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四章 进阶(十)

天纵莫敌 第十四章 进阶(十)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四章 进阶(十)

轨道车一骑绝尘,在其他车子还没有等到客人之前,飞速离去,父子俩使劲的压着手柄,把轨道车压到极速,他们希望,能够在把莫敌两人送到临江后,如果还能再回头一趟,哪怕是在半路接到一单,今天就当真发财了。

车夫不好意思的对莫敌说,从火车站到城里,还有小半里,来来回回花时间太多,让莫敌出站后直走,就能看到著名的大观楼,走进大观楼里面是老府衙,正对面的是府前路,府前路,一路都是楼台馆所,随便那一家,都能住人。车夫手里拿着一张五元的军币,要退给莫敌。

莫敌笑了笑,推开车夫的手,说:“给出去的钱,哪有收回的理,谢谢二位帮我们赶时间了。”

走出站台,看到在车站巡逻的**士兵,莫敌顿时有了见到亲人的感觉,走上前去跟**士兵打招呼,问他们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比较好的旅社。士兵想了想,指着车站正对的一条街,告诉莫敌,面前这条街,叫县前街,从这条街走下去,就能看到大观楼,大观楼的后面,是过去的老府衙,现在用作军营,军事重地,闲人免进。大观楼正前面的那条路,就是府前路,路边有很多旅馆,至于好丑,当兵的没有住过,不知道。

走在清洁的街道上,莫敌知道,今天赶到临江,是正确的,临江与樟树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如果说樟树是个破烂的小镇,那临江就是一座气派非凡的城池。这些天,从安徽的东至到江西的浮梁,再从景德镇到临江,必须说,只有临江,才是一座正经八百的城池,在某些方面,比安庆还要强得三分。

走过一道早地填平的护城河,看到一个老城墙拔开的大豁口,脚下的这条路一直通进了面前的古城,城墙内外,大不相同,城墙外是沙石土路,进了城里就是由巨大青石条铺成的街道,周世铭惊叹的说:“这个地方或者自古繁华,就凭这些城墙,气派便远胜孟侠镇八卦城。”

莫敌正在苦思,清江县,临江镇,在赣中一带有一座如此大城,不可能自己没有一点印象。直到看到路边有一座学堂,莫敌才被有所触动,正值学生放学,孩子们的喧闹吸引了莫敌的注意,抬头一看学堂门口,赫然写着三个大字:沉伏堂。莫敌点点头,说:“我知道这里了!”

“想到了什么?”周世铭问。

“宋王安石有言: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莫敌说:“北伐时,我所部坐火车到萍乡后,就开始步行进入南昌,那时候这和铁路还没有通,我们走的路是从万载高安到南昌。路上曾经听说不远处是北宋王安石的出生地,我只记得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忘记了他出生于临江。这个地方,敢摘王安石之言以为学校命名,肯定与王安石有极大的渊源。这里可不是小地方,从有宋一代到满清,就是临江军、临江府和湖西分守道署衙门。早说临江府我就记起来了,偏是要说清江县,搞得我一头雾水。”

“呵呵呵呵,自己想不起,还要怪别人说错了,这还真是读书人,死不认错。”周世铭笑道。

很快,就到了大观楼前,作为府衙的望楼,大观楼并不雄伟,也略显陈旧。曾经高耸的基台红墙,早已经斑驳不堪,正中城门依然幽深,但见碧瓦摩天、画栋飞甍、翼角凌空。两翼城墙相接,三层木制楼阁巍然屹立其上,却是蛛网暗悬,浮尘密布。顶楼上“大观楼”三字因为年久失修,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光华。这种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构成的歇山式屋顶,必须五品以上官府或官员才可建造,可见当时,临江府官风之盛。骏马驰临,官轿出入,有人前呼后拥,有人登楼号令,好不威风。俱往矣,如今的临江府,除了门口的两个狮子一公一母,足有一人多高,颇显威风之外,剥落的墙体,脱落的油漆,除了能向人倾诉岁月的沧桑之外,便是对千年的见证。

在石狮子旁,站了两个**士兵,荷枪站立。莫敌知道,或者这个老府衙里,现在被驻军占用成了军营。能够选这个位置驻扎,估计驻军首领多少也有几根雅骨。

转过县前街和府前路在大观楼前的丁字路口,便是当年的繁华路段,一路的楼台馆所不少,热闹程度却远不如鹰潭,甚至连景德镇也有所不如。好在这里仍然是一县之地,车水马龙,人气不缺。

“如果只是看街道两面的建筑,真以为回到了康乾盛世。”莫敌不自觉的停下了脚步:“只是看看铺面里的生意,就知道,这里已是昨日黄花。”

“也不错了。”周世铭指着正面一家相对豪华整洁的旅店,说:“我们还是先把行李放下再出来逛吧。”

