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三章 换防(四十五)

天纵莫敌 第十三章 换防(四十五)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三章 换防(四十五)

这个地方我来过!莫敌笑着问周孟雄,不是带我去住的地方吗?周兄怎么把我带你的老巢里来了!这个地方,位于桐城八卦城的西南休门,这个门不吉利,所以从建城开始就一直没有开门,而是弄成一个城门的样子而已。紧贴城门里的是桐城的护军营房,兵为凶器,安置在休门比较合适。桐城城墙拆除后,这个老护军营房才显露出来,成了桐城的驻军所在地,当年刘镇华任安徽省主席,刘茂恩的十五军某部就驻扎在这里。抗战暴发后,四十八军移驻安庆,最先在桐城屯兵的是覃振元,团部就安置在这里。周孟雄接手528团团长后,把部队一分为三,这里只留了团部和李德华营,另外两个营,庞次南营在吕亭,龙应云营在新渡。上次莫敌在桐城逗留了一个来月,这个地方来过不少。

“嘿嘿,从现在开始,这个地方就不再是我的老巢,是莫兄弟你的据点。”周孟雄笑着说:“接到军部通知,我第一时间把这里腾出来,用作桐庐无警备司令部,我528团带一营迁往孔城。”

“鹊巢鸠占,这怎么好意思。”莫敌知道这个地方够宽畅,够方便,是用作警备司令部的好地方,不过平白占了528团的团部,有点汗颜。

“有什么办法?”周孟雄摇摇头。

“官大一级压死人。”一边的县长魏际青不无嘲弄的说:“一份电报一句话,由我们安排桐庐无警备司令部相关事宜,莫处长你是明眼人,你说说,整个桐城,除了这个地方,还有哪里合适做警备司令部,我倒是愿意把县衙门让出来,可也不够大是不?”

听出了魏际青的不舒服,周孟雄打着圆场说:“我也想搬出去。没有桐庐无警备司令部,在桐城这一亩三分地,军是我,政是老魏,大家互相配合,互相协作,有酒大家喝,有财大家发。有了这个警备司令部之后,这个平衡可就打破了。不怕说句不好听的,将来桐城八卦城里有了一员中将军,我小小上校,同处一座城里,晨昏定省可少不了,就算不累也麻烦,不如搬出去,十天半个月不见一次,干净。”

“你干净了,我可就麻烦了!”魏县长说:“大凡县里的警备司令部,级别不高,司令大多是中校,最多也是上校,在县长面前,不说低半格,起码平地平坐。比如莫仲庆中校,调到定远任警备司令部司令兼任民团团长,这就比较合适。桐城这下好了,直接来一个地区级的警备司令部,坐阵的还是位中将,还让不让人活。”

莫敌大笑,的确如此。问周孟雄,莫仲庆调走后,调谁过来任团副,周孟雄告诉莫敌,是138师之前的野补团团长颜俊隆,现在孔城团部,你认识他吗?莫敌点点头,说都是野补团团长,认识的。周孟城摇着头说,打而优则仕,颜团副出任团副一职,是有下降之嫌的,同是野补团团长,一个升为军参谋处长,一个降为团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莫敌摇摇头,说,参谋处长是虚职,明升暗降,从野补团调到主力团,即使是团副,也算明降实升。周孟雄哈哈大笑,说让莫敌过几天去孔城,把这话再说一遍给颜俊隆听,看看颜俊隆会不会吐血。

护军营房平来就不小,加上这些年覃振元和周孟雄不段完善,不用作任何改造,就是标准的警备司令部。莫敌让孙诚带人去做了一块招牌,挂在护军营大门口,警备司令部就算正式成立,至于开展工作,那得等到司令粟廷勋大人驾到才行。至于粟大人什么时候才能移驾桐城,莫敌不知道。

二十人的小卫队,莫敌留了十个人在警备司令部里,诺大的军营里空空荡荡,几若无人,军营中的几棵大红豆杉,巨大的冠盖下,悄然静肃,显出一副与军营不相符的宁静。孙诚带着另外几人,开始利用自己的六轮卡车创收,他们的优势是西六县的人脉,枞阳的刘仁开,高河埠的刘进,庐江的覃振元,潜江的韦介伯,谁都不会对自己这辆九四式六轮卡车说个不字,于是,迅速成为孟侠镇排名第一的押镖车队。很快,以孙诚的六*卡为龙头的车队,就成了西六县的交通安全标志。方向盘一转,黄金万两,日子过得充实而畅快。

