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三章 换防(二十五)

天纵莫敌 第十三章 换防(二十五)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三章 换防(二十五)

走出不远,莫敌看到几条渔船停在岸边,上游突然出现的战斗,把渔民们吓得不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渔船停泊在南岸,今天暂停一天。可是,有人不想让他们休息,这个人就是莫敌。赵胜安把渔民带到莫敌面前,莫敌告诉他们,做两件事,一是买下他们所有的渔网,价格随他们开,第二是把钟良三营和刘五魁的重火力连运送到江北,算是征用船只,不给钱。莫敌的态度明显不是跟对方商量,阴得出水的表情也让渔民们不敢出声,生怕得罪了面前这个瘦小的军官。渔民们知道,所谓的商量,只是给自己一个面子,真要拒绝,别人手里的是枪不是烧火棍。至于鱼网,能换回钱那是最好,反正东洋的人造丝也不太贵,就是织网有点费时。尝试着给鱼网开了个高价,没想到莫敌竟然一口答应,渔民乐了。

在老龙坝,江北江南两道火力夹角,静等巢县来的援军舰队。

赵胜安在布网,当他告诉渔民,买他们的网是准备用来缠住日本舰队的推进螺旋桨时,渔民们乐了,告诉赵胜安,想缠日本人的小炮艇太简单,把渔网的一头绑上沉江坠石,另一头则扎上竹子浮筒,渔网就在江里树了起来,小火轮一过,水流一搅,十有**会把漂在水面的渔网给带进去。小火轮的螺旋桨是精钢打造,转动速度不慢,一两张鱼网缠不住,三下两下就能搅得稀碎。但是绑在鱼网另一头的沉江坠石是克星,渔网被螺旋桨飞快的拉起,沉江坠石也会随之拉起,最后会以高速砸向精钢打成的叶轮,叶轮的叶片并不厚,很脆,顶不住沉江坠石。渔民告诉赵胜安,当年江北纵队在庐江时,经常用这一招,高敬亭将军还去打铁铺定制了一些铁锁,专门对付巢湖上的火轮,一打一个准。

不到一百五十米的河面,主航道就是中间的五十米,一字排开十一张大大小小的网,只等舰队入网。

欧阳锦在修工事,他知道,这次对手不好对付,江船上的火炮他是见识过的,远胜日军的坦克。日军坦克上最大的火炮也不过是70毫米口径,江船上的火炮,大多在100毫米口径之上。修工事的材料就地取材,一是木头,一是沙袋,先在地上挖下半米,再从不远处砍下木头,堆在面前,最后是用沙袋在工事前面加固。靳同轩告诉战士们,火轮上的炮在这么近的距离内只能直射,不能形成弧线,因此不可能把炮弹吊进我们的战壕,因此,只需要把正面的防御加强就足够。刘五魁连去了北岸,靳同轩把欧阳锦一营钟鼎鼐二营和赵胜安突击连的拐把子集中起来,放置在第一防线,由张重山指挥。与拐把子互为配合的,是四十五具手炮,黄英毅率领他们在新河口执行任务后,好不容易赶上大部队,还没有歇一口气,立即被授予新的重任。上次在泥河,缴获的手炮够多,九一式*也够多,因此在这次作战中,他们一直扮演出主力中的主力角色。

有人说,掷弹筒是日军的一大战争创举,是日本人对于战争的最大奉献。它来自于迫击炮,却把迫击炮极致化。迫击炮是一种老式武器,公元1342年。西班牙军队围攻阿拉伯人所盘踞的阿里赫基拉斯城,阿拉伯人在城垛上支起一根根短角筒,筒口高高翘起朝向城外。从筒口放入一包*,再放进一个铁球,点燃药捻后射向城外的西班牙士兵。这种被称为 “摩得发”的原始火炮可以说是现代迫击炮的雏形。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迫击炮可谓大行其道,却没有脱出原始火炮的影子,直到1927年,法国研制的斯托克斯─勃朗特 81mm迫击炮采用了缓冲器,克服了炮身与炮架刚性连接的缺点,才让迫击炮基本具备了现代武器的特点,结构更加完善。

大正十年,公元1921年,日军推出了一款口径50毫米,重量只有2.6公斤的超轻型迫击炮,一面世就成为爆款。公元1929年,**式掷弹筒的问世,五百米的有效射程,更让掷弹筒成了取代迫击炮成为步兵第一配合火炮。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掷弹筒成了正面战场的恶魔,无数的战士丧生在掷弹筒的弹片中。

受岗田教官的影响,莫敌对掷弹筒的重视,远胜其他武器,在他的野补团里,除了刘五魁连有一个专业的手炮排,还在三个主力营各连成立一个手炮班,一旦集中起来,就是一支拥有四十五具掷弹筒的强大部队。

