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六章 搏杀(二十)

天纵莫敌 第六章 搏杀(二十)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六章 搏杀(二十)

在东边的树林里睡了一觉,莫敌还没有等到陈正信的消息,就着月光看了一眼手腕上的表,已经是下半夜三点。

天上一轮满月,如水的月华水银般洒在地上,也洒在密密的马尾松林子里,透过枝条的月影,斑斑驳驳,别有一番情调。有道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天正好是农历十六,月亮很圆。面对如此月色,也许所有的文人墨客都会诗兴大发,高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只有陈正信,跳着脚对天上的月亮骂了好一通,如此月色,亮若白昼,自己的行动,尽在日军眼底,只能等,等到月儿西沉,等到日本人完全放松了准备,才能开始行动,这一等就等了大半夜。

在这段时间里,石重已经把日军的防御了然于胸,哪里有哨位,哪里有巡逻,巡逻密度多大,一清二楚。终于等到了黎明前的黑暗,终于等到了动手的时机,如同大鸟一般,几个起落,石重就到了日军的哨位,随着两柄飞刀脱手,两个哨兵倒地身亡,特战队两名战士立即补上了日军的哨位。当一百多特战连队员进了辎重联队后不多长时间,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就远远的飘了出来。

警卫连和侦察连负责警戒,搬运队动手。

要说张克昌还真是人才,在陈正信去杀人时,他把进出的道路全部摸了个遍,一边去一边出,一率单行,不会撞头让路。搬运队沿着路边的干沟绕到辎重第3联队驻地前,1056团在这里呆了好几天,地形十分熟悉,加上才睡了一觉,正是在精神的时候,虽然黑灯瞎火,也不会踩空。

“左边是副食,右边车上没有卸下的是大米,一百斤一包。”石重说。

“有力气的一人一包,差火的两人一包。”张克昌说。

没有一个战士认为自己是差火的,每人一袋,扛上就走。很快,大米就一包不剩,紧接着,左边的副食也被扛一空,油盐烟酒罐头,都是紧俏商品。

“烧吗?”石重问。

莫敌摇摇头,很有兴趣的说:“我记得有个叫徐志摩的写过一首诗,十年前在南京时我听张光玮长官介绍过,是这样写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石重听明白了,不再说话,招手让战士们离开。

陈正信也听明白了,骂了一句:“只有这些学散文诗的臭酸,还想带走云彩,他带得走吗?就算带得走,带回家,有个毛用!”

黄天化捂嘴大笑,笑定后,说:“是极是极,正信很有独到见解。我有个同学,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与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相比较,认为《再别康桥》相当的差,差得不成样子。”

莫敌笑道:“可是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正是!”黄天化说:“他认为相比而言,《饮马长城窟行》寓意更深一层,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这首诗我小时候先生也让我背过,现在都忘记了。”陈正信说。

“先生?你小子还有先生?”刘伯龙笑道。

“我当然有先生,我们村有村塾,所有的童子都要上学,我也上了几年,不然怎么能够去读军校。”陈正信说:“在宜山,每年选去军校读书的都要考过的,我也考了。只是那个狗日的考官说我没有考过,还要了我五两银子才让去南宁。”

众人大笑,这种事也是能够拿出来说的!

石重是个很心细的人,不仅把弟兄们返程的路全部掩盖,还带着警卫营的弟兄们另外踩出一条新路,如果对方循着足迹查找,这一招就足可把他们引向别处。莫敌知道,这是典型的江湖法门,在冷兵器时代,经常会成为绝杀,只是现在的人已经不太会弄了,自己的手下,竟然有这种强人存在,倒是第一次发现。难怪警卫营成立后,陈正信把之前的突击连打散,把神枪手们分到各主力营,组成各主力营的火力支援排,而把省出来的编制给了石重,重编特战连,由石重担任连长,而陈正信自己,只出任一个副营长的虚职,看来,这个陈正信并不像平时表现出的那么草包,他知人尚任,他为人随和,是一个有文化的兵痞,更是一个有智慧的流氓。

回到永镇,所有人都累得像死狗,一个人一百斤,扛副食的还超过了这个数,只能怪张克昌太贪。看着堆积成山的物资,李松德眼睛都直了,对蒋春阳说:“我宁愿去1056团做个小兵吃饱穿暖,也比在526旅挨饿受累强。”蒋春阳大笑,说:“只要把老大扶正,出任526旅旅长,526旅也能享受同样的待遇,你老哥还做参谋长,吃饱穿暖的参谋长。”李松德大笑,直说就这样做。李柏成和韦志高让炮营和工兵营的弟兄们在永镇搞了半夜的鱼,把一张野鱼塘的水弄成精光,三千多斤鱼弄回来,正在熬着鱼粥。之前526旅直属部的人员还搞不清楚炮营和工兵营的人在抽什么疯,看到回来的弟兄们捧着粥碗大口喝粥,身上虽然满是疲惫,脸上却满是笑容时,什么都明白了,人家1056团,从来就没有分过你我,出任务的想着家里的,家里的更把出任务的弟兄时刻挂在心上。526旅直属的工作人员,捧着热滚滚的鱼片粥,心里一阵滚烫。

