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三章 换防(五十一)

天纵莫敌 第十三章 换防(五十一)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三章 换防(五十一)

虽然不是谭何易的第一个孩子,却是桐城丘家的第一个外甥女,谭何易一再要求一切从简,仍然挡不住外公外婆如火般的激情。呼朋唤亲,购酒买肉,一些有脸面的人,竟然正经八百的发出了帖子。西大街桐溪隔边的丘记理家店院子,张灯结彩,一片喜气。

丘记理发店在一年前还叫做老丘剃头铺子,因为女儿嫁给谭少将,不仅家门大旺,而且生意兴隆,改了门牌,还把之前剃头铺子后面的一家民房买了下来,做成了前店后家的格局。

陪着粟司令大人,莫敌第一次走到西大街这个平民聚集区。西大街在桐城,可谓最方便的一区。龙眠河流过桐城城北,明洪武年间,桐城人在上游撮沙堆堰,引水入城,称之为“桐溪塥”。自明到今六百年,桐溪水从北而进,由西而出,静静的伴陪着桐城人成长壮大,或者张廷玉曾在溪边读史,或者方苞也曾在溪边洗笔。在桐溪上,架了大大小小许多的桥,俨然有江南水乡的韵味,丘家理理发店在就座落在西大街与桐溪水交汇的乐水桥头。

站在桥头,粟廷勋颇为感怀,对莫敌说,桐城其型如龟,城外有龙眠河,灵龟有水养,已是不朽之局。偏是当年筑城时,讲究精益求精,从上游截水,引入城中,还一分为二,一水从北拱门东侧经署衙前,西折流经柴巷口、操江巷,又蜿蜒出西成门,为桐溪塥;一水潆回,在儒学前转了个弯,还把文庙的泮池变成了有来有去的活水,然后向南薰门外汩汩流去,为洙泗水。有了这两条不竭的清流,便将桐城风水之局一改再改,洪武至今,桐城一地,人才辈出,可谓得水之力。

莫敌笑着说:“司令高见,只是桐城这八卦乌龟城一拆,风水全破,桐城只怕难以再复旧日盛名。”

粟廷勋摇摇头,说:“此一事彼一时,万幸莫过于一劫,或者劫数历尽,又呈旺像也未可知。”

莫敌抚了抚因为时代久远,被人摸得光滑的桥头栏杆,说:“司令此言,倒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首诗:奔霆飞焰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呵呵呵呵。”身后传来一阵笑声,只听谭何易说道:“两位到了门口不入,反在这古桥边怀古伤秋,看不出莫天纵英雄如此竟然有了书生情怀。”

粟廷勋转过身子,对谭何易说:“进了家门,便是大肉大酒,不如先看看这桐乡风情,就当大俗之前的大雅了。”

谭何易说:“我是此地女婿,算是已入局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难识庐山真面目。怎么样,粟长官对桐城品评如何?可能看出桐城之三味。”

粟廷勋摇摇头,说:“龟型已去,有水又如何,不过是条普通的小沟,与万万千千的小沟并无二致。只怕再过二三十年,当年的文气消耗怠尽,只剩一条臭水阴沟。”

“呵呵呵呵。”三人大笑,因为拆掉城墙,孟侠镇里人口倍增。当年桐溪塥流经之地,是桐城高门甲弟聚居之区,如今已是寻常人家,以风水观照为用的桐溪水也成了淘洗排洿之类的生活实用。这两年,因为溪水污染,更是失去了淘洗之用,仅作为排洿之责。

在谭何易的引导下,沿着桐溪隔边的青石巷道,走了二十来步,便转进了一道侧门。门里是宽畅的院落,院落里,一棵巨大的樟树冠盖如云,将院子大部盖得严严实实。谭何易告诉二位,之前丘家只有前半部,后半部属于别人,把后半部也买下后,修整了桐溪隔边的便道,方便四邻人家出行,更沿着桐溪隔便道边修了一道围墙,围出了一个院子,也把大樟树围到了院子之中。

院子里,摆了七八个八仙桌,看来这里是三朝宴的主场。正中堂屋,摆了一桌正席,在谭何易的恭请下,粟廷勋当仁不让的坐上了正席的主宾位。不多久,桐城县党部、政府一干人也被引到了这里,又是一阵寒喧。

