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此剑最上乘 > 第614章:不是八把,是九把

此剑最上乘 第614章:不是八把,是九把

作者:细长条的裁缝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4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原来这些一闪而逝隐匿在云雾之中的“一点黑影”,乃是八个形状各有不同的“带尖物什”,它们的颜色跟葫芦的颜色一样,都是亮黑色,这一点无疑也是间接印证了关于这个乾坤剑炉的传说。

毕竟都是同一块天外陨铁锻造而成,所以材质上一致无可厚非。

但有一点沈凉就觉得很奇怪。

你说这葫芦里的空间统共就那么大,“真气感应”起来,空间变大变小都可以勉强理解,然后这实际空间小,里面装着的这八个“带尖物什”也小,同样可以理解。

问题在于——

它不是叫“乾坤剑炉”么?

那里面这些“飞剑”,不应该是“剑”的形状么?

沈凉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看也看不出来它们八个有哪一个像剑。

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剑的特征。

唯一的特征,就是它们都有一个“尖锐”部分。

后面沈凉也没细看,毕竟光靠自己猜那多浪费精力,反正这也不算是齐凡真的眼力考验,直接收回心神,当面找齐凡真问就是了。

收回附着在乾坤剑炉上的太初气,沈凉意识回归。

“感应到了?”

齐凡真开门见山,问沈凉。

沈凉点点头,把自己“看”到的情景,跟齐凡真讲述了一遍。

“前辈,那八个形状不一的东西,就是这葫芦里的剑?”

齐凡真“嗯”了一声。

“是,它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春草、桃枝、残月、青山、流水、宝塔、飞瀑、扁舟。”

沈凉记忆力远超常人,尽管齐凡真只说了一遍,他还是就把那八把玲珑小剑的名字记下来了。

在此之余,也是有一道灵光在沈凉脑海中闪过。

他回忆着那八把玲珑小剑的形貌,结果发现,还真是跟它们各自的名字对上号了!

青草剑,长得就是像一株小草。

桃枝剑,形似桃枝。

残月剑,是一个弯弯月牙。

青山剑,乃是一座山的样子,顶部有一个“山尖”。

流水剑,像一条S形的小河,两头都有一个尖。

宝塔剑,是一座塔。

飞瀑剑,是一条飞流直下的瀑布,不过不像是动态的那种瀑布,而像是那种冰冻定格的瀑布,并且下端好像刻意收拢了宽度,只留下几个结冰的水柱尖刺,这几个水柱尖刺,合并成了也算是一个“尖”的形状。

扁舟剑,也不用说,就像是一叶扁舟,两头都带尖。

回顾完这八把小剑的形状,对应上它们各自的名字后,沈凉端是不由得拍手称奇。

“前辈,照您老所言,这乾坤剑炉里面的八把剑,都是那什么万年不灭之火自行烧制锻造而成的?”

齐凡真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准确的答案,他也给不了,毕竟这东西不是他锻造出来的。

“吕家人是这么说的。”

紧跟着齐凡真又补了一句。

“还有,这剑炉里面的剑,不是八把,而是九把。”

“九把剑?!”

沈凉疑惑不解,又仔仔细细的回忆了一下,而后盯着黑葫芦喃喃道:

“难道那第九把剑藏在云雾里没有显露真身?”

齐凡真闻言,伸手要来乾坤剑炉,拿在手上,指着葫芦表面的凹槽,问沈凉。

“熟悉吗?”

沈凉细看,又惊。

“这些凹槽……这些凹槽……这不是那八把剑的形状吗?!”

齐凡真难得露出一抹笑意。

“没错,你看到的八把剑,对应这葫芦表面的八个凹槽,那你再看葫芦上面这一片凹槽像什么?”

在齐凡真的引导下,沈凉定睛看去。

琢磨了好一会儿,才终于得出答案。

“是云!不对……云在山上……缭绕在山水之间的是……是雾!”

齐凡真放下手里的葫芦,重新推到沈凉面前。

“第九把剑,就是你看到的那片云雾。”

沈凉内心:%¥#@%……@……#

真牛掰啊!

牛掰的不得了啊!

匪夷所思啊!

巧夺天工啊!

无敌了啊!

内心窜出一连串的感慨之词后,沈凉把这些信息归拢了一下。

葫芦里面,有固定形态的是八把玲珑小剑,而那弥漫了整个空间的云雾,则是第九把剑——云雾剑!

而这九把剑全部取出,逐一嵌入凹槽,便是能够是葫芦表面的“月色山水画”彻底完整!

完整之后会产生什么神奇的变化?

沈凉不知道。

但真的很期待这个答案!

“前辈,那我怎么才能使用这个兵器?里面的九把剑若是全部调用而出,嵌入葫芦表面的凹槽,又会发生什么?”

齐凡真无比罕见的那一抹微笑消失,再度变回了他那副淡漠神色。

“等你有了能够调动九把剑的能力,你会知道的,现在知道了也没用,休要好高骛远。”

说完,不等沈凉回应,齐凡真便是正色道:

“现在我把使用它的武技传授给你,以后在路上,你可以慢慢钻研。”

随即齐凡真就开始让沈凉外放真气,同时用自己的真气,牵引沈凉的真气感应那独特的真气走脉方式。

真气走脉方式不同,不仅仅是会影响炼化真气的快慢,也就是彰显一门功法品级高低的差别,同样也是每一种武技能够用以发挥最大威力的根本。

而且记下来,和能不能熟练使用,也是两码事,否则的话,这天底下也就不存在同一种武技,有的人能够修炼出火候来,有的人却是连入门都找不到门了。

再往深处细究,可以理解为武道天赋的优劣,具体体现在这个人天生有多少个穴窍是可以用来储存真气的,又有多少条经脉是可以用来运转真气的。

以此为基础,才会出现功法和武技的品级高低。

简言之,把一个天级功法或者武技,拿给一个资质平平的武修修炼,他压根就没法完整的让真气在体内运行,所以自然也就谈不上练成。

同样地,如果一名武修能够修炼一门功法或者武技,在真气走脉过程中,不熟悉走脉方式的结果,就是吸纳入体的天地之气,无法被炼化成真气进入穴窍积累起来,施展武技也是一个意思,真气走脉方式不对,不光没法施展出武技的威力,还极有可能给自己造成内伤。

所以,武道才是一条需要人们通过不懈努力才能走得长远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