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四章 进阶(一)

天纵莫敌 第十四章 进阶(一)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四章 进阶(一)

洪景大酒店里,李仕贵笑脸相迎:“本来想让天纵同学下榻到我那一亩三分地,一想又觉得不妥,如果让贵方戴先生的人知道你曾经在我那里逗留,只怕在档案里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莫敌也笑了,说:“我承认,我不如你,你行动自由,能够随便去我的老巢喝我的喜酒,我却不敢去你那里。谢谢老同学,为我考虑周到。”

接风宴只有四个人,孙诚的人把莫敌送到安庆后,连夜返回,他们知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把莫敌送到安庆,已经是他们的最大能力,此去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也只能由莫敌自己去走。李仕贵也没有叫其他人作陪,只带了自己的夫人。李夫人约莫三十来岁,长得到也周正,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穿的是薄呢西式套装,小翻领,碎花领结,脚下小皮鞋,头发不长,做成小卷,披在脑后,薄施脂粉,很是有型。

莫敌两口子一进包间,李夫人就热情的向周世铭迎了过去。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与李夫人站在一起,莫夫人周世铭立显稚嫩许多,如同学生与老师。李夫人轻松自如,而莫夫人则略嫌拘谨,好在李夫人曲意迎纳,很快便相谈正欢。莫敌看了一眼李仕贵,再看了一眼李夫人,第一感觉是李仕贵不如李夫人多多,或者,李府主内主外,都是夫人当家。

舍弃了包间里的大圆桌,平时用以休闲的麻将桌成了用餐之所,四人分坐在牌桌四向的王公椅上,倒也舒适随意。

牌桌上,一壶上好的祁门红茶正泡得出味,李夫人很优雅的支起兰花指,倒上四杯,殷勤的把第一杯送到周世铭面前,笑着说:“女士优先,莫同学不要见怪。”

莫敌连忙摇手,耳边正专心听着李仕贵说话:“上次在庐江,上了你小子的恶当。我也是回程时才知道,向我出手的不是李本一,也不是周孟雄,是你小子。如果早知道是你,我肯定不会北上,一出门直接找个理由打道回府。”

莫敌大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李大将军不会连这个都给忘记了吧!”

“不是忘记,是太知彼了。”李仕贵一副不堪回首的表情说:“安庆到合肥一线的态势,安庆警备司令部可谓了如指掌,情报部门曾经号称,安庆周边桂军,随便哪个部队主官每天吃了什么菜,拉了几泡屎都清清楚楚,后来才知道,那是真正的吹牛。情报部门压根没有调查到你小子居然跟着138师出现在庐江,更没有想到你的野补团居然是快速部队,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出现在白荡湖。最可恶要数嬉子湖的刘仁开,之前的资料那就是个湖匪,在曹家楼被袭击之后,还是认为那是湖匪偶然为之。如果不是这回在你的婚礼上看到他,我还不知道刘部竟然是桐庐无警备司令部枞阳警备团,上次在曹家楼袭击我部,是你们作战方案中的一部分。不过,据我观察,他与赤军林维先的关系不错,估计身份不那么简单。”

莫敌笑着解释说:“刘仁开能够在枞阳桐东这种夹花地区生存,没有点见人说话见鬼打卦的本事还行!就好比你手下的高河埠守备团刘进团长,与我们的关系也算融洽,你不能说他的身份也有问题吧?”

“对对对对,那是那是。”刘进与**关系虚与委蛇,不仅李仕贵知道,刘作欣知道,连清野直之也知道,一直对刘进的态度是默许。因为高河埠那个地方,如果不采取刘进的政策,派去多少就会被**收拾多少,之前派去的江庆国就是榜样。

上菜了,菜上得很精致,份量不多,色香味俱全。先是四小碗鸡汤,用保温的蒸笼送进来,上桌后仍然烫手,四小份炒米,配在一旁。上菜的小妹给每个小碗里放了一把精致的小汤匙,说:“各位贵客可以喝一点鸡汤,这个汤是煲了四个时辰的老汤,里面加了本店特配的佐料,汤汁浓郁鲜美。”按照小妹的指点,四人都喝了两口鸡汤,果然如小妹所说,鸡味纯正,有如广式的老火汤。这时,又听小妹说:“各位贵客可以把面前的炒米倒入鸡汤,又是另外一种风味,这就是我们安庆著名的鸡汤炒米,请慢用。”把炒米倒进鸡汤,果然立即不同,香脆的炒米表面吸收了鸡汤的鲜美,入口更觉爽神。

第二道菜是石塘甲鱼,一上桌,李仕贵就笑着对莫敌说:“这道菜是专门为你点的。”“有何讲究?”莫敌问。李仕贵用公筷掀开沙煲里的甲鱼肚壳,夹了一块裙边肉,布到莫敌碗里,说:“甲鱼是好东西,特别是安庆石塘湖的甲鱼,《本草》上说可补痨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你在巴洋河伤了肺,差点成痨,多吃有益。再加上新婚不久,壮阳也是必要的。”说罢大笑。莫敌摇头不止,把夹在碗里的甲鱼吃下。

李仕贵准备的酒不错,是从江苏宿迁过来的洋河大曲,李仕贵是苏北人,对苏北酒情有独钟,李夫人和周世铭不喝白酒,上的是绍兴花雕。

蓠蒿芽炒腊肉,山粉圆烧肉,安庆果然是城市,上的菜式品味完全不同,莫敌深为自己不是食家而幸运,否则,在安庆西六县浸淫多年,竟然没有吃到一顿象样的,岂不十分遗憾。比如面前这一道剑毫鳝鱼,鳝鱼并不稀奇,而所谓的剑毫也是天柱山的嫩茶叶尖,然而,自己在岳西潜山呆了那么久,就没有人想过把这两样不想干的东西配在一起,组合成佳肴。

酒过三巡,说起话来也开始肆无忌惮起来,莫敌问:“仕贵兄,你怎么想着会改换门庭投奔南京?”