为了防止日军逃窜,欧阳锦一营在上游扼守,钟鼎鼐在下游封口。靳同轩告诉负责江北作战的钟良,如果日军运兵船不向江北停靠,就不要轻举妄动,一旦日军为了躲避来自江南的火力而选择在江边停靠,就趁日军下船混乱,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把增援的日军步兵最大限度的留在这里。钟良知道,之所以把刘五魁的拐把子排我马克沁排调到江北,目的就是集中火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吃掉最多的敌人。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等。

并没有让莫敌等多久,日军的配合非常到位,不到二十分钟,东边湖口已经看到火轮顶上冒出的黑烟。四艘火轮鱼贯而入,打头的是一艘炮艇,中间是两艘运兵火轮,最后面是一艘炮艇殿后。舰队的速度不慢,看来,宫田大队发生激战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舰队,他们的出现至关重要,时间也非常紧迫,早要一分钟可以全盘得胜,迟到一分钟可能全盘皆输。

舰队没有想到,他们到不了目的地,老龙坝是他们的最后一站。

江上出现的情况让莫敌乐了,当先一艘炮艇突然头顶上冒出一阵浓烟,发动机的声音也突然响了许多,然而速度却慢了下来,驾驶炮艇的军士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使劲的推了推油门,发动机的声音又一次狂吼起来,船顶的黑烟也直喷天空,然而,船只却自顾自的停了下来。

紧跟在炮艇后面的运兵船明显降低了速度,但是水面上的船只是没有紧急刹车一说的,只能通过螺旋桨反转来降低速度,不管是正转还是反转,螺旋桨都是在不停的转,就在这反转之下,一张鱼网被吸了进去。

这一次,水底传出了一声巨大的响声,螺旋桨的叶片折断了,运兵船直接在江面上横了过来。

第三艘运兵船停不下,照着打横的运兵船腹部撞了过去。

最后一艘炮艇还没有搞明白发生了什么,江南岸拐把子机枪雨点般朝舰艇上泼去。

这一次手炮并没有打出速度,而是打出了精度,落弹点尽量放在船只甲板上,运兵船上范围有限,人数不少,爆炸效果不错。一颗九一式*落在第二艘船的驾驶楼上,木头材质的驾驶楼被点燃,不一会,船上就燃起熊熊大火。

眼看情况不对,第三艘运兵船倒退了一点,把船头一摆,往江北岸靠去。江北水浅,运兵船不敢太过于靠边,把两条小艇放到水里作为支点,架上桥板,一条简易栈桥就算是搭好,船上的士兵有条不紊的走上栈桥,在江北岸集结。

两艘炮艇总算从袭击中回过神来,主炮开始对江南岸的机枪阵地进行轰击。大口径火炮的威力不凡,立即给机枪阵地造成极大的麻烦。

日军的反应能力非常不错,让远处观光的莫敌也不得不点头称赞,冒着浓烟的运兵船,并没有混乱,而是迅速进入作战状态,有人在灭火,有人在检修,而所有的机枪都集中在甲板面对江南的一侧,吐出了火舌。一时间,竟把张重山的机枪阵地给生生压制住。只有黄英毅还在不懈的把九一式*扔上船,一批批收割着日军的生命。

江南受阻,江北出手。

五百多日军在河滩上,屎黄色的一大堆。随着最后一名士兵走下栈桥,运兵船上的人员收回桥板,撤回小艇,河滩与运兵船立即成了两个独立的系统。钟良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骚动,大叫了一声:“弟兄们,动手。”率先一枪打出。

六挺马克沁立即暴发出怒吼。

突如其来的枪声,把江上的所有人的注意力从江南转向江北。

日军素质的确不一般,遇到强大袭击的登陆部队就地隐蔽,开枪还击,部分日军悄悄向河岸边移动,希望通过河岸沿的死角躲过马克沁这个死神的镰刀。

让莫敌比较放心的是,两艘炮艇在张重山和黄英毅的联手打击之下,已经失去了作战能力,前一艘已经侧倾,沉江只是时间问题,后一艘还算见机得早,在遭到强大打击后,退得比兔子还快,眼看就要退到下游钟鼎鼐的阵地。

东边天上,出现了几个黑点,莫敌摇摇头,对石重说:“还是老套路,飞机来了,要大家做好防空准备。”石重把命令传达下去后,对莫敌说:“可惜马克沁腾不出手,不然,又揍他一两架下来。”

莫敌笑着说:“好事可别想太多,外婆一年只有一次生日。”

与石重走进早已准备好的防空掩体。

敌机开始俯冲,投弹。

要硝烟中闻到一股浓浓的瓦斯味道,石重大叫了一声:“毒气弹!”抽出毛巾,拧开水壶,淋湿,一把捂在莫敌的口鼻上。

莫敌左手拂开石重捂过来的毛巾,抢过机要员的话筒,大声的叫喊起来:“敌军施放毒气弹,各部注意防毒,立即撤退,不得滞留。”

说完,身子一软,倒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