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五章 血火(九)

天纵莫敌 第五章 血火(九)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五章 血火(九)

回去的路上,李柏方私下偷偷问陈正信,作为一个气急败坏的淫棍,怎么生硬忍住了。陈正信翻了一下白眼,来了一句,再弄那些女的就死了。李柏方大笑,说陈正信居然还会怜香惜玉。陈正信这才得意的说,带回去养起来,以后慢慢弄。李柏方摇摇头,说,军妓这种东西,中国自古就反对,只怕莫老大也不会让陈正信这样做。陈正信出身民团,对军纪这种东西本来就没有多大研究,反而坚信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调和乃生万物。李柏方就不一样,他受过严格的军事教育,对军中瓦舍有一种本能的抗拒,中国历史上,有宋一代,在军营之侧开过妓院,叫做瓦舍,当然,中国的武力也从有宋一代开始日趋势微,如今是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这种东西,与主旋律似乎有比较大的分岔。

想在一时半会把这种思想灌输给陈正信,太难,李柏方也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坚信,回到蜈蚣山,莫老大会让陈正信了解什么是军纪。

徐平走在路上,对手里的一大堆仁丹招贴画发生了深厚的兴趣,他发现,仁丹的招贴画有两种,一种是西方武士,一种是西方绅士,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长着一部浓浓的八字胡,而且八字胡也不一样,有一些左边翘得高,有一些右边翘得高,有一些两头都往上翘,也有一些两头都往下耷拉。徐平把覃基石叫过来,让他看看,这些招贴画到底是印刷品还是手绘。覃基石很认真的看了一阵,坚决的说,这是雕板印刷。绝对不是手绘,并断定,一共有八种招贴画,采用的是最古老的拓印方式,结论与徐平的完全一样。

“这些日本人也算是无聊,一个仁丹招贴画还弄出几个版本,是想让人有新鲜劲吗?”徐平说。

“估计是不同厂家的仁丹,做不同的招贴画。”覃基石说,他是商人,理解问题往往走的是商贸角度。接下来,又是老生常叹:“徐平,得想想办法,弄点值钱的东西,别老是什么布料啊仁丹的,真金白银来一些多好。”

徐平笑着说:“老覃,别贪心不足,一枪没有放,抢了这么大一堆,知足了,我刚才问了,光是盐就两千多斤,够我们团炒好几年的菜了。”

“你废话!”覃基石说:“光吃盐不吃别的行不行!”

“那当然不行。”徐平笑道:“我也不知道这个地方的鬼子这么穷,下回,我一定打听好哪里的鬼子富裕再动手。”

覃基石一听这话,自己也不好意思的笑了,打劫的事,打到什么算什么,没有理由怪人家被劫的人不够富裕。其实今天晚上的收获也不算太差,主要是跟在浙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还有一点就是太长时间没有东西进帐,着急了。两千多斤盐,八百多匹布,论千斤的仁丹,还有三千多斤洋油,三担洋火柴,在洋行里,还搜出两把上好的马牌橹子。在商铺里,还弄回了八支南都十四,如果在半年前,这么多的南部十四足能让徐平们高兴得跳起来,现在看着南部十四,竟然是一脸的嫌弃,真是人心不足。

队伍在默默的往回走,回到蜈蚣山已经是下半夜,徐平的沙河方向三个小队是最先回到据点的,去张八岭和三官集的小队还没有消息,让弟兄们激动的是莫敌和蒋春阳何得贵还等着他们,锅头里是滚热的肉粥,蒸笼里是葱香味的煎饼,把担子放下,从莫敌等长官们手里接过粥碗,弟兄们一夜的辛苦都消失得干干净净。

军营顿时热闹起来。

“还是你说的对,有时候,一碗粥,一张饼,比说多少废话都有用。”莫敌对蒋春阳说:“你怎么就知道应该这样做?”

“在歙县时,听张云逸将军说的。”蒋春阳说。

“我怎么就没有听到过?”莫敌惊讶的问,他听张云逸的两天讲座从头至尾,就是没有听到过有这一回事。

蒋春阳笑道:“官兵一致,休戚与共,是共军的一**宝,他们对士兵的关心程度,远在我们之上,我们动不动就是给多少钱,给多少物,有时候,这些东西还不如一碗粥。张将军说过,在油山,在罗卓英的围剿中,怎么能让兄弟们团结一致,全力抵抗,没有奖励,没有赏赐,只能以心换心。老大,这就是政治!”