莫敌点点头,走了进去。

旅店不便宜,托日本人的福,炸了赣江桥,临江镇成了从萍乡方向过来的终点站。萍乡每天过来一班车,中午前就到了临江,旅客不会在临江逗留,赶到樟树坐车到南昌。但是,从鹰潭过来的车却衔接不上,旅客要在这里逗留一晚。大多数旅客会在临江的候车室里熬一个晚上,但是一些经济条件好的,还是会进到临江镇里,找一个合适的旅店,住上一晚。今天,住宿的大军还没有到,莫敌两人可以从容选择,再过几个小时,大部队到达,哪怕是最贵的最差的房间也会有人要走。

莫敌不打算跟同一火车的人照面,趁着其他人还没有到,他和周世铭买了一只蒸好的永泰板鸭,一大饭盒的炒粉,一瓶当地著名的四特老酒,回到旅店,不打算再出来。

就着板鸭,莫敌自饮自斟,,不知不觉,竟然干掉了半斤多,如果不是周世铭制止,或者这瓶一斤装的老酒,就会全部落进莫敌的肚子中。“嗯,不错,清、香、醇、纯,回味无穷!好酒。”一边喝,还不忘记品评,这正是酒客的常态。

周世铭拿起挂在酒瓶上的小吊牌,轻轻念道:“亮似钻石透如晶,芬芳扑鼻迷逗人,柔和醇甘无杂味,滋身养神类芝灵。福哥,果然有这般好么?”莫敌点点头,说:“有米的清香,曲的浓香,窖的陈香,三型俱备而不靠,独树一帜可称奇。当年年轻,不知道酒中滋味,这番再饮,才知道,酒如人生,年纪越大便越懂得其中三味。”周世铭笑着端起莫敌面前的酒杯,浅浅的抿了一口,立即大口吐出,大叫难喝。莫敌哈哈大笑,女人与酒,向来不是一伙。

第二天一大早,旅店便开始吵闹起来,直到十点来钟,赶车的人全部离去,临江镇又恢复平静,每天就这样周而复始,临江人倒也乐在其中。做旅店的有了生意,卖早点的有了收益,做酒楼的不会空档,哪怕是周边的村民,也会把自己地上的出产,弄熟了到火车站零卖,换回盐钱。

临近中午,莫敌两口子才走出旅店,他们打听好了,先吃一碗远近闻名的樟树清汤猴子包面,名字虽然吓人,端上来一看,就是广东的云吞福建的扁食四川人的抄手,只是皮薄馅鲜,风味也算独特。

把肚子填饱,接下来是旅游时间,先去钟楼,再去万寿宫,最后去袁江边逛上一逛。领略一把解缙“慧力寺前春水流,菲菲芳草满汀洲。十年不到临江郡,依旧青松接画楼。”中的意境,也从今天这个风雨洗尽人间铅华的千年府城临江,感受一把曾经作为“舟车孔道,四达之地”, 盛时“城内三万户,城外八千烟”的赣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四海宾客行漫漫,吴商蜀贾走骎骎,当年的临江,可是世人向往的一时望郡。

当天晚上,莫敌仍然住在临江,只是不再打包回旅店房间悄悄吃,而是大张旗鼓找了一家馆子,慢慢的坐喝。除了酒还是昨天晚上剩下的残酒,菜已焕然一新。一盅十全大补汤一上桌,淡淡的一股中药味便扑鼻而来,再上灵芝虾球、当归猴头菇、八宝养生鱼一一入口,莫敌不由得拍案称绝,此为药膳,实为贡品,没有想到能够在这个地方吃到,可谓大慰平生。

第三天,莫敌终于上了西去的列车,进一步向桂林靠拢。莫敌心情不错,走出了日占区,又回到了国统区,不再需要提心吊胆,不再需要寝食难安,即使遇上几个小毛贼,正好试试手里的南部十六会不会卡壳。来了一趟临江,莫敌认为自己最有收获的是手里这两瓶四特老酒,如果不是因为路途遥远,他还想带得更多,带回桂林去,跟一众老友慢慢的坐喝。

今天坐车的人明显比昨天的多,幸好票是昨天买好,不然,不一定能有座位。一路顺风,昌傅、新喻,分宜,不远处便是宜春。

就在火车快到达宜春之时,莫敌感觉到一种不正常,一直坐在自己身边的男人,从一路沉睡中苏醒过来,猛的一下把自己紧紧箍住。就在莫敌茫然不知所措之时,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面前,正是在樟树下火车时,邀请自己一起赶路的男人。男人换了一套深色的中山装,同色礼帽下面是一脸阴笑,男人伸手到莫敌腰间,把南部十六手枪抽出,在手里掂了掂,阴恻恻的说:“陈中校,跟我们走一趟吧!”

莫敌顿时明白了,这位应该是军统戴老板的人,自己被当成汉奸落在了他的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