李仕贵苦着着说:“跟着我堂哥李守维,稀里糊涂的就成了和平建**。”

“这可是伪军!你就不怕弄丑了名声。”莫敌说。

“谁正谁伪,不是你我说的。”李仕贵说:“如果说正统,南京占的份还多一些,重庆蒋政府,为了一己之私,把全中国卷入战乱,实在是民族罪人。南京政府继承了先总理中山先生的遗志,以和平方式建国,借助外力整顿秩序,力图以最快时间还社会以安定,还万民以和平,是为正途。”

“莫同学可能认为南京政府是日本人的傀儡吧!”一边的李夫人插话说:“事实恰恰相反,南京政府只是借用日本人外力为助力而已,因为日本人没有能力把南京政府变成傀儡。可以想像,一个小小岛国,物资人口有限。局限了发展规模,中国之大,太大太大,日本虽有吞象之欲,却无吞象之力,假以时日,必将为中国同化,说中国话,写中国字,拜中国祖先,习中国风俗,成为中华民族的一支。到那个时候,到底是日本占领了中国,还是中国同化了日本,一目了然。”

莫敌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理论,有点接不上嘴,原来伪军也有伪军自己的生存理论,也有自己的社会哲学,不过也正常,既然高尚者有高尚的墓志铭,卑鄙者自然也有卑鄙的通行证。他不打算再跟李仕贵纠缠这方面的面容,谈点吃喝玩乐,谈点同学情谊就好。

然而,李夫人似乎并不想简单的放过莫敌,她不止一次听李仕贵说过,一个莫敌,顶三个建**师。如今的和平建**,散兵游勇遍地都是,一将难求,如果能够说服莫敌,让他转投和平建**,不仅将军军衔唾手可得,而且自己也算立下一功,在周佛海主任那里倍有面子。

当她委婉的向莫敌提出,与其走返桂艰苦求学达到晋升之路,不如走终南捷径,转道南京,以莫敌的能力,只要投靠周佛海,以周佛海先生的地位,必能让莫敌走上一条光辉之路。莫敌一脸微笑听李夫人说完,回答了一句:如果嫂子能够举出一个广西人进入南京政府的例子,莫某不需要嫂子游说,甘心投效。李夫人把所有知道的认识的不认识的南京方面人物过了一遍,真找不出一个广西人,顿时哑口,此事只能作罢。

对于夫人动莫敌的脑筋,李仕贵在一旁看热闹,他早就知道,莫敌是不可能倾向南京方面的。莫敌的政治意识十分淡泊,更十分简单,甚至可以说,没有成型的政治思维。究其原因,可以追其根本,那就是广西人都很老土,也很意气,打鬼子是民族之战,责无旁贷,但是南京与重庆之争,不关自己的事。在广西人看来,中国政局既不姓蒋也不姓汪,姓李,老大只有一个,那就是李宗仁,李宗仁跟着老蒋走,他们也毫不犹豫的走重庆的路,如果李宗仁选择了南京,他们也会随之转向南京。周佛海的人或者劝说其他地区的人有用,但是对广西人是无效的。

看到夫人无功而返,李仕贵乐不可支,幸灾乐祸的说:“怎么样怎么样,跟我之前说的一样吧!小聪明遇上大智慧,就是这种结果。”在接待莫敌之前,两口子曾因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事实证明李仕贵是正确的。

“你已经尝试过了,也有了结果,这个话题到此为止,不许再提,死缠烂打,让人生厌。”李仕贵瞪了夫人一眼,旋即换了一副表情,对莫敌说:“天纵,我听说,在今年初的长沙会战中,张智农殉国,是否真实?”

莫敌点点头,说:“是的,元月初,天炉之战最后收官时,他陪着几万日本人,一起融进了薛伯陵长官设置好的天炉之中,也算死得其所。”

“没想到游干班的同学,他竟然去得最早。”李仕贵叹息说:“其他人你还有消息吗?”

“有的。”莫敌说:“第二次长沙大战后,刘敬之因功晋级诠述少将,从宜昌回到江西,任第四军参谋次长兼情报处长。梁采林的部队损伤严重,返回粤北整训,他虽然没有晋升少将,也得了一枚勋章。至于云南的罗锦伦,这些年一直在滇缅边境,在运输物资的同时,坚持着我们的走私大业,弄了一大堆的钱,可谓富得流油。我打算这次回桂林之路,走皖南进江西,顺便到第四军驻地,看望一下刘敬之,一抒同学之情,不知能否如愿。”

“如果见到老刘,就不要主动跟他说起我。”李仕贵说:“他是情报老手,我的情况他肯定是知晓的,如果问起你来,你只说跟我打了一仗,打得我遍地找牙就是。”

莫敌点点头,知道李仕贵与他的夫人不一样,他的夫人是个政治人物,而他,仍然是个纯粹的军人,脸上还有颜色。

第二天一早,李仕贵送莫敌过了长江,安排一辆车,送到东至,接下来的路,就只能祝莫敌两口子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