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三章 换防(四十八)

天纵莫敌 第十三章 换防(四十八)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三章 换防(四十八)

第一波媒婆看到的莫敌的形象是这样的,刚刚在护军营校场上活动回来的莫敌上身是一件布质浅色对襟唐装,下面是一条宽松的束口裤,再往下是一双黑面布底鞋。因为人长得瘦,衣服如道袍一般挂在身上,至于裤子,如果不走路,根本就看不出里面还有腿存在。

在立煌,莫敌向吴老中医学了一套吐纳之术和一套内家拳法。刚开始时,躺在床上练吐纳,有效缓解了上气不接下气,从此告别了憋生憋死的惨境。能够下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习练内家拳法,这一练不可收拾,基本上每天一早准时开练,一天不练全身难过,三天不练,难食难卧。也正是因为修习了吐纳之术和内家拳法,短气之症大为缓解,至于当年叔叔教的中平枪法,早就退居二线,很久没有再练。

媒婆们看到的莫敌,光辉形象是这样的:在护军营的林荫树下,站着一群胖胖瘦瘦的女人,或者低着头,或者绞着手绢,或者东张西望,其实,都目不转睛的看着从面前走过的莫敌。微风吹指着衣襟,裤管荡起阵阵涟漪,却没有丝毫仙风道骨之感,只觉得有点怪异,因为这种消瘦只有老吸大烟的人才会有,而吸大烟的人嗜睡,不爱运动,绝对不会穿上这么一身,更不会大清早的打拳。

“我的乖乖,这个莫上校,这小身膀,有八十斤吗?”一个腰圆乳丰的媒婆啧啧说:“抱在怀里,只怕跟个娃娃差不多。”

“嘻嘻。”旁边一个媒婆深有同感,附和笑道:“胖姐,这要是跟你睡,一晚上压你身上,你都不带喘的。”

另一个长得清秀苗条的媒婆补了一句:“别说压,就胖姐两只大冬瓜一夹,只怕小脑袋登时成面饼。”

媒婆们都乐了,笑得*之极,都是一些中老年妇女,脸皮厚,无顾虑,欲求不满,说起话来全是荦段子。

“你们别乱说。”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媒婆比较老成,不想纠缠这些无话的话题,说:“听说这位莫长官是五月里在巴洋河中了日本人的毒气弹,才瘦成这样的,过些日子养回来,就不会瘦得这么难看。”

“拉倒吧!”腰圆乳丰的媒婆说:“再养回来,还能长高不曾!这个头,只怕还没有我高,要是胖起来,不就成球了。”

大多数媒婆点头同意,有几个媒婆当即选择了走人,这个样子的上校,实在大出好色媒婆的意料,形像太差,拿不出手。剩下来三个媒婆,一个是腰圆乳丰那位,一个是年纪较大的那位,还有一位是个长得清秀苗条的。年纪较大的那位对长得清秀苗条的说:“你也走吧,你手里的人不适合莫长官的。”腰圆乳丰那位点点头表示同意,长得清秀苗条的手里的女性主要是从良的*,一般都是给农村娶不起妻的老汉和伤残士兵所准备,莫敌堂堂上校,怎么地也不会娶一个从良的*,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口味不重的人下不了手。

长得清秀苗条的不乐意了,说:“我手里也有一些清官人的,虽然在馆子里坐堂,可是卖艺不卖身。还有的姑娘虽然二十四五,可还是黄花闺女,这些人,是军官们喜欢的,难说这位莫长官能看上其中某位也说不定。”

年纪较大的那位摇摇头,说:“那些军官是选妾,莫长官是选正妻,门第太差的都不会选,更何况是出身馆子里。”

长得清秀苗条的点点头,说:“只管看看吧,缘来缘去,谁也挡不住。”

腰圆乳丰那位说:“我们都看到了男方,姐儿三个议一议,女方那一家的比较适合,不适合的就不要硬上了。”

年纪较大的那位说:“我是给本地的孙家小姐保媒,孙家你们知道的,桐城中学孙校长孙闻园,是孙家小姐的叔祖。孙小姐今年二十一岁,桐城女中毕业,知书达礼,为人和气。至于长像如何,你们应该都见过。”

两位一齐点头,孙家小姐样貌虽然说不上特别标青,但也胜在大方端庄,只是眼光比较高,对桐城的诸家公子一概不屑一顾,一门心思要找一个各方面能与自己相配的如意郎君。莫敌三十岁,堂堂上校,武能杀倭,文能提辞,如果只是耳闻,实为孙小姐良配,只是一见面就大打折扣。年纪较大的那位明显信心不足,在她看来,对婚姻充满烂漫憧憬的孙小姐绝对不会对贼眉鼠眼的莫敌感兴趣,那怕对方才高八斗,力能撼鼎,也不会例外。只能把见到的回去告诉孙小姐,看看孙小姐的意见再说。

腰圆乳丰那位相看的女家是一位胡姓的商户之女,颇有家财,长得如花似玉,更是把自己一家商店打点得清清爽爽。只是因为太过挑剔,拖到二十三岁还没有嫁出去。

“胡家妞子只怕看不起这位莫长官。”长得清秀苗条的媒婆判断说:“胡家不差钱,也不用借军队的势,五年前,江防军就有一个团长来求婚,被胡家妞子拒绝,这个也只是团长而已,胡家妞子不会兜兜转转五年,又转了回去。何况我听说,那个江防军的团长可是一表人才,不是面前这个可以比较。”