走了一大圈的废路,跟着石重摆了一堆的**阵,警卫营终于走上了回家的路,天已经露出淡淡的白,路上,石重交给莫敌一把缴获的小手枪,说:“老大你看看,这个东西与众不同。”

莫敌接过手枪,粗粗一看,还是一把南部十四,仔细一看,与南部十四略有不同,握柄较长,抽出来一看,居然是十六发子弹的弹匣,再看身体,有快慢机选择,是一支全自动手枪。

借着晨光,莫敌仔细的读着枪身上的日文铭文,说:“这是南部十四的进化版,叫南部十六,全自动手枪,子弹与南部十四通用,容弹十六发,火力应该很猛,拿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如果我估计的不错,这种枪应该是目前最优秀的特战队配枪。你从哪里弄来的。”

“刚才在辎重第3联队杀人时,缴获的,我们没有要敌人的三八大盖,不过王八匣子都会拿走,其中就有这一把,开始还以为是王八匣子,后来才发现不是。”石重性格沉稳,不爱说话,好不容易说了这么多的话,竟感觉得有点气喘,比杀了几百日本人还要艰难,当然,也只有莫敌才能享受这种待遇,对人想听到石重说出这么多的话,相当的难。

“日本人很厉害,在作战的同时,还不忘记把武器升级,之前我们常说,王八匣子比汉阳造的半自动驳壳枪强,却不如德国原装的M712,有了这支枪,把德国的M712可就比下去了。”黄天化也接过枪,仔细看了一阵,感叹说。他不喜欢德国的M712,嫌太大,也不喜欢日本的南部十四,嫌太丑,腰里总是别着一把只有六颗子弹的柯尔特*,皮带松松的挂在胯上,一副**而郎当的样子。从来不见他擦过枪,也从没见过他把左轮打响,到底他的枪法如何,估计他自己也不知道。

“我们就不行了,有一把能打出子弹的枪,就很不错了。”莫敌说:“这就是条件,我们的不利条件,必须把不利条件改变,才能改变这种状况。”

“怎么改变?”黄天化问。

“缴获。”莫敌说:“我们用弓箭射死用三八大盖的日本人,再用三八大盖打死用南部十六的日本人,再用南部十六去打死用其它武器的日本人,最后杀死所有的日本人,打仗,就这么简单。”

黄天化笑了,莫敌想问题,大而化之,从来如此。

细心的石重沿途安排下监视人员,密切关注日军动向,绝不可发生日军到了对面村还不知道的闹剧。看到石重的表现,黄天化对莫敌介绍说,石重是太平天国石镇吉部众的后人,石镇吉的旧部,在宜山都安一带残存,都是天生的猎手和军人,他骨子里流的是军人的血。莫敌点点头,告诉黄天化,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只要善于用人,也是优势。

到了中午,石重安排在各处监视的人员才陆陆续续回到永镇,情报很明确,日军一大早就发现了辎重第3联队遇袭,很是慌乱了一回,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全军开拔,向双堆集方向前进,没有去查验我们来自于何方又去向何处,也许是时间紧迫的原因。

日军没有尾随而来,莫敌松了一口气,用粮食食盐等物资在当地向民众淘换了一些手推车一类的工具,把粮食等物资装上,再在永镇住了一夜,略作休整,明天一大早出发,下一站,固镇。

到了固镇,莫敌让机要员打开电报机,把能够接收的电报全部收下,尽量了解一下各地的情况,由衷发觉,所谓山中方一日,人间已千年不是扯谈。昨天,也就是5月16日,自己在永镇休整,日军第3师团则急行军直奔宿县西南第77军吉星文部驻地,双方形成对峙,同一天,第九师团占领萧县。今天,5月17日,自己从永镇出发来到固镇,日军第3师团突破吉星文部,日军第13师团突破徐州西南霸王山第92军阵地,日军第9师团包围萧县第139师,日军第114师团攻占徐州西北第74军防守的丰县。

徐州危在旦夕!

莫敌没有让机要员与其它部队联系,却让机要员在电报机前等了一夜,也没有等到上峰对526师的呼唤,到是等到了炉桥徐平的电报。徐平在电报中说,日军14日占领合肥,立即派出快速挺进部队从合肥直上蚌埠,以两辆94坦克为先导,以轻装甲车1个中队,乘车步兵2个中队,工兵1个中队组成。日军在炉桥过夜时,被刘青龙一夜袭击十七次,第二天又被黄桂林设了两个陷阱把两辆先导坦克陷住,在日军为坦克脱困时,又遭到梁宜生的炮击,日军死伤大半,活着的弃车南逃。此役缴获不小,48军副军长王瓒斌主动跟他们联系,用重金收购两辆缴获的坦克,作为战利品,送往武汉。

5月18日一早,深思熟虑的莫敌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兵火云集的北方宿县,率领所部,沿津浦路向南,趁虚攻入蚌埠。让报务员电吿徐平,晚上到达蚌埠,前来汇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