“知道你讲政治,不过这种做法有道理,我喜欢。”莫敌笑道。

当前军吃完喝足回营休息时,徐平等人才回到军营,看到莫敌和蒋春阳何得贵还等在门口,不觉心里大热。特别是陈正信,两颗泪珠早已夺眶而出,今天晚上所有的艰难困苦,所有的委屈无趣都荡然无存。

“老大你不用等我们的。”覃基石说。

“你们劳累,我等一等,应该的。”莫敌拉着覃基石,走在前面,四个旅属连长跟在身后,进到指挥部里,火锅里的水正开,蒸气缭绕,一只砍好的大阉鸡放在一边,只等往水里穿。

三营长何得贵没有参与酒宴,他去仓库指挥物品安放,还要安排其它人的夜霄,同时还要等待其它小队回来。今天晚上,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听说陈正信把几个日本婆娘给带了回来,莫敌大笑出声,让蒋春阳的政治部给个意见。蒋春阳知道莫敌这是同意了,作为老大又不方便正面表态,因此把皮球踢给了自己,还要自己找到一个适合的理由,想了想,回答说:“这个东西叫军妓,在汉代就有,《汉武外史》云,一曰,古未有妓,至汉武始置营妓,以待军士之无妻室者。宋代才认为军中设妓违背伦理,将营妓逐出,在军营的周边设瓦舍,满足士兵的同时也养活营妓自己。到是北边的金国,军妓是合法的,叫做洗衣院,据《靖康稗史笺证》记载,靖康之变之后,北宋的皇太后、皇后、以及许多帝姬(公主)、宗女、宫女等以及北宋官员或平民女眷被入金的洗衣院。”

所有的人都用一种奇特的眼光看着蒋春阳,这位可谓大才。李柏成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着蒋春阳,这位说的跟自己在武鸣军校受的教育可是完全不同,中国文化还真是灵活多变,古为今用,随便可用。

覃基石叹道:“高人啊!看不出老蒋对这个东西的研究居然如此之深!”

陈正信也叹道:“佩服佩服,五体投地,可见蒋政治平时对这个东西的关注大异于常人。”

李柏方大笑,呛得直咳嗽,说:“我提议,我们团的营妓就交由政治部管理。”

众人大笑,蒋春阳一口酒堵上来,差点没有背过气去。

莫敌也跟着笑了笑,淡淡的说了一声:“这个事我不管,叫洗衣院也行,叫勾栏瓦舍也行,就是有一样,别让士兵染上杨梅大疮。”

众人一怔,继续大笑,1056团的营妓从此合法化,陈正信居功至伟。

吃了一半,三杯下肚,趁着酒兴,徐平把八个版本的仁丹招贴画拿出来,在指挥部的大桌子上一字排开,让大家参详。除了徐平和覃基石两人,其它人都是第一次如此关注这个东西,开始还认为徐平和覃基石两人纯属无聊,听完徐平的八个版本论,才觉得这里面另有玄机。

“仁丹是一味中药丸剂,原产于我国,最早叫做诸葛行军散,有清暑开窍之功效,多用于伤暑引起的恶心胸闷,头昏,晕车晕船。”蒋春阳果然是个全县才子,左道旁门的东西他都有涉猎。

“对,这个处方虽然来原于我国,却是由日本人发扬光大。”莫敌说:“前年,我在陆军学校进修时,岗田教官就曾给我吃过日本产的仁丹,他说,中国与日本的文化完全是同本分流,仁丹就是最大的佐证,在中国并无仁丹药剂,而是日本人在诸葛行军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足可见证中国与日本文化的源流关系。仁丹由大阪的森下仁丹株式会社所生产,气味芳香,味道清凉,有提神醒脑功效,相对而言,这个招贴画上面所说的有点言过其实。前年我就看到过这种大礼服的仁丹包装,也曾好奇于上面的武人,明显是西洋人而不是东洋人,后来岗田教官说,这个仁丹日本人是准备卖向全世界的,所以才用的西人头像。”

“我就纳闷了,既然是一个公司生产,为什么还要搞出这么多花样的招贴画,统一一致岂不是更好,我总觉得这里面有猫腻。”徐平说:“明天我安排人去涂州,跟踪那些卖仁丹的,弄明白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酒足饭饱,莫敌让其它人去睡,他还要继续等其它的几个小队,其它人又哪里愿意,于是就一起在指挥部里等待,直到东方泛出了鱼肚白,另外几个小队才陆陆续续回到蜈蚣山,他们走的路程比较远,东西都是拣贵重的拿,只有一种,是完全一样的,那就是给蒋春阳的营妓里又增添了几名成员。

英雄所见略同,陈正信大声笑道。

莫敌无言以对,只有蒋春阳不阴不阳的来了一句,真性情大丈夫者,食色性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