腰圆乳丰那位叹了一口气,也摇摇头,对长得清秀苗条的媒婆说:“我知道你相看的那个,是逍遥楼的孙小眉,前个月听说自赎了身子,成了良民,还在西大街铜锣巷买了个小院子,如今教人学琴为生。孙小眉弹得一手好琵琶,还拉得一手好胡琴,在桐城小有名气,人也长得不差,只是出身太低,只怕入不了莫长官的眼。”

长得清秀苗条的媒婆笑着说:“你们二位相看的女子,眼高于顶,你们最好先回去把莫长官的实际情况如实说明,如果女子有意,你们再来提媒。不然,冒冒然见了男方,却出现女子不愿意,到时,当兵的打上门去,可不是好玩的。”

年纪较大的那位和腰圆乳丰那位一齐点头,决定不再去见莫敌。长得清秀苗条的媒婆有点小得意,来了一群,最后只剩自己一个,成功率大了许多。不管怎么样,别人已经没有机会得到这笔谢媒钱,自己却还有机会。

正想与其他两位挥手告别,走向军营,年纪较大的那位拉着她,老成执重的告诫说:“你也多加小心,孙小眉人好命不好,如果莫长官认为你的大媒,是有意羞辱于他,就麻烦了。这些丘八可是有枪的,一枪打爆你的头,让你再说不了媒。”

长得清秀苗条的媒婆吓得一脸青紫,确实如此,老丘八有些真的惹不起,他们是不讲道理的,一不高兴,随手一枪,不说钱得不到,命能不能保住还难说。停下脚步,一转身,跟着另外两个出了护军营。

热热闹闹而来,清清静静而去,莫敌还没有知道情况,一场声势浩大的相看就宣告结束。当天起,孟侠镇便传出了一个消息,护军营的莫长校不是钻石王老五,是伤残丑怪王老五,古有三寸丁谷树皮,今有四两肉瘦莫敌,一时间,谁也不愿意再来护军营相亲。

桐城的不来,庐江的来。

凌前锋果然没有食言,竟然弄了一辆专车从庐江开来。车子经过装修改造,车顶上支了大车棚,车厢里固定了几个大沙发,拉了六七个人来到孟侠镇。其中有媒婆,有女方亲友团,当然,少不了相看的主角,一个芳龄二十的小姑娘。车子从紫来桥过了龙眠河后,沿河而下,从南边的南熏门残址进了城内,左边一转便进了护军营。

因为没有提前联系,莫敌不在军营,值班人员把车子放进护军营后,才满孟侠镇去寻找莫长官。庐江来的人也不闲着,亲友团四个人,走出护军营,开始满城打听这位莫长官的风评,是否与庐江的凌县长所说有差别。凌前锋说的天上少有人间绝无,不知道是否属实。

结果,悲剧了!孟侠镇人对莫敌打仗杀倭那是异口同声的赞,对于莫敌的书法文才也是毫无二话的赞。然而,别的说起来就不太动听了,一是身材矮小形象不佳,二是行伍出身文凭不高,三是断眉暴牙面带凶像,四是脸色惨白精疲气弱。

桐城县县党部主任蒋洪禧知道庐江来人在护军营扑了个空,连忙派出人员把庐江客人接到县府,妥当接待。交待接待的人,一定要阻止这件事,绝对不能让莫敌娶个庐江姑娘成为庐江姑爷。手下人知道老蒋的想法,把莫敌留下桐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给桐城的保卫工作加上了重重的一个砝码,如果莫敌成了庐江姑爷,那这份安全也将带去庐江。于是,在不经意间,各种对莫敌不利的消息,传给了庐江来的客人。

莫敌并不知道有客自远方来,此时的他,正自处于北大街的讲学园里,与三百年前的时空在进行交流。一条僻静的巷子,从古朴的北大街折出,与五显巷接壤。前有庄重典雅的文庙,后有潺潺东去的龙眠河,西邻左忠毅公祠,东边不远是闻名遐迩的寺巷,可谓一方风水宝地。穿过朝巷道洞开的院门,便是过去桐川会馆的学堂,走过几级台阶,迎面一道回廊,回廊里几方立柱,油漆斑驳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中间是青砖铺就的天井,厚厚的苔藓尽覆其上。讲学园的房间光线很暗,即使白天,也须将所有的门窗打开,才可看到些许的光亮。便是这样的所在,曾经是一所古朴典雅的学堂,在这座高墙深锁的院内,传出琅琅的书声,回响在古朴的深巷。发出读书声的,有方苞、有姚鼐、有刘大魁、方以智,也有张廷玉、左光斗……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

抚摸着字迹渐浅的石碑,猜测着早已斑驳的字间,莫敌感觉到与古园一样的疲惫与饱经风霜,先贤夫如何,雨打风吹去,至于自己的前途与命运,在这历史的沧桑中,浪花也不起一朵。

回到护军营,庐江的相亲团早已归去,知道是相亲不成,莫敌也不当回事,让机要员发一份电报给凌前锋,谢谢盛情,天纵有失厚望,告罪。早有蒋洪禧的人等在护军营,只说是蒋主任在观音阁设宴,与莫长官畅饮为乐,还请了铜锣巷的孙大家奏琴助兴。

莫敌呵呵一笑,随来人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