酒过三巡,谭夫人丘云英抱着襁褓走出来见礼,年轻少妇才为母亲,略胖了一些,更显得一脸的慈祥兼爱。桐城县长魏际青很是粗鲁,从年轻母亲手里接过襁褓,操在手里,伸向同桌的其他人,说:“各位长辈,该掏见面礼了,这可是我桐城的娃娃,是桐城的希望与未来,各位不得敷衍了事。”

看到魏际青大起大落的动作,谭夫人丘云英虽然揪心,可还是一脸的轻松,满面的笑容。倒是陪在谭夫人身边的一个年轻姑娘显得比年轻的母亲还要紧张,不时的向魏县长抱着的襁褓下伸手,担心孩子会不小心被魏县长弄掉下来。

同桌的大老爷们欢笑着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礼物,蒋洪禧给的是礼品,一把银质的长命锁。也有人直接掏钱,代表就是粟廷勋,这家伙直接掏出一个红色的荷包,放在襁褓之上,听到里面传出的金属碰撞声,都知道是光洋,看着重重的一袋,估计数量不少于十枚。莫敌本来准备了礼物,一顶一圈银佛的帽子,结果被粟廷勋否决,要求两人一样,直接给钱,只好也弄了一个与粟廷勋一样的荷包,装进了十块袁大头。

接完各人的见面礼后,魏际青把孩子还给丘云英,把见面礼集中起来交给跟在丘云英旁边的姑娘,说:“不错,你们这伙,表现不错,银子成色足,荷包也够重,算是给面子。”

说完,让丘云英抱着孩子离开,自己大马金刀坐了下来。

莫敌伸手挡着丘云英,笑着说:“嫂子且莫急,还有人没有给见面礼呢。”

“谁?谁没有给见面礼?”魏际青问。

在座者团团一对视,不约而同大笑出声。

魏际青这才知道,是自己尽忙着收别人的见面礼,却忘记了自己的,嘿嘿笑着说:“你们这些家伙,也不提醒一声,想看我的笑话呢!”

“没有。”莫敌当即否认说:“你是县长,桐城的父母官,这个地方你最大。我还以为本地风俗是为人父母不用给见面礼,作为父母官也可以等同对待。”

粟廷勋也笑着起哄道:“看看桐城父母官给小丫头什么见面礼,必须要重礼,否则父母官不称职。”

满桌上下,都要魏县长大人展示大礼。魏际青准备了见面礼,却不大,红着脸说:“见面礼是给小娃娃的,不是给你们的,为什么要给你们看。你们谁想看,加紧着,赶忙着生一个,就知道我的见面礼是什么了。”

走到谭夫人面前,掀开襁褓的一角,放了一个物件进去,再把襁褓盖好,回到座位坐好,说:“你们这些家伙,一点面子也不给,让我下不来台。我是忙中忘记,又不是成心不给。”

“我们可不知道你是贵人多忘事,还是成心不给。大凡有钱人,给封包都是比较节省的。”莫敌笑着说:“我来到桐城,听了一个笑话,说,别的县老爷是天高三尺,桐城县太爷可是天高三丈。”

“哈哈哈哈。”粟廷勋大笑,说:“挖地三尺已是巨贪,挖地三丈那可只有掘清东陵清裕陵的孙殿英可以比较。”

“胡说。”魏际青急了,说:“说我天高三丈是因为拆了这座八卦城,之前站在东作门楼子上天近三丈,如今拆了东作门,站在东作门遗址,比过去矮了三丈,自然天也高了三丈。”

桐城拆城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从民国二十七年开始叫拆,一直因为保城党的干扰不能拆掉,以姚思慎等人为代表的保城派上下呼吁,千年之城不可毁,以至于前任县长罗成均因拆城不力惨遭罢免。现任县长魏际青上台后,痛下决心,拆除城墙。组织桐城县拆除城垣委员会,想到一个既“利民”又利工的策略,允许砖材石料等物料悉归民夫所有。于是全城青壮妇孺,争先借以渔利,不到一个月功夫,砖材四散,“大功”告竣。连城墙根的石基,也开辟为路,称之为东、西环城马路。到底是功是过,各有说法,真正的评说,只能交由时间。

