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三章 换防(三十)

天纵莫敌 第十三章 换防(三十)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三章 换防(三十)

看到杨赞谟手里提着的礼物,莫敌不由自主的笑了,杨赞谟也有点不好意思,笑着说,借花献佛,礼轻情意重,然后解嘲大笑。杨赞谟的网兜里,分明装着的是莫敌在泥河缴获来的日军罐头,这批物资运回岳西后,很会办事的野补团后勤主任何得贵不仅送了一批给师部,还给深沟铺军部送了一批。五六月份,青黄不接,有一批青鱼罐头到来,喜得军部一班人胜过过年。

莫敌从床上坐起,下床,立正,敬礼。虽然身着病号服,礼却敬得一丝不苟,杨赞谟也不由自主的回了一个礼,然后一把握起莫敌的右手,问:“看起来好象不错,比之前孙诚说的强的不止一点。”莫敌笑着回答:“当时距离断气只差一丝,随时可能接不上气,现在气接上来了,算是度了一劫。”

杨赞谟上下打量着莫敌,说:“还是太瘦,比上一回去深沟铺瘦了不止一圈,看这眼睛大的,好象眼皮都不太够用了。”

“问题不大,肉能养回来。瘦点无所谓,只要能喘气就行。我这回,总算知道能够喘气是件多么幸福的事了!”莫敌笑着说:“参座这次来立煌,不会是专程来看我的吧!”

杨赞谟故弄玄虚的说:“你说呢?”

“我自觉自己没有这么大的面子。”莫敌说。

“那你猜我这次来立煌有何贵干?”杨赞谟笑了,莫敌的精明,他一向都是认可的。

“我估计与欧战有关,德国人进攻苏俄,国际局势为之一变,我想我们也会有所调整才是。”莫敌很轻松的说,他已经把问题想透,这种小问题,随口就能回答。

杨赞谟却吃了一惊,面前这位,到底是病号还是江湖百晓生,今天是六月二十七号,德国人进攻苏俄才进行了不到五天,国内的主流媒体报道也只是点到为止,具体的战争态势,非高级情报部门不能知晓,怎么这位竟然能先天下之知而知。这时,孙诚从门外走进来,向杨赞谟敬了个礼后,把手里的电报稿递给莫敌。莫敌接过来一看,轻松的说了一声,果然不出所料。顺手把电报交给杨赞谟。

杨赞谟接过来,看了一眼,大吃一惊,电报的内容是苏联的远东方面军出现异动,赤塔的司令部已经进入战备状态。这种情报是杨赞谟都无法知晓的,莫敌怎么可能率先获得。看得出杨赞谟的好奇,莫敌让孙诚把杨赞谟带到距离医院门口不远的一个出租屋里,这里,是莫敌卫队租住的一个小院,此时此刻的小院,却如同一个作战情报处一样,手摇发电机发着电,两台电报机,一台大功率的正不停的搜索着来自天空的电信号,无论是什么,只管先弄下来,然后开始破译。另一台功率略小的,正与第三战区情报处取得联系,之前的情报,就来自第三战区情报处刘敬之处长。莫敌卫队的收发报工作和密码破译是在衡山游干班时由刘处长一手传授,之后一直保持联系,情报也互通有无。

杨赞谟呆了,莫敌的卫队,一个由七人组成的机要班,竟然与三战区情报处有密切的关系,再一想,五战区的情报处长是唐如儒,莫敌要从唐如儒手里得到情报更是易于反掌。这才使得一个之前属于野补团的业余机构,工作效率竟然能赶超四十八军参谋部的机要处。杨赞谟是个智者,他的第一感觉是这回赚了,莫敌调入军部,莫敌的卫队也成为军部人员,这几个人一定能够成为四十八军参谋部机要室的主要骨干。至于莫敌愿不愿意放人,这个好办,只要给这些人每人一个中尉军衔,莫敌也不可能挡住手下升官的道路,而且凭莫敌的为人,极重视手下的前途,明知是吃亏,也会甘之如饴。

孙诚知道,莫敌既然愿意让自己带杨赞谟来这个小机要室,说明他已经决定把这个小机要班上交给军部,于是把自己的卫队二十一人,一一介绍给杨赞谟,还把各人的特长略作介绍。杨赞谟这才真正知道,自己捡到宝了,机要班七个人,三个负责发电机,一人主发报,一个副发报,还有两个居然是专业译电。两台电报机,小一点功率的是卫队自带,大功率的则是靳同轩从民政厅借来。警卫班十人,班长由孙诚兼任,下面三个小组,仅从武器配备就可知道,这三个小组的威力不可小看,一人一挺青岛铁工厂生产的伯格曼*,这种*也有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叫花机关枪,是德国1928年定型的警用制式武器,学名MP28*。在中国,仿制这款*的厂家很多,上海、南京、巩县、汉阳以及广东、山东等各地的兵工厂均有仿制,其中以青岛铁工厂的仿制质量最好,不仅仅是因为当年德国人在青岛打下了深厚的工业基础,更重要的是它不是简单的仿制,而是在德国原装的基地上还进行了技改,使得这款*更适合中国的战争市场。中国大多厂家所仿制的伯格曼*跟德国原厂所生产的MP28*一样,弹匣插入口为横向插槽,方便抱着枪射击,而只有青岛铁工厂生产的与众不同,*的弹匣插入口在枪身下部,操作和持枪以及负枪行军的便利性均有大大提高。莫敌之所以选择国产的伯格曼*而不是日军的百式*,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国产伯格曼*采用7.63毫米口径毛瑟手枪弹,这种子弹,莫敌部队的需求量和配置量向来很大,所有的毛瑟M712都采用这种子弹。在中国,伯格曼*属于高级枪械,无法大量装备在一般部队的士兵身上,而是选择性的装备在较精锐的突击队或近卫队中,莫敌卫队采用这款武器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此外,莫敌卫队还有四人,一位厨师,一位医生,还有两位是马夫,都属于技术人员。这种搭配,杨赞谟承认,精练得不能再精练了,他决定回去后,不仅给自己弄这么一个卫队,还给军长,副军长一人配上一个,相当的拉风。

