天王浩带了两只羊腿过来……

钱进一看两个副大队长都表现了,自己不能吝啬,于是第三天换成他带了肥硕的香肠来烤香肠吃。

胡顺子吃的满嘴油光,说:“你们等我吧,过两天美帝国主义又有一艘客船到咱甲港,到时候肯定会办鬼市,我去换牛排,你们等着吃牛排吧。”

钱进一愣:“又有老美的船来了?你确定他们办鬼市?”

刘金山也知道这事,说道:“西海岸天使号客船,它们每年2月都来,来了就会办鬼市,而且这次鬼市绝对热闹,东西绝对多。”

钱进若有所思的点头。

上次闯鬼市事发突然又有宋鸿兵搅局,他在鬼市里头收获不多。

这次又有鬼市他可得好好折腾一下了。

果然。

两天后一艘挂着星条旗的大船靠港,然后是轰隆轰隆的摇滚乐开始随风摇滚。

钱进站在码头仓库的阴影里,眯眼打量着这艘船。

与上次的客货轮不同,这次的西海岸天使号是一艘客轮,运输的人更多,如果举办鬼市,那么规模也更大。

码头上照例拥挤了不少工人。

钱进随便拉了个老工人询问:“同志,听说这船要办鬼市?我是新工……”

“钱大队你是新工可你手下老工痞有的是,问他们嘛。”老工人笑道。

钱进讪笑:“您还认识我呢。”

“你是甲港的风云人物,我们单位都号召向你学习,每次学习会都要看报纸学习你的光荣事迹,怎么会不认识你呢?”老工人轻描淡写的说道。

然后他又言归正传:“这船肯定会办鬼市,上面全是洋人倒腾的稀罕货。”

钱进点点头,心里盘算起来。

等到傍晚客船放下梯子,鬼市便开放了。

西海岸天使号的鬼市相对谨慎一些,白天不办,晚上才办。

钱进跟随人群进去看了看,这次规模确实比上次的更大。

底舱全是一个个的摊位,不光有白人在这里摆摊还有黑人、拉丁裔也在摆摊。

这就很难得了。

钱进估计这年头老美那边种族歧视还在如火如荼呢。

摊位上卖什么的都有,男装女装、大衣鞋子,食品百货、烟酒糖茶,生活用品、书籍文具,还有好几个摊位在卖收音机、录音机甚至是电视机!

因为西海岸天使号的鬼市是例行开设,很多人都提前准备好了能用来交换的钱、票、外汇券和各类物资。

钱进赫然看到了银元、玉制鼻烟壶、金银首饰这些他也需要的物件。

这样他对美帝的货不感兴趣了。

他对工人们的货感兴趣。

那他怎么能从工人手里换到东西呢?

很简单。

冒充老美也摆摊!

这事很简单。

商城的皮套中不光有黄种人的形象也有白人黑人形象,其中白人形象里最多的是特朗普那傻逼。

钱进就买了个特朗普的头套给套在了头上,顶上金毛假发后,他当即来了一句:“Nobody-knows-it-better-than-me!”

没人比我更懂了!

衣服也得搭配上。

皱巴巴的西装、羊毛衫,里面再套上一件衬衣打上领带,戴上墨镜穿上皮鞋。

齐活。

正好这场鬼市是夜晚进行,晚上他低调混入人群,倒是没人注意到他这个洋鬼子是从外面混进来的。

钱进带的东西多。

他这次任务很重,不光要赚钱赚票赚金银和老物件,还要往外洗货。

小件如防风打火机、墨镜、腰带、手表、烟斗、牙膏牙刷剃须刀钱包等等。

大件如收音机录音机高压锅雨伞钟表闹钟等等,他都往外卖。

只要价格差不多他就要卖。

因为他得往海滨市倾销这些货,这样以后他再拿出同样产品的时候,就不会引人注意了。

即使有人注意询问他,他也可以用闯鬼市换到的来解释。

他是供销总社甲港搬运大队的大队长,那么当甲港举办了鬼市的时候,他买到一些东西岂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轮船底舱昏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机油、烟草和廉价香水的混合气味。

狭窄的过道两侧,洋商贩们支起简易摊位,蒙面的、戴帽的、叼着烟斗的,各式各样。

钱进压低帽檐,学着洋人的腔调,用蹩脚的英语喊了句:“Goods!Good、goods!”

没人怀疑他。

他找了个角落,把麻袋打开,哗啦啦倒出一堆东西来!

有工人经过,顺着他的手电光一看,眼睛发直:“这么多东西?怎么卖?有翻译吗?”

钱进摆手:“我,翻译,中国话,没有人比我更懂了,YES,同志,我懂!”

周围的工人一看他这里好货多还懂中文,顿时围上来十几号人:

“这是什么?”

“你这里有录音机啊?拿什么可以换?”

“嘿,他这里有大电视,小鬼子的大电视,现在整个海滨都没几台!”

钱进点头:“YES,YES,TV,电视,好的电视!”

“怎么换?!”工人们感兴趣地问。

钱进咧嘴一笑,伸出一根手指:“Money!粮票!肉票!All-OK!都OK!”

立马,交易进行得热火朝天。

他不断展示手头上的产品:

“打火机,不怕风吹,可以充火油反复使用,看下面,可以灌装火油……”

“瑞士手表、瑞士手表,只要一百块钱……”

“这是瑞士军刀,这是德国腰带,这是法国发卡、意大利剃须刀,都卖都便宜卖……”

工人们掏空了口袋,把攒了半年的粮票、肉票全塞给钱进,甚至有人直接把钱包拍在桌上:

“我要那台录音机!”

钱进手忙脚乱跟他们交易。

防风打火机五块钱,腰带十块钱,大墨镜十块钱,印着英文的钢笔足足一盒子五支才要二十块钱。

生意红火。

最红火的是录音机,他用一台录音机竟然换到了个金镯子。

这金镯子沉甸甸的,最少20克!

电视机最吸引人,可工人们不敢下手。

因为这东西太贵,现在又不能试用,如果带回去插上电后发现没法用怎么办?

这种事以前发生过好几次了。

所幸钱进没打算卖电视机当赚钱大头,主要靠这个当噱头,吸引工人们过来看他的货。

他这里好货多,只要来了人就能留下人,成交几率极大。

特别是灯泡销量很好,他的灯泡全是节能灯,一块钱一个。

本来预计要销售半个晚上的货物,半个多钟头卖光了。

钱进不留恋,赶紧一头扎进人群里随波逐流,在人群里转一会,他又跟随大队伍离开底舱。

贴着仓库走,他连续拐弯监测身后,确定没人跟踪他找个角落把头套一摘衣服换掉。

有种重返人间的沉重感。

之所以沉重是因为收获太多,里面没大件,全是钱票和小东西,将挎包压得沉甸甸。

他试了试重量。

嗯,收获极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