这时,陪着夫人走了一圈的谭何易把夫人送到房间后,走了过来,拍了拍莫敌的肩膀,说:“天纵你陪我来一下。”

莫敌连忙站起身,随谭何易走了出去。穿过了两道门,又走过了一道回廊。谭何易拉着莫敌走近一扇窗边,静静的站立。天已经黑了,窗户关得很严实,新糊着皮棉纸做成的窗户纸,看不见里面的景象,只能看到屋里摇曳的灯火,从窗纸里透出淡淡的黄光。

莫敌张嘴想问,谭何易竖着手指在嘴唇边嘘了一声,让莫敌不要说话,指了指窗里,再指了指耳朵。意思是让莫敌仔细听。

“云英姐,去收礼好好玩耶,那些大官,平时板板正正,真正到了面前,也好随和儿。你说的那个莫敌团长,就是刚才挡着你不让你走,挤兑魏县长的那个人吧?”一个嫩嫩的女声,声音很好听。桐城人说话,尾音丰富,独特的声调,抑扬顿挫,就如同黄梅戏的腔调,更象西大街幽深的小巷绵长曲折。

莫敌在桐城呆了几个月,对桐城话有一些了解,桐城话,起源于江西的赣语,600年前明朝朱元璋强行实行移民政策,大批江西九江一带的移民迁移到安庆一带。几百年来,桐城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历史人文的影响,形成既有赣语的底子,又有安庆怀宁语音相似的语言。既有安庆语言的共性,又有其独立性,方言中大多能够听懂,只是一些独特的用词,让外地人听起来一头雾水。

“是啊!”听得出,是谭夫人丘云英的声音,谭夫人为了迎合176师的生活环境,语调略有改变,听起来反而生硬了许多。

“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是之前的女声:“街面上传说莫处长出身行伍,为人草莽,还长相猥琐,真正一看,才知道,街面上尽是胡说耶!个子虽然不高,却不影响浑身的豪气,眉目虽然不秀,却掩不住外露的英气。他说的那个笑话,天高三尺的故事我知道,天高三丈可是今天才听说,把魏县长给挤兑得差点下不来台。”

“莫敌团长是你姐夫手下最能打仗的团长,也是最会打仗的团长,在西六县,在大别山区,二十三场大仗保持全胜战绩,潜山人称他为天下莫敌。”谭夫人说:“可惜五月份在巴洋河中了日本人的毒气弹,住了几个月的医院,也没有养好。才调到桐城警备司令部,一边工作,一边养病。”

“能养好吗?”好听的声音着急的问。

“能啊!只是时间长一些,这段时间,就不能冲锋陷阵了。”谭夫人回答:“你那么着急关心,是不是有什么想法?是不是看上了我们的抗日英雄,要不要姐姐帮你去说说。”

“云英姐,你乱说,我不理你了耶。”听到屋里的女声“耶耶”的尾音,莫敌差点笑出声来。

拉着谭何易离开窗户,莫敌问:“里面说话的女子,可是刚才陪嫂夫人抱着孩子一起走出的那位?”

谭何易点点头,问道:“观感如何?”

莫敌笑了:“好像还是个学生。”

“桐城女中,今年才毕业,十八岁,姓周,叫周世铭,是好人家的姑娘。家里就在我岳父家右邻开一间杂货铺子,家境虽然一般,却也衣食有余。父母健康,下有两个弟弟,均在桐城中学读书。我家你嫂子没有跟我成亲时,她们就是好姐妹,知根知底的。如果天纵有意,我跟你嫂子来保这个大媒。”谭何易说。

莫敌笑了笑,他回想起之前看到的那个小女子,很白静,很端庄,头上一条丝质的束发带,发带上绣了五色的滚边。因为魏际青的举动一脸的担忧一脸的着急,双手欲伸还缩欲缩还伸。一件青布短襟外衣,配一条黑色半截学生裙,哦,个子不矮!

难得她对自己并无太多的恶感,那就不妨一试!于是,莫敌郑重的向谭何易点点头,同意了他的大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