回到病房,杨赞谟不再废话,直截了当的说:“天纵,我这次来立煌,是参加集团军会议,讨论苏德战争暴发后中国战场的未来走势。四十八军苏军座,程副座也到了,明天,138师师长李本一、176师师长谭何易、173师师长粟廷勋也会赶到。第七军、第八十四军的军长副军长参谋长和各师师长也会在明天天黑前赶到。我想,你能不能抱病列席一下会议,刚才你对战争的预见,可是让我眼界大开。”

听说李本一谭何易等人会到,莫敌很是高兴,再听说八十四军副军长张光玮也会到,这份喜悦立即上升了不止一个层次。宜枣之战结束后不久,军委撤消了十一集团军的编制,刘和鼎的三十九军归了冯治安的三十三集团军,莫树杰的八十四军则归了李品仙的二十一集团军,年初,凌压西副军长调广西,任邕龙师管区司令,174师师长张光玮顶了上去,正式就任副军长。八十四军本来下辖173、174、189三个师,现在173师调到四十八军,手下只剩下两个师。

欣喜过后,莫敌还是很认真的考虑了一会,才对杨赞谟说,会议就不列席了,至于对欧战的一些看法,已经形成文字,上交四十八军军部,是否采纳,由军部诸位长官定夺。

杨赞谟接过莫敌的文稿,很认真的看了看,对莫敌说,这份文稿还真不能直接递上去,最好的方法是先与苏军长和程军副以及李谭粟三位师长内部讨论,然后在开会时,对会议进行引导,让会议转移到莫敌所提出的意见上来。莫敌大点其头,杨赞谟的考虑是对的,如果冒冒然把自己的报告交上去,直接成为众矢之敌还是小事,一旦出现引导错误,那才是真正的麻烦,甚至会影响明年自己的补训和之后的陆大深造。四十八军目前是二十一集团军实力最大的军级单位,说话也自然有相应的威力,通过引导,让所有人参与,一致讨论形成最后的决议,即使与事态的实际发展有所出入,也不能追究个人的责任。

姜还是老的辣,莫敌又学会了一招。

在莫敌的盼望中,李本一到了病房,一见面,就把莫敌紧紧的抱在了怀里:“兄弟,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莫敌挣脱李本一的手臂,笑着说:“见得着,一辈子还很长,我怕你会见得烦。”

“不烦不烦。”李本一也笑了,说:“你中毒的消息传来之时,我那边的战斗还没有停止,我当时就怒了,让韦介伯和赵学良全线压上,迫击炮、手炮不惜成本炸,誓把沈席麟和宫田小鬼子留在巴洋河边。全师上下,喊着为莫团长报仇的口号,与日伪军血战,特别是赵学良那个小子,张飞再世一般,一把大砍刀,几进几出。作战结束后,我赶往三河,你已经被送走,我向给你治伤的大夫问你的情况,他们都摇头说无能为力,直接怀疑你能不能活着到达立煌。我当时就乱了方寸,还好龚庆元沉得住气,收拾残局,带着全师回到了舒城。第三天,接到你顺利到达立煌的消息,我才放下心,你小子,属猫的,有九条命。”

李本一送来的礼品比较不错,因为缴获了宫田步兵大队的一些物资。合肥日军士兵的伙食不错,每天的定量是精米660克(约等于13两)、精麦210克(约等于4两)、鲜肉210克、蔬菜600克、泽庵60克、酱油0.08升、味增75克、盐5克、砂糖20克、茶叶3克、清酒0。李本一这次带给莫敌的是差不多十斤白糖和一斤茶叶,这算是重礼。

相对而言,晚一点到来的谭何易就孤寒得多,这家伙,居然给莫敌弄来了差不多二十斤的岳西封缸酒,还美其名曰,以后不能吸烟了,酒就应该多喝一些,作为男人,酒色财气总要有一样才行。莫敌再三确认才知道,谭何易口中酒色财气的气,居然是香烟。

173师师长粟廷勋只是礼节性的来看望了一下,莫敌不再是176师野补团团长,调到四十八军军部任参谋处主任,严格来说,算是军部职员。所谓县官不如现管,173师调入四十八军,将来抬头不见低头见,山水有相逢,不如做点感情投资。莫敌对粟廷勋很客气,这位五十岁的灵川人广西陆军速成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毕业,是绝对的老前辈。

在医院的熄灯号吹响前五分钟,张光玮终于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