留在警备司令部的人,主角是机要员,每天接收来自各地的电报,汇集成资料交给莫敌,莫敌兴趣来了,就看一看,没有兴趣就扔在一边。每天在营房里散步,倒也休闲。军营的西角,有几块石碑,记载着当年太平军在桐城屠城的经过,记录者是桐城练首胡潜甫,碑曰:咸丰三年十月,安庆贼窜桐,当闻警,整队会马三俊,御于南河,探贼聚蒋家山,施放枪炮药炽,勇弃械东奔。练勇力单,初见贼百人接战,及大股云集,黄旗蔽天败绩,城旋陷。贼开刀残杀,比户搜洗,先则逢人则刃,后则牵至城头劈死。计老少妇孺死者三千五百人,斯二百年之大劫也!对来自于广西的这支部队,当地人字里行间充满了恨意。

咸丰三年至今,整整九十年过去。桐城县城,周六里,门六,西北负山,东南瞰河的八卦城已经荡然无存,胡以晃在南城与桐城练勇大战,占领了这座护军营就算是拿下了桐城。民国后,这个地方换了个名字叫孟侠镇,建造典雅,曲折回旋,有“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之称。上次在桐城没有逛尽兴的,这回再慢慢逛来。

九月份开始的长沙大战,莫敌的兴趣倒也显得浓厚。

九月八日下午,机要员给莫敌送来一份电报,莫敌一看,乐了,是刘敬之。这家伙,现在是第八军情报处少将处长,跟随部队在宜昌一带。这是他发给莫敌的一封个人电报,采用的密码是衡山游干班几个人内部使用的那一套。莫敌一看,内容是讨论大云山作战情况分析,大云山居然成了日军主力第六师团的重点打击点,驻守大云山的梁采林打得异常辛苦,死伤满营,认为虽然有20军的支持,但是,面对强大的敌人,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有了想临阵脱逃的想法,打电报向刘敬之问计。

刘敬之很光棍,立即转发给莫敌,与莫敌探讨。

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事若关已,不能不理。打开尘封的湘北地图,找到了大云山,仔细看了一遍,笑了,这个地方,不具备什么进攻价值,日军派出第六师团进攻,目的绝对不在此处,而是要打掉这个地方的有生力量。日军本次进攻的目的很明显,打下长沙,占领株州,打通株州经萍乡到南昌的铁路。要达成目的,首先要铲除沿途的中**队,第一波进攻就是第九战区的前沿阵地大云山,必须全部拿下大云山,不让大云山的中**队在进攻的日军全力冲过新墙河后,造成麻烦。

看明白了敌人的目的,莫敌让机要员用衡山内部密码把电报发出:全面收缩,示敌以弱,敌军自退。

不一会刘敬之回电,全面退缩有畏敌之嫌。

莫敌回电:第四军力拼第六师团,无胜算,加上二十军也无胜算,不如放第六师团南进,蚕食其身尾。

刘敬之回电:英明,果然莫敌!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也知道,仅凭大云山的四个师,不可能与锋头正盛的第六师团力拼。同时也发现,这次日军进攻长沙,与之前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战术完全不同,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较分散,可以各个击破,而这次,阿维南几采用的是钻头方式,将进攻部队并列部署于狭窄的正面,以期进行纵深突破。

刘敬之把他和莫敌的看法上报第八军军部,第八军军长郑洞国认为很有道理,上报第六战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认为,日军采用钻头战术,来势凶猛,可以让过钻头,攻击身尾,日军离开岳阳越远,钻头的力量就越差,只要坚持攻击,最后可战而胜之。向军政会参谋部提出,长沙作战,第九战区可利用新墙河、汩罗江、捞刀河、浏阳河之地利,采用分段阻截战术,逐段阻截,侧翼部队则可进行分段侧击,以消灭敌后续部队为主。在日军进入长沙株洲一线后,第三战区、第五战区、第六战区同时发力,对所在战区的日军进行猛烈打击以侧应长沙大战。此时大战,日军可谓尽调华中精锐,一旦日军主力被长沙牵制,其余各地便可获得战机。

总参谋长白崇禧得到陈诚的提议,认为完全可以通过这次长沙会战,一举融掉湘北一带的日军主力,不仅全部赞同陈诚的提议,还把第26军、第10军拨归第九战区指挥,又从第六战区调第79军、从第七战区调暂编第2军向第九战区增援。

看到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和支持,薛岳知道,接下来的湘北,将是一个巨大的熔炉,不仅要熔进去大量的日军,同时也会熔进我们的战士。中日之间,已经到了生死相较的关头,就看我们谁更舍得去死吧!

坐在桐城的莫敌,注意力也被遥远的长沙吸引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